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术作品:五牛图(局部)

五牛图

  • 作者:韩滉
  • 创作年代:唐代
  • 规格:20.8cm×139.8cm
  • 材质:纸本设色

  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是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一幅以黄牛入画的孤品, 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五牛图》以长卷形式,从右向左画着五头颜色不同、姿态各异的黄牛。画面背景除一丛荆棘外,别无他物。每头牛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 第一头牛低头伸脖,头面扭向正面,肥壮的身躯正蹭着一丛荆棘挠痒痒。那对迷离的牛眼、惬意的表情以及如同弯月一样舒展的牛角,可见它蹭得有多么舒服。 第二头花色牛昂首前行,步履稳健、精神兴奋,惬意地挥甩着尾巴。花色牛的花斑点染生动,大色片和小斑点交错互补。第三头褐色的牛正面冲着观者,嗔目张嘴,哞哞吼叫,牛角也横成一线,似乎在示威。正面的动物很难画,画家把牛的臀部画得比较高,表示出身体的长度,使这头牛的造形具有很高的透视水平。 第四头浅黄色的牛停下脚步,回首张望,并伸出半截牛舌,神态活泼可爱,显然是在回应后面伙伴的呼唤。第五头深黄色的牛站立不动,神态有点憨,有点倔,又有点郁闷,你看那只牛眼,直愣愣的分明在瞅着观者,牛角也好斗地冲向前方。这头牛不一样的地方是头上套着红色缰绳。难怪它有些不高兴,因为头上有束缚。 五头牛中每一头既可独立成图,而相互间又能首尾连贯,前呼后应,彼此顾盼,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整幅作品完全以牛为表现对象,无背景衬托,造型准确生动,设色清淡古朴,浓淡渲染有别,画面层次丰富,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

  整幅画面,用笔流畅,富有变化。牛头、牛角及牛蹄等紧要处,以中锋浓黑强调;牛腹、牛身及牛脖颈的褶皱,用浅淡粗线条流利勾勒,表现出了黄牛粗糙的皮质。着色上,画面浓淡适宜,头部、牛身用浓颜色,到牛腹逐渐化浅,具有很好的块面感。整个画面的颜色以黄色为基调,同时又富于变化。 在技术表现上,韩滉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审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五牛图》最成功之处,在于以牛不同的眼神、姿势、牛角的形态画出了牛的情感。画家通过对眼白、眼眶皱纹和睫毛的细微描写,表现牛的不同眼神,配上不同姿势,分别把五头牛或自由活泼,或倔强沉闷的各种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全图虽平列而绘,但不紧不散,有种闲适而平和的总体感觉。史载韩视为官,重农事,他传世著录的作品中,亦多《田家风俗》、《村社图》、《尧民击壤图》、《丰捻图》之类与田家生活与农业生产有关题材的作品。其中,牛的题材占了极大的部分,这幅《五牛图》的背后,正潜藏着那唐代繁荣后面努力生产的一面,它不但反映出唐代那种以现实题材人画的风尚,反映出唐代社会生活的情调,也反映出唐代畜兽画的典型面貌与极高的水准来,使这幅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不但成为以牛为题材的绘画代表作品,也成为一件罕有的代表唐代绘画艺术风貌的名迹。

  《五牛图》的画卷上,有南宋高宗、元代赵孟頫、清代乾隆皇帝等十几家历史名人的题跋和钤印。这些题跋和钤印构成了《五牛图》另一个文化奇观,是《五牛图》的流传有绪的证据。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