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来。


【注释】
  渠:本义为水停积的地方,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清:清澈。
  如许:如此,这样。
  为:因为。
  源头:水发源的地方。
  活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出处】

  宋·朱熹观书有感·其一》,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所作的《观书有感二首》组诗的第一首,体裁为七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

  《观书有感二首》写的是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江西省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那样打开了,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鉴”是“镜”,照人的镜子。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的本义为水停积的地方,这里指“方塘”。作者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接着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后一句给出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