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民族心理学汉语拼音:minzu xinlixue;英语:folk psychology),研究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它以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又以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材料为参照,研究特定民族集团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以及他们内在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具体研究涉及特定民族集团内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集团与民族集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等。

  民族心理特点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它通过该民族成员个体表现出来。民族心理和民族成员个体心理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某一民族的性格特点虽然在别的民族成员身上也会存在,但在该民族成员身上表现得更加普遍、强烈且持续时间更长。民族心理特点是一个民族长期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制约下,在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中形成,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表现出来。

  1860年德国哲学家M.拉察鲁斯和语言学家H.斯坦塔尔共同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及语言学杂志》。他们一面从事原始民族语言、宗教、神话及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一面探寻这些原始民族的心理历程。他们认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其不同主要表现为社会心理对民族成员心理的影响。但他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的,解释也带有神秘性。这是民族心理学的早期研究。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致力于建立科学的民族心理学,他称民族心理学为“社会人的心理学”或“人类社会的心理学”,认为比较简单的精神现象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比较复杂的精神现象,因与人类的共同生活密切相关,故须多使用观察法,观察民族的精神产物。他对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解释,在晚年花费近20年时间(1900~1920)写成《民族心理学》10卷巨著。他把民族心理学视为人类心理发生、发展的知识来源。人的心理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因素。民族心理则是社会因素,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体现,是人类的文化成果。应通过研究种族群体的神话、风俗和语言来研究其心理。

  20世纪初,美国心理人类学功能学派的B.马利诺夫斯基受冯特的影响,认为应从人的心理需要出发看待各民族集团的行为与文化。20年代后,民族心理的研究明显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实验方法开始被用于研究不同种族的心理差异问题,探讨了影响个人行为或人格的文化因素。

  R.F.本尼迪克特等人将心理学的知识与人类学的观点相结合,并于30年代将其从欧洲传到美国,使新精神分析学派在美国更加兴盛。精神病学家A.卡丁纳和人类学家沿着这个方向提出了新的研究途径。卡丁纳认为,生命开始的头几年对个体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养育儿童的技术如哺乳、排泄训练、性和其他的训练,都深深地影响着儿童。就整体而言,在某一社会中,这些虽然会有些个别差异,但是都相当固定而且标准化。因此,在同一社会成长的儿童,会经历相同的童年期经验,很容易以相同的方式加以反应,从而发展出许多共同的人格特质。这种理论基本上是童年期决定论的形式。

  中国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19年陈大齐写文章论述了民族心理学的意义。1928年童润之发表了《论民族意识》,1947年吴江霖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上的文化观点》。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心理学及民族学、人类学工作者也曾多次以各自的方法对中国各民族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多种调查和研究。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