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彩骑驼俑(唐鲜于庭诲墓出土)
三彩碗(唐永泰公主墓出土)

  唐三彩汉语拼音:Tangsancai;英语:Tang 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绿、蓝、褐、紫等釉色为装饰的低温多彩釉陶。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其工艺是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白瓷

  唐三彩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达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中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源流

  唐三彩的渊源应与汉代铅釉陶器有关。作为随葬明器出现在唐高宗时期(650~683),其产生和发展与唐代厚葬风气有关。开元、天宝年间(713~756)是唐三彩的兴盛期,产量大,质量高,造型多样,色彩瑰丽,三彩俑的形体结构准确,形态逼真传神。天宝以后逐渐衰落。但三彩工艺并未消失,以后的宋三彩和辽三彩便是唐三彩的延续。

制作

  唐三彩的胎体为白色黏土(高岭土),用陶范模制成型。成品经两次煅烧而成:先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素烧,施釉后再在约900℃的低温中釉烧。釉色是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煅烧后形成色釉。如利用氧化铜烧出绿色,氧化铁烧出黄褐色,氧化钴烧成蓝色,氧化锰烧成紫色,并在这些基本色调的基础上,烧制出澄黄、赭黄、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色彩。

器形和艺术特色

  唐三彩包括生活类器物、俑和模型三大类,而以前两类最多。生活类器物有瓶、壶、罐、钵、杯、盘、碗、盂、烛台、枕等10多种,每种又有许多式样,如瓶有双龙耳瓶、双系扁瓶、花口瓶、洗口瓶和细颈瓜腹瓶等。俑有人和动物两类:人俑有贵妇俑、男女侍俑、牵马俑、文官俑、武士俑、胡俑、天王俑,动物俑有马、驴、骆驼、猪、牛、羊、狗、鸡、鸭等。模型常见亭台楼阁、假山、房屋、仓库、车、柜。凡是与死者生前生活有关的,在随葬品中几乎无不具备。唐代的宫殿、寺院遗址还出土三彩日用器残片,说明唐三彩不仅用于随葬,而且用于实际生活。陕西西安唐大明宫三清殿遗址出土三彩瓦,表明三彩工艺也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唐三彩人物、动物的雕塑手法洗练明快,以写实为主,重在摄神。如仕女大多丰肌秀骨,武俑短颈粗腰,肌肉发达,文俑道貌岸然,表情肃穆。在动物中,以雄健的骏马和沉稳的骆驼最为出色。唐三彩在烧制过程中因铅釉流动,各种颜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浓淡相间的层次,色彩绚丽斑驳。铅釉使釉面光亮度增加,显得晶莹玉润。

分布和产地

  唐三彩在西安和河南洛阳的唐墓中出土最多,在江苏扬州和山西、甘肃的唐墓中也有发现,其他地区则很少见。西安和洛阳分别是唐都长安和东都洛阳所在地,这表明以三彩器随葬,主要盛行于两地的皇室和权贵中。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以河南巩县窑规模最大,根据出土物,可知洛阳唐墓的部分三彩器是巩县窑烧制的。在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也发现唐三彩窑址,所出三彩器残片与西安唐墓三彩器非常相似,这表明唐代长安是三彩器的重要产地。在河北内丘、陕西铜川也发现唐三彩窑址。

外销和影响

  唐三彩与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一样,在唐代已远销海外。丝绸之路和中外海上通道沿线的许多国家,如伊拉克、埃及、印度尼西亚、朝鲜半岛和日本等,都发现了三彩器。唐三彩工艺对边疆地区及国外均产生影响。黑龙江宁安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曾出土“渤海三彩”。朝鲜半岛受中国唐三彩影响,烧成精美的“新罗三彩”铅釉陶器,日本成功地烧造了“奈良三彩”。波斯三彩和埃及的多彩陶器等也都受到唐三彩的影响。

  20世纪初以来,中国开始生产唐三彩仿制品,它们成为人们喜爱的装饰陈列品和收藏品。

唐三彩釉面上的“蝉翼纹”是怎样形成的?

  新烧出来的铅釉产品一般裂纹较少,这是因为用来配制铅釉的Si02和PbO,它们的膨胀系数并不高(见第64页,第667题中各种氧化物的线膨胀系数表)。从这个角度考察,唐三彩的胎釉匹配良好,按理釉不容易发生开裂,那么为什么从地下出土的唐三彩都布满小纹片呢?这个问题不是胎釉膨胀系数的匹配问题而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唐三彩的胎,在配方上与瓷胎差不多,要达到完全烧结至少要1300~以上,但它的实际烧成温度只有1050℃左右,故胎质不致密,吸水率高达10%以上。这种多孔性的胎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因之产生膨胀,埋在地下的唐三彩,在不断受到因吸湿膨胀而引起的张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就会形成大量细密小纹片,古玩行家称为“蝉翼纹”,绿釉部分较黄釉明显。

唐三彩的烧造工艺有什么特点?

  唐三彩的胎都是用高铝质白土制成的陶胎,一般为白色,也有白中泛红的。为了不使胎色影响釉色,有时需要在胎的表面施加一层白度较高的化妆土,特别在一些带有透明白彩的三彩器上必须施加化妆土,在这类产品的器外露胎部分常可见到化妆土的痕迹。由于纯白色化妆土的衬托,透明白彩显得如同白雪一样纯净,和同器上的黄彩、绿彩形成强烈对比。显微结构研究表明,巩县三彩胎中含有较多的粗颗粒石英、未粉碎的粘土团块和富铁矿物。陕西出土的唐三彩,其胎的显微结构亦有类似情况。以上情况说明唐三彩对原料的加工要求不高。唐三彩着重表现造型和釉色。成形方法有手制、轮制、模制、雕塑及粘接等多种。唐三彩的釉一般都直接施于陶胎上。在施釉时,用含有不同着色剂的釉浆在胎面按图案的设计要求巧妙地搭配起来。在烧成过程中,由于铅釉良好的流动性,各种不同色调的釉在流动过程中相互浸润,组成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装饰图案和色彩。用三彩釉来装饰陶器的技法很多,有点彩、贴花、涂彩、印花、刻花、点描、绞胎工艺以及仿蜡染等十多种。唐三彩采用二次烧成,第一次素烧生坯,在马蹄窑中进行,用木柴为燃料,烧成温度在1050℃左右。第二次釉烧,在直焰窑中进行,温度为900℃左右,采用氧化焰。

唐三彩胎釉的化学组成有什么特点?

  巩县烧造的唐三彩胎在化学组成上和巩县白瓷胎相当接近。唐三彩釉在化学组成上属于PbO-Si02-A1203系统。现代仿制的三彩器釉主要用铅粉和石末配制而成,在化学组成上与唐三彩釉不同,其A1203含量很低,应属于PbO-Si02系统。在着色元素方面,汉代的铅釉陶都施单色釉,多数为绿色,偶尔也见黄釉,所用着色剂只有Cu、Fe两种,到唐代发展成多色釉,即在同一件器物上施以绿釉、黄釉、蓝釉和白釉,唐三彩在汉代铅釉陶所用着色元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Co.

为什么说唐三彩蓝釉所用的钴料是进口料?

  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唐三彩钴蓝的化学组成比较特殊,它是一种锰、铁含量都很低的钴矿,其MnO与CoO的比值只有0.03,而目前已知的国产钴矿,包括江西、浙江、云南等地所产,都属于高锰矿,其MnO与CoO的比值高达4-16。由此推断,唐三彩钴蓝所用的钴料是进口料,很可能来自中东或中亚地区。

唐三彩有什么艺术特色?

  唐三彩是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盛行于初唐。它的釉彩有黄,绿,褐,蓝、黑、白等色。所以它的确切而又符合实际的名称应该是"唐代彩色釉陶器"。但又因这种彩色釉陶是以白、绿、黄三种颜色为其主要色调,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唐三彩。我国古代有以三,五为多数的意思,因此三彩也有多彩的含义。其珍品大批发掘于九朝古都的洛阳,故又有"洛阳唐三彩"之称。当时的陶瓷除一些日用品与陈设品外,三彩釉还大量应用于陶俑、陶马等作为殉葬品的明器上。'唐三彩'的艺术特点,不仅表现在雕塑艺术上,更突出的是色彩绚丽灿烂。

  唐三彩在釉彩上使用了我国独有的流串工艺,在煅烧过程中,制陶艺人利用铅釉流动性强,烧制时候往下流淌的特点,把施釉技巧和装饰手法互相结合,造成色泽典雅富丽的艺术效果。制陶艺人用黄、褐釉表现马和骆驼的鬃毛,用蓝、绿表现人物的衣饰裙带,用黄、褐、蓝、绿、白的余色,分别表现马鞍、彩毯,色彩自然,协调。同时用素胎(不上釉)表现面部丰硕的肌肉,…这完全是中国绘画中的"随类赋彩"在雕塑上的应用,生动的雕塑作品再加上这些自然缤纷的色彩,终于构成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唐彩色釉器。

  唐三彩施用的绿釉所用彩料有氧化铜,红丹、石英长石等;白釉用石英,长石、白铅粉、氧化锌等;黄釉则用氧化铁,红丹、石英、长石等配合,有从棕红色到浅黄色的不同变化。几种釉色虽然简单,但经艺人们精心创作,成品素烧(1000-1100℃)再施釉经850一900℃的氧化气氛烧成,即呈现出一种斑驳晕缬,十分富丽的艺术效果,成为后代的宋三彩,辽三彩,乃至对我国明清时代的颜色釉和釉上彩瓷器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特别是钴料的应用,为元代以后我国青花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外的波斯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无.不是在我国的唐三彩之后,显然受到了唐三彩的一定影响。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