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主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风格主义代表作:《约瑟夫在埃及》,雅各布·达·蓬托尔莫,1517-1518,93cm×110cm,木板油画

  风格主义,又有译为矫饰主义手法主义,有时也被过于简单化地称为形式主义。是一种在16世纪出现的艺术风格。

  • 名称:风格主义
  • 时间:16世纪
  • 地域:罗马、佛罗伦斯和曼图亚等地区
  • 代表艺术家:朱利欧·罗马诺、安德利亚·德尔·萨尔托、蓬托莫、帕米贾尼诺、布龙齐诺等
  • 代表作品:《长颈圣母》、《约瑟夫在埃及》、《苏珊娜和老人》

产生背景

  风格主义,又有译为矫饰主义、手法主义,有时也被过于简单化地称为形式主义。是一种在16世纪出现的艺术风格。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和神圣联盟(由教皇、法国和威尼斯等组成)之间的战争导致罗马遭洗劫,结束了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而这场洗劫动摇了文艺复兴运动基础的信心、人文主义和理性,甚至也分裂了信仰的部分,风格主义艺术便在此时兴起。16世纪晚期西欧美术史、建筑史、设计史的基本现象之一就是对此前文艺复兴盛期在和谐方面日益趋于完善的秩序世界进行瓦解,这通常被称为“手法主义”(英语:Mannerism)。汉语中还有“样式主义”、“风格主义”、“矫饰主义”等译法,但这后几个译名过于意译,易引起误解。该术语自从被提出后就经历了不断变化,它有时被认为是指盛期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种衰落或反动,有时又指连接盛期文艺复兴和17世纪巴罗克之间一个桥梁。至今“手法主义”在学术界仍未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精确定义,但用它笼统指大约在1525-1600年之间偏离文艺复兴设计的和谐之美的一种倾向。从设计艺术自身的角度来看,手法主义可能源于一些年轻艺术家采取别样的方式超越前人的尝试;从社会原因看,则与当时的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运动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动引起人们心理状态的变化相关。

艺术风格

  风格主义通常与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艺术习惯相反,它反对理性对绘画的指导作用,强调艺术家内心体验与个人表现,绘画精细,表面效果华丽,多戏剧性场面,用不对称和动荡,取代拉斐尔式的统一风格。这并非是因为画家们对无法达成拉斐尔式的平衡性和即时性感到绝望才改变风格,而是因为这种平衡性已经不再符合当时的气氛和潮流了。风格主义在拉斐尔的两位学徒—朱利欧?罗马诺(Giulio Romano)和安德利亚?德尔?萨尔托(Andrea del Sarto)的发展下逐渐成熟,安德利亚?德尔?萨尔托的画室也培养出了标准的风格主义画家蓬托莫(Pontormo)和罗索?菲伦蒂诺(Rosso Fiorentino)。在文艺复兴全盛时期,当古典主义对人体的写实描绘和透视法已经达到巅峰的程度后,一些画家开始刻意地将画面的结构扭曲,产生非理性的情感和艺术空间。格雷考也被一些人认为是风格主义的画家,不过格雷考在画中也表达出独特的个人特色,而不仅是画面的扭曲设计,在他的画中也可以感觉出“酸性”的色调,他描绘的人物显得瘦长而饱受扭曲,非理性的透视画法和让人窒息的光线、拥挤的构图,让观看者感觉朦胧而烦恼。罗马、佛罗伦斯和曼图亚(Mantua)是风格主义发展的中心。

  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来看,蓬托莫的《约瑟夫在埃及》(Joseph in Egypt)一画中颜色与时间、空间都互相矛盾而无法结合,无论服装、建筑、甚至颜色都无法准确的描绘圣经中约瑟的故事。尽管这样的画法是不准确的,但却也画出了他那个时代社会的普遍情感。蓬托莫的弟子罗索·菲伦蒂诺则在1530年前往法国,将风格主义流传至位于枫丹白露附近的艺术学院,成为了法国16世纪风格主义的奠基者。枫丹白露豪华而忙乱的装潢风格进一步转变了意大利的风格,经由雕刻术传播至安特卫普,并进一步传遍欧洲北部,从伦敦至波兰,并将风格主义的设计风格用在豪华商品如银制品和雕刻家具上。经由精巧的艺术象征和寓意来表达受紧绷控制的情绪,以描绘瘦长比例的女性美丽为其特色。

影响

  风格主义被认定为文艺复兴盛期与巴洛克艺术之间的一个过渡,但绝不能简单视作文艺复兴的衰退期。文艺复兴盛期的大师们在表现自然真实的写实技巧以及理性和谐的古典韵味方面可谓登峰造极。其后的风格主义艺术家们打破古典的均衡与和谐,他们不像盛期的艺术家那样崇尚自然的写实,对表现对象的外在形式刻意夸张,加入更多的人工修饰成分,这正是艺术的模拟再现到达顶峰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程式化风格。他代表了文艺复兴盛期之后的艺术家们,渴望突破前代大师的成就而做出的选择与改变。正如前文所述,即使是文艺复兴盛期的大师们,在个人的创作生涯中也在不断的调适风格,意图实现自我超越。风格主义艺术家们打破文艺复兴时期均衡稳定的构图模式,为画面注入一种运动激情之感,并一改古典的沉闷色调,使绘画的色彩更加丰富艳丽。虽然有些题材表现过于讨好艺术赞助人萎靡的享乐要求而显得低俗,但他们的确对艺术形式做出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探索,也就不会有巴洛克艺术那种更加自由奔放的绘画风格的产生。因之,其在艺术史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