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吉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吉安

  黄吉安(1836—1924),名瑞云,号余僧,安徽寿州(今安徽寿县)正阳关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少时聪明过人,中童子试第三名,喜读书,酷爱戏曲。因家境贫困,十八岁时辍学谋生。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跑去当兵吃粮。60岁时妻病逝,为糊口任县幕僚,宁肯清贫,不愿浊富。“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晚年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川剧历史戏,共有八十多出,被人尊称为“黄本”。

  庚子之役那年(1900年),黄吉安虽然已经64岁高龄,眼看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清朝政府丧权辱国,忧心如焚,日夜难安。四十多年前,他曾见过官逼民反,黎民揭竿而起。十年之后,又在蓉城亲眼目睹了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风潮。风云激荡的时代,使他再也难以平静了。于是,他拿起了那支饱含激情、才华横溢的笔来。

  过去的川剧,由于遭到清廷“文禁”的压制和摧残,只得长期流落民间,形成川西坝南、北两路。本世纪初的1906年,在成都会府北街(今忠烈祠北街)开设的茶园——可园,产生了最早的川剧剧场。特别是清光绪末年,劝业道周孝情提倡“改良戏曲,辅助教育,”在成都成立了“戏曲改良公会”。1912年,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四川川剧界杨素兰、康芷林、唐广体等著名艺人领衔建立了“三庆会”,在成都华兴正街的悦来茶园(今锦江剧场)组织演出,这样又正好为黄吉安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实验舞台。二者相互促进,促成了川剧艺术的繁荣。

  于是,精通音律、娴于词令、学识渊博而又满腔爱国激情的黄吉安,提起撰写剧本的笔来,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他写出了歌颂民族气节的《柴市节》,讴歌历史英雄的《吹箫乞食》、《忠烈图》、《九里山》、《三尽忠》等,还写了揭露封建统治者昏庸腐朽的《春陵台》、《闹齐廷》等一大批优秀剧目,供“三庆会”演出。他并能与川剧演员交知心朋友,随时在茶馆里切磋剧目,推敲唱词,研究角色。“三庆会”能历时三十多年兴旺不衰,成为川剧艺术精华荟萃的摇篮和基地,与能够得到黄吉安等一批优秀剧作家,在戏剧文学创作上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20多年的时间里,黄吉安创作和改编的剧本在百种以上,给川剧以重大影响。他的作品里,歌颂民族英雄的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如《金牌诏》里的岳飞,《柴市节》里的文天祥,《林则徐》里的林则徐等。而写得最深刻的仍是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闹齐廷》是根据《东周列国志》中的《晏娥儿逾墙殉节,群公子大闹朝堂》改编而成的。春秋时齐桓公病危,他的如夫人长卫姬等各为其子争太子位,大闹不休。长卫姬与其子无亏筑墙围困齐桓公,并假传诏书。宫女晏娥逾墙报信,齐桓公气愤而死。作品通过这一事件,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并直接抨击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此外,在《杜十娘》、《舂陵台》等作品中对被压迫与被侮辱的妇女给予了高度的同情。光绪26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际,黄吉安撰写《江油关》剧本,主张抵抗,反对投降。剧中有一投降派人物马邈被斩首的情节。有人问他罗贯中都没有斩马邈,你为啥要斩?答曰:“他们不杀,我杀!不然何以辨忠奸,判曲直,明是非,服人心。”

  黄吉安是封建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多年的幕僚生活使他看到当时政治的黑暗,但对旧社会的没落怀着伤悼的情绪,同时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这就使得他的作品的思想深度受到限制。他虽然配合当时的宣传运动,写了禁止烟毒的《断双枪》、放足的《凌云步》,但对当时的主要斗争,如辛亥革命,保路斗争,五四运动等都没有反映。在一些较成功的作品,如《金牌诏》里也突出了岳飞的愚忠,《闹齐廷》、《百宝箱》中也有神鬼报应的迷信色彩。

  黄吉安虽然在1924年去世了,他的力作却成为川剧的保留剧目流传至今,成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一直辉濯在川剧的舞台上。在他逝世三十年后,著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贾培之带着他的戏进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了出“黄本”《柴市节》。毛泽东主席观剧之后大加赞赏说:“作者就是文天祥。”他完全理解这位川剧“莎士比亚”忧国忧民的深广情怀。周恩来总理说“应写黄吉安剧”。1960年,《黄吉安剧本选》(上、下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黄吉安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