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白石桥新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图片来源:国图网站
中国国家图书馆:1926年庆霄楼北平北海图书馆馆址,图片来源:国图网站
中国国家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文津街馆院内,图片来源:国图网站

  中国国家图书馆汉语拼音:Zhongguo Guojia Tushuguan;英语: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中国国家级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身是宣统元年(1909)宣统皇帝御批兴建的京师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馆舍最初设在北京广化寺。1916年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1月迁往方家胡同的清国子监南学旧址。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1929年8月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在北海西侧兴建了主体馆舍(即文津街馆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3月6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图书馆。1987年10月馆址迁至白石桥紫竹院公园北侧,原馆舍改为分馆。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该馆第一任馆长(监督)是缪荃孙

  中国国家图书馆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对外履行有关文化交流职能,参加国际图联及相关国际组织,开展与国内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

历史

  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承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

  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于1912年8月27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呈缴本,标志着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1929年8月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现称古籍馆)落成,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

  1950年3月6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51年6月12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随着社会发展,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仍不敷使用。1975年3月周恩来总理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现称总馆南区),馆址设在北京西郊白石桥。1987年10月建成开放,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1999年4月16日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2001年11月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立项,2008年9月9日二期馆舍(现称总馆北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增至25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历任馆长

注:括号内为任期

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截至2012年底,馆藏文献已达3119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近百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国家图书馆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最早的文献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馆藏敦煌遗书、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典籍、名家手稿等珍品290多万册(件)。这部分藏品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收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同时重视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学位论文收藏中心和博士后研究报告收藏馆,也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出版物专室。

  国家图书馆外文书刊购藏始于上世纪20年代,123种文字的外国文献资料约占馆藏的40%,是国内最大的外文文献收藏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

  随着信息载体的变化和电子网络服务的兴起,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了丰富的缩微制品、音像制品,还拥有了大量数字资源,截至2012年底,数字资源总量807.3TB,其中自建数字资源总量736.3TB,提供使用的中外文数据库达251个。

  经过百余年不懈努力,国家图书馆已建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形成了精华尽收、从传统到现代的民族文化宝库。

服务

  图书馆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服务力度,改善服务环境,通过阅览、外借、专题咨询、文献提供、举办展览和讲座等多种形式全面履行服务职责。主要服务对象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同时还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图书馆实行全年363天(其中两天检修)“全年候”开馆。日均接待到馆读者1.2万人次。馆内现有47个各具特色、满足读者不同需要的阅览室,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有200多万册书刊供读者自行选阅。年均接待445万人次,文献年均流通2,692万册(件)。还为读者提供书刊外借服务,同时开展网上预约借书、续借图书服务。作为全国馆际互借中心,与全国近600家文献信息提供单位正式建立馆际互借关系。

  图书馆咨询室创建于192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咨询机构之一。现已发展成社科咨询室、科技咨询室、法律政策咨询室、文献检索室、信息研究与服务组、科技查新中心、企业信息服务中心、文献提供中心等多个咨询服务机构。针对读者需求和多元化咨询特点,开展科技查新、专题或定题检索、文献查证、委托查询、传送等全方位咨询服务,并建有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2006年各类咨询为29.41万件。

  该馆还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与互联网上的虚拟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远程服务。开通了资源门户网站,实现信息检索、服务、推送的一站式服务。此外,还设有全国最大的电子阅览室,拥有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是国内最大的电子信息源之一。

  此外,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和学术、科普、艺术等讲座,设立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文津读者奖等,为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素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服务规范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图书馆“服务立馆”战略,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和《国家图书馆员工文明行为规范》,特制定《国家图书馆服务规范》。

一、规范条文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精通业务,开拓创新。
    尊重读者,服务规范。
    保护文献,传承文明。

二、规范说明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要求明确职业责任,维护职业尊严,珍视职业声誉,遵守职业道德。以从事图书馆服务工作为荣,以树立国家图书馆社会形象为己任,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二)精通业务,开拓创新 要求做到熟知馆内业务格局,精通本岗业务领域,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努力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更要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水平与技能,开拓进取,创新服务,不断满足公众全面、便捷、高效和精准地获取文献、信息与知识的需求。

  (三)尊重读者,服务规范 要求做到尊重读者的阅读权利,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积极采纳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合理化建议。不随意简化手续,不谋求个人或集体的不当利益,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劳动纪律,规范操作流程,努力为读者提供利用图书馆和享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便利条件,并保密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倾向。

  (四)保护文献,传承文明 要求正确认识并宣传国家总书库文献信息资源保护的意义和作用,保障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安全和可利用。在保护文献的基础上,更要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为己任,以促进文化交流、传承人类文明为目标,以期满足公众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与长期保存,从而实现现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

编目

  履行全国书目中心职责,编辑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和馆藏目录。编辑全国书刊联合目录始于1927年,1957年以后此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完善。1997年10月正式成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与管理图书馆计算机联合编目工作,共建网上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资源和文献资源。主持编制了《中国国家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30余种书目,建立起全面反映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书本式目录体系。

  随着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各种书目数据库和各类专题数据库正在逐步兴建和完善。联合国内诸家图书馆完成的《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1949-1987)》,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编制发行的《中国国家图书数据库(1988年至今)》构成一个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发展迅速,至2006年底,用户数达1,025家,成员馆增加到620家。

数字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网络条件。1998年,在国内图书馆界率先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联通全国各主要计算机信息网络,建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运行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网上导航、网上读书和书目检索等内容丰富的电子信息服务。自2000年开始,在馆域网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完成了馆域网二期的扩建升级工作,建立了存储局域网(SAN),实施了网络安全一期方案建设工作,全馆范围内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使自动化、网络化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10月,正式使用ALEPH500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采访、编目、加工、流通、连续出版物管理,规范控制等项业务的自动化管理,为迈入世界先进图书馆行列奠定了基础。

  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站点;分别与国务院办公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联接;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使图书馆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从1995年起,图书馆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1998年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立项。2008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二期新馆向读者开放,国家数字图书馆也投入运行,建成的数字资源总量已超过200TB,其中自建数字资源总量达130TB。同时,免费开放无版权数字资源,并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电子政务外网、卫星、光盘等多种方式,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服务。

国际交流

  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对外文化协定;接待外国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团的参观访问;致力于增进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与世界图书馆合作的新领域;积极参与和举办国际图书馆界双边或多边业务研讨和交流活动以及国际图联等国际性组织的活动,与美、英、法、俄以及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图书馆开展人员交换、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合作;成功地举办了各类国际会议以及馆藏孤本、善本和珍品文献赴外参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馆舍与设备

  图书馆总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文津街古籍馆)。2008年完成的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筑面积80,538平方米,设计藏书量1,200万~1,400万册,设计日均接待读者能力6,000~8,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