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宋词''',中国宋代的长短句歌词。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宋词''',中国[[宋代]]的长短句歌词。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词兴起于[[唐代]],入宋发展成为一代之胜,据《[[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载,作品有2万余首(不包括残篇、附篇),有名可考的作者有1430余人。这不仅有宋代特定历史环境的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
+
  '''宋词'''([[拼音]]:sòng cí;[[英文]]:Song Dynasty ci-poetry),中国[[宋代]][[文学样式]],为长短句歌词。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词兴起于[[唐代]],入宋发展成为一代之胜,据《[[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载,作品有2万余首(不包括残篇、附篇),有名可考的作者有1430余人。这不仅有宋代特定历史环境的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
 +
 
 +
入宋以后,词以崭新的面目发展成为一代之盛。这不仅是宋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而且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宋代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有很大发展,而宋王朝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公开鼓励武将“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这就为“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提供了条件。
 +
 
 +
词源于民间,长于言情,在宋代很快成为文人析酲解愠、娱宾遣兴的工具。在宋代,上自皇帝,下至庶民都普遍喜好这种新兴歌词,新创了很多词调。   
 +
 
 +
宋词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南北宋两个时期,词自[[北宋]]而始大,至[[南宋]]而极其工。
 +
 
 +
宋词的发展,南北宋可各分为3个时期。
 +
 
 +
[[北宋]]初期以承袭晚唐五代词风为主,受[[冯延巳]]词的影响较大,崇尚浮靡,内容多写花前月下,形式多[[小令]],风格多香软。代表作家为[[晏殊]]、[[张先]]、[[柳永]]、[[欧阳修]]等。
 +
 
 +
北宋中期是宋词成为一代文学的关键时期,代表作家是[[苏轼]],他从根本上改造了词的体制,提高了词的地位,开拓了词的内容,创立了[[豪放词]],冲破[[婉约词]]的一统天下,给词注入了新的生命。
 +
 
 +
北宋后期只有一小部分人继承苏轼词风,如[[黄庭坚]]的一小部分词,多数词家仍沿婉约词风发展,包括苏轼的门人[[秦观]]在内。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词人为[[周邦彦]],较之以前的婉约词,制作更精,韵律更严,艺术成就更高。
 +
 
 +
南宋初期的词人多由北宋而来,他们在北宋末年多写艳丽之作,南渡后多抒发乡关之思、亡国之痛以及抗敌御侮之情。代表词人有[[李清照]]、[[张元幹]]、[[张孝祥]]、[[朱敦儒]]等。
 +
 
 +
南宋中期是宋词的繁盛期,代表词人为[[辛弃疾]]、[[陆游]]、[[陈亮]]、[[刘过]]。特别是辛弃疾,其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他的豪放词足以使豪放词成为宋词中的一大流派,使词真正成为“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刘熙载《艺概》卷四'')的文学形式。这一时期以[[姜夔]]为代表的婉约词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长于音律,精通乐理,“音节文采,并冠绝一时”(''《[[四库全书总目]]》''),使词与[[音乐]]结合得十分完美。
 +
 
 +
南宋后期的词坛纷纭繁杂,“词至宋季而始极其变”(''[[朱彝尊]]《词综·发凡》''),一方面[[辛弃疾]]的继起者[[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豪放派词,内容上多写抗敌斗争和亡国之恨,风格上更为沉郁悲壮;另一方面[[姜夔]]的继起者[[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婉约派词,内容上多抒发凄凉哀怨之情,风格更重骚雅、空灵与音律。[[汪森]]《词综序》云:“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跘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
 
 +
 
 +
宋代词派众多,有所谓“柳永体”、“东坡体”、“易安体”、“朱希真体”、“吴蔡体”、“稼轩体”、“介庵体”、“白石体”等不同称谓,但从总体上看,不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豪放虽不足以概括丰富多彩的宋词,但概括了宋词有阴柔、阳刚的两种基本倾向。
 +
 
 +
婉约是婉转含蓄的意思,内容多写儿女风情,结构缜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风格清新绮丽。代表作家为[[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及南宋的众多词家。
 +
 
 +
豪放是豪迈放纵、气象恢弘的意思,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并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之类的豪放词,打破了传统词风,开创了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词派。南宋[[辛弃疾]]继起,成为词史上著名的苏辛词派。豪放派的特点是视野开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用典较多,不受音律限制,时有粗疏平直之弊。除苏辛外,北宋的[[黄庭坚]]、[[晁补之]]、[[贺铸]],南宋的[[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幹]]、[[陈亮]]、[[刘过]]等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
 +
 
 +
 
 +
 
 +
 
  
 
  '''宋词发展的基础''' 宋代立国推行厚待官吏的政策,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间财富被搜刮集中到都城及其他几个大城市,为统治者寄情声色、歌舞作乐提供了物质条件。至北宋崇宁年间,都城汴京(今开封)成为文化娱乐中心,出现了“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繁华景象。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时期,都城临安(今杭州)又成为地主官僚纵情享乐的场所。词这种体裁从草创时期的大众艺术过渡到文人手中,进入以言闺情与赏歌舞为主的时代,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利品。同时受燕乐的制约与熏陶,也形成了特殊的艺术个性,具有特殊的艺术功能。它为宋代艺术家“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之情,提供了方便。因此,词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成为宋一代的代表文学。
 
  '''宋词发展的基础''' 宋代立国推行厚待官吏的政策,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间财富被搜刮集中到都城及其他几个大城市,为统治者寄情声色、歌舞作乐提供了物质条件。至北宋崇宁年间,都城汴京(今开封)成为文化娱乐中心,出现了“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繁华景象。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时期,都城临安(今杭州)又成为地主官僚纵情享乐的场所。词这种体裁从草创时期的大众艺术过渡到文人手中,进入以言闺情与赏歌舞为主的时代,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利品。同时受燕乐的制约与熏陶,也形成了特殊的艺术个性,具有特殊的艺术功能。它为宋代艺术家“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之情,提供了方便。因此,词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成为宋一代的代表文学。
第10行: 第41行:
 
  '''选辑与词谱''' 对于宋词的辑录、编选以及品评、研究等工作,两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宋词总集以唐圭璋所编《全宋词》最为完备,收词家1330余人,词1.99万余首。选本中以黄昇《花庵词选》、周密《绝妙好词》、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影响较大。关于词谱,宋已有专书流行。现存谱书,以《词律》、《词谱》较具规模,较有影响,而《白香词谱》则甚为通行。有关词韵,宋未有专著,后世通行的是戈载的《词林正韵》。
 
  '''选辑与词谱''' 对于宋词的辑录、编选以及品评、研究等工作,两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宋词总集以唐圭璋所编《全宋词》最为完备,收词家1330余人,词1.99万余首。选本中以黄昇《花庵词选》、周密《绝妙好词》、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影响较大。关于词谱,宋已有专书流行。现存谱书,以《词律》、《词谱》较具规模,较有影响,而《白香词谱》则甚为通行。有关词韵,宋未有专著,后世通行的是戈载的《词林正韵》。
  
 +
 +
 +
自南宋以来,辑录刊刻宋词者很多,但大多不全,收辑较全者有清人[[朱孝臧]]的《[[彊村丛书]]》,收北宋词27家、南宋词85家;近人[[赵万里]]的《校辑宋金元人词》73卷;而今人[[唐圭璋]]的《全宋词》是收罗最全的宋词总集。
 +
 +
 +
[[Category:中文典籍文献]]
 +
 +
[[Category:文学]]
 +
[[Category:中国文学]]
 +
[[Category:中国文学史]]
 +
 +
[[Category:诗歌]]
 +
[[Category:诗词]]
 +
[[Category:宋词]]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S音词条]]
+
[[Category:S音词语]]
[[Category:S音条目]]
+
[[Category:]]

2020年8月2日 (日) 02:20的版本

  宋词拼音:sòng cí;英文:Song Dynasty ci-poetry),中国宋代文学样式,为长短句歌词。宋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词作为一代文学的重要地位。词兴起于唐代,入宋发展成为一代之胜,据《全宋词》及《全宋词补辑》载,作品有2万余首(不包括残篇、附篇),有名可考的作者有1430余人。这不仅有宋代特定历史环境的原因,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

入宋以后,词以崭新的面目发展成为一代之盛。这不仅是宋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而且也是文学自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宋代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有很大发展,而宋王朝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公开鼓励武将“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这就为“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提供了条件。

词源于民间,长于言情,在宋代很快成为文人析酲解愠、娱宾遣兴的工具。在宋代,上自皇帝,下至庶民都普遍喜好这种新兴歌词,新创了很多词调。   

宋词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南北宋两个时期,词自北宋而始大,至南宋而极其工。

宋词的发展,南北宋可各分为3个时期。

北宋初期以承袭晚唐五代词风为主,受冯延巳词的影响较大,崇尚浮靡,内容多写花前月下,形式多小令,风格多香软。代表作家为晏殊张先柳永欧阳修等。

北宋中期是宋词成为一代文学的关键时期,代表作家是苏轼,他从根本上改造了词的体制,提高了词的地位,开拓了词的内容,创立了豪放词,冲破婉约词的一统天下,给词注入了新的生命。

北宋后期只有一小部分人继承苏轼词风,如黄庭坚的一小部分词,多数词家仍沿婉约词风发展,包括苏轼的门人秦观在内。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词人为周邦彦,较之以前的婉约词,制作更精,韵律更严,艺术成就更高。

南宋初期的词人多由北宋而来,他们在北宋末年多写艳丽之作,南渡后多抒发乡关之思、亡国之痛以及抗敌御侮之情。代表词人有李清照张元幹张孝祥朱敦儒等。

南宋中期是宋词的繁盛期,代表词人为辛弃疾陆游陈亮刘过。特别是辛弃疾,其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他的豪放词足以使豪放词成为宋词中的一大流派,使词真正成为“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刘熙载《艺概》卷四)的文学形式。这一时期以姜夔为代表的婉约词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长于音律,精通乐理,“音节文采,并冠绝一时”(四库全书总目),使词与音乐结合得十分完美。

南宋后期的词坛纷纭繁杂,“词至宋季而始极其变”(朱彝尊《词综·发凡》),一方面辛弃疾的继起者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豪放派词,内容上多写抗敌斗争和亡国之恨,风格上更为沉郁悲壮;另一方面姜夔的继起者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婉约派词,内容上多抒发凄凉哀怨之情,风格更重骚雅、空灵与音律。汪森《词综序》云:“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跘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宋代词派众多,有所谓“柳永体”、“东坡体”、“易安体”、“朱希真体”、“吴蔡体”、“稼轩体”、“介庵体”、“白石体”等不同称谓,但从总体上看,不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豪放虽不足以概括丰富多彩的宋词,但概括了宋词有阴柔、阳刚的两种基本倾向。

婉约是婉转含蓄的意思,内容多写儿女风情,结构缜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风格清新绮丽。代表作家为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及南宋的众多词家。

豪放是豪迈放纵、气象恢弘的意思,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并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之类的豪放词,打破了传统词风,开创了与柳词相抗衡的另一词派。南宋辛弃疾继起,成为词史上著名的苏辛词派。豪放派的特点是视野开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用典较多,不受音律限制,时有粗疏平直之弊。除苏辛外,北宋的黄庭坚晁补之贺铸,南宋的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幹陈亮刘过等都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



  宋词发展的基础 宋代立国推行厚待官吏的政策,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间财富被搜刮集中到都城及其他几个大城市,为统治者寄情声色、歌舞作乐提供了物质条件。至北宋崇宁年间,都城汴京(今开封)成为文化娱乐中心,出现了“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的繁华景象。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时期,都城临安(今杭州)又成为地主官僚纵情享乐的场所。词这种体裁从草创时期的大众艺术过渡到文人手中,进入以言闺情与赏歌舞为主的时代,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专利品。同时受燕乐的制约与熏陶,也形成了特殊的艺术个性,具有特殊的艺术功能。它为宋代艺术家“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之情,提供了方便。因此,词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成为宋一代的代表文学。

  北宋词的发展 词在北宋时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幾道、欧阳修等人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第二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的繁荣局面。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这3个阶段在时间上互相交错,继承与创新的演变也不是相互脱节的。晏殊、欧阳修的创作,主要在于继承。其词风与西蜀“花间”有许多共通之处,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突破和创新。而张先、晏几道在承袭的同时,已有所创新,完成了词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创制的若干慢词,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创了先例。宋词的第一位变革者是柳永。柳永与晏殊、欧阳修同属北宋前期作家,但他在词坛的影响却远大于晏欧二人,波及于整个北宋时期。柳永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社会人生。除了男女恋情,还有都市生活的某些侧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在艺术形式上,柳永采用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对宋词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北宋中后期,苏轼登上词坛,为北宋词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苏轼在柳永所做开创、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变革,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并朝着多极方向发展。一方面,北宋词的慢词创作,自柳永之后,因苏轼、秦观的继起而更趋兴盛;另一方面,聚集在苏轼周围的一批追随者,虽学苏词,但却不拘一格,各自朝着不同方向发展。柳、苏的变革及其相互竞争的结果,使北宋词坛出现了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在这一阶段中,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也各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对北宋词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北宋后期,周邦彦兼各家之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了词体的成熟。周词在思想内容的开拓上不及苏轼,作品多为写景咏物之作。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整理规范旧有的词调,自创新调,为后人提供了创作规范。在表现手法上,周调不注重意象,而倾力于语言的锤炼、熔铸。

  南宋词体的蜕变 南渡后,社会历史的大变革,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南渡作家李清照和向子諲的创作代表了词由北宋向南宋发展的过渡。他们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南渡以后的词作家在李清照、向子諲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了前代作家的艺术创作经验,为词体继续发展起了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词体的蜕变。其中以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为代表的词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佳作;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张炎等人为代表的作家,则在词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作了探讨与尝试。辛弃疾的创作体现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他的作品中,既有抒写抗金复国的激扬、悲壮,也有歌咏自然风光、赞颂农家生活的闲适、清新,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艺术创造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辛弃疾同时代的陆游、陈亮、刘过,其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在艺术上或为辛弃疾的“同调”,或为崇拜效法者。他们的创作是对辛词的补充,但对辛词的某些缺点也有所发展。姜夔登上词坛,正面临着词体的蜕变问题。他依据自己关于“合”与“异”的理论,以江西诗派诗法入词,别成风格,自创一体。同时因其长于音律、乐理,词与音乐相结合已臻极诣,获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史达祖的词,奇秀清逸,风格与姜夔相近,被视为姜的羽翼,但成就不及姜夔。姜夔之后的另一词坛巨擘当属吴文英。其词作音调和谐,字句研炼,但往往藻绘过甚,意旨晦涩。宋元之间的张炎,是一位兼擅乐律的词学家。他对于词坛先辈的各种长处,多所采摘。他的词“清远蕴藉,凄怆缠绵”,自成一家。但在词坛日趋衰落的局面下,终成最后的余响,宋词的时代至此已告终结。词至南宋,一方面朝着文人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趋于僵化;另一方面,与民间抒情小调相融合,蜕变为曲,为元代另一种文学样式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宋词经历了发展、成熟以至蜕变的过程。宋以后,词体虽未亡,但已是尾声余韵。宋代文学中,词这一特殊诗体在反映现实、抒写情性方面尽管还有某些局限,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但因其有特殊的艺术个性,“能言诗之所不能言”,造就了宋代艺术家在这一特殊的艺术领域里,得以尽展其才,将宋词发展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

  选辑与词谱 对于宋词的辑录、编选以及品评、研究等工作,两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宋词总集以唐圭璋所编《全宋词》最为完备,收词家1330余人,词1.99万余首。选本中以黄昇《花庵词选》、周密《绝妙好词》、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影响较大。关于词谱,宋已有专书流行。现存谱书,以《词律》、《词谱》较具规模,较有影响,而《白香词谱》则甚为通行。有关词韵,宋未有专著,后世通行的是戈载的《词林正韵》。


自南宋以来,辑录刊刻宋词者很多,但大多不全,收辑较全者有清人朱孝臧的《彊村丛书》,收北宋词27家、南宋词85家;近人赵万里的《校辑宋金元人词》73卷;而今人唐圭璋的《全宋词》是收罗最全的宋词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