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志敏,1908年生于河南罗山大别山区早期参加革命的女同志之一;1927年她就被党组织选派至苏联留学,是中共早期赴苏联留学的革命者之一。1934年她和革命伴侣李翔梧受命于危难之时,担当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苏区斗争的重任,双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夫妻英烈。

  1922年,刘志敏考入开封河南省立女子中学学习,1926年未毕业即到汉口宋庆龄举办的妇女党务训练班学习。1927年1月加入国民党,同时加入中国共青团,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训练班结业后,以国民党战区农运特派员公开身份回到河南信阳从事农民运动。同时,她以中共汉口妇女党支部书记的秘密身份从事学生运动。1927年10月,受湖北省委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经曹靖华夫妇介绍,与李翔梧结婚。

  1931年夏,李翔梧夫妇奉命到中央苏区工作。李翔梧相继担任红5军团40师政委,13军政治部主任,14军政委,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长、宣传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至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刘志敏到中央苏区后,先后任中共建宁中心县委常委、妇女部长,闽赣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闽赣省委常委、妇女部长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李翔梧夫妇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李翔梧任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在异常艰难的战争条件下,他起草了《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训令的讨论提纲》、《巩固我们的部队》等文件,指导留守部队坚持斗争。1935年3月,部队在江西会昌的天门嶂被敌人包围。突围中,李翔梧身负重伤。紧急关头,他毅然推开身边的战友,坚持留下来掩护部队突围,“同志们,不要管我了,为了苏维埃,你们勇敢地前进吧,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战斗中,李翔梧壮烈牺牲,时年28岁。

  1934年12月底,刘志敏在棠地(今属宁化县水茜乡)战斗中被俘。她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率领同监战友开展斗争达半年之久。1935年6月,刘志敏在漳州城西门外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1岁。

生平

  刘志敏在青年时代求学期间接受马列主义,确立了革命理想,并为之孜孜追求,不懈奋斗。1908年7月16日,刘志敏出生于罗山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小时念私塾,“五四”运动后到县立女子高小读书。此时,民主革命的浪潮在罗山城镇激荡。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令人耳目一新。一批在外地求学的进步学生成为推动罗山革命浪潮的先驱。如尚伯华、尚钺创办了以团结进步青年、励志学业、传播民主为主旨的“罗山青年学社”。学社的门联就这样写道:“青春愿长留,将输入新潮,濯尽腐毒脑海;年华休错过,速增进知识,放开世界眼光”,反映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在罗山已是人心所向。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活动首先由进步知识分子倡导起来。刘志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新思想的启蒙教育。因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思想开朗,深受本校进步教师的喜爱和关注,不断给予她爱国主义的教育。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罗山青年学社成为团结进步学生的核心组织和中共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学社的骨干分子成为罗山地方党组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社读书会学习过红色书籍的罗山高等学堂女子班的老师和学生也先后离开罗山参加了革命。在进步教师的引导下,刘志敏高小毕业后考入河南第一女子中学(即有名的开封北仓女中)学习。在女中,她进一步受到了新思想的熏陶,积极追求进步。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她孜孜不倦地阅读《共产党宣言》、《向导》、《苏联十月革命研究》等书刊,逐步接受了马列主义,坚定了革命的信念,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大革命运动中,刘志敏办墙报、出校刊,到街上画画、讲演,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她和女中学生一起举行罢课、上街游行,声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行,声援北伐战争。

  1926年,刘志敏读完中学即前往汉口,加入宋庆龄办的国民党妇女党务训练班学习。1927年1月,在训练班内由朱庆荣、李惠桃两人介绍加入国民党,同时加入中国共青团。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受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委派,以战区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在信阳县农民协会,从事农民运动的宣传工作,同时,担任共青团的支部书记,秘密从事学生和妇女工作,还曾到冯玉祥部队的政治部女子宣传队做过宣传工作。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背叛革命。7月,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召开“分共”会议,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纲领,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革命处于低潮。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是,刘志敏没有在革命道路上犹豫徘徊,反而在政治上更加坚定了。她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继续秘密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不久,因汉口党组织遭到破坏,刘志敏被捕入狱,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培养革命干部,中共湖北省委决定派刘志敏去苏联学习。1927年秋,刘志敏秘密从武昌到上海,组织上派沈沛霖护送她和朱仲止两同志躲过警察和巡捕,登上苏联商船,前往海参崴,随后转乘火车于11月6日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

卓越的工作才干

  在中山大学,刘志敏俄文名字为“佩尔西科娃”。她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种科学知识。1928年秋,在莫斯科经河南同乡、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和尚佩秋夫妇的介绍,刘志敏与在东方大学当翻译的李翔梧结为革命伉俪。

  李翔梧,河南省洛宁县人,红军时期著名的文武将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在东方大学任翻译。1929年回国后,历任红五军团第十四军四十师政委,红十四军政委,红五军团政治部秘书长、宣传部长,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敌工部长、宣传部长,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

  1929年底,李翔梧、刘志敏以极大的革命热情返回祖国,他俩都分配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李翔梧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主要是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兵运工作,刘志敏担负地下交通工作。当时上海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白色恐怖异常严重,他们都无所畏惧,积极开展地下斗争。他们住在一个小阁楼里,大部分工作是在深夜进行的。白天活动有人盯梢,但他们都能机智地躲开敌人的追踪,严肃而又认真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在此期间,成功地发展了国民党西北军二十五师参谋长张克侠为特别党员。

  1931年春,组织决定调刘志敏、李翔梧同志一起去中央苏区工作。这是刘志敏的心愿,因为她早就盼望,能有一天身着戎装,驰骋疆场,感受火热的苏区生活。她怀着满腔热情准备投入这一伟大的实践,她感到这对她的一生是多么有意义的时刻啊!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夫妇乔装改扮,奔赴江西中央苏区。

  到中央苏区后,刘志敏在中共宁都中心县委工作。1933年1月,建宁中心县委成立(辖建宁、泰宁、黎川三县),刘志敏任中心县委常委、妇女部长。在建宁工作期间,她显示了卓越的工作才能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她没有留学女大学生的痕迹,给人们的印象是热情奔放,谈笑风生。她没有领导的架子,总是那么艰苦深入,联系群众。她从没有闲过,常常奔波在苏区的山村僻壤,组织发动苏区妇女支援红军反“围剿”,组织妇女洗衣队,发动妇女打草鞋,筹集物资赴战场慰问红军。更突出的是,在她工作区域内,动员了大批青年参加红军,成为红七军团的主要兵源,为扩充红七军团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3年4月,刘志敏同中心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静涛一起去江西省于都县参加省委扩大会议。返回途中,路经建宁里心镇双溪村黄泥潭,遇上地方反动武装正在包围袭击当地群众,情况十分危急。为解救受困群众,她们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向敌人开枪射击,毙伤敌多人。战斗中,吴静涛壮烈牺牲,刘志敏身负重伤,被送进红军医院治疗。伤愈出院后,被任命为建宁中心县委宣传部长。不久,刘志敏调任闽赣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长,后任闽赣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

“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

  在革命斗争中,刘志敏是热情很高的强者。她心中只有党、有人民、有革命;在对待人与己、公与私的问题上,又是舍己为人、公而忘私,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她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建宁工作时,有位区团委书记叫甘爱棠,是一个很能吃苦的女同志。她每次来县里开会,要步行八十里山路,虽很辛劳,但从无怨言。刘志敏十分赞赏她那种革命精神,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亲自给她打洗脚水,晚上让她同自己一起睡觉。帮她学习革命道理,指导她作好工作,提高她对形势的认识。在刘志敏的引导下,甘爱棠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的领导干部。县儿童局的书记叫谢木生,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刘志敏把他当作小弟弟,处处给以体贴关心,启发他学习政治文化知识。一次,见他没有腰带,就把从苏联带回的皮带送给他,并讲明来历和意义,激发小谢的革命斗争热情。

  她作为领导干部,不仅平时处处替同志们着想,就是在漳州监狱被关押的生死时刻,也时刻关心同狱难友。1934年冬在漳州监狱,见难友张仕英衣着单薄,就不顾寒冷,将身上的黑上衣脱下来送给张仕英穿。虽在监狱,她很注意风纪。她感到在敌人的折磨下,女友们都蓬头垢面的,有失革命者的威严,有助敌人的凶焰。她从鞋底里取出保存多年的五块现洋,请一位河南籍的看守,设法买来了妇女用品,分给大家使用,解决了大家无法解决的困难。

  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刘志敏更是忍痛割舍了儿女亲情。她和李翔梧结婚后,在苏联生了第一个孩子,因而取名叫苏生。回到上海时,孩子才几个月,他们是多么喜爱这孩子啊!但为了集中精力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她于1930年的春节,毅然把吃奶的苏生送回罗山交给姥姥抚养。当时罗山县境内工农武装割据风起云涌,敌我斗争异常激烈。刘家的女儿当了共产党,招来了反动政府的抄家。刘家只好带着苏生下乡东藏西躲,饥寒交迫,颠沛流离,苏生生病无法医治,竟过早地离开人间。噩耗传来,刘志敏肝肠欲断,她拼命地工作,以减轻失子之痛。

  1931年,他们在上海生了第二个孩子,取名沪生 。孩子出生不到三个月,他们接到去中央苏区工作的通知,征途漫漫,戎马倥偬,夫妻决定将孩子送回洛宁县奶奶家抚养,母子从此分离。为了千家万户的母子安宁,永享太平,终生舍去了天伦之乐。

  刘志敏此次送子回洛宁,顺便回罗山看望年迈多病的母亲,在家只停留了七天,因形势紧张而离开。悄悄而回,匆匆离去。母女离别时难分难舍,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潸然泪下。但是她还是强忍住别离的苦楚,安慰母亲说:“妈别难过,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陪您过几年好日子。”那知此次她们母女的离别,竟是生死别离。

坚贞不屈的革命情操

  1934年,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闽赣省是中央根据地的东北大门,首当其冲地成为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的目标。苏区军民在闽赣省委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的反围剿斗争。

  10月,中共中央决定:为了北上抗日,主力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万里长征。中共中央命令项英、陈毅、邓子恢等率领一部分红军和地方工作者约3万余人,留在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刘志敏奉命留在闽赣省继续坚持巩固苏区的斗争。由于斗争形势的恶化,省委机关先后从黎川迁往德胜关、建宁、都上、宁北。12月,国民党卢兴帮部,纠集地方保安团,更加疯狂地“围剿”闽赣苏区。清流失守,宁化被围,省委机关随军区部队撤到泉上,在宁化、建宁、归化边区深山中与敌周旋。敌人对苏区军民进行了残酷的摧残,扬言“筷子过斩、茅草过烧、屋换石头、人要换种”,实行血洗苏区的罪恶政策。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一些革命意志薄弱者变节投敌。然而,刘志敏仍以顽强的革命意志,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其他同志一道坚持着革命斗争。此时,刘志敏与李翔梧音讯不通,她把对革命伴侣的牵挂之情暗藏在心底,一直坚持在游击战争的最前沿,组织群众反清剿。12月底,部队在棠地(今属宁化县水茜乡)遭敌五十五师包围。突围战斗中,刘志敏不幸被俘。

  刘志敏被俘后,先被关在福建宁化监狱,后被押到漳州绥靖公署监狱。狱中,她一刻也没放弃斗争,经常鼓励狱中战友:“不管敌人耍什么花招,动什么酷刑,我们都要顶住,敌人是一时得逞,最后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战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坚强。漳州绥靖公署监狱对她进行人身折磨,每顿只让吃一碗稀粥,牢房既潮湿又肮脏。经过多次抗议和绝食斗争,生存条件稍有改善。

  敌人对刘志敏进行多次审问:“你叫什么名字?在共军干什么?是不是共产党?这次突围出去了多少人?都到什么地方?”刘志敏一概回答“不知道!”敌人看软的不行,就严刑拷打,遍体鳞伤的她丝毫没有动摇过坚强意志。

  敌人多次刑讯,一无所获。因尚未弄清刘志敏的真实身份,没有马上下毒手。半年之后,由于叛徒出卖,敌人得知刘志敏的真实身份,如获至宝,立即组织突击审讯。刘志敏觉察到被叛徒出卖,这时,她反而更加神情自若,威武不屈。她回击了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视死如归。敌人说:“你还年轻,只要说实话,马上给你自由,还给钱给官。”她一声冷笑,严正回答:“当红军,命就不要,还要钱要官吗?”敌人气得嗷嗷叫,又施酷刑,她再次晕了过去,敌人又是一无所得。1935年6月的一天,刽子手以伪善的面孔对刘志敏说:“你带上行李,现在送你回家。”刘志敏意识到敌人要下毒手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从容、镇定地整理头发和衣服,告别战友,昂首走出牢门,在漳州城西门外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7岁。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李翔梧调任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随中央独立师红二十四师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牵制敌人,掩护长征部队北上。1935年3月,李翔梧在江西会昌天门障战斗中掩护战友突围脱险后壮烈牺牲,时年28岁。

纪念

  1985年10月22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洛宁县召开万人大会,纪念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牺牲五十周年。同时,为纪念碑亭揭牌。杨尚昆亲笔题写纪念碑碑名,宋任穷伍修权黄火青程子华等中央领导同志题了词。每年的清明节或纪念日,河南、上海、江西、福建等地的干部、群众、学生都会去烈士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瞻仰凭吊。

  2005年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介绍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在刘志敏烈士诞辰100周年之际,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冯鸣等领导同志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组织好纪念活动,弘扬烈士革命精神,激励信阳的干部群众为建设和谐魅力信阳拼搏奋进,以告慰烈士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