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文件:999341.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九龙洞,位于铜仁市城东17公里漾头镇观音山上处,是一个大型天然喀斯特溶洞]]
 +
[[文件:999340.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苗王城,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境内,为三个苗寨范围组成]]
  
 +
[[文件:999338.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
 +
[[文件:999337.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
[[文件:999336.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大明边城]]
 +
[[文件:999335.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
[[文件:999334.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
[[文件:999333.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文件:999342.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行政区划略图]]
 
[[文件:999342.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行政区划略图]]
  
  '''铜仁市'''([[汉语拼音]]:Tóngrén Shì;[[英语]]:Tongren City),[[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总面积18002平方千米,总人口426万人(2012年),其中市辖区1851平方千米、45万人。有汉、侗、土家、苗等民族。辖2个市辖区,4个县,4个自治县。
+
  '''铜仁市'''([[汉语拼音]]:Tóngrén Shì;[[英语]]:Tongren City),[[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辖2个市辖区,4个县,4个自治县。
  
 
  地处贵州高原东北部,跨黔北山地和黔东低山丘陵地,一般海拔800米以下,武陵山绵亘中部,主峰梵净山隆起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海拔257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7℃,1月均温5.5℃,7月均温27.5℃,年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乌江、氵舞阳、余庆、六池、石阡、印江、洪渡、锦江。矿藏有汞、煤、锰、磷、铁、钒、铅锌。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在境内。湘黔铁路、G60高速、320国道、326国道以及303、304、305、203、201等省道过境。
 
  地处贵州高原东北部,跨黔北山地和黔东低山丘陵地,一般海拔800米以下,武陵山绵亘中部,主峰梵净山隆起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海拔257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7℃,1月均温5.5℃,7月均温27.5℃,年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乌江、氵舞阳、余庆、六池、石阡、印江、洪渡、锦江。矿藏有汞、煤、锰、磷、铁、钒、铅锌。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在境内。湘黔铁路、G60高速、320国道、326国道以及303、304、305、203、201等省道过境。
第36行: 第44行:
  
 
== 历史 ==
 
== 历史 ==
 +
 +
  铜仁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世纪80年代,铜仁境内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0年6月,文物普查时,在松桃县木树乡电站东虎渡口,采集到磨光石斧、夹砂红陶片及夹砂灰陶片,经贵州省博物馆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1年6月,在铜仁市漾头区杜家园调查文物时,采集到若干夹砂红陶、灰砂灰陶残片。同时,在马岩乡的岩董,也采集到磨光石器残片及少量夹砂红陶片,经贵州省博物馆鉴定,此两处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系列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的重大发现证明,在四、五千年前,铜仁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了。
 +
 +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
 +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省溪等县。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阡、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1县。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仁地区于1950年1月12日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桃、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1956年9月撤消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1979年1月撤消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构的现行建制。至此开始,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县、江口县、印江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玉屏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共8县l自治县l特区,此后县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乡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69个乡,21个乡级镇、4个民族乡。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1991年全区通过“建并撒”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自此开始建置为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
 +
  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铜仁市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碧江区、万山区。
  
 
  铜仁境内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未见确切文字记载,此后有些零星记载散见于有关史籍。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铜仁境内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未见确切文字记载,此后有些零星记载散见于有关史籍。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
+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至此开始,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县、江口县、印江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玉屏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共8县l自治县1特区。
+
  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
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白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
 
乡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69个乡,2l个乡级镇、4个民族乡。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l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1991年,全区共有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
+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至此开始,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县、江口县、印江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玉屏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共8县l自治县1特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铜仁地区总人口3302625人。其中:铜仁市308583人、江口县189288人、玉屏侗族自治县126462人、石阡县334508人、思南县543389人、印江土家苗族自治县335263人、德江县388639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474331人、松桃苗族自治县547488人、万山特区54674人。
+
 
2003年末,铜仁地区全区人口386.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01万人。辖8个县(其中4个民族自治县)、1个市、1个特区,4个街道、95个乡(其中56个民族乡)、69个镇,131个居委会、2948个行政村。
+
  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白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2007年末,铜仁地区总面积1.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97.52万人,辖8个县(其中4个民族自治县)、1个市、1个特区,95个乡(其中民族乡56个)、69个镇、5个街道,2595个行政村,100个社区。
+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铜仁地区常住总人口3093204人,其中:铜仁市361670人,江口县172761人,玉屏侗族自治县118525人,石阡县304387人,思南县499336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84220人,德江县367920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449819人,松桃苗族自治县486748人,万山特区47818人。2010年末,铜仁地区常住人口309.63万人。
+
  乡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69个乡,2l个乡级镇、4个民族乡。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l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1991年,全区共有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
2011年1月5日,根据《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铜仁市谢桥街道行政区域划归万山特区管辖的批复》精神,将铜仁市谢桥街道的谢桥、唐家寨、楚溪、龙门坳、石竹、瓦屋坪6个村和谢桥社区居委会划归万山特区管辖;谢桥街道大坳村划归铜仁市环北街道管辖。2011年2月28日起,谢桥划转区的管辖权由铜仁市正式移交万山特区。
+
 
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的批复》(国函[2011]131号):一、同意撤销铜仁地区和县级铜仁市、万山特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碧江区花果山中路20号。二、铜仁市设立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不含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碧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市中街道环西路93号。三、铜仁市设立万山区。以原万山特区和原县级铜仁市的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万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万山镇。四、铜仁市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碧江区、万山区。
+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铜仁地区常住总人口3093204人,其中:铜仁市361670人,江口县172761人,玉屏侗族自治县118525人,石阡县304387人,思南县499336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84220人,德江县367920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449819人,松桃苗族自治县486748人,万山特区47818人。2010年末,铜仁地区常住人口309.63万人。
2011年末,铜仁市面积180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8万人,户籍人口427.20万人,共有5个街道、71个镇、93个乡(其中54个民族乡),173个社区(居委会)、2652个行政村。
+
 
 +
  2011年1月5日,根据《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铜仁市谢桥街道行政区域划归万山特区管辖的批复》精神,将铜仁市谢桥街道的谢桥、唐家寨、楚溪、龙门坳、石竹、瓦屋坪6个村和谢桥社区居委会划归万山特区管辖;谢桥街道大坳村划归铜仁市环北街道管辖。2011年2月28日起,谢桥划转区的管辖权由铜仁市正式移交万山特区。
 +
 
 +
  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的批复》(国函[2011]131号):一、同意撤销铜仁地区和县级铜仁市、万山特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碧江区花果山中路20号。二、铜仁市设立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不含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碧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市中街道环西路93号。三、铜仁市设立万山区。以原万山特区和原县级铜仁市的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万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万山镇。四、铜仁市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碧江区、万山区。
 +
 
 +
== 地理 ==
 +
 
 +
 
 +
 
 +
 
 +
 
 +
 
 +
 
 +
 
 +
 
 +
自然资源
 +
 
 +
  铜仁市处于武陵山脉西段,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地下与地面组成物质均呈纷繁多样的特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着肥沃的土地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充裕的水资源和生机勃发的生物资源。
 +
 
 +
土地资源
 +
 
 +
  全市拥有土地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在总面积中有耕地4658.89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5.87%;果桑、茶叶等园地105.29平方千米,占0.58%;林地8211.19平方千米,占45.61%;牧草地1906.52平方千米,占10.59%;其它农用地1095.55平方千米;占6.08%;建设用地603.34平方千米,占3.35%(其中:居民及工矿用地539.76平方千米,交通用地44.84平方千米,水利设施用地18.7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21.55平方千米,占1.23%;未利用土地1200.67平方千米(未含滩涂面积),占6.67%。耕地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低山河谷,低山丘陵或剥夷面、低中山山脚、山腰及山谷盆地和断陷盆地等地面。从土地利用的分布状况来看,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以实行林、果药、茶、桑、畜等综合开发。特别是1965.12平方千米天然草地,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抓好非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大大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增长点。
 +
 
 +
矿产资源
 +
 
 +
  铜仁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丰富,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其中金属矿产有:汞、锰、金、银、钨、锡、铜、铁、铅、锌、钒、钼、铂、镍、镁、铌钽、碲、硒、锢、镓、锗、钴,共22种;能源矿产有:煤、铀、地下热水,共3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硅石、萤石、石煤、长石、磷、硫铁、碧玉石、花岗岩、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石棉、紫袍玉带石、辉绿岩、脉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页岩、板岩、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设用砂、含钾页岩、毒砂、陶瓷用高岭土、砖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种;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共2种。汞矿和锰矿储量最为丰富,是境内驰名中外、最具特色的优势矿产。汞矿主要分布于万山区、碧江区、松桃等县(区)。锰矿集中分布于松桃、碧江等县(区),已探明的储量达3700万吨,预计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仅探明储量则位居全国第三位。此外,储量较大的还有:煤矿,主要分布于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等县,已探明С+D+Ε级储量达3亿吨。铁矿,主要分布于石阡、沿河、德江、印江、江口等县,已探明的储量共达7249万吨。磷矿,主要分布于松桃、碧江、沿河等县(区),总储量为400万吨。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石阡境内,总流量为58.45~62.4升/秒。含钾页岩,主要分布于碧江区、万山区,总储量在亿万吨以上。硫铁矿,主要分布在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已探明储量共达22873万吨。
 +
 
 +
水资源
 +
 
 +
  境内降水充沛,地表河流密度高,地下补给基流多,全市年均径流总量达128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95.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为3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671立方米,居全省首位。此外,过境客水非常丰富,每年径流量高达328亿立方米左右,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境内森林茂密,地表覆盖好,流水清澈,含沙量低,绝大部分水源若在轻度污染情况下,一般均能稀析自净。在水能方面,由于各条河流的河源地势较高,河流比降大,水力资源好,全市拥有水能理论蕴藏量93.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能量39.97万千瓦,占理论值的42.6%。如果加上乌江干流梯级水力资源,境内的水能理论蕴藏量则高达203.74万千瓦,可开发量高达584.3千瓦。人均可开发值达430瓦,均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
 
 +
生物资源
 +
 
 +
  铜仁市由于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地形地貌适宜,为多种生物的共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境内植物资源主要有森林、草丛、药用植物、农作物品种和果树品种植物5大类;动物资源主要有畜禽品种、水生动物、野生动物3大类。
 +
 
 +
在植物资源方面
 +
 
 +
  一是森林资源。共有树种627种,分属89科,283属,以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薪炭林、防护林、竹林、特用林所占比重较小。在森林树种中有不少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珙桐、紫薇;列为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钟萼木、连香树、鹅掌揪;列为三级重点保护的有穗花杉、金杉槭、厚朴、凹叶厚朴、花榈木、楠木、白辛树、丽江铁杉、华铁杉、苌苞铁杉等。珍稀树种大多数集中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二是草种资源。境内天然牧草大体可分为6大类,共计160种,即禾木科牧草类74种,豆科牧草类16种,杂草类38种,水生青科类3种,饲树类4种,饲用藤灌木类25种。三是药材品种资源。境内有药用植物500种以上,已考察准确的高等药作植物有100科,227属,413种。其中有清热解毒植物药96种;止咳、祛痰、平喘植物药44种;止血植物药43种;驱风除湿、舒筋活血植物药60种;补中益气,散寒解表植物药33种;其他功能的植物药95种。此外,在省内外都畅销的民间常用植物药有珠子参、雪里见、蛇莲、八爪金龙、穿心莲,以及小蘖属、十大功劳属植物等。产量较大的植物药有莫茱萸、杜仲、厚补、黄柏、五倍子、金银花、瓜萎、射干、半夏、天麻等。境内大型真菌也很丰富,蕴藏有33科、77属、151种。其中竹黄、灵芝、茯苓、乌勃等21种可作药用。含抗癌物质或有抗癌作用的有采绒草盖菌、菱红菇等12种。还有香菇、木耳、松乳菇等30种,是城乡居民广为喜爱的美味山珍。四是农作植物品种资源。栽培植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和蔬菜,共计812个地方品种,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以及薯类、麦类、豆类、杂粮等594个品种;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等11个品种。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青麻、向日葵、茶叶、蚕桑等53个品种;蔬菜主要有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甘蓝类、鳞茎类、水生菜类、瓜类、野生菜类等13类,154个品种。五是果树品种资源,境内栽培水果主要有柑橘、橙、柚、桃、李、梨、杏、柿、枣、苹果、葡萄、板栗、枇杷等。境 内各山区还盛产猕猴桃、刺梨、红籽、八月瓜等多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果品。近年来,人工栽培猕猴逐渐普及。
 +
 
 +
在动物资源方面
 +
 
 +
  一是畜、禽品种资源。家畜以猪、牛、羊、狗为主,也有少量马、驴、兔等饲养。家禽以鸡、鸭为主,也有少量的鹅、鸽饲养。近年来,开始有人注重山鸡、蓝孔雀等野禽、珍禽饲养。二是水生动物资源。境内水生动物以鱼类最广,共有5目16科93种,种属最多的有锂科、鲍科、鳍科。近年来,开始了人工繁殖鳝鱼。除鱼类外,还有两栖动物大鲵、青蛙等;有爬行动物鳖、龟等;有软体动物蚌、螺等;有节肢动物日本沼虾、秀丽白虾等。大鲵被称为世界“山水之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本区是主要产区,境内各县均有分布,以梵净山及其周围最多。鳖又名“甲鱼”、“团鱼”,是高级滋补动物,肉质鲜嫩清香,其甲可人药,主治阴虚、痨热不蒸、症聚积等症,境内各溪河、塘库和沼泽等水域均有,是鳖的丰产区。三是野生动物资源。境内共有各类野生动物大约400余种,其中兽类动物约60余种,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黔金丝猴、黑叶猴;有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熊猴、红面猴;有列为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林麝、毛冠鹿和穿山甲。黔金猴又叫灰金丝猴、自肩仰鼻猴,在世界上仅分布于本市梵净山,是非常珍贵的濒危物种;黑叶猴主要分布于本市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两栖动物分属2目8种11属,大约40余种,珍稀两栖动物除大鲵外还有尾斑瘰螈、大绿蛙、合征姬蛙、棘指角蟾等4种。爬行动物分属3目8科23属,约50余种,其中蛇目有32种,毒蛇有7种,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13种。境内鸟类动物分属16目35科约200余种,其中留鸟类、夏候鸟类等繁殖鸟约占65%,冬候鸟类、旅鸟类等非繁殖鸟约占35%,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鸳鸯、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和红腹锦鸡等4种。鸳鸯通常在北方繁殖,然而境内梵净山亦有鸳鸯繁殖,更显现出铜仁市自然环境的特殊魅力。
 +
 
 +
 
 +
 
 +
 
 +
 
 +
 
 +
== 旅游 ==
 +
 
 +
  '''九龙洞''' 位于铜仁市城东17公里漾头镇观音山上处。是一个大型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五光十色,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其中高20米以上的钟乳石柱有数十根之多,最高一根高达39.98米,直径16.4米,为世界罕见,国内之最。加上优美的锦江风光、东山寺、明清民居古建筑等人文景观与洞连成一片,具有极高的资源品位和价值,是贵州重要的旅游科研避暑胜地,自古就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
 +
 
 +
[[文件:999339.jpg|right|thumb|260px|贵州省铜仁市:苗王城,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境内,为三个苗寨范围组成]]
 +
 +
  '''苗王城''' 苗王城旅游景区地处云贵高原武陵山区腊尔山台地西缘,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境内,为三个苗寨范围组成。景区海拔500-650米,核心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泉、瀑、峡谷、森林、古树、原始村寨、军事巷道、苗族风情为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探险的胜地。苗王城是各代苗王居住地,还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龙西波和吴黑苗起义发生地,苗族特色浓郁。2003年对外开放接待游客,被评定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为国家旅游局扶贫景点。
 +
 
  
  

2015年10月2日 (五) 18:22的版本

贵州省铜仁市:九龙洞,位于铜仁市城东17公里漾头镇观音山上处,是一个大型天然喀斯特溶洞
贵州省铜仁市:苗王城,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境内,为三个苗寨范围组成
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
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贵州省铜仁市:大明边城
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贵州省铜仁市:百里乌江
贵州省:铜仁市行政区划略图

  铜仁市汉语拼音:Tóngrén Shì;英语:Tongren City),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辖2个市辖区,4个县,4个自治县。

  地处贵州高原东北部,跨黔北山地和黔东低山丘陵地,一般海拔800米以下,武陵山绵亘中部,主峰梵净山隆起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海拔257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7℃,1月均温5.5℃,7月均温27.5℃,年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乌江、氵舞阳、余庆、六池、石阡、印江、洪渡、锦江。矿藏有汞、煤、锰、磷、铁、钒、铅锌。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在境内。湘黔铁路、G60高速、320国道、326国道以及303、304、305、203、201等省道过境。


  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是西南地区连接中部和东部的桥头堡,素有“黔东门户”之称。全市辖碧江区、万山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万,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5万人,辖碧江区、万山区和贵州铜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江穿城而过,直下洞庭。铜仁正围绕“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城市品牌,致力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铜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源地,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自然环境润物宜人。铜仁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介于东经107°45'—109°30'、北纬27°07'—29°05'之间。以梵净山为主峰的武陵山脉成为本市东西部的分水岭,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是喀斯特地学的天然百科全书。全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日照时数1044.7—1266.2小时,年平均气温13.5-17.6℃,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毫米,无霜期275—317天,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山间、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全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润物宜人。   历史沿革源远流长。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唐代分属思州、锦州、黔州。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并划归新建的贵州省管辖。清代铜仁建置无变化。民国建立后,曾经过7次变化,直到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督察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等9县。至此,建置基本固定。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12日铜仁全境解放,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江口、玉屏等9县。1979年1月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玉屏、松桃、万山9县1特区。1987年国务院批准撤销铜仁县,设立县级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铜仁地区建制变为8县1市1特区。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开启了铜仁发展新篇章。   人文历史绵长厚重。湘楚文化、巴蜀文化在这里相互浸润融合,29个民族长期和睦相处,造就了绵长厚重的人文历史。曾涌现出了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田仰、贵州开科取士第一人田秋、清朝太子太傅果勇侯杨芳等古代名士。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现铜仁境内原铜仁府、思南府、石阡府的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多达40余人,其中有11人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投入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时期,涌现了陈天星、徐龙骧、席正铭等军政要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了周逸群、旷继勋等革命先烈。养育了特等功臣、上甘岭战斗英雄龙世昌等。铜仁是书法之乡,明清之际涌现了周冕、周以湘、王道行、潘登云、严寅亮、鄢师竹六位书法大家,严寅亮题书的“颐和园”三字享誉中外。   自然资源丰腴富饶。境内有沅江、乌江两大水系,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171条,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21条,年径流总量127.42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6.15万千瓦。已发现40多种矿种,主要有锰、汞、煤、钾、磷、铅、金、大理石、重晶石、紫袍玉带石、国画石等。锰矿储量2.5亿吨,远景储量可望达到3.5亿吨,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含钾页岩预测储量50亿吨;页岩气预测储量1.2万亿立方米。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新材料、冶金化工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市已形成以锰矿、煤矿开发和金属锰、铁合金、工业硅生产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体系。辖区内有野生动物400余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黔金丝猴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黑熊、黑叶猴等29种。有以植物“活化石”珙桐、珍稀的贵州紫薇以及梵净山冷杉等为代表的木本野生植物资源600余种。有以天麻、杜仲、银杏、金银花等为代表的药用植物2000多种。油茶、梵净山绿茶、石阡苔茶、德江天麻和思南黄牛、沿河山羊等土特产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旅游资源独特多姿。独特的地理地貌、优美纯净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族风情,铸就了“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形象。其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和穿境而过的乌江、锦江合称“一山两江四文化”。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喀斯特地质公园1个。梵净山有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佛教名山·弥勒道场、中国傩文化发源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国家4A级景区六大桂冠,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6-12万个,大鲵、珙桐等众多珍稀濒危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乌江穿越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四县,形成“百里乌江画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古朴神韵的苗家四面鼓、土家摆手舞、侗族大歌,惊险绝伦的苗族绝技绝活,是民族文化瑰宝。铜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4年,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铜仁创立了黔东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前全国8大红色根据地之一,有周逸群故居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枫香溪会议会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投资环境日益优化。交通便捷高效。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铜大高速公路、思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市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经渝怀铁路北上可直达重庆,南下可直达广州。铜仁凤凰机场开通有贵阳、长沙、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等航线,今年上半年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可起降波音737—800型飞机。随着铜松、沿德、江瓮等高速公路的逐步建成,到2015年可实现县县通高速。随着渝怀铁路复线、沪昆高铁、玉铜城际铁路等相继开工建设,遵义经铜仁至吉首、昭通经德江至黔江等铁路的规划建设,快速铁路网正在逐步形成。500吨级航船可经乌江入长江达东海,乌江航道疏浚等工程正在加快推进。高效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使铜仁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彰显。政策优惠叠加。铜仁是享有西部大开发、国发2号文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政策多重叠加覆盖地区,有先行先试的发展环境。大龙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511”百亿元级园区培育计划并被省政府列入首批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单位,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48.5平方公里,已开发85平方公里,园区核心区实现“七通一平”,全市开发区累计建成标准厂房356.3万平方米,建成职工保障性住房5463套、约30万平方米。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有100余万富余劳动力曾长期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许多返乡人员已成长为小老板、企业骨干。水、电价格比较优势明显,工业用地充足,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全程跟进服务。始终坚持像对待科学家一样对待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企业老总,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环境,全力打造成为全国信誉最好、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回报最快的投资热土之一。




  邮编:554300 代码:520600 区号:0856


行政区划

  铜仁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4个自治县。市政府驻碧江区花果山中路20号。


历史

  铜仁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世纪80年代,铜仁境内多处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0年6月,文物普查时,在松桃县木树乡电站东虎渡口,采集到磨光石斧、夹砂红陶片及夹砂灰陶片,经贵州省博物馆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1年6月,在铜仁市漾头区杜家园调查文物时,采集到若干夹砂红陶、灰砂灰陶残片。同时,在马岩乡的岩董,也采集到磨光石器残片及少量夹砂红陶片,经贵州省博物馆鉴定,此两处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系列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的重大发现证明,在四、五千年前,铜仁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了。

  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省溪等县。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阡、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1县。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仁地区于1950年1月12日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桃、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1956年9月撤消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1979年1月撤消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构的现行建制。至此开始,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县、江口县、印江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玉屏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共8县l自治县l特区,此后县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乡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69个乡,21个乡级镇、4个民族乡。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1991年全区通过“建并撒”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自此开始建置为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1〕131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铜仁市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碧江区、万山区。

  铜仁境内历史,在春秋战国以前未见确切文字记载,此后有些零星记载散见于有关史籍。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均隶属于由此而设置的贵州布政使司。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废乌罗府,其大部并入铜仁府。铜仁由此得名。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并入铜仁府(治所今铜仁市);民国2年(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治所今铜仁市);同时,改思南府为思南县,改石阡府为石阡县,改松桃直隶厅为松桃县。另外,恢复原铜仁县(治所今江口县)改名江口县,安化县改名德江县,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驻地设沿河县,以原铜仁府省溪吏目设省溪县(今万山特区)。玉屏县、印江县建置不变。民国3年(1914年)以原铜仁县正大营县丞驻地设正大营分县,隶属松桃县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驻地设四十八溪(今甘龙口)分县,隶属松挑县兼管。民国24年(公元1935年)6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核准,在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辖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县,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县。

  民国25年(1936年)1月,正大营分县并入铜仁县,甘龙口分县并入松桃县。同年3月,全省缩编为8个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歼、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后坪(治所今沿河县后坪乡)13县。民国26年(1937年)11月,督察区重新设置,德江、后坪2县划属第五督察区(治所今遵义市),其余9县隶属第一督察区(治所今镇远县)。民国30年(1941年)撤省溪县,辖地分别并入铜仁、玉屏2县;撒后坪县,辖地分别并入沿河、务川2县。民国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设6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铜仁,辖铜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至此,铜仁地区建置基本固定。

  1950年1月12日,铜仁地区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1956年9月撤销松桃县,设立松桃苗族自治县。1958年12月撤销玉屏、江口二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8月恢复玉屏、江口两县。1966年12月设立万山特区,1968年9月撤销,1970年8月恢复万山特区。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筒称行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至此开始,行署驻铜仁县,下辖铜仁县、江口县、印江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沿河县、玉屏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共8县l自治县1特区。

  1983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建立玉屏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白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原行政区域不变。1987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原行政区域不变。

  乡级建制变动情况有:1984年1月将人民公社改为乡,通过建乡建镇调整,全区乡级行政区划分60个区,1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69个乡,2l个乡级镇、4个民族乡。1987年新建民族乡79个,乡级建制为60个区,l0个区级镇,区(镇)下辖315个乡、22个乡级镇,83个民族乡。1991年,全区共有39个乡、56个民族乡、69个镇、4个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铜仁地区常住总人口3093204人,其中:铜仁市361670人,江口县172761人,玉屏侗族自治县118525人,石阡县304387人,思南县499336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84220人,德江县367920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449819人,松桃苗族自治县486748人,万山特区47818人。2010年末,铜仁地区常住人口309.63万人。

  2011年1月5日,根据《贵州省政府关于同意将铜仁市谢桥街道行政区域划归万山特区管辖的批复》精神,将铜仁市谢桥街道的谢桥、唐家寨、楚溪、龙门坳、石竹、瓦屋坪6个村和谢桥社区居委会划归万山特区管辖;谢桥街道大坳村划归铜仁市环北街道管辖。2011年2月28日起,谢桥划转区的管辖权由铜仁市正式移交万山特区。

  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的批复》(国函[2011]131号):一、同意撤销铜仁地区和县级铜仁市、万山特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碧江区花果山中路20号。二、铜仁市设立碧江区。以原县级铜仁市(不含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碧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市中街道环西路93号。三、铜仁市设立万山区。以原万山特区和原县级铜仁市的茶店镇、鱼塘乡、大坪乡的行政区域为万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万山镇。四、铜仁市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碧江区、万山区。

地理

自然资源

  铜仁市处于武陵山脉西段,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地下与地面组成物质均呈纷繁多样的特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着肥沃的土地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充裕的水资源和生机勃发的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全市拥有土地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在总面积中有耕地4658.89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5.87%;果桑、茶叶等园地105.29平方千米,占0.58%;林地8211.19平方千米,占45.61%;牧草地1906.52平方千米,占10.59%;其它农用地1095.55平方千米;占6.08%;建设用地603.34平方千米,占3.35%(其中:居民及工矿用地539.76平方千米,交通用地44.84平方千米,水利设施用地18.7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21.55平方千米,占1.23%;未利用土地1200.67平方千米(未含滩涂面积),占6.67%。耕地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低山河谷,低山丘陵或剥夷面、低中山山脚、山腰及山谷盆地和断陷盆地等地面。从土地利用的分布状况来看,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可以实行林、果药、茶、桑、畜等综合开发。特别是1965.12平方千米天然草地,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抓好非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大大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增长点。

矿产资源

  铜仁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丰富,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其中金属矿产有:汞、锰、金、银、钨、锡、铜、铁、铅、锌、钒、钼、铂、镍、镁、铌钽、碲、硒、锢、镓、锗、钴,共22种;能源矿产有:煤、铀、地下热水,共3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硅石、萤石、石煤、长石、磷、硫铁、碧玉石、花岗岩、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石棉、紫袍玉带石、辉绿岩、脉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页岩、板岩、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设用砂、含钾页岩、毒砂、陶瓷用高岭土、砖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种;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共2种。汞矿和锰矿储量最为丰富,是境内驰名中外、最具特色的优势矿产。汞矿主要分布于万山区、碧江区、松桃等县(区)。锰矿集中分布于松桃、碧江等县(区),已探明的储量达3700万吨,预计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仅探明储量则位居全国第三位。此外,储量较大的还有:煤矿,主要分布于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等县,已探明С+D+Ε级储量达3亿吨。铁矿,主要分布于石阡、沿河、德江、印江、江口等县,已探明的储量共达7249万吨。磷矿,主要分布于松桃、碧江、沿河等县(区),总储量为400万吨。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石阡境内,总流量为58.45~62.4升/秒。含钾页岩,主要分布于碧江区、万山区,总储量在亿万吨以上。硫铁矿,主要分布在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已探明储量共达22873万吨。

水资源

  境内降水充沛,地表河流密度高,地下补给基流多,全市年均径流总量达128亿立方米左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95.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为3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3671立方米,居全省首位。此外,过境客水非常丰富,每年径流量高达328亿立方米左右,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境内森林茂密,地表覆盖好,流水清澈,含沙量低,绝大部分水源若在轻度污染情况下,一般均能稀析自净。在水能方面,由于各条河流的河源地势较高,河流比降大,水力资源好,全市拥有水能理论蕴藏量93.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能量39.97万千瓦,占理论值的42.6%。如果加上乌江干流梯级水力资源,境内的水能理论蕴藏量则高达203.74万千瓦,可开发量高达584.3千瓦。人均可开发值达430瓦,均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生物资源

  铜仁市由于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地形地貌适宜,为多种生物的共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境内植物资源主要有森林、草丛、药用植物、农作物品种和果树品种植物5大类;动物资源主要有畜禽品种、水生动物、野生动物3大类。

在植物资源方面

  一是森林资源。共有树种627种,分属89科,283属,以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薪炭林、防护林、竹林、特用林所占比重较小。在森林树种中有不少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珙桐、紫薇;列为二级重点保护的有钟萼木、连香树、鹅掌揪;列为三级重点保护的有穗花杉、金杉槭、厚朴、凹叶厚朴、花榈木、楠木、白辛树、丽江铁杉、华铁杉、苌苞铁杉等。珍稀树种大多数集中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二是草种资源。境内天然牧草大体可分为6大类,共计160种,即禾木科牧草类74种,豆科牧草类16种,杂草类38种,水生青科类3种,饲树类4种,饲用藤灌木类25种。三是药材品种资源。境内有药用植物500种以上,已考察准确的高等药作植物有100科,227属,413种。其中有清热解毒植物药96种;止咳、祛痰、平喘植物药44种;止血植物药43种;驱风除湿、舒筋活血植物药60种;补中益气,散寒解表植物药33种;其他功能的植物药95种。此外,在省内外都畅销的民间常用植物药有珠子参、雪里见、蛇莲、八爪金龙、穿心莲,以及小蘖属、十大功劳属植物等。产量较大的植物药有莫茱萸、杜仲、厚补、黄柏、五倍子、金银花、瓜萎、射干、半夏、天麻等。境内大型真菌也很丰富,蕴藏有33科、77属、151种。其中竹黄、灵芝、茯苓、乌勃等21种可作药用。含抗癌物质或有抗癌作用的有采绒草盖菌、菱红菇等12种。还有香菇、木耳、松乳菇等30种,是城乡居民广为喜爱的美味山珍。四是农作植物品种资源。栽培植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和蔬菜,共计812个地方品种,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以及薯类、麦类、豆类、杂粮等594个品种;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等11个品种。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青麻、向日葵、茶叶、蚕桑等53个品种;蔬菜主要有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甘蓝类、鳞茎类、水生菜类、瓜类、野生菜类等13类,154个品种。五是果树品种资源,境内栽培水果主要有柑橘、橙、柚、桃、李、梨、杏、柿、枣、苹果、葡萄、板栗、枇杷等。境 内各山区还盛产猕猴桃、刺梨、红籽、八月瓜等多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果品。近年来,人工栽培猕猴逐渐普及。

在动物资源方面

  一是畜、禽品种资源。家畜以猪、牛、羊、狗为主,也有少量马、驴、兔等饲养。家禽以鸡、鸭为主,也有少量的鹅、鸽饲养。近年来,开始有人注重山鸡、蓝孔雀等野禽、珍禽饲养。二是水生动物资源。境内水生动物以鱼类最广,共有5目16科93种,种属最多的有锂科、鲍科、鳍科。近年来,开始了人工繁殖鳝鱼。除鱼类外,还有两栖动物大鲵、青蛙等;有爬行动物鳖、龟等;有软体动物蚌、螺等;有节肢动物日本沼虾、秀丽白虾等。大鲵被称为世界“山水之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本区是主要产区,境内各县均有分布,以梵净山及其周围最多。鳖又名“甲鱼”、“团鱼”,是高级滋补动物,肉质鲜嫩清香,其甲可人药,主治阴虚、痨热不蒸、症聚积等症,境内各溪河、塘库和沼泽等水域均有,是鳖的丰产区。三是野生动物资源。境内共有各类野生动物大约400余种,其中兽类动物约60余种,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黔金丝猴、黑叶猴;有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熊猴、红面猴;有列为国家三类保护动物的林麝、毛冠鹿和穿山甲。黔金猴又叫灰金丝猴、自肩仰鼻猴,在世界上仅分布于本市梵净山,是非常珍贵的濒危物种;黑叶猴主要分布于本市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两栖动物分属2目8种11属,大约40余种,珍稀两栖动物除大鲵外还有尾斑瘰螈、大绿蛙、合征姬蛙、棘指角蟾等4种。爬行动物分属3目8科23属,约50余种,其中蛇目有32种,毒蛇有7种,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13种。境内鸟类动物分属16目35科约200余种,其中留鸟类、夏候鸟类等繁殖鸟约占65%,冬候鸟类、旅鸟类等非繁殖鸟约占35%,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有鸳鸯、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和红腹锦鸡等4种。鸳鸯通常在北方繁殖,然而境内梵净山亦有鸳鸯繁殖,更显现出铜仁市自然环境的特殊魅力。




旅游

  九龙洞 位于铜仁市城东17公里漾头镇观音山上处。是一个大型天然喀斯特溶洞,洞内钟乳石林立,五光十色,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各种石花、石幔、石鸟、石兽随处可见,栩栩如生。其中高20米以上的钟乳石柱有数十根之多,最高一根高达39.98米,直径16.4米,为世界罕见,国内之最。加上优美的锦江风光、东山寺、明清民居古建筑等人文景观与洞连成一片,具有极高的资源品位和价值,是贵州重要的旅游科研避暑胜地,自古就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

贵州省铜仁市:苗王城,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境内,为三个苗寨范围组成

  苗王城 苗王城旅游景区地处云贵高原武陵山区腊尔山台地西缘,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境内,为三个苗寨范围组成。景区海拔500-650米,核心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泉、瀑、峡谷、森林、古树、原始村寨、军事巷道、苗族风情为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探险的胜地。苗王城是各代苗王居住地,还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龙西波和吴黑苗起义发生地,苗族特色浓郁。2003年对外开放接待游客,被评定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为国家旅游局扶贫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