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著作)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6年1月22日 (五) 20:55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子》(清刊本)书影

  《孟子》汉语拼音:Mengzi;英语:Mencius),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为孟子与其弟子共同编纂而成,约成书于战国中期。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周游列国,上说下教,但其政治学说始终未能得到实施,于是回到邹地与弟子万章等人整理《诗经》、《尚书》,阐发孔子思想,编为《孟子》。《孟子》全书现存7篇,体裁与《论语》大致相似。每篇分上下,以开头文字作篇名。《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11篇,除7篇外,尚有外书4篇。东汉经学家赵岐认为外书似非《孟子》真本,为后世依托而为。

  《孟子》在汉初一度列入传记博士,在《汉书·艺文志》列于诸子略。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均列于子部,地位在经书之下。韩愈把孟子看作儒家“道统”的真正继承者,认为“道统”因孟子之死而不得其传,《孟子》的地位才开始提高。北宋时,《孟子》上升为经,被列于“九经”。南宋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编为《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的经典地位才真正确立。元、明、清三代定“四书”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孟子》成为学者必读之书。现存《孟子》最早的注本为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其他重要的版本有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人焦循的《孟子正义》。

  《孟子》一书作为孟子主要言行的汇编,集中反映了他作为先秦儒家主要代表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上重要的典籍,在历史上有极大的影响。

  《孟子》,是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赵歧、朱熹、焦循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韩愈、苏辙、晁公武等人认为是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追记,但目前学术界较采用司马迁等人的说法。

  《孟子》完成于战国中后期。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注本主要有东汉人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人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孟子》一书为语录体,以答问方式展开,主要论证方法为驳论。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据《史记》记载,《孟子》一书共七篇 ,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各章开头的几个字,没有特别的含意。东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又将每一篇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共七篇十四卷。

地位

  《孟子》一书的地位一开始并没有很高,《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叫作“传记博士”。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在明代与清代时,四书被列为官方取士的教科书,《孟子》也成了读书人必读之书。

源于《孟子》的成语

  《孟子》中的语言,包括用以帮助说理的比喻、寓言等,多为后人引用,并逐渐化为成语。

  不远千里 《梁惠王上》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上》
  明察秋毫 《梁惠王上》
  缘木求鱼 《梁惠王上》
  妻离子散 《梁惠王下》
  匹夫之勇 《梁惠王下》
  揠苗助长 《公孙丑上》
  事半功倍 《公孙丑上》
  出类拔萃 《公孙丑上》
  与人为善 《公孙丑上》
  彼一时,此一时 或作(此一时,彼一时) 《公孙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孙丑下》
  专心致志 《告子上》
  一暴十寒 《告子上》
  舍生取义 《告子上》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