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庄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归庄作品:《为静彻禅兄》,绢本水墨,北京故宫博物院
归庄作品:《杜甫诗》,164.7×37.8cm,纸本设色,上海博物馆藏

  归庄(1613-1673),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一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又自号归藏、归来乎、悬弓、园公、鏖鏊钜山人、逸群公子等,昆山(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曾孙,书画篆刻家归昌世季子,明末诸生,与顾炎武相友善,有“归奇顾怪”之称,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事败亡命,善草书、画竹,文章胎息深厚,诗多奇气。有《玄弓》、《恒轩》、传世者名《归玄恭文钞》、《归玄恭遗著》。

  归庄出身书香门第,祖父为隆庆时南京大理寺丞、后人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的归有光。父亲归昌世,为昆山三才子之一,书法晋唐,善草书,兼工印篆,擅画兰竹。归庄自幼受诗书熏陶,为诸生时,即博览群书,下笔数千言不止,工诗文散曲,擅画竹石,尤精于书法,狂草功力更深,时人以为绝伦。归庄与同里顾绛(顾炎武)学行相推许,俱不谐于俗,时有“归奇顾怪”之目。十七岁时与顾绛一同参加复社,后又参加惊隐诗社。崇祯十三年(1640)以特榜被召,鉴于国事日非,辞不赴。顺治九年(1652),应万年少之聘,到淮阴任教,暗中与顾炎武联系谋抗清。归庄在乱世中的唯一慰藉是有一位知心的妻子,感情甚笃。归庄为了表示和新朝划清界限,甚至将自已的居所命名为“己斋”,以示抗拒。“己斋”乃是“己之斋也”,亦即是“我之所居”的意思。归庄指这样命名自己的居所,是“不得已而寓其意”。

  万年少死后,归庄回昆山隐居,卖书画为生,拒不仕清,野服终身。后遭母丧,继而长子外出谋生,不知所终。晚年寄食僧舍,非素交虽厚不纳。归庄晚年致力于汇刻曾祖《归有光全集》,康熙十二年(1673)未竟而卒,卒年六十一。

  《桐阴论画》评归庄“文辞书画,奄有众长,墨竹入神品。所见扇头小幅,笔情潇洒,墨气浓淡,机趣横逸,书卷之味溢于楮素。盖襟怀高旷而笔端奇逸之致,不落寻常蹊径也”。査永玲《风雨疏篁何所依,岁寒完节自崔巍》一文称其传世画作《墨竹》为“诗、书、画俱佳的三绝卷”。 归庄的诗文较之书画更为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以反对清朝统治、富有民族气节之作为主体,评论历代史事,悲痛明朝灭亡,斥责明朝官吏的误国,抒写自己隐居不仕的志向,极嬉笑怒骂,酣畅雄恣,有强烈的感情。 

  归庄传世的书画作品以书法居多,其中《七言绝句诗轴》最具代表。纸本,行草书。凡五行,共三十六字,86.2cm×45.9cm,南京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七)。从此作中可以看到,其书已脱尽圆厚丰腴之态,用笔清劲,师法自然,沉着痛快,潇洒淋漓,自成风规。此书大气磅礴,信手变化,不求姿媚于笔下,但肆雄杰于毫端,贯忠直耿介、浩荡雄辩之气于字里行间,故纤浓郁藏,英气逼人。

  归庄传世的作品绘画极少,而中墨竹更为少见。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归庄《墨竹诗翰卷》作于清顺治丁酉(1657),画墨竹五段并书其昔年游浙东近体诗九首,画风恣意洒脱,颇有遗民风骨。此卷为归氏45岁时所作,其时刚结束流亡漂泊生活,故笔墨稍觉生疏。十年后,归庄《题墨竹卷子》云:人之学问,与年俱进,杂技亦然。余于墨竹,本游戏为之,初无意求进,然相去十馀年亦遂觉大异。此卷殊不工,但不至如近日画工之俗耳。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