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天球(1514—1595),明代书法家、画家。字公瑕,号幻海,又号六止居士、群玉山人、侠香亭长。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随父迁居苏州吴县,诸生。15岁时便从文徵明游,全面而深入学习诗文书画。于真行《谷城山房集》记载,“文徵明极许可之,云:‘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

  工诗,但未见结集出版。穆宗隆庆年间,天球曾游长安,所为燕集唱酬之作,一时词客皆为让坐,但大抵诗名为书名所掩。故应麟《诗薮》有云:“周公瑕诗五言律沉婉有致,七言律尤工,合作处高华整丽,只上下嘉隆诸子,而率以书名掩之。如游燕诸作、毗罗阁、观象台等篇皆必传于后。”钱谦益亦云:“大率声调雄壮,规摹王李,去吴中风雅远矣。”

  文学造诣方面,周天球尤擅大小篆、古隶、行楷,一时丰碑大碣,皆出其手,亦擅画兰草,卒年八十二。

  周天球少游文徵明门下,习为书法。他的书法传世作品如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杜少陵四首册》、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苏轼前赤壁赋卷》,都是60岁后的作品,代表了他成熟期的作品。其用笔、结字均似文徵明行草,通篇结构严谨,无懈怠之笔,然波澜不兴,用力平均,正如邢侗在《来禽馆集》卷二十一中所评:“天球秃颖取者,堂堂正正,所乏佳趣。”其行书亦有乃师笔意。周天球亦善楷书,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公瑕楷法二种,一种小变《宣示》而肉微胜,一种出入吴兴而更加妩媚。”

  其书法代表作有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周天球行书七言律诗》轴,纸本,纵126.6厘米,横65.6厘米,行书,6行,59字。七律诗释文:“倚棹平湖待月生,紫烟犹带晚山明。轻雷忽送前峰雨,佳节难逢此夜晴。云际团团藏桂影,灯前飒飒起秋声。仙槎万里还乘兴,未必浮阴翳太清。周天球。”此书法古健遒伟,圆劲幽雅,有爽快磊落之姿。行笔朗朗,流畅精熟,理法超妙,浑然天成,显示出周天球具有很强的书法线条的驾驭能力与书法审美修养。从美学角度看,此书法虚实相生,深具篆意,诗韵深邃,蕴藉缥缈,无疑是明代书法典型之作。

  绘画方面画兰石墨花颇佳,写兰尤得郑思肖标格。《明画录》谓:“墨兰自赵松雪后失传,惟天球独得其妙。”传世之作有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丛兰竹石图》卷,隆庆四年(1570)作,卷尾有自题行书“幽兰赋”;今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兰花图》轴,万历七年(1579)作;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兰花图》轴,作于万历十五年(1587);今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水仙竹枝图》卷。

  如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墨兰图》轴,纸本,墨笔,纵83厘米,横33.1厘米。画面以飞白写坡石,幽兰左右舒展,兰叶长细,转折柔和,有迎风飘动之感,清新秀雅,颇得文人画意趣。周天球画兰深受文徵明影响,又得郑思肖标格,复能自辟蹊径,运笔流畅,著叶不多而疏密有致。用墨重于气势,淡而分明,花叶清晰,以态写质,显现冲淡平和气格。此图作于万历八年(1580),下钤“周公瑕氏”、“止园居士”白文印,是其晚年墨戏之作。线条的飘逸与舒展表明周天球不愧为江南名士,丛三聚五,以长短斜直线隔出的空间,展示出一种清健的、俊拔的气格。兰蕙数朵新草数丛,一侧笔卧刷,简洁地勾勒出坡面大形,皴出脉理。以稍乱稍枯对兰花的婀娜而伸展,具有较好的对比效果。整个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而画幅上端密密题诗达12家之多,各占两行,整齐排列,似乎也是在有意调节这兰花的飘洒。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