“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6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span style="font-size: 120%; color:green;">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span>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末民初)王国维《人间词话》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译文】</span>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
</span>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4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注释】</span><br>
 +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br>
 +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br>
 +
  伊:伊人,(意中所指的)那个人。<br>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br>
  
——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3年7月13日《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之江新语》)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出处】</span>
  
——2003年7月10日《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上作报告时的插话》(《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全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读:
 
  
《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王国维发现,成功有其共同的内在逻辑,这种逻辑在晏殊、柳永、辛弃疾的词句中得到体现。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瞻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意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背景】</span>
  
习近平在论及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时,多次引用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并详加阐述: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习近平说,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为[[宋代]]词人[[柳永]]所作。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年5月13日)
+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大约作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之后,而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柳永漂泊异乡,因怀念意中人而作此词。
  
【出处】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原文:同引用
 
  
释义: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论治学的三种境界。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
<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red;">【赏析】</span><br>
  
[[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目录]]
+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作者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词的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
  
 +
  上片开头三句“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是说,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极目天涯,春日离愁从遥远的天边升起。作者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作者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他久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远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
 +
  下片前三句“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是说,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主人公深深体会到“春愁”的深沉,所以他要借酒浇愁,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结果如何呢?强颜欢笑,欢乐而无味,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是解脱不了的,排遣不去的。
 +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两句是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色憔悴。至此,作者才透露出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还“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渐渐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绝不后悔。“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
 +
 +
<small>《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瞻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意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small>
 +
 +
 +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green;">【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引用,讲话原文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①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年5月13日) ②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span>
 +
 +
 +
 +
[[Category:文学]]
 +
[[Category:中国文学]]
 +
 +
[[Category:诗词]]
 +
[[Category:古诗词经典名句]]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华大词典]]
+
[[Category:Y音词语]]
[[Category:成语词典]]
+
[[Category:]]
[[Category:习近平讲话论著成语典故词典]]
+

2022年7月1日 (五) 05:45的最后版本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注释】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伊:伊人,(意中所指的)那个人。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出处】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全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背景】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为宋代词人柳永所作。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大约作于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之后,而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柳永漂泊异乡,因怀念意中人而作此词。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作者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词的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

  上片开头三句“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是说,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极目天涯,春日离愁从遥远的天边升起。作者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作者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他久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远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

  下片前三句“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是说,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主人公深深体会到“春愁”的深沉,所以他要借酒浇愁,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结果如何呢?强颜欢笑,欢乐而无味,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是解脱不了的,排遣不去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末两句是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色憔悴。至此,作者才透露出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还“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渐渐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绝不后悔。“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人间词话》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批评著作。他的“人生三境界”说,是对历史上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王国维将此句解读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瞻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尽管遇到百般困难,还要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意指人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就会日渐成熟,豁然开朗,进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引用,讲话原文是:①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09年5月13日) ②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