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宗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印度教拼音:Yindujiao;英語:Hinduism),南亞地區主要宗教之一。“印度教”作為英文詞彙出現於19世紀,指印度各種本土信仰、民間習俗、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的綜合體,實際上更多是一種生活方式。由於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各教派信仰者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因此也逐漸接受了印度教這一名稱。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有大約十億人信,其中的九億五百萬居住在印度,僅次於擁有18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3億信徒的伊斯蘭教還有12億信徒的佛教。所有的印度教派別都以撰於西元前1500年的《吠陀經》作為經典教義。在此之外,各派別還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經文。

概述

  印度教從各種各樣的崇拜和信仰中成長和演化而來。早期印度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前達羅毗荼時期”,即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以前最古老的時期,擁有“萬物有靈論”和“圖騰崇拜”等信仰及其實踐活動;“前吠陀時期”,包括沉思手段、瑜伽、男性生殖器崇拜和非一神論的信仰,在這個時期得到發展;“吠陀教時期”,宗教與印度–雅利安人及其泛神的祭祀崇拜相聯繫;“婆羅門教時期”,強調《吠陀》的權威性,以種姓為基礎建立起一整套規範化社會的等級制度,形而上學理論和非二元論哲學得到充分發展;“後佛教印度教時期”,此時的婆羅門教充分吸收了佛教的影響,出現了許多教派,其中著名的有毗濕奴派、濕婆派及性力派等。不少學者認為,8世紀宗教改革家商羯羅在吸收佛教和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的基礎上,在更多地融入了民間信仰形式以後所產生的印度教,才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印度教。

  8世紀以後的印度教發展主要分以下幾個階段:“巴克提(虔誠)運動時期”,印度教在漫長的中世紀經歷了意義深遠的變革,“巴克提”思想在該時期從南到北得以傳播,產生了無數虔信團體,其中突出的是崇拜大神的化身克裡希那和羅摩,是印度的伊斯蘭蘇非派神秘主義傳統的影響得以顯現的時期;“改良主義的或復興主義的印度教時期”,19世紀印度教進入了改良時期,改革的動力來自于基督教的福音傳道和殖民統治下印度教徒的自我批評,改革運動的各方面特色通過梵社、聖社以及羅摩–克裡希那傳道會的活動顯現出來;“民族主義的印度教時期”,20世紀印度教與其他宗教,包括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用許多特徵,並在“現代化”的壓力下經歷改革進程,印度教團體努力強化其一致性和紀律性,但不可避免地失去或減少了早前的寬容和多元化特色,民族主義的印度教也同時具有清晰可辨的政治綱領和強大的經濟基礎,導致許多批評。

  印度教有許多經典,主要有吠陀、奧義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薄伽梵歌》、《摩奴法論》、往世書等。各教派均有各自特別重視的經典。印度教哲學主要有六派:正理派、勝論派、數論派、瑜伽派、彌曼差派和吠檀多派。倫理方面,主張人生有四重目標,即“愛”、“利”、“法”(達摩)與解脫,以解脫為至上目的;將人生分為四個階段,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棲期和遁世期;相信業報輪回,重視棄家遁世;提倡培養清淨、自製、不執著、真實、不殺生等美德。印度教強調通過精神訓練達到與神結合,結合的方法是瑜伽,主要有“行為瑜伽”、“虔愛瑜伽”和“知識瑜伽”三種。

  據稱有神靈三億多,由主神及其化身、配偶、子女以及家族成員、親朋好友組成;另有各種自然神祇及動植物神靈。佛教、耆那教等“異端教派”對吠陀獻祭及諸神的攻擊,加強了婆羅門教義中的一神論思想趨勢。從奧義書中“絕對者”和“宇宙靈魂”的概念,發展出諸神三位一體的思想——梵天是創世主,毗濕奴是保護神,濕婆是毀滅神。這個概念與自然迴圈聯繫在一起,三位神中的毗濕奴和濕婆在以後幾個世紀獲得眾多信徒。

歷史

起源

  “印度教”(Hinduism)一詞是19世紀時期的歐洲殖民者創造的。印度人自古以來則以恒法(सनातन धर्म,對比于佛法)呼之。事實上,印度教不同教派教義的區別很大,甚至大於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之間的差異。

  印度教是印度的傳統宗教,與佛教也頗有淵源,起源于上古時梵天傳給人類的《吠陀經》,印度的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去掉了婆羅門教的一些糟粕然後形成了印度教。印度教不是只分佈于南亞,在東南亞也有人信。

當代發展

  在印度當代最有影響的組織是國民志願服務團、世界印度教大同會。國民志願服務團由海德格瓦于1925年創立,它以羅摩神作為崇拜對象。世界印度教大同會是一個機構龐大的印度教組織,是印度教各派別的聯合體,由國民志願服務團領袖高瓦克創立於1964年。該組織經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機構龐雜的宗教聯合組織,有100多個派別和51個指導委員會,與30多個國家的印度教徒都有聯繫。

教派

  現今印度教主要有三大教派:毗濕奴派、濕婆派和性力派。

  1. 毗濕奴派 崇拜主神毗濕奴、他的種種化身和他的配偶吉祥天女。主要經典為奧義書、《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毗濕奴往世書》、《薄伽梵往世書》等。產生於9世紀左右,一般將羅摩奴闍視為創始人。該派將虔信行為看得比追求知識和內心證悟更為重要,認為通過默念神的名字和坐禪可以獲得解脫。主要流行於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區。信徒大部分實行素食、苦行等禁欲主義,主要標誌是在前額上用檀香木漿畫三條分隔號,因教派分支不同,三條分隔號的顏色和畫法亦各異。
  2. 濕婆派 崇拜濕婆及其化身和配偶。一般認為起源於8世紀,由商羯羅創立。該派分佈於印度各地,南部更為流行,但相對較為保守,恪守印度教的各種傳統禮儀和行為規範。內部分支眾多,影響較大的有商羯羅遁世派、重視聖典研究和理論探索的傳承派、講究哲理的喀什米爾濕婆派、崇拜男性生殖器的林伽派等。信徒的基本標誌是在前額上用聖灰畫三條橫線。
  3. 性力派 以崇拜女神性力為基本教義。盛行于孟加拉、阿薩姆和奧裡薩等地。遠古時印度民間曾流行對母神和生殖力的崇拜,約10世紀從濕婆派分裂出一支以女神性力崇拜為主的派別,與民間生殖力崇拜相結合,形成新的性力派。所崇拜的女神有梵天的配偶薩拉斯瓦蒂、毗濕奴的配偶吉祥天女拉克希米、濕婆的配偶雪山女神難近母、卡利等。主張絕對服從女神,激發人體內的神聖力量。主要儀式有犧牲(即用動植物甚至人身祭供)、輪座(即男女信徒根據宗教規定進行交合)和特殊瑜伽。此外,還有象頭神派、太陽神派及宇宙論派等較小派別。

信仰和學說

  印度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綜合體,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認為,人類靈魂永存和萬物有靈,並宣揚因果報應和人生輪回(注:佛教的輪回與此輪回不同。)。在該教看來,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告終,而是無窮無盡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為而限制和決定。一個人的善良行為能使他升為婆羅門,邪惡行為則能令他墮為首陀羅、賤民甚至畜類。因此,個人必須通過修行和積累功德才能認知梵,與梵合一。“梵我合一”是印度教哲學理論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印度婆羅門教有燃火祀天的儀式,火被當作上天的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燒的話,上天可以吃到供品,就可降福人類。雖然印度教有輪回觀念,但認為倘若破壞種姓制度的原則,則會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結果,故上至婆羅門下至賤民,均不敢廢除該教義,縱使今日法律上已不承認種姓制度。

  印度教具有強烈的封閉性宗教特色:不鼓勵印度人移民海外,也不鼓勵外國人入籍印度(但印度境內亦有歷史悠久的猶太人、帕西人等移民群體);印度人生來即被視為印度教徒,外國人則不被視為印度教徒;沒有後天加入印度教的觀念,也沒有叛教的觀念(縱使一位印度人宣稱亦然,僅視之為挑釁行為,破壞種姓規矩及殺牛等行為亦同,只是被降為賤民)。穆斯林和外國人雖不適用種姓制度,但除非對方不友善,原則上以刹帝利方式待之。

倫理觀和社會觀

社會等級制度

  儘管廢除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對特定的社會階層的從屬關係在印度教的組成中依然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等級制度的原則是,所有生物從出生之日起,根據任務,權力,責任和能力,嚴格地相互區分。

  所有的等級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級(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個等級。儘管等級制度起源於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並採納了等級劃分。甚至印度基督教中等級也很明顯。如今很多印度基督教堂裡低等級的成員必須坐在後排。

  由於等級森嚴,印度教中的低級派別淪為賤民,在社會上受到的壓迫,而印度法律無能為力,只能改宗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內的其他宗教[2]。

婦女的地位

  印度教中婦女的地位千百年來一直在不停地變化發展。要瞭解婦女的地位就要理清個中的來龍去脈和當時的生活狀況。部分讚美詩由Rigveda婦女們所寫,而在Brhadaranyaka Upanishad中我們還能找到Vachaknu Gargi的受良好教育的女兒和Yajnavalkya的對話。

母性

  印度教中婦女們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弘揚母性。懷孕的每一個階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將有神職人員伴隨和保護,保證孩子和母親的身心健康。過去婦女們要盡可能多的孕育孩子,以保證整個家族的安全和生存。 儘管印度教徒並不會普遍地漠視女孩,但是時至今日,部分家庭中女孩子還是被看作包袱,因為結婚的時候,她們要帶著嫁妝離開。如果家庭中有很多女孩子,那麼大量的嫁妝將使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這些問題也同時導致了很高的墮胎率。

  很多現代的,特別是城市中的,印度教徒逐漸地願意撫養女兒,因為女兒能在父母年老時照顧他們。

家庭

  一個典型的家庭由四個生活階段組成。它規定,接受教育之後組建一個家庭,然後在孩子們都成長之後,出世而虔誠的學習,拯救自身。

節日

  印度教節日主要有灑紅節(Holi,音譯霍利節),性質類似春節,慶祝舊年結束和新年開始,在印度曆12月的望日舉行,是舉國共慶的重要節日;燈節(Diwali,亦稱勝利之節),印曆8月朔日舉行,全國慶祝,放假從3天至半月不等。另有濕婆派的重要節日“濕婆供奉節”,毗濕奴派的重要節日“羅摩誕辰節”、“黑天誕辰節”,以及性力派的主要節日“難近母節”(Durgapuja,音譯為杜爾迦節)。印度教以恒河及其支流以及神話中的天河為主要聖河,擁有瓦臘納西、馬土臘、阿約迪亞等七大聖地。印度教神廟是印度教哲學的宇宙圖式,塔頂象徵著宇宙之山,主廳(意為子宮房)象徵著宇宙的胚胎,供奉之神是宇宙精神的化身或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