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奥夫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贝尼奥夫带(日本地区)

  贝尼奥夫带汉语拼音:Beini'ɑofudɑi;英语:Benioff zone),岩石圈板块相向运动时一侧板块沿之下潜返回地幔的倾斜地震活动带。曾译为毕乌夫带。又称俯冲消减带。20世纪30年代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1954年美国地震学家H.贝尼奥夫根据地震序列的弹性回跳,推导出环太平洋带活动大陆边缘从海沟向大陆方向普遍存在倾斜地震带,其震源深度随远离海沟而有规律地增加,可分两段和三段形式。两段型地震带由从地表到60千米深度的浅震和延伸到大约300千米深度的中深地震带组成,平均倾角33°;三段型深度约650千米,平均倾角60°。从而证实毗邻洋、陆板块之间存在相互运动。在横切日本列岛的剖面方向,海沟和岛弧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0~70千米),弧后盆地逐渐变为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到中国吉林一带已以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千米)为主。

  贝尼奥夫带是板块沿之俯冲消减的场所,在大洋向大陆板块消减的情况下,大洋板块脱水熔融会产生火山弧等沟–弧–盆体系。而在大陆消减的情况下,由于陆壳老、干和冷,一般没有脱水反应而不伴生同时的岩浆活动。这两种情况可以分别在台湾纵谷和沿走向向南的海域中见到。

  岛弧火山岩岩石化学横穿造山带的变化规律,成对变质带,特别是弧前盆地混杂体的识别是恢复地质时期古贝尼奥夫带,即古板块俯冲消减边界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