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通湖,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为洞庭湖中之湖,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内陆静水湖泊,省市水产部门认定为“三湘第一湖”。位于大通湖区西北侧,北与南县交界,南与沅江市毗邻。湖泊面积为12.4万亩,容积为2.32亿立方米,湖岸堤线长65公里,湖泊形状为三角形,平均水深3米。大通湖成土母质均属河湖沉积物,地表平坦,河底海拔高程24~26米。此地属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适合淡水鱼类的生长。大通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出除了盛产鲤、鲫、鲢、鳙、草等常规商品鱼外,还有鳜鱼、河蟹、珍珠、龟鳖等名特水产品,鱼类总数为15科38种。大通湖水体主要来自天然降水,水质清澈,湖泊周围30公里无工矿及“三废”污染源,河岸边防护林成行,自然生态条件十分优美。

  据历史记载,昔日洞庭湖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浩渺水面并未形成,仅有局部浅水型湖泊存在,呈河网交错的平原地貌。新石器时代以后,洞庭湖平原开始缓慢沉降。秦汉时,这块“洞庭之野”始向渭泽化方向发展,逐渐在巴丘(今岳阳)的君山附近,形成一个方圆130公里的巴丘湖,因君山别称洞庭湖山,故巴丘湖又称洞庭湖。继后,其东南部的低洼沼泽,夏秋水渍成湖,冬春则青草丛生,一望无涯,出现了一个青草湖。

  公元年3~5世纪的东晋南朝时代,位于长江南岸的沦水,将明山、南山一线以南的低洼沼泽渚汇,形成一个浅水湖泊,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湖在巴陵县西,常德府龙阳县东南三十里,周围三百七十里,当夏、秋水泛则与洞庭湖混合为一,涸时惟见赤沙弥漫,故称赤沙湖气”。至唐宋时期,洞庭已形成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浑然一体的局面。

  据《巴陵志》记载:“洞庭湖乃湖南众水之汇,巴陵居东,华容、安乡居北,龙阳(今汉寿)居西,沅江居南,湘阴居东南,夏秋水涨,周围八百余里,沿边则有青草湖、翁湖、黄骚湖、大通湖并合为洞庭”。现今的大通湖,即位于洞庭西沿,赤沙东岸,是全洞庭湖的中心。

  19世纪50年代至新中国建立时一百多年间,是洞庭湖由大到小,迅速分割演变的剧烈阶段。清道光年间,荆江北岸穴口基本堵塞,加深了北水南射。随着长江大量泥沙的倾注,地壳升降运动的作用和湖底淤积情况不同,逐渐使统一的洞庭湖,在平水时期又分为若干个地域性的中、小湖泊,大通湖即为其中的一个。据《南县地名志》载:“大通湖为洞庭湖的心脏,系洞庭湖淤积分割而成。清咸丰年间,藕池溃口,泥沙淤积,洞庭湖迅速缩小。光绪年间,赤磊洪道冲积扇与藕池河东支冲积扇合围,使大通湖从东洞庭湖分离出来,当时湖面大到320多平方公里,东通洞庭湖,南连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纳藕池水,四通八达,故称大通湖。现大通湖位于大通湖大垸北部,处全封闭状况,呈二角帆蚌形,东西极长15.75公里,南北极长13.7公里,湖周长48公里,湖底高程为海拔23.7米~26米之间,地势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