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真 像

  彭真汉语拼音:Peng Zhen;1902年10月12日-1997年4月26日),中国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原名傅懋恭。生于山西曲沃侯马,卒于北京。1997年4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被称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顽强奋斗,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生平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生于山西省曲沃县侯马镇垤上村,由于家贫,直到1921年才小学毕业。1922年考入山西省省立第一中学,参加进步组织青年学会,并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山西的中共组织创始人之一。1924~1929年在太原、石家庄、天津、唐山等地领导工人和学生运动,历任中共太原支部书记、天津市委书记、顺直省委代理书记。1929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斗争。1935年刑满获释后,任中共北方局代表、组织部部长。他支持刘少奇提出的白区工作方针,积极推动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同聂荣臻一起提出了一系列晋察冀根据地建设政策。1941年到延安后,任中央党校教育长、副校长,中央组织部代部长、城市工作部部长,参加领导整风运动。为在全党确立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被派赴东北,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政委。1947年回中央后,任中央工委常委。1948年12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参加了制定第一部宪法的工作。从1954年起,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出席中共八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在书记处协助邓小平负总责。1951年起当选北京市市长,1966年以前一直连选连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为首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66年2月,主持制定《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对江青等人策划的批判《海瑞罢官》活动进行了抵制和斗争。5月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一切职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迫害,失去人身自由。

  1979年2月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先后被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法制委员会主任。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长期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提出了加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许多重要思想;主持修改宪法和制定关于国家机构、民事、刑事、经济、涉外等一系列基本法律,为改革开放时期国家的法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论著收入《彭真文选》、《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论新中国的政法工作》等。 

家庭

  夫人:张洁清

  长女:傅彦——北京富利公司董事长

  次子:傅锐——原中国核工业公司副总经理

  三子:傅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所长

  四子: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