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图书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京师图书馆(大门)旧照
中国国家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图片来源:国图网站

  京师图书馆汉语拼音:Jingshi Tushuguan;英语:Metropolitan Library),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图书馆。1909年清学部奏请筹建,馆址定于北京什刹海广化寺,曾担任江南图书馆首任监督的缪荃孙被任命为正监督,徐士方为副监督,并调取南学典籍、内阁大库残卷为基本藏书,又购进南陵徐乃昌和归安姚觐元咫进斋的部分藏书,于1910年建立。

概况

  1909年,廷重臣张之洞执掌学部,奏请设立京师图书馆。9月9日清政府准学部之奏,建立京师图书馆,但未及开馆,清鼎已革,馆务筹备遂告中辍。民国政府成立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任命江翰为京师图书馆馆长,继续筹备开馆。

  1912年7月,京师图书馆阅览章程18条获得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同年8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从各省调取了众多官书和大型丛书类书。当时馆内藏书为5,424部、151,375卷、52,326册,其中善本880部、28,412卷、10,822册。

  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在广化寺开馆。

  1913年2月,江翰调任,教育部任命社会教育司司长夏曾佑兼管京师图书馆。在夏曾佑不能莅馆主持馆务的情况下,京师图书馆的管理之责,由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鲁迅担当。

  广化寺馆舍狭隘潮湿,不宜存放图书,且地址偏僻不便阅览,1913年10月京师图书馆闭馆。

  1915年6月,教育部议定原国子监南学旧址为京师图书馆新址。由此,京师图书馆开始建立规章制度、接收典籍等相关筹备工作。

  1917年1月26日,在安定门内方家胡同清国子监南学旧址开馆。1917年4月,此馆获得接受国内呈缴本的权利;并先后入藏了《永乐大典》残本、文津阁四库全书》、各省方志和金石拓片,馆藏不断充实。

  1925年10月22日,教育部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签订《合办国立京师图书馆契约》, 11月5日成立了以范源濂为委员长的国立京师图书馆委员会,任命梁启超李四光为正副馆长。1926年10月,教育部通知将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并对机构进行了调整,改图书、总务两部为总务、采访、编目三科,奠定了图书馆的业务基础。

  1928年6月,南北统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改称北平。7月18日,国立京师图书馆奉大学院令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陈垣马幼渔马衡等5人组成国立北平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因方家胡同偏僻,遂将中南海居仁堂及附近房地拨给图书馆,并于1929年1月重新开馆。

  1929年1月10,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居仁堂举行开馆典礼。开馆后废除了购券阅览和周一闭馆的制度,长年开放。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1926年自办的北平北海图书馆合组,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同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举行第三次常会推举蔡元培袁同礼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正副、馆长。

  1929年8月,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称国立北平图书馆。

  文津街馆舍建设,自1926年赎回用地至1931年6月落成历时五年。新馆的落成,不但在国内外图书馆界与建筑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改变了国立北平图书馆馆无定所的局面。此后,平馆的人才培养、馆藏建设、目录索引编纂、学术研究成就卓著,在国家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31年6月25日,庄重典雅的文津街馆舍举行了开馆典礼,蔡元培馆长主持仪式,袁同礼副馆长致答辞。

  正当国立北平图书馆蓬勃发展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山河,九一八事变之后,华北局势日趋危急,给图书馆事业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为国家珍贵典籍免遭不测,国立北平图书馆奉命将善本古籍装箱南运,并开始了艰辛曲折的馆务播迁。在抗战八年的艰苦岁月中,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务中心南移,在上海、长沙、昆明、香港、重庆设立办事处。

  1939年4月,昆明办事处升格为馆本部。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坚持馆务,发展事业,负责监护南运藏品,继续搜集西南地区文献和抗战史料。

  抗战胜利后,返回北平,恢复馆务。主要工作是对原有藏书进行清点和进行一定规模的藏书建设。

  1951年6月12日改名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