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心理语言学汉语拼音:xinli yuyɑnxue;英语:psycholinguistics),在心理学语言学结合点上产生的一门研究人对语言的理解、生成和获得的过程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言语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同于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1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召开了一次有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参加的关于语言行为的跨学科研讨会。1953年心理学家J.卡罗尔发表了《语言之研究》的调查报告,指出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发展,已有可能把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用于研究各种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心理现象。同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又召开了一次跨学科的研讨会,讨论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和意义。1954年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和语言学家T.塞贝奥克把研讨会的报告汇编成专集,书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概述》,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从此,心理语言学在欧美各国特别是在美国得到广泛的开展。

  20世纪50年代,心理语言学研究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支配。新行为主义的代表B.F.斯金纳在《言语行为》一书中系统地表述了行为主义关于言语行为的观点,即人的言语行为像大多数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各种强化手段获得的。言语声音、手势、表情、动作等都能成为言语行为的强化手段。言语行为的研究就是“识别控制言语行为的各种变量,并详细说明这些变量是怎样相互作用来决定言语反应的”。这些变量是指刺激、强化、剥夺等。这个时期大多数学者都从刺激–反应的观点来考察人类的言语行为,认为言语行为无非是一套习惯,是通过刺激、反应和强化而逐步形成的。这样,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就成为心理语言学解释人的言语行为的理论。

  N.乔姆斯基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的产生,开拓了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认知方向。1957年他出版了《句法结构》一书,提出了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标志着语言学领域一场革命的开始。1959年他又著文批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反对行为主义把研究动物所得的结论简单地用于解释人类的言语活动。1965年他发表《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他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作了区分:提出了句子的双重结构理论,把句子的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论述了儿童天生具有的“语言获得装置”,认为这种装置使儿童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然学会语言的能力。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问世,开创了一个热烈争鸣的局面,许多学者对他的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生成语法、语言习得机制等基本概念的心理现实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心理语言学乃至整个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心理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①理解。人在理解语言时的内部心理过程,涉及多个层次,如言语知觉、词汇存取、句子加工和言语理解等。②生成。人在把想要说的东西转换成外部言语时所经历的心理过程。③获得。人类个体的语言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此外,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不同社会情境中人们言语活动的特殊性、言语障碍及言语活动的神经学基础等,也是心理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问题。由于脑成像技术的发展,言语的行为研究与脑成像技术相结合,探索人类言语活动的脑机制成为心理语言研究领域的前沿之一。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应用面很广的学科。它对失语症和其他语言障碍的诊断与矫治、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制,特别是语言的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汉语言文字系统在音节结构、形状结构、形音义的联系及其构词造句的方式上,均有不同于拼音文字系统的特点。因此,研究人对汉语言文字的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