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有训,中国物理学家

吴有训(1897年4月2日—1977年11月30日),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字正之,江西高安人。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随A.H.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1928年秋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底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49年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50年夏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同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任数理化学部主任。吴有训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担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吴有训在物理学领域的重要成就是:在参与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研究的开创工作时,他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和卓越的理论分析,验证了康普顿效应。1924年与康普顿合作发表《经过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α射线的波长》。1926年他单独发表《在康普顿效应中变线与不变线的能量分布》和《在康普顿效应中变线与不变线的能量比》两篇论文。这些成果丰富了康普顿的工作,使康普顿效应进一步为国际物理学界所公认。

1928年吴有训任教于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以后,仍然坚持科学研究。发表的有关X射线散射的论文达50多篇。他积极组织并参加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是国内开展近代物理实验的先驱者。30年代中,他在清华大学讲授近代物理和普通物理学,注重实验课,并指导许多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他不辞辛劳,诲人不倦,指导查阅文献,制备实验装置;以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出许多优秀学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

1988年4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J.149 纪念邮票一套,其中4-3为物理学家吴有训像

生平

经历

1897年四月二十六日,吴有训出生在江西省高安市荷岭乡石溪吴村的小村庄。吴有训7岁时入家塾,习旧学。

1912年,进高安县的瑞州中学,后随学校并入江西省南昌第二中学。

1916年七月,吴有训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二中学,同时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今南京大学),受教于留美归来的胡刚复博士,在胡先生的指导下,吴有训在中国国内即对X射线有了一定的了解。

1921年,吴有训以优异成绩考取江西省官费留学,赴美入学习。

1922年1月,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

1923年,物理学家A.H.康普顿来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吴有训成为他的研究生,与康普顿教授一起从事X射线散射光谱研究。

1925年,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做博士论文,题目就叫“康普顿效应”。通过答辩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

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任教。

1927年八月,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1928年八月,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

1929年,在清华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物理学实验室,进行中国国内X射线问题的研究。

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在清华大学成立,吴有训当选为秘书。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合影。5排:秦馨菱、戴振铎、郑曾同、林家翘、王天眷、刘绍唐、何成钧、刘庆龄;4排:方俊奎、池钟灜、周长宁、钱伟长、熊大缜、张恩虬、李崇淮、沈洪涛;3排:赫崇本、张石城、张景廉、傅承义、彭桓武、陈芳允、夏绳武;2排:周培源、赵忠尧、叶企孙、任之恭、吴有训、何家麟、顾柏岩;1排:陈亚伦、杨镇邦、王大珩、戴中扆、钱三强、杨龙生、张韵芝、孙湘。其中有13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36年,在中国物理学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会长,以后又多次当选为会长或理事长。

1936年四月,被德国哈莱(Halle)自然科学研究院推举为该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被西方国家授予院士称号的中国人。

194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

1948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校进行短期访问;同年底,任交通大学教授。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6月初,上海科技团体联合会推举吴有训为主席;6月中,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又任命他为国立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相当于校长),主持交通大学的教学恢复工作;7月,吴有训作为上海科技界的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会议选举了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科技界代表15名,吴有训是代表之一;9月,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接见。以后又被选为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中国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0年1月,出席科学院研究计画局召开的近代物理座谈会,讨论并参与科学院物理科学相关机构的调整和设置问题;3月被提名为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5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1951年,吴有训率团再赴东北;10月,组织成立东北分院筹备处,提出了设立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的初步方案。

1955年10月28日,钱学森博士(左)归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等前来迎接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吴有训担任该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初,担任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主任。

1956年,主持制定数理化等基础学科“12年科学远景规划”,12年远景规划提前完成。

1958年8月,参加江西省首届科学工作者会议。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吴有训当选为副主席。

1959年2月14日至5月11日,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东欧七国科学院和若干高校及产业部门的研究组织。

1960年7月,吴有训作为团长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邀参加英国皇家学会成立三百周年庆典活动,对英国进行访问。

1963年,参加与制定机关报的科技10年规划。

1977年,吴有训为筹备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提出了许多建议,并审阅中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同年11月30日,在北京地安门东大街的家中去世,终年八十岁。

主要成就

吴有训对近代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主要是全面地验证了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最初发表的论文只涉及一种散射物质(石墨),尽管已经获得明确的数据,但终究只限于某一特殊条件。为了证明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吴有训在康普顿的指导下,做了7种物质的X射线散射曲线,证明只要散射角相同,不同物质散射的效果都一样,变线和不变线的偏离与物质成分无关。他们在1924年联名发表题为《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一文,论文刊登于《美国科学院通报》(Proc.Nat.Acad.Sci.)第10卷上。文中写道:“这些实验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散射量子理论所预言的光谱位移的真实性。”

1930年10月,吴有训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中国后的第一篇理论文章:《论单原子气体全散射X射线的强度》,开始了对单原子气体、双原子气体和晶体散射的散射强度理论研究。

1932年,吴有训在美国《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双原子气体X射线散射》一文,认为当时华盛顿大学物理系教授江赛的散射强度公式,缺少一个校正因子,并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他分析的正确性。

纪念

吴有训故居

1928年,应清华校长罗家伦及物理系主任叶企孙的邀请,吴有训欣然北上,开始了长达17年的清华执教生涯。吴有训在清华,先是住西院14号,1934年搬入新林院12号,直到抗战爆发。

吴有训纪念馆

1999年4月26日,吴有训纪念馆在高安市正式对外开馆。

吴有训物理奖

吴有训物理奖是为纪念中国物理学界五位老前辈所设立五种物理奖之一,目的是奖励在原子核物理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个人或在科学技术上对中国物理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物理学家。

吴有训文集

2006年,江西出版集团、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精兵强将,编辑出版了“十一五”国家级重点图书《吴有训文集》。


1953年,毛泽东主席和侯德榜(左一)、吴有训(左二)、竺可桢(左三)等
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中科院 左起:张劲夫、吴有训,右一为郭沫若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荪、林徽因、梁再冰、金岳霖、吴有训、梁从诫
吴有训
1941年,清华30周年校庆,校长梅贻琦陪同西南联大三校同仁,在金属研究所学术研讨与演示后合影留念。站立者前排右七为梅贻琦,前排蹲者左六为吴有训。
1941年,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阶段)领导成员合影。右起:叶企孙、冯友兰、吴有训、梅贻琦、陈岱孙、潘光旦、施嘉炀。
1977年夏,吴有训(右二)生前最后一次会见杨振宁(左一)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