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情报学汉语拼音:Qingbaoxue;英语: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信息情报知识的产生、传递、利用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情报和知识的一门科学。源于欧美国家的科技情报工作和文献学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战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并使它发展成为一门横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

历史

  情报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是同一些国家的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紧密相联的。19世纪,以文摘索引工作为核心的科技文献工作蓬勃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以德国英国美国苏联为主的工业国家由于战争和国防的需要,增加了对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从而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发展,产生和积累了大量需要处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献资料与科研成果。20世纪50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导致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出现“信息爆炸”或“信息危机”,使情报学的诞生有了社会需求和实践基础。“信息论”、“控制论”的出现,机械化检索系统麦麦克斯存储器(Memex)设想的提出,文献计量学研究中一些重要成果的取得,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且很快被应用于科技文献的加工处理等,分别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方法和技术基础。

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些高水平的科学家从研究、开发和生产领域转移到一个新领域:为同行提供动态的情报服务。他们把自己视为“情报学家”,而不是研究性的科学家。在欧洲,荷兰学者J.E.L.法拉当斯于 1953年首次提出了情报学家(information scientist)这个名称。两年后,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在他的倡导下首次被使用。1958年英国成立情报学家协会。当这方面的业务不断扩展和规范时,社会就需要为那些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提供培训服务。这种培训的内容就渐渐地构成了情报学的内容。

  在美国,一些学者围绕确保存储和计算问题进行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出现了单元词索引法、叙词法、组配索引法、题内关键词索引法(KWIC)、引文索引法、定题情报服务(SDI)等新的技术方法和情报服务模式;科学地评价情报检索系统性能的研究和实验也已经展开;有关科技文献的生产率、增长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在深入发展。这些研究工作和成果给情报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于此,美国科学家柴瑞1957年提出把各种各样的相关研究与活动统一于情报学这个名称之下。

  在中国,1956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科学情报研究所,标志着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开始。1957年出版了《科学情报工作》杂志,介绍国内外情报工作现状与发展,引起学者们探讨情报工作理论的兴趣,是中国情报学研究的开端。1958年中国已开始出现情报述评和分析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情报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还于1958年创办了中国科技情报大学,后并入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情报专业。

  在这一阶段,情报学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和内容:情报组织方法,情报储存与检索技术,机器翻译,情报需求与服务等。

发展与成熟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这一时期,情报学在美、英、苏联等一些国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比较成熟且仍在不断发展的独立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和手段、系统与网络实体,同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交叉程度都变得更为广泛、严格和复杂。研究重点放在发展适用性情报技术,支持国家情报系统的建立,支持和加强专业化情报服务系统,解决情报用户与情报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问题等方面。例如1961年美国化学文摘社用电子计算机实现了“化学题录”的自动编排;E.加菲尔德于1961年成功地编制出《科学引文索引》;1964年建成了MEDLARS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并于1971年实现了该系统的联机化,等等。它们在用户与数据库之间架设桥梁,促使联机检索系统广泛应用。

  在理论方面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如D.J.de S.普赖斯侧重从历史与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科学情报,于1961、1968年分别出版了《巴比佗以来的科学》与《小科学、大科学》两书,为文献计量化的发展作了奠基性工作,提出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定律与衡量科学文献老化的普赖斯指数;苏联著名情报学家A.I.米哈伊洛夫创立科学交流理论;G.索尔顿的自动标引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了一种新的情报检索理论——向量空间模型;Cranfield情报检索评价实验、MEDLARS系统评价实验以及后来的许多评价实验在影响情报检索系统性能的要素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丰富了情报检索和情报学的理论。上述研究与实践标志着情报学在20世纪60~70年代已进入了它的发展与壮大时期。

  在情报学研究和教育的建制化方面也有很大发展。继苏联和中国比较早地实现建制化之后,美国和日本等国的情报学教育也开始在大学中扎根。1963年美国佐治亚工学院设立情报学系。1964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学院率先改名为图书馆与情报学学院。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已有30%以上的图书馆学院的名称加上了情报学一词。在日本,1967年庆应义塾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改称图书馆情报学专业,1979年日本政府文部省还创办了图书馆情报大学。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一批情报工作研究机构立即恢复了情报业务的研究,并开展了研究生培养工作。武汉大学也于1978年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科技情报专业。

  另外,情报学已经成长起一批学术或技术专家和代表人物,已形成了一批基础文献,成立了一批专业学术团体,如美国文献工作学会1968年改名为美国情报学会,出版了一批专业性学术杂志。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于1979年成立。

提高与拓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情报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大大拓宽与提高,研究范式展现出多元化趋势,并与信息科学群中的其他学科协调、融合、互补,进入了一个整体更新的发展阶段。情报学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国际社会视为现代社会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的一部分。

  在理论方面,出现了以下学派:以英国B.C.布鲁克斯为代表的“知识学派”,他在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三个世界”学说的基础上,认为情报学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和组织客观知识,并提出著名的布鲁克斯知识方程式:K[S]+ΔI=K[S+ΔS];以美国T.萨拉塞维克为代表的“社会结构学派”,把情报学分为理论情报学和应用情报学,分别研究社会现象的情报和知识交流的技术手段;以美国M.C.约维兹为代表的“决策学派”,认为情报是知识的同义语,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并提出一种决策模型,借此研究人们在获取情报前后的决策状态的变化;以苏联的米哈伊洛夫为代表的“交流学派”,他的继承者发展了信息交流和传递理论,提出信息源–交流渠道–接收方(S–C–R)模式,强调的是人本社会传播,涉及人际活动、人的地位和认知对情报交流的影响。此外还有“认知学派”、“共引分析学派”、“传播学派”等。

  在中国情报学界,也同样提出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值得讨论的思想,诸如“大情报观”、“动态交流与静态交流”、“人际情报网络理论”、“四个世界”、“信息链理论”、“知识元挖掘”等。在情报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方面,不断丰富着相关性原理、离散分布原理、有序性原理、转化原理、可视化原理等。情报学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技术方面,联机检索技术日臻成熟并应用广泛,新的检索系统模型和结构陆续出现(如模糊集合检索模型、概率检索模型、扩展布尔检索模型等),自然语言检索、跨语言检索、智能检索等技术得到研究开发和应用。互联网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为情报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新的网络信息组织技术、搜索检索和服务不断涌现,如元数据技术、超链分析技术、PageRank算法等。情报检索系统的评价研究走向大型化、国际化,年度性的文本检索技术和系统评价国际会议(TREC)自1992年创办以来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发现了很多性能优良的系统和技术。非文本型的信息(如图像、音视频资料)检索技术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在服务方面,情报服务的类型更加多样化,有文摘索引服务、定题情报提供(SDI)、回溯检索服务、查新服务、“进行中的研究”情报服务、竞争情报服务、战略情报服务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情报服务。服务的内容更加个性化和知识化,突破了过去仅提供大众化资料性服务的局限,更加重视研究和推广能提供针对不同用户需要、经过分析研究和提炼的情报产品和服务。

  情报学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情报学教育的规模在扩大,层次在提高。以中国为例,截至2006年,中国大陆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已经发展为拥有6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以及3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的规模。

  情报学在20世纪的主要贡献有:①情报学家采用计量学方法对“信息爆炸”现象进行了测算和描述,建立了文献计量学。②情报学家创造了文本分析、索引、摘录、词汇控制和组配检索技术,设法控制了“信息爆炸”带来的负面影响。③情报学家在情报存储与检索领域最早成功地利用计算机处理文献数据。④情报学家研究了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需求和偏好以及相关领域,如“相关性和效用性评价”,研究和开发出各种有效的情报服务。⑤情报学界在政府和产业界的代表人物在制定有关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和获取的规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国家信息政策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社会需要和信息技术是情报学创新和发展的原动力,但情报学研究也在改变“技术至上”的倾向,提倡技术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不断探索情报与技术最佳匹配模式。在强调信息需求、信息利用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下,逐步引入解释学、认知观等人文因素,更多地关注知识管理和利用、用户–信息–技术–社会四者之间的和谐及信息生态平衡。情报学不断对传统观念提出质疑,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情报学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

情报学的性质与内容

  情报学自产生到现在,研究对象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以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转向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后转移到以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尽管主要研究对象在变换,但是这些研究对象决定了情报学的学科性质: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情报学内容一直在发展和更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7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将情报学的内容归纳为4个方面:情报的特性与计量;情报的结构;情报传递;情报经济学。英国情报学家协会(IIS)1976年提出的情报学学科标准包括以下8个领域:①知识及其传播;②情报源;③情报检索理论;④情报存储与检索系统;⑤情报提供;⑥情报机构和系统的经营管理;⑦信息技术及其应用;⑧其他技能(研究方法、语言和外语能力)。《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把情报学的内容归纳为11个方面,它们是:情报的产生、内容、特点和结构;情报的传播、交流和利用;情报的储存和检索;情报的标准与规范;情报系统和网络;情报用户和情报需求;情报的大容量存储和高速传递;情报学与相关学科;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在科学情报领域的应用;情报的经济学与社会学;信息化社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信息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的地位越来越突出。1998年英国情报学家协会提出了新的学科标准,把情报学的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①情报学核心领域,包括信息的生产、采集、评价、组织、存储、传输、检索和传播的理论与实践。②信息管理,各种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包括规划、沟通、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和经营,以及政治、社会、道德和法律因素。③信息技术,包括可用于情报学与信息管理的各种技术,如计算机系统、电信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等。

研究方法

  情报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5种。

社会调查法

  通过现场调查,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用现场观察法,后者又分作访问调查与调查表调查。

统计和计量方法

  对以文献记录形式进入交流传播领域的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变化规律,进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起源于文献计量学,后来又衍生出信息计量学方法和网络计量学方法。信息计量学方法深入到文献中的各个信息单元、知识单元,由文献计量分析发展到信息计量分析,并力图实现信息计量从语法层次向语义和语用层次发展。网络计量学方法将文献和信息计量方法应用于Web分析,主要研究互联网的结构、信息组织特征、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和搜索行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的规律,为网络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引文分析法

  分析文献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了解某个学科领域、某项发明或技术、某一著作、某一作者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这是情报学独创的研究方法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初“科学引文索引”(SCI)创立以来,引文分析法已成为一种被许多学科普遍采用、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数学建模和实验方法

  例如,在情报检索系统和其他系统设计中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加以实现、检验、解释和优化,前面提到的向量空间模型、概率计算模型、满怀机会检索模型、扩展布尔检索模型等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另外,在情报传递机制、情报采集方案等的设计中,常常也需要运用到一些数学方法。

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

  情报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在情报系统或信息系统设计中,在情报检索系统评价中,更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规划、设计评价及优化。

  情报学的研究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案例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德尔斐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在情报研究中经常要运用到的多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等。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情报学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许多学科建立了密切关系,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科有信息科学、信息管理、图书馆学、文献学、软科学等。

  一般认为,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包括生物信息、人脑中的信息、机器信息等)的性质、运动规律和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为主要技术工具,以提高人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各种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过程(产生、传输、采集、处理、加工、表示、存储、变换、传播、检索、控制和利用等)及其一般规律,为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人类进一步认识自身服务。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

  软科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常被人们称为改革社会所必需的一种社会软件。它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复杂的社会课题(人、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政策课题和社会问题)进行预测、规划、管理和评价,从整体上探求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和决策。情报学中的管理问题的研究和情报研究方法与软科学有许多交叉。

  狭义的信息管理是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规划和控制,为预定的目标服务。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包括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信息活动及其所涉及的各种要素(人、机器、资金、机构等)进行组织、规划和控制,目的是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有效地满足社会或某一组织机构的信息需求。在国外,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大体上同义。信息管理是情报学的基础学科。

  图书馆学是一门面向特定机构的管理问题的学科。它的管理方法,如图书分类法、索引法、编目法被情报学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文献学或文献工作主要是面向科技文献的,特别是论文和研究报告、专利等特种文献,核心是科技文献的摘录、主题标引、报道和检索,是情报学的前身和基础之一。中国的文献学主要面向历史文献、地方文献,是目录学的衍生物。

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信息资源管理

  当今,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社会战略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情报学在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具有很长的历史和明显的优势,当然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这是一种新的管理哲学和知识体系,研究内容范围包括:信息资源规划、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公益性信息资源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内容产业以及有关的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信息构建

  此概念首次出现于1976年,2000年前后成为情报学的研究热点,是美国情报学会连续几届年会的主题。它是关于如何组织信息(特别是网站里的信息),把复杂的信息进行梳理,以帮助人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的一种新的理念和理论,是研究如何组织信息和构建信息环境,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的一门科学和艺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构建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广泛重视和迅速的发展。

知识管理研究

  它涉及知识组织、知识管理和利用设施、知识资产评估与管理、知识传递和创新、知识员工和专家的管理等方面。近期的研究热点是:知识组织、知识链、知识发现、知识管理工具、知识转换模式和4力场(4Ba’s)、最佳实践库、知识网络化研究等。情报是经过智力加工的信息,具有知识的特性和价值。情报学与知识管理有天然的密切联系。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近年来日益凸显。

数字图书馆研究

  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于1994年。它要研究各种信息资源(特别是图形和音视频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利用的技术、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法律和其他环境问题。它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性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传统文化资源将被开发成经济资源,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将进入经济开发的中心地带,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态发生质的变化。数字图书馆研究需要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共同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同时情报学也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管理中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实现学科的现代化。

数据库知识发现研究

  这是一个十分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起源于“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法”,情报学家利用此方法,开发出各种软件系统,揭示数据库中不同领域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答案,找到了知识发现的新途径。

语义网和智能检索研究

  语义网是一种智能网络技术,由互联网之父T.伯纳斯–李提出。它不仅可以理解词汇和概念的含义,而且还能推理出其间的逻辑关系。语义网技术一夜之间得出的组合方式将比一个人穷尽一辈子心力想得到的还要多,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直觉判断和分析能力,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合作。人们希望用“语义互联网”取代现在的万维网,使互联网变成一个巨型大脑,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都能享受人类5,000年以来的全部知识。所以,许多学科都在关注语义网问题,这也是情报学将有很大作为的领域。近期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语义计算机模式,潜语义标引技术,多语种词库自动生成技术,多语种信息存取技术,用户自适应分类法,知识共生现象,网络智能代理等。

信息网格研究

  又称为全球大网格(简称3G)研究。欧洲各国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网格技术,目的是要将各种网络信息资源连接起来,像今天的电力网络一样方便地传送到每个用户那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网络站点。将来,随着网格技术的实现,有可能给用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将分布于全世界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知识等组织成一个逻辑整体,用户可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络资源。其核心技术包括:信息统一表示技术、知识链接技术、信息优化使用技术、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网格中的作业调度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

小世界现象和社会网络研究

  从数量很大的人口中任意挑出两个人,他们彼此认识的概率有多大?要达到彼此认识的最短链条有多长?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通过实验发现,这个链条的平均长度大约为6,即通过6个中介人,两个原来彼此不相识的人可以相互认识。这个发现被称为“六度分离”而广为传播,在学术上称为“小世界现象”。近年来,网络交流的盛行,而且依托互联网形成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和人际网络,又使“小世界现象”引起了数学家、情报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领域。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模式是目前情报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统计表明,尽管互联网上信息量数以亿计,但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L最多达到19,说明互联网连接也具有“小世界现象”。我们可以运用此理论来研究和改善互联网中的信息流,为快捷、准确地获取网上信息提供新思路。

  此外,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网络搜索技术、元数据、信息可视化、竞争情报、信息政策、信息经济学、网络计量学等也是情报学的研究热点。

  未来,情报学的跨学科性进一步增强,学科边界将更加模糊,对社会和其他学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展现在它面前的将是一幅更加复杂多彩的图景:和许多学科共同研究或分工研究信息问题,出现许多专门的信息流(GIS、社会经济数据流、网络信息流等)和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大学、医院、旅行社、银行、公司企业、政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