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4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陈化店矿泉水、黄梅青虾、麻城茶油、安化黑茶、八渡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总局公告2010年第29号)批准),属黑茶类,因主产自益阳市安化县而得名,采用安化境内山区种植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黑毛茶并以其为原料精制(包括人工后发酵和自然陈化)而成。始创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历史上是安化边江刘姓家庭不向外传的神秘产品。

清道光元年(1821年)之前,陕西商人到湖南安化采购黑茶,为骡马运输方便,减少茶包体积,节约运输费用,将采购的散装黑茶踩压成包运回陕西。当时,这种踩压成包的黑茶叫“澧河茶”。后来,陕西茶商又对茶包作了改进,将重量100两散黑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百两茶”。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公”茶号,又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将茶叶重量增加至1000两,采用大长竹篾篓将黑毛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千两茶”。以后,在选料上更加严格,选用的是安化高家溪、马家溪的优质散黑茶为原料;在外观上,将散茶筑成圆柱形,柱长五尺(1.665米),柱围1.7尺(0.56米);在外包装上,采用三层包装之茶质更优又卫生,又使外观更美;在加工工艺上,更注重踩压技术与功夫,将茶踩压得更紧密。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引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独家生产,至1958年累计生产48550支,产品全部按国家计划调拨,主销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花卷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加工技能强、难度大、消耗体力、工效低。1958年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以机械生产花砖茶取代了花卷茶。市场上以花砖茶替代了花卷茶,花卷茶和花砖茶虽同属紧压茶,均采用黑毛茶为原料但由于加工工艺和品质要求不同,形成的产品各具特色,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紧压茶产品。

2008年,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的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安化黑茶入选上海世博十大名茶和湖南省十大茶品牌。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年12月23日,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2020年7月20日,安化黑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安化黑茶(千两茶)
安化黑茶(百两茶)
安化黑茶(十两茶)
安化黑茶(茶汤)

“千两茶”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千两茶”以其古朴、大气之风范立于世界茶业之林,“千两茶”采用茶学界俗称为“后发酵茶”的黑茶为原料,因此,只要存放在干燥、无异味的场所,时间越久,其药理保健功效则更加突出,而且口感更醇厚、自然。近年来,“千两茶”已经成为具有远见人士的藏品和客厅装饰品。千两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加工技能强、难度大、消耗体力。在自然条件催化下自行发酵、干燥,做工精细,千两茶已逾千年历史,被世人冠予“世界茶王”之美名,是中华茶文化之瑰宝。吸天地之灵气,收日月之精华,日晒夜露是“千两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艺。该茶圆柱造形,每支茶一般长约1.5-1.65米,直径0.2米左右,净重约36.25㎏,压制成型后经七七四十九天日晒夜露,自然晾置干燥;以竹黄、棕叶、寥叶为包装,朴实无华,风格式样天下唯一,包装与产品同步生成,是天下唯一的非后包装产品,如果茶客朋友觉得购买一根比较多或者觉得饮用起来不方便的话,可以选择已经锯好的千两茶,百两茶(成品名为:千两颗粒),并且价格比较的适中。

由于花卷茶选用的优质黑毛茶原料和古朴的加工方法使其产生特殊的饮用价值,饮用花卷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内质香气纯正或带有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厚。花卷茶中的儿茶素和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是一类复杂的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如增强人体血管壁的韧性,抑制动脉硬化,具有维生素P的类似功能,抑制人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能力是维生素的5~10倍,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从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酸铵等硝基化合物的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形成积累等。饮用花卷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润醇厚、提神、解腻、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对缓解腹胀、止泻有明显功效。并具有抑制肥胖的功能,因而花卷茶受到了国内外的消费者的青睐。

安化黑茶(安尖茯,天尖原料)
安化黑茶(金花)
安化黑茶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安化黑茶,茶汤透明洁净,叶底形质轻新。香气浓郁清正,长久悠远沁心,茶香杂以药香果香草木香,运出资江一船香遍洞庭湖。黑茶现已被世界茶学界、医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健康饮品之一。

营养价值

安化黑茶的保健效果更独特。安化黑茶特殊的制作工艺过程中会自然发酵生成“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这种黑茶里独有的冠突散囊菌,富含18种氨基酸,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药用价值

临床证实,黑茶具有解油腻、治肚胀、疗腹泻、消脂肪、止渴生津、提神醒脑、调理肠胃、促进消化等功能,长年饮用对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增强毛细血管韧性有良好的效果。黑茶最显著的功效是“刮油”和降“三高”,对肠胃问题有独到的预防、治疗作用节。

茶叶中的矿质元素主要集中在成熟叶、茎、梗中,黑茶采制原料较老,矿质元素含量比其他茶类高。其中氟对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疗效;硒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并对治疗冠心病,抑制癌细胞的发生与发展有显著效果,茶叶中硒含量可高达3.8—6.4毫克/千克。

安化黑茶(茶树)
安化黑茶(茶树)
安化黑茶(茶树)
安化黑茶(茶树)

产地环境

安化县位于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资水中游,是一个山区,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桃源、常德相连。其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0°43′07″至111°58′51″、北纬27°58′54″至28°38′37″之间。东西长123.764公里,南北宽73.461公里,总面积4950.25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第三大县。

安化县地域东西长而南北短,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南北形成“V”型,东西形成“W”型。境内群山连片,丘、岗、平地分布零散,山体切割强烈,溪谷发育,水系密度大。这种高山坡地,可开辟成熟土,栽种茶树,建成茶园。县内土壤以板页岩风化发育的土地面积最广,约占总面积的71.1%。茶园土质较好,酸碱度适宜,养分含量较高。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

安化县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为16.2℃,大于等于10℃的年活动积温为5016℃,初终间隔日数为241天,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降雨量年平均为1687.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足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要求。资江横贯县境中部,流程120.85公里,支流48条,流域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8%。在柘溪库区,由于大水体效应的影响,无霜期平均长达300天,冬暖夏凉,更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主要品种

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三尖茶又称为湘尖茶,指天尖、贡尖、生尖;“三砖”指茯砖、黑砖和花砖;“一卷”是指花卷茶,现统称安化千两茶。

安化黑茶(天尖)
安化黑茶(天尖)
安化黑茶(天尖)
安化黑茶(贡尖)
安化黑茶(生尖)

三尖茶

以安化县境内生产的黑毛茶一、二、三级为主要原料。根据采用原料等级的不同,分为天尖茶、贡尖茶和生尖茶3个等级,是安化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曾经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三尖”茶采用篾篓散装,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茶叶包装方式。

安化黑茶(茯砖茶)

茯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整理、拼堆、渥堆、计量、蒸茶、压制定型和发花干燥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分为特制茯砖和普通茯砖2个等级,按照压制方式分为手工压制和机械压制。茯砖茶内的“金花”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内含丰富的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干嗅有黄花清香。

安化黑茶(黑砖茶)

黑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干燥、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和压制定型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黑砖、普通黑砖2个等级。

安化黑茶(花砖茶)

花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干燥、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和压制定型等工艺加工而成,且砖面四边均具花纹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花砖、普通花砖2个等级。

安化黑茶(千两茶)
安化黑茶(百两茶)
安化黑茶(十两茶)
安化黑茶(十两茶)

安化千两茶

又称花卷茶,是以安化黑毛茶二级、三级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装篓、滚压定型和自然干燥等工艺加工成的产品。安化千两茶的包装材料极其讲究,用蓼(箬)叶、棕叶衬内,外套花格篾篓捆压而成,外形呈长圆柱体状,包括千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百两茶和十两茶等规格。

历史人文

兴于汉唐

安化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朝,也有专家推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产茶历史则是2300多年前的汉代。856年,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进长安,这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历史古籍。

延于五代及宋

安化和新化早在汉朝即属长沙府辖制,时称梅山,有上梅山和下梅山之分。翟守素开梅山之后,宋熙宁五年(1072年)再开梅山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仍然隶属潭州。北宋启疆之初,安化茶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唯茶甲诸州县”。五代毛文锡《茶谱》还是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其色如铁”。“渠江薄片茶”即是早期的安化黑茶。南宋时期,淳熙二年(1175年),以黎虎将、赖文政为首,组建两支“茶商军”贩运安化黑茶,每队三四千人。

“四保”贡于明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起,明朝采办的贡茶中,安化年贡“芽茶”22斤,每年谷雨前,在大桥、仙溪、九渡水、龙溪等“四保”由县长监督采制,史称“四保贡茶”。

明嘉靖三年(1524年),史料记载:“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乡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这是“黑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是“安化黑茶”之名的由来。同时也说明在1524年以前,安化已开始大量生产黑茶。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御史李楠以安化茶(私茶)妨碍茶法马政为由,上奏禁运,御史徐娇同时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南之行,无碍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最终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西北引茶,以川为主,湖南为辅”。从此“安化黑茶”正式定为“官茶”,逐渐取代川茶主销西北。

鼎盛于晚清

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明末清初,安化县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

发展于当代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安化黑茶以其边需之盛而不止,仍然通过各种渠道运往边疆。1939年,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在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安化诞生了中国第一片黑砖茶,随后安化1953年研制了湖南省第一片茯砖茶,1958年研制了中国第一片花砖茶,安化由此成为中国黑茶紧压茶的摇篮。

2008年,千两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安化黑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2011年,安化黑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安化县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近60亿元,茶产业税收过亿元,成为湖南省首个茶产业税收“亿元县”,连续五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十强,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2014年,安化茶叶三大公共品牌估价达28.8亿元,其中:安化黑品牌评估价值达13.58亿元。

2014年,安化黑茶加工量4.95万吨,产值突破100亿元。

2015年,安化县拥有茶园面积1.7万公顷,茶叶加工企业98家,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2014年全县茶叶加工量近5万吨,综合产值78亿元,连续6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10强,连续两年全国综合排名第3,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1,产量、产值连续10年实现持续增长。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茶汤)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清塘铺镇、梅城镇、乐安镇、仙溪镇、长塘镇、大福镇、羊角塘镇、冷市镇、龙塘乡、小淹镇、滔溪镇、江南镇、田庄乡、东坪镇、柘溪镇、马路镇、奎溪镇、烟溪镇、平口镇、渠江镇、南金乡、古楼乡,桃江县的桃花镇、石牛江镇、浮邱山乡、鸬鹚渡镇、大栗港镇、马迹塘镇,赫山区的新市渡镇、泥江口镇、沧水铺镇,资阳区的新桥河镇共3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益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安化黑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云台山大叶种、楮叶齐等。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50米以上。土壤类型为成土母质以板页岩风化物为主的红黄壤,土壤pH值在4.3至6.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0%。

(三)栽培管理。

1. 种苗繁育:采用无性繁殖。

2. 栽植:时间在晚秋或早春进行,密度每公顷60000至75000株。

3. 施肥:每年每公顷至少施用饼肥1500公斤,化肥施用量不超过每年每公顷180公斤(以纯氮计)。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鲜叶采摘般从3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四、五叶和对夹叶驻稍及同等嫩度其它鲜叶。

(五)加工工艺。

1. 黑毛茶加工: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渥堆时间18至24小时,七星灶松柴明火干燥。

2. 湘尖加工:筛分→拣剔→高温气蒸→提包装茶→紧压→捆包→刷字→晾置。天尖原料以一级黑毛茶为主,贡尖原料以二级黑毛茶为主,生尖原料以三、四级黑毛茶为主。

3. 黑砖、花砖加工:筛茶→截茶→拼堆→蒸茶→压砖→退砖→干燥,干燥温度≤65℃。

4. 茯砖加工:毛茶筛拼→汽蒸→渥堆→称茶蒸压→发花→干燥。发花须在特制的烘房内进行。25℃<发花温度<45℃,75%<发花湿度<90%,发花时间15至22天。

5. 安化千两茶加工:汽蒸→装篓→捆压→晾置。汽蒸温度110℃左右,时间约8分钟。汽蒸变软后的茶叶装入特制蔑篓,篓内垫棕片和蓼叶,经滚、踩、压、绞、锤等技术手段使茶紧结成园柱形,摆放在晾置棚内经日洒夜露自然晾干,时间约50天。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天尖:外形条索紧结扁直,色泽黑润,内质香气纯正带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浓厚,叶底黄褐或带棕褐,尚嫩匀。

(2)贡尖:条索粗壮,色泽黑褐尚润,内质香气纯正带焦香或松烟香,汤色橙黄稍暗,滋味醇和,叶底黄褐或棕褐稍暗。

(3)生尖:外形粗壮,呈泥鳅条,色泽黑褐显花杂,内质香气带焦香或松烟香,汤色黄暗,滋味尚浓微涩,叶底黑褐稍暗。

(4)黑砖、花砖:外形表面平整,图案清晰,棱角分明,厚薄一致,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或带松烟香,汤色橙黄或橙红,滋味浓厚微涩,叶底黄褐,老嫩欠匀带梗。

(5)茯砖:外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发花茂盛,无杂菌。内质香气纯正有菌香,汤色橙黄或橙红,滋味醇厚或纯和,叶底黄褐显梗。

(6)安化千两茶:外形为篾篓捆箍包装成的圆柱体状,形态古朴自然,结构紧密坚实,干茶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或带有松烟香,汤色橙黄或橙红,滋味醇厚,叶底黑褐尚嫩匀。

2. 理化指标:

(1)湘尖:天尖,含梗≤5%。

(2)贡尖,含梗≤8%。

(3)生尖,含梗≤15%。

(4)黑砖:含梗8%至18%。

(5)花砖:含梗8%至18%。

(6)茯砖:含梗15%至18%。

(7)安化千两茶:含梗≤5%。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产品荣誉

2008年,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的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安化黑茶入选上海世博十大名茶和湖南省十大茶品牌。

2010年04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安化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1年,安化黑茶被评为中国最具带动力和最具传播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19年12月23日,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2020年7月20日,安化黑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首批保护清单。

本色居大叶茯
本色居大叶茯
本色居大叶茯
本色居大叶茯(茶汤)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