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棉花

棉花英语:Gossypium; cotton),锦葵科一属。简称。重要的经济作物。一般为一年生亚灌木或小乔木棉纤维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子含油分、蛋白质,是食品工业的原料。棉短绒还是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物质资源。“棉花”一词又用以称植物种子上被覆的纤维。

起源

棉花起源于近赤道的热带干旱地区,原始类型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种皮上的纤维短而稀少。经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而成近代栽培棉。墨西哥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5800年已懂得利用并栽培棉花。中国植棉历史至少有2 000多年。汉武帝(前140~前87)时海南岛植棉与纺织已相当发达。在新疆民丰县的东汉古墓中多次发掘出棉布和棉絮制品,据考证,新疆至迟在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已利用棉纤维。在巴楚和吐鲁番的晚唐遗址中多次发现棉子,这表明1 000多年前在新疆已经广泛种植草棉。

形态和分类

栽培棉种主要分为四大类(图):

四类栽培棉种

1.陆地棉(G.hirsutum)。起源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原为热带多年生类型,经人类长期栽培驯化,形成了早熟、适合亚热带温带地区栽培的类型。这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的棉种,占世界棉纤维量的90%以上。纤维长度为21~33毫米。细度为4 500~7 000米/克,商业上习称细绒棉。陆地棉又分8个类型,其中夫斑棉、马利加蓝特棉、尤卡坦棉、莫利尔棉、李奇蒙德氏棉、鲍莫乐氏棉和墨西哥棉7个类型为多年生,阔叶棉为一年生。现在世界主要产棉国广为种植的陆地棉均为阔叶棉这一类型。

2.海岛棉(G.barbadense)。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后传播到大西洋沿岸和西印度群岛。以纤维长(33~45毫米)而细(6 500~9 000米/克)、有丝光、强度高(4.5~6克)著称,商业上习称长绒棉。除一年生类型外,还有两个多年生变种:巴西棉和达尔文棉。中国西南地区生长的离核木棉和联核木棉,都属半野生状态的多年生海岛棉。

3.亚洲棉(G.arboreum)。又称中棉,是人类栽培和传播最早的棉种。种内又可分为6个地理–生态类型:印度棉、缅甸棉、垂铃棉、中棉、孟加拉棉和苏丹棉。其中印度棉和苏丹棉为多年生;缅甸棉多为多年生,也有一年生;其余类型为一年生。中国过去种植的是亚洲棉,其纤维粗短(15~25毫米),商业上习称粗绒棉,不适于中支纱机纺,且产量低,已于20世纪50年代为陆地棉取代,只在南方尚有零星种植。但亚洲棉具有早熟、耐阴雨、烂铃少、纤维强度高等特性,因而仍不失为重要的种质资源。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仍有一定面积的栽培。

4.草棉(G.herbaceum)。又称非洲棉。原产于非洲南部,分布于亚、非两洲,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五个地理–生态类型:暗色棉、库尔加棉、威地棉、槭叶棉、阿非利加棉。前三个为一年生,后两个为多年生。中国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曾种过库尔加棉类型,由于纤维粗短,商业上也称粗绒棉,已几乎绝迹。

野生棉种或栽培的野生类型常具有抗病、抗虫、抗旱、抗盐碱、耐寒及纤维强度高等性状,利用这些性状改良栽培种,是棉花育种的重要途径。

中国广东、贵州、台湾、福建等地生长的木棉(Bombax malabaricum),俗称攀枝花,与棉花不同种,系木棉科植物。其种子纤维不宜纺纱,只能作枕芯、床褥等填料。

世界产棉区分布在北纬38°~46°到南纬35°之间。按纬度可分为北、中、南三带,北带在北纬46°~20°,亚洲、北美洲、欧洲产棉国大多处于此带,占世界棉产的80%左右;中带在北纬20°~0°,非洲和南美洲一些产棉国大多处于此带,约占世界棉产的10%;南带在南纬0°~30°,南美洲和大洋洲的产棉国处于此带,约占世界棉产的7%。

生物学特性

棉花具有喜温好光、无限生长和蕾铃脱落等习性。温度和光照对纤维成熟和强度的影响很大。生长发育的适温为25~30℃,早熟品种要求10℃以上积温不少于2 900~3 100℃,持续期不少于50天,夏季最热月份的日平均温度不低于23℃;中熟品种积温不少于3 200~3 400℃,持续期在220~250天以上。棉花的原始类型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许多海岛棉和晚熟的陆地棉品种对短日照仍有一定要求,而早熟和中熟的陆地棉品种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已不敏感,在长日照和短日照下均能正常发育。四倍体栽培种的2n=52。托叶大而宽,前端不同程度上翘。叶裂片宽三角形、宽披针形,基部不内缩。苞片基部不连合或微连合。铃不下垂。陆地棉的雄蕊管短,花药排列稀疏,上部花丝长于下部。铃多卵圆形和圆形,铃面光滑,4~5室。海岛棉的雄蕊管长,花药排列较紧,上下部花丝几乎相等。铃近长卵形,铃面有明显凹点,3~4室。二倍体栽培种的2n=26。托叶小而窄,平或微上翘。叶裂片卵圆形到三角形,基部内缩。苞片基部连合。铃多不同程度下垂。亚洲棉的苞片紧包花,长大于宽,全缘或顶部有3~4个粗齿。铃圆锥形,铃面有明显凹点。草棉的苞片不包住花,宽大于长,顶部有6~8个齿。铃圆形,铃面光滑。

栽培管理

中国主要棉区的耕作制度大体有两种类型:黄河流域棉区北部及西北内陆棉区和特早熟棉区,多实行冬季休闲的棉花一年一熟制;长江流域棉区及黄河流域棉区南部,多实行冬作物(主要是麦类和油菜、蚕豆等)和棉花一年两熟制。其种植方式,在一熟制棉田都实行单作,在两熟制棉田多行套种,少数与甘薯、玉米间作。棉花子叶肥大,出苗困难,而且发芽出苗期易遭病、虫、低温危害。保证出好苗的主要措施:①整好棉田,适墒播种。北方棉区春季干旱多风,要注意耙耱保墒,南方棉区春季多雨,要注意开沟排水。②选好棉种,进行种子处理,以利全苗。③适期播种(以5厘米地温稳定在14~16℃为宜),讲究播种技术,提高播种质量。也可采取育苗移栽,有利于争取全苗,克服两熟矛盾,对盐碱地与旱地的保苗以及提高良种繁殖系数有较大作用。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获得早苗、全苗、壮苗,加快生长发育。种植密度要根据气候、水肥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每亩4 000~5 000株;生长季节短的地区或旱地、瘠薄棉田可提高到6 000~8 000株以上。

棉花还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期长的特点,栽培管理的关键在于科学运用肥水和耕作措施,以获取较高的纤维产量和质量。针对棉花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要通过施肥和耕作来调节棉田土壤养分供应和改善棉株营养状况。亩产100千克皮棉,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12~15千克、磷4~6千克、钾7~15千克。一般应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氮肥不足时,容易早衰减产;过多时,营养生长过旺,常导致蕾铃脱落、贪青晚熟。磷、钾肥可促进棉株生殖生长,有利早发早熟,增强抗逆力,并提高种子饱满度及纤维品质。棉株缺硼的主要征状为叶柄出现水渍状环带,并发生蕾而不花现象。一般棉田宜多施有机质丰富的农家肥料作底肥,种植豆科绿肥对提高棉田肥力有良好作用。生长期宜施化肥或沤制过的速效有机肥作追肥,苗蕾期宜轻施,花铃期应重施(这时吸收的氮、磷、钾约占其一生吸收总量的60%~70%),以便及时满足棉株生长需要。

棉花生育期间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每生产1千克干物质约耗水300~1 000千克。生长期,最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65%~70%。花铃期需水最多,约占一生需水量的45%~60%,遇旱必须及时灌水。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时,根的生长和吸收作用受到限制,在水位过高和多雨地区须开沟排水。为保持棉田土壤疏松,要及时中耕除草。土壤结构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棉田,可少中耕或免中耕,必要时配合施用化学除草剂以消灭棉田杂草。秋雨较多或常受风灾的棉区,在中耕时宜结合进行培土,以利防涝、防倒伏。中国棉农常运用看苗诊断技术来促进或控制棉株生育。北方棉区主要采用蹲苗方法,即适当推迟蕾期浇水的时间,以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使植株壮实。其后再通过灌水施肥促进棉株生长,达到增蕾保铃。南方棉区主要是争取棉株在梅雨季节发棵稳长,入伏后快发、多结铃,秋季防早衰、促早熟。另外,摘心整枝可调节棉株体内营养物质分配,减少蕾铃脱落,并促进早熟。如水肥和密度掌握适当、植株生长正常,可只进行摘心。旱薄地和早衰棉田,一般不需整枝。在棉株生长发育失调,特别是生长过旺、贪青晚熟的情况下,可使用植物激素调节棉株生长发育,减少蕾铃脱落,促进吐絮成熟。

棉花生长期长,叶片多,花和叶均有招引昆虫的蜜腺,易受多种病虫害侵袭。中国有棉花害虫300多种,其中常见的有30多种,如棉蚜、小地老虎、绿盲蝽、棉红铃虫、棉红蜘蛛、棉金刚钻、棉小造桥虫等。以保护和利用天敌,培育抗虫品种,药物防治等措施为防治的主要手段。棉花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措施包括控制带病菌种子的传播,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和稻棉轮作等。

品种改良

棉花为常异花授粉作物,由于天然杂交(天然杂交率一般在1%~5%)和突变,品种群体中经常出现一些变异个体,因此,多采取选择育种途径。一般根据育种目标,在当地种植的推广品种或引入品种的群体中,进行一次或多次的选择优良变异株,经鉴定比较,最后育成新品种。杂交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针对现在品种的问题,选择优缺点能相互弥补的材料作为亲本,通过一定杂交方式产生杂种,然后按性状遗传规律和杂种各世代的具体表现,进行选择、鉴定、比较,从而育成新品种。杂交方式可根据亲本亲缘的远近,分为种内品种间杂交和种间杂交,以种内品种间杂交最为常用。杂种优势利用也是棉花改良品种的一个方面,印度、中国等已配置一些强优势组合在生产上利用。此外,还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用γ、β射线等物理因素或化学诱变剂处理棉子、花粉或棉株生长点,从中选择优良突变体而育成新品种。不论采用何种育种方法,在育种过程中,对亲本和育种材料都要进行自交保纯或隔离防杂。

棉花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混杂,建立棉花原种场、良种繁育基地和良种轧花厂配套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是保护和提高棉花良种种性,克服混杂退化的有效措施。中国棉花原种生产一般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棉花原种在生产上可以利用三四代,第四代或第五代种子不再留种。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六次棉花品种更换:1950~1955年,主要用斯字棉、岱字棉和珂字棉等品种更换亚洲棉和退化的陆地棉;1956~1960年普及陆地棉良种,用岱字棉15更换斯字棉和德字棉,并进一步淘汰亚洲棉和草棉;1964~1968年,以岱字棉15复壮种进行更新,并推广光叶岱字棉、洞庭1号及徐州1818、中棉所3号等品种;1972~1978年,主要推广国内自育品种,取代了大多数棉产区的岱字棉15和光叶岱字棉等引入品种;1979~1990年,主要推广了国内自育的中熟丰产品种以及若干抗病品种,如鲁棉1号、鲁棉6号、鲁棉2号、冀棉8号、豫棉1号、鄂沙棉28号以及西北内陆棉区主要推广的新陆1号等;1990~1997年完成了第6次品种更换,主要推广的品种有中棉所12、中棉所16、中棉所17、中棉所19、泗棉3号、军棉1号、鄂荆1号、鄂棉18等。90年代后期中国育成的杂交抗虫棉已通过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并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用途

棉花主要作为纺织工业原料,其利用价值取决于纤维品质。纤维长度是纤维品质中一项重要指标,纤维愈长,纺纱支数愈高;同时需要具有较好的纤维强度和细度。根据纺织工艺要求,世界棉花生产按纤维长度可分为五类:①短绒棉(20.5毫米以下);②中短绒棉(20.6~26.0毫米);③中长绒棉(26.1~28.5毫米);④长绒棉(28.6~35.0毫米);⑤超级长绒棉(35.1毫米以上)。棉纺织工业中需要量最大的是中长绒棉和长绒棉,超级长绒棉主要用于纺织优质细纱。短绒棉和中短绒棉主要用于纺粗纱,或作棉絮用。纤维强度一般以单纤维拉断的重力(克)为单位,陆地棉的强度约3.5~4.5克,海岛棉约4.2~5.5克。纤维细度一般用公制支数表示,即1克纤维的总长度(米),陆地棉的公制支数约5 000~6 500米/克,海岛棉6 500~8 000米/克。

棉子除留作种用外,80%以上用于榨油,脱壳后的棉仁含油率高达33%~45%,是世界上仅次于大豆的第二位重要食用油源。棉仁中还含蛋白质33%~38%,脱脂棉仁中含蛋白质45%~50%,并富含B族维生素。但由于棉仁色素腺中含有高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棉酚,对人和单胃动物有毒害,这限制了棉子蛋白质的直接利用。采用育种手段培育的无腺体棉花品种,生产不含棉酚的种子,可使棉仁粉成为利用价值较高的食用蛋白质。棉子壳经化学处理可生产糠醛、酒精、醋酸等10多种化工产品和制活性炭,还可作真菌培养基,用来培育食用菌和药用菌。棉子壳和棉秆均可用作树脂胶合板及造纸原料。棉根和棉子中提取的棉酚,可制造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和男性避孕药品。

棉花在当今世界纺织纤维消费总量中占到将近一半的份额。中国是世界棉业大国,皮棉产量674.6万吨(2006),居世界第一位,原棉年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3,占中国纺织工业原料总用量的60%以上。棉花及其为原料的棉纱、棉布、针织品以及服装等,已成为中国出口创汇最多的产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