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目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灵长目拼音língzhǎngmù学名Primates),哺乳纲的一个,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细分原猴简鼻亚目(包括)。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热带雨林的树上,许多灵长目的特征表现了其适应三维立体环境的能力,大部份的灵长目至少有部份树栖(arboreal)的能力。

大部份人以外的灵长目住在美洲、亚洲及非洲的热带或是亚热带区域,只有人类可以住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地区。灵长目的体型差异很大,如伯特夫人狐猴(Madame Berthe's mouse lemur)体重只有30克,而东部大猩猩体重达200公斤。依照化石的证据,最早已知的灵长目是德氏猴,其年代可以追溯到5580万年以前。分子钟认为灵长目的分支可能起源于白垩纪-古近纪界线,约六七千万年前。

灵长目过去一般会分为二类:原猴类人猿。原猴的特征接近最早期的灵长目,包括马达加斯加狐猴懒猴跗猴。类人猿包括人族。最近的生物分类学会将灵长目分为原猴亚目(Strepsirrhini)及简鼻亚目(Haplorhini)。原猴亚目是指鼻部湿润的灵长目,包括跗猴以外的原猴,简鼻亚目是指鼻部干燥的灵长目,包括跗猴型下目(Tarsiiformes)及类人猿下目(Simiiformes)。

类人猿下目也可以分为狭鼻小目(非洲及东南亚的)及阔鼻小目(中美及南美的新世界猴)。狭鼻小目包括旧世界猴(像狒狒属猕猴)、长臂猿人科。新世界猴包括卷尾猴吼猴松鼠猴属。人类是其中唯一成功在非洲、南亚及东亚以外地区繁衍的狭鼻小目动物,不过有化石证据指出其他狭鼻小目动物也曾出现在欧洲。现在仍有发现新的灵长目物种,在2000年代找到了超过25个物种,在2010年代也已找到了11个物种。

灵长目是适应性良好的哺乳类动物,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有些灵长目(包括一些大猿和狒狒)主要是陆栖动物,不是树栖动物。但其他的灵长目都可以爬树。行动方式包括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用二只或四只脚行走,指关节行走(knuckle-walking)或是在树枝上摆荡(握枝现象/brachiation)。

相对于其他的哺乳类,灵长目的大脑大了许多,灵长目也比较依赖立体视觉,而其嗅觉就不如大多数动物。在身上这类的特征更加明显,但在懒猴及狐猴身上就不太明显。有些灵长目有三色视觉(Trichromacy),大部份也有对生拇指,甚至有些会有适于抓取的尾巴。许多灵长目会有两性异形,差异包括体重、犬齿大小及颜色。灵长目的发育比其他体型相当的动物要晚,也较晚成熟,但其寿命也较长。依物种的不同,成年的灵长目可能是独自生活、成对生活,或是成群生活。

科学分类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兽亚纲 Theria
下纲:真兽下纲 Eutheria
总目:灵长总目 Euarchontoglires
目:灵长目 Primates

历史和现代术语

灵长目中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一直到现代才比较清楚,因此一些常用的词可能会令人困惑,例如ape(猿)可能只是monkey(猴)的另一种称呼,但也可能只指没有尾巴,比较接近人的灵长目动物。

威尔弗里德·乐·格罗斯·克拉克(Wilfrid Le Gros Clark)爵士是一位灵长类学家,他和其他灵长类学家发展了有关灵长目演化趋势的概念,并将未灭绝的灵长目依升序方式排序,最末端(即演化程度最高)的为人类。常用的名称像prosimian(原猴亚目)、monkeys()、lesser apes(长臂猿)、great apes(人科)就是这种方法论下的产物。根据目前对灵长目演化的了解,这种分类是并系群,也就是该群中并不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后代。

和克拉克的理论相反的,现代的分类会将灵长目用单系群分类,该群中包含有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后代。

特征

比较解剖学

灵长目动物的眼睛在脸的前面,有眉骨保护眼窝。视觉敏锐,类人猿有辨色能力,但是许多原猴没有。鼻子比其他的哺乳动物短,嗅觉退化。灵长目动物的相对于自身体重显得大而且重,并且很复杂。大部分灵长动物上下颌前方都有一排牙床。位于中间的叫门齿,之后是犬齿。犬齿之后是前臼齿,最后是臼齿。灵长目动物四肢会抓握,而且四肢都有5个趾头。

生物化学

根据对蛋白质的化验,黑猩猩大猩猩最接近于人类。黑猩猩的染色体除了第22对和额外的一对,其他的都与人相近。

分类

灵长目可以分为两个亚目:

  • 原猴亚目(Strepsirrhini):原始的猴类。
    • 鼠狐猴科(Cheirogaleidae)
    • 狐猴科(Lemuridae)
    • 嬉猴科(Lepilemuridae)
    • 大狐猴科(Indriidae)
    • 指猴科(Daubentoniidae)
    • 懒猴科(Lorisidae)
    • 婴猴科(Galagidae)
  • 简鼻亚目(或称作类人猿亚目)(Haplorrhini):进步的猴类、猿类、人。
    • 眼镜猴科(Tarsiidae)
    • 卷尾猴科(Cebidae)
    • 青猴科(Aotidae)
    • 僧面猴科(Pitheciidae)
    • 蜘蛛猴科(Atelidae)
    • 猴科(Cercopithecidae)
    • 长臂猿科(Hylobatidae)
    • 人科(Hominidae)

习性

绝大多数灵长类营不同形式的树栖或半树栖生活,只有环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栖或在多岩石地区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动,也结大群活动。多数能直立行走,但时间不长。多在白天活动,夜间活动的有指猴、夜猴等。

大多为杂食性,吃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如指猴善于抠食树洞或石隙中的昆虫。猩猩的食量很大,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活动时间用以觅食。

每年繁殖1~2次,每胎1仔,少数可多至3仔。幼体生长比较缓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体胸、腹部或骑在母背上,由母带着活动。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现象,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只有低等猴类,如狐猴、指猴、懒猴具有一定交配繁殖季节。

演化史

迄今最早的灵长类化石发现于北美的普尔加托里猴(Purgatorius),时代为古新世最早期,距今约6,500万年。在灵长类6,500万年的演化历史上,世界各地发现的早期灵长类化石都属于原猴类,包括近猴类、狐猴类、眼镜猴类。它们在距今约3,700万年的始新世末种类变少,现在只是在亚非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和印度洋一些岛屿上还生存着少数种类。猿猴类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万~5,000万年以前,例如卷尾猴、蛛猴化石等;大约在1,500万~2,000万年以前,猿类的祖先就已遍布欧、亚、非三大洲,但现今仅残存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

灵长目现是最濒危的动物类群之一。2004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公布的《受胁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对全球非人灵长类中的185种进行了评估,其中极危级20种、濒危级47种、易危级47种。专家指出,巴西、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越南等国拥有的濒危灵长类最多。

研究

研究非人灵长目动物的学科称之为灵长类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学科在西方国家已有80余年的历史。其研究对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遗传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实验动物学等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重要基础。国际灵长类学会(International Primatological Society)则是该学科的主要学术组织,每两年举办一届大会,以展示和交流学术成果。

社会行为

人类与其他灵长目动物不仅体质特征很相似,而且社会行为也很相近。一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很发达,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比其他动物复杂。

灵长目动物大多是社会性动物。他们的生活迁徙都是成群结队进行的。其规模大小根据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在群体中,有一只成年雄性的个体是整个群体的领导者

灵长目动物个体之间也有相互影响。最值得注意的是修饰对方的活动。他们彼此去除同伴身上的寄生虫,杂物等。此外,灵长目动物的未成年个体之间经常游戏。研究者认为这是在了解周围环境,或者是在训练力量,因为如想争得领导者的地位往往取决于力量。

灵长目动物能够发出声音,彼此进行信息交流。他们用一系列的喊叫声或者身体某部位的动作来传递信息。

灵长目动物一般都有一个“居住区”,就是通常活动的一定区域。居住区周围经常有群体成员进行巡逻。在居住区内,还按照群的大小以及食物的获取方式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居住区经常根据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有些种群会迁徙到经常去的区域,称为“核心区”。

灵长目动物的婴儿与其他动物不同,他们在刚出生时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完全由母亲来照顾,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当然,不同的灵长目动物之间的母亲行为也不相同。许多灵长目种类的雄性对婴儿往往起到父母的责任,一起照料和保护婴儿。灵长目动物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行为是侵略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姿势来恐吓对手,而不是通过激烈的搏斗来表现。搏斗一般只用于争夺在群体中的领袖地位时才用。灵长目动物具有很强的等级制度。雄性领袖具有优先挑选食物、选择雌性,并且有下级的成员服侍。但是在他受伤或生病时,他就有可能失去这种地位。

灵长目会对去世的同伴感到悲伤,悲伤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因物种而异,同时,它们还表现出失去同伴后的抑郁。甚至一些灵长目个体会照顾濒临死亡的同伴。

由于灵长目动物与人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生活方式也可能与最早的人类相仿。因此对研究人类的祖先有很大的帮助。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