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古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斯古经拼音bō sī gǔ jīng),(英语:Avesta),古代伊朗宗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的根本经典。音译《阿维斯陀》,原意为知识、谕令或经典。

内容

  最早编于公元前4世纪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时遭到焚毁,仅存1卷。3世纪初,安息王朝的伏洛奇薛斯重新收集和整理,共辑成21卷。现有的《阿维斯陀注》是 9世纪以后用帕拉维语(钵罗婆语)翻译和写作的,由若干分散的经典汇集而成,分为6个部分 :

  ①耶斯那,即祭祀书,祭司向神供献祭品时所唱的赞歌,是阿维斯陀的主体部分。

  ②维斯帕拉特,即众神书。

  ③维提吠达特,即驱魔书。

  ④耶斯特,即赞颂书。

  ⑤库尔特,即短的赞歌集或祈祷书。

  ⑥其他零星和断片的颂歌。

  从内容看,该经是伊朗古代宗教神话、哲学、传说、史诗、法律、历史等的汇集,有些内容在琐罗亚斯德教以前就已出现。

影响

  《波斯古经》在宗教哲学方面提出了善恶二元论的思想,认为在太初的时候,有着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对立的神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德性,两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结果善神终于战胜了恶神。该经在叙述善恶的斗争中,提出了神话的宇宙观和历史观。它把历史的进程划分为4 个时期,阐述了神灵世界、物质世界、人类产生的经过,探索了人的自由意志及思想、语言和行为三种活动的后果,提出了灵魂不灭、善恶报应、末日审判等说教。这些思想对摩尼教、基督教的异端及希腊罗马哲学都有影响。《波斯古经》在13世纪初被译成梵文,嗣后又被译成欧洲多种文字。它对于研究琐罗亚斯德教、伊朗和中亚的历史和文化、比较宗教学和比较语言学都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