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郑板桥'''(汉语拼音:Zheng Banqiao,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
[[文件:991387.jpg|right|thumb|360px|郑板桥作品:《墨笔竹石图》轴 纸本墨笔,纵160.9cm,横81.8cm,故宫博物院藏]]
 +
[[文件:991386.jpg|right|thumb|360px|郑板桥作品:《竹兰石图》轴 纸本墨笔 纵123cm,横65.4cm,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汉语拼音]]:Zheng Banqiao,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后母抚养。[[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同情人民疾苦。去官后居扬州,以书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画取法石涛,又吸取徐渭、高其佩等人的创作思想和笔意。其画构图注重剪裁,崇尚简洁,以侧锋画兰、竹,笔墨潇洒纵逸,苍劲豪迈。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愤世嫉俗的高洁情怀,具有新意。论画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其书法在行、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结体、行款纵横错落,整整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工诗文,为文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其文真率自然。有《郑板桥集》行世。
 
  '''郑板桥'''([[汉语拼音]]:Zheng Banqiao,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后母抚养。[[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同情人民疾苦。去官后居扬州,以书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画取法石涛,又吸取徐渭、高其佩等人的创作思想和笔意。其画构图注重剪裁,崇尚简洁,以侧锋画兰、竹,笔墨潇洒纵逸,苍劲豪迈。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愤世嫉俗的高洁情怀,具有新意。论画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其书法在行、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结体、行款纵横错落,整整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工诗文,为文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其文真率自然。有《郑板桥集》行世。
 
+
 
 +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 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
 
 +
  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的书、画、印各绝,但其艺术成就不在于“各绝”,而且在于熔“各绝”于一炉的完美。郑板桥几乎凡画必题,题跋皆妙。题跋与画面组合,变化多端,而又构成和谐整体。有时板桥以画为主体,辅以题跋;有时,郑板桥以字画参半,两相对峙而又对应成趣;有时却一反常规,题多于画,画面只占次位,题跋则成主体。这样的创新,别家无有,唯板桥敢为。更重要的是,他注重画面与题跋在内容上的统一,两者相得益彰,和谐成趣。
 +
 
 +
  诗、书、画、印,是中国的独特艺术和传统风格。过去历代的有名书画家都力图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如王维、苏东坡等都曾在诗、画结合方面做过一些探索。但是真正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四者自然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完美更加多姿多采的综合性艺术,当推郑板桥。板桥看出就画论画,仅在笔墨上寻找情趣是没有出路的,因此他处理了诗、书、画、印的关系,抓住了诗、书、画、印中相通的东西,提出了“三真”,即“真气、真意、真趣”的说法。他所说的“真气”就是爱憎分明、富于正义感的品质和气度;“真意”就是肝胆相见,助人为乐的真挚的思想感情;“真趣”就是艺术创作上摆脱绳墨,独创一格,形神俱备,堪称回味。据此“三真”,把四体熔为一炉,相得益彰,形成诗、书、画、印和谐的“齐美图”。这就为中国画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其书画,早在晚清已载誉中外,闻名于世。“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如今,板桥书画更成了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板桥的诗词小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
 
 +
  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竹兰石图》轴,清,郑燮绘,纸本,墨笔,纵123cm,横65.4cm。图绘不畏环境险恶的兰竹在悬崖峭壁上生机盎然的景象。构图奇巧,不落俗套。以兰竹打破石壁单调的平面,令画面丰富而多变。同时,平整的石壁亦将纷纷杂杂的兰竹统一起来,令画面于繁乱中不失齐整。用笔率意,施墨润泽,为郑燮竹兰石画的代表作。本幅自题七律一首,劝慰友人要象有君子之谓的兰、竹一样心胸开阔,“容纳百千端”。款署:“绍言老寅长兄教画,板桥弟郑燮。”钤 “郑燮之印”、“扬州兴化人” 白文印二方。朱文鉴藏印二方:“无所住斋鉴藏”、“雪浪斋主人四十以后审定真迹”。
 +
 
 +
== 参考条目 ==
 +
 
 +
*[[美术]]
 +
*[[中国美术]]
 +
*[[中国画]]
 +
*[[书法]]
 +
 
 +
[[Category:美术]]
 +
[[Category:美术史]]
 +
[[Category:美术理论]]
 +
[[Category:绘画艺术]]
 +
[[Category:书法]]
 +
 
 +
[[Category:中国美术]]
 +
[[Category:美术人物]]
 +
[[Category:中国美术人物]]
 +
[[Category:画家]]
 +
[[Category:书法家]]
 +
[[Category:郑姓]]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文学家]]
[[Category:Z音词条]]
+
  
[[Category:中国历史人物]]
+
[[Category:中国文学家]]

2016年5月28日 (六) 18:18的版本

郑板桥作品:《墨笔竹石图》轴 纸本墨笔,纵160.9cm,横81.8cm,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作品:《竹兰石图》轴 纸本墨笔 纵123cm,横65.4cm,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汉语拼音:Zheng Banqiao,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后母抚养。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同情人民疾苦。去官后居扬州,以书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画取法石涛,又吸取徐渭、高其佩等人的创作思想和笔意。其画构图注重剪裁,崇尚简洁,以侧锋画兰、竹,笔墨潇洒纵逸,苍劲豪迈。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愤世嫉俗的高洁情怀,具有新意。论画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其书法在行、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结体、行款纵横错落,整整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工诗文,为文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其文真率自然。有《郑板桥集》行世。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 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的书、画、印各绝,但其艺术成就不在于“各绝”,而且在于熔“各绝”于一炉的完美。郑板桥几乎凡画必题,题跋皆妙。题跋与画面组合,变化多端,而又构成和谐整体。有时板桥以画为主体,辅以题跋;有时,郑板桥以字画参半,两相对峙而又对应成趣;有时却一反常规,题多于画,画面只占次位,题跋则成主体。这样的创新,别家无有,唯板桥敢为。更重要的是,他注重画面与题跋在内容上的统一,两者相得益彰,和谐成趣。

  诗、书、画、印,是中国的独特艺术和传统风格。过去历代的有名书画家都力图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如王维、苏东坡等都曾在诗、画结合方面做过一些探索。但是真正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四者自然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完美更加多姿多采的综合性艺术,当推郑板桥。板桥看出就画论画,仅在笔墨上寻找情趣是没有出路的,因此他处理了诗、书、画、印的关系,抓住了诗、书、画、印中相通的东西,提出了“三真”,即“真气、真意、真趣”的说法。他所说的“真气”就是爱憎分明、富于正义感的品质和气度;“真意”就是肝胆相见,助人为乐的真挚的思想感情;“真趣”就是艺术创作上摆脱绳墨,独创一格,形神俱备,堪称回味。据此“三真”,把四体熔为一炉,相得益彰,形成诗、书、画、印和谐的“齐美图”。这就为中国画的发展开拓了新路。 其书画,早在晚清已载誉中外,闻名于世。“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如今,板桥书画更成了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板桥的诗词小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竹兰石图》轴,清,郑燮绘,纸本,墨笔,纵123cm,横65.4cm。图绘不畏环境险恶的兰竹在悬崖峭壁上生机盎然的景象。构图奇巧,不落俗套。以兰竹打破石壁单调的平面,令画面丰富而多变。同时,平整的石壁亦将纷纷杂杂的兰竹统一起来,令画面于繁乱中不失齐整。用笔率意,施墨润泽,为郑燮竹兰石画的代表作。本幅自题七律一首,劝慰友人要象有君子之谓的兰、竹一样心胸开阔,“容纳百千端”。款署:“绍言老寅长兄教画,板桥弟郑燮。”钤 “郑燮之印”、“扬州兴化人” 白文印二方。朱文鉴藏印二方:“无所住斋鉴藏”、“雪浪斋主人四十以后审定真迹”。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