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琼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夏琼寺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夏琼寺—主殿大门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夏琼寺—大经堂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夏琼寺

  夏琼寺,亦称“夏群寺”、“夏仲寺”、“沙仲寺”等,藏语称“夏琼贡特钦云丹达吉林”,意为“夏琼大乘功德兴旺洲”。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查甫乡深山中,距省会西宁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文化圣地,为青海省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至正九年(1349),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发祥地,历代三世、七世、十三世达赖捐金数千量修饰了该寺殿堂,是该寺更加金碧辉煌,光彩四溢。该寺第一批经师,先后充当七世达赖、八世达赖、九世班禅和三世章嘉活佛的经师,1788年乾隆皇帝赐名“法静寺”,并敕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

  夏琼,本为藏语,意即大鹏,乃附会山形之势以命名。其山在查甫乡南尽头,势如展翅欲飞之大鹏,雄踞黄河北岸,俯瞰九曲盘旋,远眺千山万壑,左倚尕吾山,右靠多尔福山,后托八宝山,有赞曰:“青龙游于前,黄龟伏于后,灰虎卧于左,红鸟翔于右”。东、西、北三面峰峦重叠,南面如刀劈斧削,陡峭万仞,除绝异常。山顶建有古刹夏琼寺,从南北远望,寺院恰居于大鹏右肩,古人誉为佛教圣地。

  夏琼寺自创建以来,先后修建了妙章菩萨殿、弥勒殿、金顶殿、阿底峡殿、金刚佛殿等十一个殿堂,构成一处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布局井然,气势磅礴。

  夏琼寺现任寺主却藏活佛,85岁,自幼出家,青海省互助县人,格西学位,曾任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青海省政协委员。

历史

  夏琼寺原为藏传佛教噶当派寺院,后改属格鲁派。采用色拉寺学经教程,属于色拉寺系统。

  该寺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创建者是宗喀巴大师的启蒙老师曲结顿珠仁钦(1305-1385年)。

  早期建筑有大护法殿、大神殿等。1385年建顿珠仁钦之灵塔殿,后三世达赖及七世达赖先后赐金,砖砌灵塔改为鎏金铜塔,并铺盖塔殿金顶。1623年,该寺创建显宗学院,1747年建成医明学院,后于1802年改为时轮学院。因夏琼寺为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之地,故被人们称为格鲁派之源。

  在历史上,该寺以戒律严格、名僧辈出闻名藏区。如七世达赖的经师阿旺却丹(1677-1751年)、八世达赖的经师阿旺曲(1707-1778)、九世和十世达赖的经师阿旺年扎、第四十六任甘丹赤巴金巴嘉措等,都是出自夏琼寺的高僧,因此,夏琼寺一直影响巨大,受到青海、西藏及中央王朝的重视。

  清代,夏琼寺有寺僧三千余人,大小活佛府邸(拉院)二十五座,德央仓、见斯仓、堪布仓和和夏玛尔仓为该寺四大活佛系统。18世纪70年代后,历辈却卜藏活佛为该寺寺主。夏琼寺属寺曾有二十余座。

  夏琼寺原有大小建筑群27处,占地300我亩,有佛殿僧舍共2260多间,木式楼房26座,并有“文殊修行洞”、“弥勒望河”塑像等古迹,供有传说用佛陀舍利和阿底峡尸骨装藏的洛格夏惹观音像、宗喀巴的鎏金铜像、金汗书的《甘珠尔》等法宝。

  1958年,该寺有僧人887人,僧房4131间,大经堂1座,则经堂2座,佛殿11座。1958年后,该寺为保留寺院,但大部分建筑遭拆毁,破坏殆尽。1963年寺院关闭。1980年批准开放,在夏日东、却卜藏活佛等主持下重新整修,庄严气象,于兹渐复。现主要建筑有大经堂、大雄宝殿、文殊殿、大金塔殿等,并开设有因时学院、密宗学院、时轮学院、毗庐遮那现证学院、医明学院。大经堂气势宏伟,三副十分壮观的双扇大门,令人由然生出神圣之感。大金塔殿内的顿珠仁钦舍利亦重放灵光,接受海内外佛教徒的瞻礼膜拜。寺内现藏佛经千部以上,其中珍贵版本有《甘珠尔》、《丹珠尔》、《宗喀巴大师文集》等。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