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感觉论,又称“感觉主义”。认识论的一种。用感觉或感觉经验解释心理过程的理论。强调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的学说。其思想来源有二:一是17世纪法国笛卡儿机械唯物论;二是英国J.洛克经验主义。由于对感觉所作的唯物或唯心的不同解释,从而有不同的感觉论。唯物主义感觉论者,如霍布斯洛克狄德罗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出发,肯定感觉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结果。唯心主义感觉论者,如贝克莱休谟马赫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出发,则认为感觉是主观自生的,否认感觉内容的客观性。甚至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者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持“存疑”的态度。不管是唯物主义感觉论还是唯心主义感觉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夸大感觉的作用,忽视或否认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因为感觉论同经验论有密切的关系,有时感觉论也作为经验论的同义语。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25页)

  感觉论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久远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普罗泰戈拉亚里士多德等人曾提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和起源的观点。中世纪哲学家中曾流行“凡是在理智中的,没有不是已经先在感觉中的”这一感觉论原则。17世纪以来,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经验观察和科学实验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和意义日益重要,F.培根T.霍布斯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强调人类认识起源于感觉和经验,J.洛克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提出白板说,论证了“白板”一样的心灵如何在感觉、反省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复杂的观念和系统的知识。18世纪法国哲学家C.A.爱尔维修P.-H.D.霍尔巴赫等人沿着唯物主义方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感觉论。而G.巴克莱D.休谟则歪曲感觉的本性,把感觉论引向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巴克莱认为感觉依存于精神实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感觉观念的集合,感觉是构成世界的唯一实在。休谟不仅把印象即感觉,当成人类认识的出发点,而且把它说成是人类认识的唯一对象,认为人类绝不能越过感官印象而认识它之外的任何事物,印象之外是否有作为其源泉的客观实在是不可知的。19世纪以后,唯心主义的感觉论在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哲学流派中得到继承。

  18世纪在法国发展成为感觉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拉·美特利、孔狄亚克、爱尔维修、狄德罗和霍尔巴赫等。拉·美特利以笛卡儿“动物是机器”的思想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人也不过是一架机器”的论断;狄德罗认为,无机物有“迟钝的感受性”,有机物有“活跃的感受性”,从而肯定感受性为物质所普遍具有;孔狄亚克在肯定洛克观点的基础上,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既摒弃J.洛克关于反省是知识的来源的观点,亦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爱尔维修认为,一切心理活动均来自感觉;霍尔巴赫从反映论的观点出发,提出观念是“对象的映象”,感觉是我们活体上的第一机能,思维能力是对感觉加以“配合与分割”、“扩展与约束”的结果。

  感觉主义反对灵魂论唯心主义,重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环境作用,重视教育的影响,肯定感觉的客观性和其作为心理的基本成分,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夸大感觉的作用,抹煞思维或理性的价值,必然陷入狭隘的经验主义和外因论。代表著作有孔狄亚克的《感觉论》(1754)、爱尔维修的《论精神》(1758)、霍尔巴赫的《自然体系》(177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