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天津市 > 静海区
天津市静海区:东五台寺

静海区汉语拼音jìng hǎi qū英文:Jinghai District),中国天津市辖区。位于天津市西南部。 地理坐标东经116°42′-117°12′30〞、北纬38°35′-39°4′45〞。东北、东南分别与天津市西青区滨海新区接壤,西北与河北省霸州市交界,西、西南分别与河北省文安县大城县相接,南部是河北省的青县黄骅县。 面积1476平方千米。 辖2个街道、16个镇、2个乡。 2020年,静海区常住人口78.71万人,户籍人口62.25万人。

静海区,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 汉,设东平舒县。1973年,属天津市。2015年,撤销静海县,设立静海区。

静海地貌属于天津中南部海积冲积平原区。原为古代滨海地区,曾发生过多次海侵与海退过程,地表以下埋藏有海相地层。地势低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不超过5米,坡降小于1/6000。洼地、平地是这里主要的地貌类型,在众多的洼地里,以团泊洼、贾口洼、东淀等洼规模较大。

2020年,静海区地区生产总值432.98亿元,下降1.4%,其中,一产增加值25.00亿元,下降7.7%。二产增加值192.68亿元,下降3.5%。三产增加值215.30亿元,增长1.6%。

  • 邮编:301600 代码:120118 区号:022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静海区下辖2个街道、16个镇、2个乡:华康街道、朝阳街道、静海镇、唐官屯镇、独流镇、王口镇、台头镇、子牙镇、陈官屯镇、中旺镇、大邱庄镇、蔡公庄镇、梁头镇、团泊镇、双塘镇、大丰堆镇、沿庄镇、西翟庄镇、良王庄乡、杨成庄乡,另有3个开发区: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团泊新城。31个居委会,384个行政村。

静海区人民政府驻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此地往南一带称“长芦”。西汉时期置古郡东平舒县。唐置乾宁军。金明昌四年(1193年)置靖海县,以地处海滨故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静海县。此县东北滨海,为海道咽喉,有祈望风干浪静,以利运输之意。1973年8月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2015年撤县改区。

境域

  静海现在的境域是:东至东房子,西至里,南至菜庄子,北至十一堡,面积1414.9平方公里。

  据《水经注》载,西汉时,东平舒县(县治在今西钓台村附近)位于渤海西,束州东,滹池河北,泒水南。

  金、元两代,靖海县东南抵滹池故渎,北至界河,东至西泥沽,西南隔盐河与大城县相望,西北傍淀池与霸州为邻。

  据《明史》和明嘉靖年间《河间府志》载,明代,静海县东西长220里,南北宽120里。其四至:东至渤海170里,西至顺天府文安县界50里,西南至青县界60里,北至顺天府武清县60里。现天津市区的大、小直沽,津南区的咸水沽及东丽区军粮城,当时均属静海县。

  据清朝康熙年间《天津府志》载,清初,静海县东西长200里,南北宽140里。其四至:东至渤海160里,西至大城县界40里,南至青县界40里,北至顺天府武清县界100里。

  据清朝乾隆年间《天津府志》载,雍正八年(1730),从县内划出15个村归天津州。九年,拨沧州、静海、武清三州县的267个村庄归天津县。此后,全县面积缩小,东西广200里,南北袤100里。其六至:东至渤海160里,西至大城县界40里,南至青县界40里,北至武清县界60里,东南至沧州界75里,东北至武清县界75里。

  清末民国初期,县境缩小。民国《静海县志》载:“南北极长处相距120里,东西极宽处相距100里,截长补短约方80余里,计7000余方中里。”其四至:东至天津县界35里,西至大城县界25里,南至青县界40里,北至武清县界45里。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全县面积1886.3平方公里。东至小官房,西至大瓦头,南至戴官屯,北至谢家堡。

  新中国建立前后,杨芬港、杨官店等地析出,王口、台头等地并入,面积渐增。东至小官房,西至里,南至烧窑盆,北至十一堡,幅员1894平方公里。

  1958年11月,青县和大城县子牙河以东村庄并入县内,域境扩大,幅员3534平方公里。东至万新庄,西至里,南至东呈村,北至大柳滩。

  1960—1963年,青县所属的村庄及杨柳青、大南河、冯庄、赵连庄、常流庄等地先后析出,面积逐渐缩小。

  1964年至今,静海域境无变化,面积为1414.9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汉高祖五年(前202),在陈官屯镇西钓台村附近建东平舒县治。东平舒县大致包括今天的大城北部、静海全境和天津市郊海河以南地区。西汉初元二年(前47),因“海水大溢”东平舒县迁至今大城县内。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东平舒县去“东”字,称平舒县。

  北宋大观二年(1108),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即今静海镇)。北宋政和三年(1113)并入乾宁县(即今青县)。

  金明昌四年(1193),复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元至元二年(1265),并入会川县(即今青县)。嗣后,再置靖海县。

  明洪武初年,改“靖”为“静”,称静海县。

  2015年11月,改为“天津市静海区”。

隶属沿革

  春秋时,属齐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静海一带被割让给燕国。

  战国时,齐宣王八年(前312),齐国伐燕,属齐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将乐毅伐齐,属燕国;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静海一带属赵国。秦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东汉元和二年(90),属河间国;建安末年(2l9),属章武郡。

  三国时,属魏国冀州刺史部章武郡,

  西晋太始元年( 265 ),属章武国。

  东晋十六国时,属冀州章武郡。

  南北朝时,属瀛州章武郡。

  隋朝大业三年(607),属瀛州河间郡。

  唐朝时,先属河北道沧州;武德四年(621),改属景州。

  五代十国时,属契丹国南京道析津府宁州。

  北宋时,先属河北路沧州;庆历四年( 1048 ),属高阳关路沧州。

  金朝时,属河北东路清州。

  元太宗二年(l230),属清宁府;后属中书省河间路清州。

  明洪武八年( 1375 ),属北平府;十年( 1377 ),属河间府。

  清雍正三年( 1725 ),属天津州;九年( 1731 ),属天津府;同治九年( l870),属津海关道。

  民国二年( 1913 ),属直隶省渤海观察使;民国三年(1914),属津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属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日军侵占中国后,属津海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河北省第二行政专员公署。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0月,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12月,属河北省天津市;1961年6月,属天津市、天津专区双重领导;1967年1月,属天津专区;1973年8月至今属天津市。

  1986年,静海县面积1452平方千米,人口44.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2万人。辖静海(下设1个街道办公室,有8个居委会)、独流、唐官屯3个镇和城关、东双塘、大丰堆、梁头、北肖楼、良王庄、府君庙、徐庄子、王口、台头、二堡、子牙、沿庄、东滩头、大张屯、西翟庄、陈官屯、大郝庄、团泊、蔡公庄、胡连庄、杨成庄、大庄子、中旺24个乡,共有383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静海镇。

  1996年,静海县面积为1414.9平方千米,人口约46.6万人。辖10镇18乡:静海镇、子牙镇、唐官屯镇、中旺镇、陈官屯镇、大邱庄镇、王口镇、蔡公庄镇、独流镇、台头镇、二堡乡、杨成庄乡、胡连庄乡、梁头乡、东双塘乡、西翟庄乡、沿庄乡、团泊乡、良王庄乡、东滩头乡、北肖楼乡、大庄子乡、徐庄子乡、大张屯乡、城关乡、大丰堆乡、大郝庄乡、府君庙乡。县政府驻静海镇。

  1997年3月,撤销梁头乡,设立梁头镇。1999年12月,撤销团泊乡,设立团泊镇。2000年12月,撤销东双塘乡,设立双塘镇。2001年3月,撤销大丰堆乡,设立大丰堆镇。至此,静海县辖14个镇、14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静海县总人口542593人,其中:静海镇69385人、唐官屯镇13556人、独流镇19952人、王口镇32176人、台头镇17185人、子牙镇25529人、陈官屯镇30016人、中旺镇20525人、大邱庄镇17697人、蔡公庄镇27176人、梁头镇21502人、团泊镇7215人、城关乡21984人、东双塘乡15100人、大丰堆乡17425人、北肖楼乡14185人、良王庄乡13819人、府君庙乡12328人、徐庄子乡12345人、二堡乡6233人、沿庄乡19285人、东滩头乡12864人、大张屯乡15994人、西翟庄乡22629人、大郝庄乡16921人、胡连庄乡7546人、杨成庄乡20063人、大庄子乡11958人。

  2001年8月,静海县乡镇区划调整:1、撤销大庄子乡、中旺镇,合并设立新的中旺镇。2、撤销大张屯乡、大郝庄乡、唐官屯镇,合并设立新的唐官屯镇。3、撤销二堡乡、台头镇,合并设立新的台头镇。4、撤销北肖楼乡、独流镇,合并设立新的独流镇。同时将原府君庙乡所辖王家营村、冯家村、刘家营村、苟家营村4个村整建制划给独流镇。5、撤销府君庙乡建制,将王家院村、李家院村、府君庙村、十里堡村、普提洼村、白杨树村6个村整建制划给良王庄乡。6、撤销胡连庄乡、团泊镇,合并设立新的团泊镇。7、撤销城关乡、徐庄子乡、静海镇,合并设立新的静海镇。同时将原府君庙乡所辖的西五里村、北五里村、魏家庄村、付家庄村等4个村划给静海镇。8、撤销东滩头乡、沿庄乡建制,合并设立沿庄镇。9、撤销西翟庄乡,设立西翟庄镇。调整后,静海县辖16个镇、2个乡:中旺镇、唐官屯、台头镇、独流镇、团泊镇、静海镇、沿庄镇、西翟庄镇、陈官屯镇、王口镇、子牙镇、大邱庄镇、梁头镇、蔡公庄镇 双塘镇、大丰堆镇、良王庄乡、杨成庄乡。

  2003年9月25日,将蔡公庄镇的大屯、满井子、王虎庄3村划归大邱庄镇。2006年1月1日,将西翟庄镇的庞庄子村划归大邱庄镇。2011年6月23日(2010年县政府决定),将团泊镇的丁房子、邢家堼、东房子、五美城、三间房、刘房子、胡连庄7村,蔡公庄镇的官坑、太平2村,大丰堆镇的崔庄子、李八庄、岳庄子、白公坨4村,西翟庄镇的东尚码头、西尚码头、前尚码头、北尚码头、巨庄子5村(共18个村)划归大邱庄镇。2011年,将梁头镇的王庄子、赵庄子、周庄子、吴庄子4村和王口镇的小刘村划归子牙镇。

  2015年7月23日,国务院(国函[2015]119号)批复同意撤销静海县,设立天津市静海区,以原静海县的行政区域为静海区的行政区域,静海区人民政府驻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地理

  静海位于天津市西南部,东北距天津市区40公里。东与滨海新区为邻,东北隔独流减河与西青区相望,其余各向为河北省诸市环绕:西北与霸州市相连,西与文安县接壤,西南与大城县毗邻,南与青县、黄骅县交界。民国时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5′~117°15′01″,北纬38°35′04″~39°11′01″。 2010年,116°42'~117°12'30之间,北纬约38°35'~39°4'45之间。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40公里。

地貌

  静海地貌属于天津中南部海积冲积平原区。原为古代滨海地区,曾发生过多次海侵与海退过程,地表以下埋藏有海相地层。地势低平,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不超过5米,坡降小于1/6000。洼地、平地是这里主要的地貌类型,在众多的洼地里,以团泊洼、贾口洼、东淀等洼规模较大。

  境内的地表沉积物以粘土、亚粘土为主,河床及古河道穿过地区有粉细砂。由于地势坦荡低平,地表水与地下水排泄不畅,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大多在1.5米左右。地下水矿化度高达10克/升以上,土壤有明显的盐渍化现象,有些低洼地区还有沼泽化现象。静海县人民通过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建水利工程,改土治碱,土质有明显改观。

  特点:

  静海位于华北大平原的东北部,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5米以下,大洼地区多在2.5米以下,地面坡降为1/6000~1/10000,是典型的低平原。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唐官屯、大张屯、大郝庄、沿庄、东滩头一带一般海拔5米以上,南运河、子牙河大堤海拔最高处为8米;北部台头、梁头、北肖楼、府君庙、徐庄子、杨成庄、团泊一带海拔一般3~4米,最低处团泊洼水库库底只有2.4米。

  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浅碟形洼地、平地、古河床高地、微高地、河堤、渠堤、库堤及河槽、道等。堤堼纵横交错,洼地星罗棋布。河堤主要有子牙河大堤、南运河大堤、独流减河大堤、马厂减河大堤、黑龙港河大堤。洼地主要有团泊洼、贾口洼、东淀、古城洼等。

河流

  静海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渠道众多,素有“九河下梢”之称。有一级河道6条,二级河道2条。根治海河之前,水源丰沛,汛期常有大洪。根治海河之后,各河道均成为季节性河流,只在汛期河道中才能见水,一年之中,大部分时期处于干涸、半干涸状态。

  南运河 位于中部。隋代,因隋炀帝曾行此河,故名御河。明、清漕运繁盛,称“漕河”。后以天津三岔口为界,其北称北运河,南,称南运河。1964年疏浚境内的南运河道,堤内距42~550米,九宣闸处河底高2.56米,十一堡河底高0.9米,河底宽6.5米,侧坡1:2,设计水位:九宣闸9.30米,独流北8.50米。

  子牙河 位于县境西及西北,因流经子牙,故名。1974~1986年,分段浚深子牙河;小河——西岳庄段底高0.5米,底宽20米;西岳庄——坝台段底高0.5米,底宽10米;坝台——十一堡段底高一0. 5~1. 3米,底宽20米,侧坡l:2。

  大清河 位于西北,清代以河水清澈而得名。1969年治理后,设计水位4.5米,底宽20米,底高-0.2米,侧坡1:4,堤内距84米。

  马厂减河 位于南部,因马厂驻军开挖并管理,久之称马厂减河。堤内距90~105米,九宣闸下设计水位8.8米,马圈引河6.8米,河底已形成自然形。

  独流减河 位于东北,因近独流而得名。堤距740米,12.5~18.5公里处是渐变段,在河内两侧各挖深槽一道,底宽320米,平均深2.5米。

  子牙新河 位于东南,是根治海河中为渲泄子牙河系洪水而辟的河道。设计泄洪能力6000立方米/秒,校核泄洪能力9000立方米/秒,堤内距2400~2850米。黑龙港河位于县境中部偏西,南运河与子牙河之间。以泄黑龙港潦水得名。堤内距60~200米,河底高0.5米,东港——静瓦路段底宽35~40米,静瓦路——八堡段底宽20米,侧坡1:2,设计水位6米。

  青静黄排干 位于南部,为解决青县、静海、黄骅3县排水出路而开挖,并得名。境内河长9公里,大庄子处河底高-1.45米,底宽39米,侧坡1:2,入汛最高水位4.46米,高于地表1.9米。

洼淀

  东淀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赵北口为界,分东、西两淀,口西称西淀(即白洋淀),口东即东淀,略呈长条形。在县城北部,大清河两侧,以格淀堤及子牙河右堤为洼淀堤防。面积66.7平方公里,包括3个乡镇,(含台头镇18个村、独流镇4个村、王口镇1个村)23个村,2.9006万人,平均地面高程4.3米。耕地面积6.99万亩。排灌泵站为五堡扬水站,可向大清河排沥。文安洼因大部分座落在河北省文安县境内故名。洼内有2个镇,(含王口镇15个村、子牙镇6个村)21个村,2.7755万人,面积58.4平方公里,平均地面高程5.0米,略呈长条形。

  文安洼 在静海境内的西南部,以子牙河左堤与格淀堤为界,子牙河左堤南起县界,北至东淀周边堤,长19.113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排灌泵站有郑庄扬水站、茁头扬水站,可向子牙河排沥。贾口洼1954年兴建黑龙港河排水工程,确定停沥缓沥区域时,以洼内贾口村而定名为贾口洼,略呈长方形。

  贾口洼 在县城西部,黑龙港河两侧。辖旧时称谓的古城洼和金笸洼。以子牙河右堤与南运河左堤为洼淀堤防。贾口洼的西部边缘,南起子牙河右堤的小河村,北至进洪闸,长42.243公里;东部边缘,南起南运河左堤梁官屯村,北至进洪闸,长47.885公里。面积402平方公里,共有9个乡镇(含独流镇16个村、梁头镇22个村、静海镇10个村、王口镇8个村、子牙镇10个村、双塘镇4个村、沿庄镇24个村、陈官屯镇12个村、唐官屯镇12个村),118个村,13.6252万人,平均地面高程4.0米。耕地面积37.86万亩。洼内的排灌泵站为锅底扬水站、八堡扬水站、王口扬水站、大邀铺扬水站、流庄扬水站,可向子牙河排沥。纪庄子扬水站、城关扬水站,可向南运河排沥。

  团泊洼 旧时分属波水洼和秋漠港边缘,后以团泊村为中心,始名团泊洼,略呈菱形。在县城东部,独流减河南侧。团泊洼以南运河右堤、独流减河右堤和马厂减河左堤所围。辖旧时称谓的莲花淀、杨庄洼、八虎洼、万军套洼。马厂减河左堤西起九宣闸、东至洋闸,长31.2公里。独流减河右堤西起进洪闸,东至大港区界,长38.6公里。洼内共12个乡镇(含静海镇27个村、双塘镇6个村、良王庄乡18个村、大丰堆镇20个村、陈官屯镇12个村、西翟庄镇18个村、唐官屯镇29个村、蔡公庄镇18个村、团泊镇15个村、杨成庄乡13个村、大邱庄镇7个村、独流镇8个村),191个村,28.8827万人,面积732平方公里,平均地面高程3.5米。京沪铁路将团泊洼分为夹道(15.1188万人)和洼内(13.7639万人)两部分。耕地面积43.8万亩。洼内的钓台扬水站向南运河排沥;争光扬水站向子牙河排沥;大邱庄扬水站向团泊水库排蓄;良王庄扬水站、迎丰扬水站、管铺头扬水站、团泊扬水站向独流减河排沥;薛庄子扬水站、四党口扬水站、团泊扬水站向马厂减河排沥。

  以上4个洼淀被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确定为分滞洪区。

  唐家洼 在县城东南部,青静黄排水渠两侧。洼名久远,传说与古唐河有关。北起马厂减河,南至万亩渠以北,略呈矩形。面积130.1平方公里,共有2个乡镇(含中旺镇29个村、唐官屯镇2个村),31个村,3.4607万人,平均地面高程3.5米。耕地面积8.5万亩。

气候

  静海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征:

  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冷空气势力明显衰退,气温回升较快,且冷暖多变,降水量较冬季偏多,较夏季偏少,空气干燥,风速大,蒸发强,因而形成了“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夏季:是全年温度最高季节,气候闷热。受太平洋暖湿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潮湿多雨,雨量高度集中,常有洪涝、冰雹和短时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秋季,暖空气势力减弱,气温明显下降,日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盛行西北风,有着“一场天气一场寒”的气候特征。常出现冰雹、大风降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冬季,盛行偏北大风,空气干燥寒冷,晴朗少雪。大雾天气常给交通带来不便。

  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春季(3~5月):3月份平均气温为6.7℃,4月份平均气温为14.7℃,5月份平均气温上升至20.6℃。季降水量为67.4mm,占全年降水量的13.0%。大风扬沙天气出现在3、4月份,其中,3月为5天左右,4月为8天左右。夏季(6~8月):季平均气温为26.1℃,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2℃。35℃以上高温天气多出现在7月份,最多日数为18日。高温闷热天气一般为20天,多出现在7~8月份。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为72%,8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为76%。季降水日数为28天,降水量为338.9mm,占全年降水量的65.2%。7月份降水量最多为158.9mm,相当于全年降水量的30.7%。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12天。秋季(9~11月):9月份平均气温为21.1℃,比夏季下降了5℃,10月份平均气温为13.7℃,下降7.4℃,11月份平均气温为4.9℃,同比下降8.8℃。冬季(12~2月):12月份平均气温为-1.1℃,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3.1℃,2月份平均气温为0.7℃,季降水量为9.9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9%。近46年以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显示:气温持续升高,气候逐年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1959~1990年,累年平均气温12.0℃。累年最高气温40.6℃,出现在1972年7月4日;最低气温~24.9℃,出现在1966年2月22日。1991~2005年,累年平均气温13.0℃。累年最高气温41.6℃,出现在2000年7月1日;最低气温~17.7℃,出现在2001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为516.8mm。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为762.9mm,出现在1995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307.3mm,出现在1999年。历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冬季为偏北风,夏季为偏东风,春秋均为西南风。历年大雾天气日数为29天。最多日数为45天,出现在1994年;最少日数19天,出现在1999年。11~1月份出现大雾天气最多占全年57%。历年霜期为154天,初霜日,一般在10月下旬,4月份终止,无霜期211天。历年各月日照时数最长月份出现在5月为10.0小时,最短月份在12月为5.6小时。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 大气降水静海县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近46年来,全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16.8mm。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为762.9mm,出现在1995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为307.3mm,出现在1999年。降水多发生在夏季,其余三季以风为主,降水少,一年中多数时间呈干燥状态。

  过境客水静海县历史上河水淌流无滞,自然水源十分丰沛。1950~1959年,几乎终年流淌。1960~1969年,渐次减少。1970~1979年,基流枯萎。1980年后的平、枯水年,各河系发生根本变化,一般没有或极少有弃洪下泄。

  地下水 静海地下水资源不丰。年平均开采2800万立方米,由于开采过量,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局部已成漏斗区。其蕴藏有四种类型:浅层淡水、浅层咸水、深层淡水、地下热水。

  1.浅层淡水 带状浅层淡水,主要分布在子牙河、南运河、黑龙港河两侧,宽度1~3公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是静海县具有一定开采价值的水资源。独流、良王庄、台头、唐官屯等地,河流交汇地段储量最丰,水层厚40~50米;黑龙港河两侧最差,水层厚仅20~30米,越远离柯道,地下淡水水层越薄,直至尖灭为咸水。岛状浅层淡水,在子牙河与黑龙港河之间,以及大丰堆、蔡公庄乡一带,有零星分布的小片岛状浅层淡水。接受降水入渗而形成。蓄水面积、水位埋深、水的化学特征都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干旱期被咸水逐渐吞蚀而咸化。在农业上可作为点种、抗旱保苗或人畜饮用的暂时水源。

  2.浅层咸水 全县普遍分布一厚层咸水。城关至梁头一带,埋藏最浅,为50~60米。王口、中旺、大庄子等地埋深大于120米。其它地区60~120米。

  3.深层淡水 静海县地下淡水资源多为深层淡水。运西地区埋深为200~350米;运东为250~450米。按地下含水编组,属二、三含水组。第二含水组,顶界埋深50~120米,底界埋深185~200米,厚度约80~150米。以县城至唐官屯段的公路为界,西部厚20~50米,东部厚10~30米。第三含水组,顶界埋深185~200米,底界埋深295~300米,厚度100~110米,含水层一般厚度为20~40米,局部地段为50~60米。含水层的水位埋深,普遍低于第二含水组。受开采影响形成长条状降落漏斗,轴向与运河方向基本吻合。西北边界大致以台头——王口——堂上一线为界,水位埋深34~37米,东部边界以英官屯——顺民屯——王虎庄——双窑为界,水位埋深25.95~34. 00米。中心地带套入了4个小湍斗,其中城关漏斗区水位埋深59. 10米,西钓台、东钓台、纪庄子3个小漏斗区,埋深分别为53.40米、55.00米、58.00米。它们在沿庄附近单独形成1个小漏斗,中心水位埋深49.49米。

  4.地下热水 静海县地下热水资源分布面积约110平方公里,占天津市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团泊、唐官屯、四党口三个区域。团泊地区分布面积最大,为86平方公里;其次四党口为13.2平方公里;唐官屯为10.8平方公里。

地热资源

  境内地热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据天津地矿部门勘探发现,有王兰庄、唐官屯两个地热异常区(按3℃/百米地温梯度值圈定)。这两个地热田都位于沧县隆起带的双窑凸起上,储热分为第三系孔隙热水和基岩岩溶裂隙热水两种类型。第三系孔隙热水贮存于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的砂岩、含砾砂岩的孔隙中,水温30~60°C。基岩岩溶裂隙热水的储热层为中上元古界蓟县系、青白口系硅质白云岩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灰岩、砂岩,水温50~96°C。

  1.王兰庄地热异常区分布于团泊、团泊洼水库、杨成庄、徐庄子、大丰堆、西翟庄、蔡公庄、大庄子、大郝庄等地。地温梯度4~8. 5℃/百米。上部第三系孔隙热水区控制面积640K平方米,热储层顶板埋.深390~420米。热水储存量1.46×1010立方米,热水天然可采量1.73×109立方米,地热储存量2.02×1015千卡,地热天然可采量4.34×1013千卡。下部基岩岩溶裂隙热水区控制面积743K平方米,热储层顶板埋深1000米。热水储存量6.9×109立方米,热水天然可采量6.9×108立方米,地热储存量8.9×1015千卡,地热天然可采量3.8 ×1013千卡。

  2.唐官屯地热异常区分布于唐官屯、大张屯、陈官屯、西翟庄、大郝庄一带。地温梯度4~7. 8°C/百米.控制面积61K平方米。上部第三系孔隙热水热储层顶板埋深390~420米。热水储存量1.39×109立方米,热水天然可采量为1.65×108立方米,地热储存量2.31×1014千卡,地热天然可来量4.l3×1012千卡。下部基岩岩溶裂隙热水热储层顶板埋深1100~1300米。热水储存量为5.67×108立方米,热水天然可来量为5.67×107立方米,地热储存量6.76×1014千卡,地热天然可采量2.84×1012千卡。

矿产资源

  据石油及地矿部的勘探,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煤成气、石油、天然气、地下热水等。

  煤、煤成气 境内石炭、二迭系含煤底层分布广,一段埋深1500~2000米,煤层平均厚21米,远景储量丰富。其中静海镇西南煤田,煤层埋深小于1500米,面积50K平方米,含煤层19个,累计厚度30米,估算出量12.3亿吨。

  石油、天然气 境内东南部中旺、大庄子、大郝庄、蔡公庄等乡镇,分布这厚层的第三系含油气岩系,属于大港油田的油气田探采区。

野生动植物资源

动物

  静海野生动物种类不多,至80年代,狐、猫等较大野兽濒临绝迹.鱼类主要分布在各洼淀水区及河道中。鸟类品种繁多,主要分布于洼淀水乡。70年代后主要集中于团泊洼水库一带。小哺乳兽类、两栖、爬行、软体、环节、节肢动物遍及全县。

  1.哺乳类 狐狸、黄鼬(俗名“黄鼠狼”、“黄狼子”)、刺猬、狸、草兔(亦称“欧兔”)、豹猫(亦称“狸子”、“狸猫”)、蝙蝠(俗称“燕蝶蝠”)、黄鼠(俗称“大眼贼”)、小家鼠、大仓鼠(田鼠之一种)、棕色田鼠(田鼠之一种)、中华酚鼠(鼢鼠之一种)。

  2.两栖类 中华蟾蜍(亦称“癞蛤蟆”)、花背蟾蜍、青蛙(别称“黑斑蛙”、“田鸡”)。

  3.爬行类 黄脊游蛇、赤链蛇、华北壁虎、蜥蜴、鳖(亦称“甲鱼”、“团鱼”、“王八”)。

  4.鸟类 小鷉、凤头鷉、赤颈鷉、海鸬鹚、苍鸯(俗称“伸脖老等”)、草鸯、池鸯、大白鹭、夜鹭、黄斑苇邢、紫背苇渭、白鹳、黑鹳、豆雁、大天鹅、疣鼻天鹅、绿头鸭(亦称“大麻鹎”)、斑嘴鸭、绿翅鸭、凤头潜鸭、鸳鸯、鹊鸭、普通秋沙鸭、斑头秋沙鸭、蜂鹰、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鸯、普通鵟、鸟鵰、白尾鹞、鴞、猎隼、红脚隼、鹌鹑、黄脚三趾鹑、灰鹤、普通秋雉、小田雉、红胸田雉、黑水雉、骨顶雉、大鸨、凤头麦鸡、灰头麦鸡、金眶鸻、环颈鸻、白腰草鹬、林鹬、矶鹬、扇尾沙雉、丘鹬、黑翅长脚鹬、普通燕鸻、黑尾鸥、红啸鸥、银鸥、须浮鸥、白翅浮鸥、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鹰鹃、四声杜鹃、大杜鹃、中杜鹃、小杜鹃、红角鴞、领角鴞、普通夜鹰、楼燕、普通翠鸟、兰翡翠、三宝鸟、戴胜、蚁裂、黑枕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棕腰啄木鸟、小沙百灵、凤头百灵、云雀、家燕、金腰燕、山鶺鴒、灰鶺鴒、白鶺鴒、树鷚、水鷚、虎纹伯劳、片头伯劳、红尾伯劳、灰伯劳、黑枕黄鹂、黑卷尾、发冠卷尾、北椋鸟、灰椋鸟、灰喜鹊、喜鹊、秃鼻乌鸦、白颈鸦、大啸乌鸦、棕眉山岩鷚、红点鸟、兰点鹅、红胸燕尾辨、北红尾枫、黑喉矶鸫、兰头矶鸫、兰矶鸫、虎斑地鸫、灰背鸫、斑鸫、鳞头树莺、大苇莺、黑眉苇莺、芦莺、褐柳莺、棕眉柳莺、黄眉柳莺、黄腰柳驾、极北柳莺、暗绿柳莺、冕柳莺、冠纹柳莺、戴菊、木扇尾莺、白眉鹟、红喉鹟、白腹、兰鹟、鸟鹟、北灰鹟、寿带、大山雀、黄腹山雀、*山雀、活泽山雀、褐头山雀、暗绿绣眼、红胁绣眼、麻雀、燕雀、金翅雀、白腰朱顶雀、朱雀、红交嘴雀、黑头蜡嘴雀、黑尾蜡嘴雀、*嘴雀、栗鵐、黄腹鵐、黄喉鵐、灰头鵐、灰眉岩鵐、三道眉草鵐、小鵐、白眉鵐、黄眉鵐、红颈草鵐、草鵐、芦鵐。

  5.鱼类 鲤、鲫、草鱼(俗名“厚子”)、鲢鱼(亦称“鲢子”、“白鲢”)、鳙(俗称“胖头”)、赤眼鳟、麦穗鱼、棒花鱼、红鳍鲌、翘嘴红鲌(俗名“撅嘴鲢子”)、兴凯刺鳑鮍、逆鱼、氨鱼(俗名“白鲦”)、长春鯿、日本鲫、泥鳅、鲶鱼(亦称“河鲇鱼”)、黄*(俗名“嘎鱼”)、大黄鱼、青鲱、棱鱼、乌‘鳢(又名“黑鱼”)、黄鳝、妒鱼、鳜鱼、园尾斗鱼、黄、栉虾虎鱼。

  6.软体类 螺、河蚌、蜗牛。

  7.环节类 蚯蚓、蚂蟥、沙蚕。

  8.节肢类 虾、蟹、虾姑(俗名“水蝎子”)、蝎子蜈蚣、蚰蜒、蜘蛛、蝴蝶、蜻蜒(俗称“蚂螂”)、螳螂(亦名“刀螂”)、萤火虫、蝈蝈、蚱蝉(俗称“知了”)、蟋蟀(俗名“蛐蛐儿”)、油葫芦、蜜蜂、土蜂、马蜂、麦杆蝇、潜叶蝇、种蝇、金蝇(俗称“绿豆蝇”)绿蝇、苍蝇、大灰食蚜蝇、食虫虻、华虻(俗称“瞎虻”)、中华斑虻(俗名“瞎虻”)、星天牛、蝗虫、蚂蚁、蚊子、木蠹蛾、甘薯天蛾、豆天蛾、灯蛾、夜蛾、螟蛾、谷蛾、麦蛾、菜蛾、卷叶蛾、毒蛾、稻飞虱、象鼻虫、蝼姑(俗名“拉拉蛄”)、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粟灰螟(俗称“谷子钻心虫”)、高粱条螟(俗称“高粱钻心虫”),谷象(俗称“牛子”)、谷蠹、东方蠊(俗称“蟑螂”)、蚱蜢、蜣螂(俗称“屎克郎”)、奥虫、地鳖(“土鳖”)、鼠妇(亦称“潮虫”)、跳蚤(俗称“跳子”)火蜘蛛、蚜虫(俗称“腻虫”>、粘虫、龙虱(俗称“水王八”),桑蚕,桃小食心虫,磕头虫,尺蠖(俗称“屈伸虫”),棉铃虫,棉红铃虫.梨小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椿象、地老虎(俗称“地蚕”)、二化螟、三化螟、天幕毛虫、花生线虫、马铃薯瓢虫(亦称“二十八星瓢虫”)、七星瓢虫、金龟子(幼虫称“蛴螬”)、大蠷螋(俗称“夹夹虫”)、豆芫青、菜青虫、小麦吸浆虫、红树蚁(“红蚂蚁”)、甘薯小象甲(俗称“甘薯象鼻虫”)、苹果巢蛾、蚁蛉、榆叶甲

植物

  旧时,野生植物种类、数量繁多,分布面广,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历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田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野生植物较前减少,如:蓬蒿、柽柳、蒺藜,现已为数不多。

  葎草(俗称“拉拉秧”)、卷茎蓼、西伯利亚蓼、本氏蓼(俗名“蓼吊子”)、水蓼、碱蓬(俗称“黄蓿”)、苍耳(俗称“苍子棵”)、野燕麦、狗尾草(俗称“谷莠子”)、芦苇、问荆(俗称“芦骨草”)、鸭跖草、香薷、香蒲(俗称“蒲棒”)、菖蒲、毒麦、虎尾草、画眉草(俗称“星星草”)、白茅(俗名“茅草”)、狗牙根(亦称“绊根草”)、看麦娘、巴天酸模、酸模(俗名“酸溜溜”)、稗草(俗称“稗秧草”)、马唐草(俗名“鸡爪子草”、“蔓子草”)、马绊草、合子草、稗(俗称“稗子”)、鸭舌草、小茨藻、金鱼藻(俗称“金鱼草”)、水绵(俗名“地皮”)、莎草(俗称“三棱草”)、四叶萍、母草、光头、藨草、马磷(亦称“马莲”)、水沙草、牛毛毡(亦称“牛毛草”)、菹草(俗称“水扎花”)、死不了、野苘麻(俗称“野青麻”)、荭草(俗称“水蓬棵”)、野大麻(俗名“火麻”)、苜蓿、蓬蒿、白苹、小葱、艾(别称“艾蒿”)、荻、播娘蒿、酸枣、柽柳(俗名“红荆”)、紫菀、牛筋草(亦称“蟋肆草”)、茜草、野芝麻、狼尾草、苦草、猪毛菜(一名“扎蓬棵”)、灯心草、菩提子(俗称“草珠子”)、野茶(俗称“茶叶棵”)、野菊、水葫芦、羊草(碱草)、羊胡子薹草(别称“羊胡子草”)、节节草、黎(俗称“灰菜”)、灰绿黎(俗称“小灰菜”)、蒺藜(俗名“蒺藜狗子”)、水苋菜、反枝苋(俗称“苋菜”)、马齿苋(俗称“马齿菜”)、凹头苋(俗称“野苋菜”)、’铁苋菜、田旋花(俗名“燕花苗”)、大蓟(俗名“大刺儿菜”)、小蓟(俗各“小剌儿菜”)、苦买菜、苣荬菜(俗称“曲儿菜”)、眼子菜(俗名“水上漂”)、小叶眼子菜、泽泻、长瓣慈姑、朝天委陵菜(俗名“野香菜”)、苦菜、独行菜(俗名“芝麻盐”)、地肤(亦称“扫帚菜”)、苔、碱菀(俗名“羊犄角菜”)、荠菜、萝孽(俗名“老婆脚”)。

人物

  花玉兰(1907-2002) ,评剧演员。本名黄东侨,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9月9日出生在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镇一个贫困家庭中。

  张敏生(1913-2006),1938年投身革命。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为大校军衔,后被晋升为副兵团职。历任西南军区司令部二局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总财政部计划组织局局长、总后勤部组织部部长、总后勤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甘长霖(1946- ),海军航空兵创作室创作员、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市静海区中旺镇李庄子村人。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曾任美术工作员、美术创作员。

  马金星(1946-2006),当代诗人,著名歌词作家。1946年生于静海县小中旺村。1962年,入北京空军文工团,任舞蹈演员。1975年,调入海军政治部歌舞团从事歌词创作。国家一级创作员,海军政治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