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崂山道教音乐的演奏场面

道教音乐英语:Taoist music),中国道教活动中所用音乐。道教音乐发端于古代巫觋的歌舞祭祀音乐。东汉道教创立时道教音乐初萌,至魏晋南北朝经改革形成正统道教科仪音乐。唐代由于李唐王室的重视得到较大发展。随着道教在宋代进入又一次发展的高峰期,道乐也变得更加丰富,出现了《玉音法事》这样的名篇。元代由于元太祖对道教的崇奉使道乐更加兴盛。全真道派也于此时创建,与正一道派分庭抗礼。明代随着宫廷道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宫廷道乐集萃《大明御制玄教乐章》。清代道乐在规范的正统科仪音乐的基础上向民间性、地方性发展。

道教音乐的诵唱和乐器伴奉,均由道士担任,在斋醮中使用的音乐有独唱(通常由高功、都讲担任)、齐唱、散板式吟唱和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等多种形式。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音乐以法事情节需要,组合串连各种颂、赞、步虚、偈等道曲。法事不同,音乐的组合也随之变化。经过1000余年斋醮科仪的传承发展以及长期以来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道教音乐愈益丰富,并且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地方特点。

早期道教音乐所用的乐器,以道书称之为法器的钟、磬和鼓等打击乐器为主。隋唐时代,增加吹管、弹拨乐器,宋代以后,加入拉弦乐器。明代《茅山志》记载国醮演奏乐器的道士达30名。近代虽然吹管、弹拨、拉弦、打击等乐器并用,但演奏中,仍以吹管、打击乐器为主。

在乐谱方面,除《正统道藏》中的两种乐谱外,苏州道士曹希圣在清嘉庆四年(1799)将吾定庵收集整理的乐谱刊印为《钧天妙乐》(分为上、中、下三册)、《古韵成规》、《霓裳雅韵》等三种。江南一带道士称之为曹谱。

早期道教科仪中有关音乐的资料现存较少。北魏神瑞二年(415)寇谦之所得的云中音诵,即华夏颂、步虚声,是道教音乐较早的书面记载。唐代道教音乐曾得到朝廷的重视,又吸收与融合了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而得到发展和提高。到北宋,则产生了道教音乐的谱集《玉音法事》,其中共记录从唐代传至宋代的道曲谱50首,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一本道教音乐的声乐曲谱集。南宋时,道教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明代道教音乐既承袭唐、宋、元三代之旧乐,又吸收南北曲音乐的新制道曲,甚至连民间音乐如清江行、变地花、采茶歌等曲调皆为道教音乐所吸收,更加规范统一,进入了定型时期。近代道教音乐,基本上承袭明代的传统。

分类

道教音乐按科仪场合可分三类:①修持科仪。指全真派宫观中住观道士每日必做的早、晚坛功课,也叫“日诵功课”。早坛功课中著名的韵腔有〔澄清韵〕、〔举天尊〕、〔双吊挂〕、〔提纲〕、〔小启清〕等;晚坛功课中著名的韵腔有〔步虚韵〕、〔小启清〕、〔中堂赞〕、〔小赞韵〕、〔土地咒〕、〔三皈依〕等。②节日科仪。主要指为纪念道教各位祖师诞辰所举办的庆祝仪式时诵唱的音乐,韵腔有〔香花赞〕、〔大启清〕、〔三宝赞〕等。③施食科仪。指道观应斋主的请求设坛建醮,为死者赈济施食,超度亡魂的仪式中的道乐。如白云观的施食科仪——“萨祖铁罐炼度施食焰口”,韵腔有〔叹文〕、〔叹骷髅〕、〔普召牒〕、〔咽喉咒·五厨经〕等。

乐曲

道教音乐中声乐曲通常称为“讽经腔”。道教全真派因宗教规范严谨,道乐有很强的一致性,但发展至清代,一些宫观为了留住游方的道士,也吸收当地的民间音乐从而演化出全真派的地方韵,所以全真派的讽经腔又可分为全真正韵(十方韵)和地方韵。地方韵如东北韵、北京韵、崂山韵、武当韵、广成韵等。正一派科仪音乐不像全真派那样有统一的规范。各宫观的音乐虽相差较大,但都具有较鲜明的民间音乐风格,如苏州玄妙观道乐有明显的昆腔和江南丝竹风格,而江西龙虎山道乐又有着高腔影响。

道乐的器乐曲称曲牌,常分为正曲、耍曲和法器牌子。正曲主要用于法事的正式程序之中,耍曲则用于法事正式程序开始之前,为开坛作准备。器乐曲牌如〔五声佛〕、〔小开门〕等。在道教中一些乐器称法器(即指进行宗教仪式时显示法力的象征性器物),即专用的打击器乐,通常有大铙、小铙、大钹、小钹、铛子、大木鱼、小木鱼、手铃、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大铁磬、大铜磬、小铜磬、忏钟以及镇坛木等。同时也使用丝竹管弦乐器。正一派道乐的器乐音乐还因为与民间音乐的长期交融,形成了一些特定的乐种,如苏南吹打、十番锣鼓等,既作为民间乐种流行于民间,也作为道教音乐的一部分保留在道教活动中。

参见


→ 学科目录: 宗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