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拉丁美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綠色部分)

  拉丁美洲中文拼音:lā dīng měi zhōu;英語:Latin America;西班牙語:América Latina或Latinoamérica;葡萄牙語: América Latina;法語:Amérique latine),簡稱拉美,通常指稱美洲大片以羅曼語族語言作為官方語言或者主要語言的地區。因為羅曼語族衍生於拉丁語,拉丁美洲由而得名。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地處北緯32°42′和南緯56°54′之間,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南美洲。拉丁美洲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就美洲居民的語言而論,英語和拉丁語占統治地位,由於本區都隸屬拉丁語系,因此,美國以南的眾多國家,被稱為拉丁美洲國家。

  拉丁美洲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長11,000多公里,東西最寬處5,100多公里,最窄處巴拿馬地峽僅寬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灣加勒比海。面積2 056.7萬平方公里。人口5.77億人(2008年)。主要是印歐混血種人和黑白混血種人,次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種人。

  在歷史上,這一地區主要是拉丁語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的殖民地。此外,加勒比海上的西印度群島與拉美具有相同的歷史遭遇,在地理劃分上,習慣地把它同拉美劃在同一範疇,統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拉丁美洲地形複雜,墨西哥基本上是個草原,稱墨西哥高原。西印度群島大都也以山地為主。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聳立著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以東,平原和高原相間,自北而南奧里諾科平原、圭亞那高原、亞馬遜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等。拉美大陸半島較少,主要有與中美洲交界的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18萬平方千米)、墨西哥北部的加利福尼亞半島(14.3萬平方千米)、南美洲北部的瓜希拉半島(1.4萬平方千米)和智利南部的泰陶半島(1萬平方千米)。拉美地區島嶼較多,島嶼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主要分佈在加勒比海北部、東部和南美洲大陸南端的沿海地區。加勒比地區島嶼由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和巴哈馬群島組成,其中最大的島為古巴島。南美洲大陸南端沿海島嶼主要有隔麥哲倫海峽與大陸相望的火地群島和位於南大西洋和南極洲之間水域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後者西距阿根廷領土500多千米,目前為阿根廷與英國有主權爭議的島嶼。在亞馬遜河入海口處有世界最大的由河水沖積形成的馬拉若島,面積近5萬平方千米,植物生長繁茂,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生態旅遊勝地,當地的一種長紅色羽毛的鳥是當地的特有動物。此外,拉美一些國家在遠離陸地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有一些群島和島嶼。

  在太平洋上,有距南美洲大陸最遠的智利復活節島(距智利海岸3700千米),島上有上千尊每個重90噸的“毛阿依斯”人頭巨石雕像以及至今未能破譯的文字符號,給這個小小的島嶼增添了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距大陸600千米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其中的馬斯地島是美洲最古老的陸地之一,因據傳是《魯賓遜飄流記》故事的發生地而久負盛名。在距厄瓜多爾海岸900千米正處在赤道線下有加拉帕戈斯群島,那裡多種複雜的氣候條件、起伏多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獨特的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和物種,為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假說和《物種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關於拉丁美洲究竟由哪些國家組成存在著不同的意見。

  從社會政治角度說,拉丁美洲主要包括美洲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盛行的地區: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這時它是伊比利亞美洲的同義詞。儘管拉丁美洲的概念是由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提出的,其它羅曼語族的語言占主導的地區,例如較多說法語的加拿大魁北克通常不被包括在拉丁美洲範疇內。

  現在有時,特別是在美國,拉丁美洲的這個詞被用來指所有美國以南的美洲,包括像伯利茲、圭亞那、牙買加、巴巴多斯和蘇里南這樣的並不盛行羅曼語族語言的國家。相反的,在巴西,人們常常將附近的西班牙語國家稱作拉丁美洲。

  從地緣政治角度,拉丁美洲被分成了20個獨立的國家和一些附屬領地。

  無論是從面積還是從人口看,巴西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它的官方語言,葡萄牙語,將它與其他以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拉丁美洲國家區分開來。

  拉美長期受到西方殖民主義和西班牙封建主義的統治,經濟落後,社會矛盾較嚴重,激進思想和政治主張比較流行。

  世界七大洲:按面積從大到小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北美洲與南美洲合稱美洲
         從社會政治角度,將美洲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盛行的地區:墨西哥、大部分的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稱為拉丁美洲
  世界四大洋:按面積由大到小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因為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

歷史

  拉丁美洲人類遺址大約可上溯至1萬~4萬年前,但有據可考的歷史,一般認為始於西元前10世紀左右。從那時以來,拉美上下3000年的歷史,大體經過了印第安古文明時期、殖民地時期、獨立戰爭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幾個發展階段。

印第安古文明

  拉丁美洲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印第安人是美洲古文明的創造者。由於美洲大陸迄今沒有發現古代猿人的化石,學者一般認為印第安人是從本大陸以外的地方遷徙來的。根據考古學、人類學和地質學所提供的材料表明,印第安人屬蒙古利亞人種。他們的祖先大約是在2萬年前或更早從亞洲通過白令海峽,分多次遷移到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並非完全屬於同一種族,有部分居民可能是從大洋洲方面遷移到南美或中美地區的。據估計,15~16世紀之交,美洲印第安人約有1500萬~4000萬,語言和方言達1700餘種。

  印第安部族複雜,主要的部族有:墨西哥的薩波特克人、托爾特克人和阿茲特克人,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瑪雅人,加勒比海地區的加勒比人,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及周圍地區的奇布查人,秘魯、厄瓜多爾和玻利維亞等安第斯高原地區的印卡人,阿根廷、巴拉圭、智利的瓜拉尼人和阿拉烏幹人,亞馬遜河流域熱帶森林和草原地區的阿拉瓦克人和圖皮人。

  美洲印第安人經過漫長的漁獵採集生活,大約在西元前3000~2000年開始定居並從事農業種植,培植了玉米、馬鈴薯、番茄、花生、甘薯、向日葵、煙草、可哥、龍舌蘭、南瓜及某些豆類和薯類作物。飼養的家禽家畜有駱馬、羊駝、火雞等。玉米種植是印第安文明的基礎,故印第安文明又稱玉米文明。印第安人培育的很多農作物後來傳到世界各地,對人類物質生活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古代印第安人不知道使用鐵器、車輪和牛馬,影響其生產力的提高和發展。在社會組織方面,長期處於原始公社制階段。土地為部落公有,由議事會分配給各氏族和家庭使用。實行集體勞動,產品平均分配。但是,有的地區達到了較高的社會發展階段,進入早期的階級社會。

  拉美印第安文化發展最高的為兩大地區:一個在中部美洲墨西哥高原至瓜地馬拉一帶,被稱為“中部美洲文明”。在那裡最早興起的是奧爾梅克文化,被認為是中部美洲文明的先驅。其後興起的有特奧蒂華坎文化、薩波特克文化和托爾特克文化等。另一個在南美安第斯高原及太平洋沿岸一帶,被稱為“安第斯文明”。在那裡最早出現的是查文文化,被認為是安第斯文明的淵源。其後興起的有帕拉卡斯文化、納斯卡文化、莫契卡文化、蒂亞華納科文化、裡瓦文化和契姆文化等。

  瑪雅文化為古代瑪雅人所創造的印第安文明,是中部美洲印第安古文明的傑出代表。大約西元前1000年,瑪雅人已生活於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和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地區。西元初期在尤卡坦半島南部佩滕湖畔的熱帶雨林區,興建了第一批“城邦”。這些城邦實際是早期的祭祀中心。西元3世紀以前的歷史,被認為是瑪雅文化的形成期。從西元3世紀至9世紀,瑪雅文化進入鼎盛期,建立大小城邦達百餘個,使用統一的象形文字和曆法。瑪雅有立柱記事的習俗,一般是每隔20年建一座石柱碑。9世紀末,這些城邦突然衰落,立柱記事由此中斷,原因不詳。西元10世紀末,瑪雅文明中心移向尤卡坦半島北部,與入侵的托爾特克人的文化相融合,先後興起了奇琴伊察、瑪雅潘等城邦,使瑪雅文化重新繁榮起來。1450年各城邦間發生混戰,瑪雅文化再度走向衰落。最後一塊石柱碑立於1516年。歐洲殖民者入侵前,瑪雅人已向階級社會過渡,氏族社會內部出現了世襲的貴族和僧侶,使用奴隸勞動,公社社員也須為貴族耕種土地和繳納賦稅。

殖民地時期

  1492年8月12日,哥倫布率領的3艘遠征船到達西印度群島中的一個小島。這個島據新近考證認為是薩馬納礁島。哥倫布的成功航行,是地理大發現史上的劃時代大事,也是美洲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捩點。印第安古文明從此被打斷,開始了300年的殖民統治時期。哥倫布的航行和"發現",掀起了歐洲人向美洲大陸拓殖的浪潮。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的探險家和殖民者接踵而至,其中,西班牙、葡萄牙成為主要角色。

  西班牙殖民者首先征服的是西印度群島。哥倫布首航美洲時,在海地建立了第一個殖民點,隨後,西班牙殖民者又先後佔領了多明尼加(1496)、波多黎各(1509)、牙買加(1509)和古巴(1514)。在征服過程中,西印度群島原有的上百萬印第安人慘遭屠殺,或者死於疾病和苦役,最後所剩無幾。西印度群島被征服後,殖民者以此為基地向南北美洲廣大地區推進。1519年,H.科爾特斯率領一支近千人的殖民武裝,從古巴向墨西哥進犯。阿茲特克人在誇烏特莫克領導下英勇起義,殖民者狼狽逃竄,幾乎全軍覆滅。1521年,科爾特斯捲土重來,把特諾奇蒂特蘭城夷為平地,接著征服了整個墨西哥。1531年,另一支殖民武裝在 F.皮薩羅的率領下進軍南美。1533年,佔領首府庫斯科,1535年,基本上征服秘魯全境。印卡人在王室成員曼科和圖派克•阿馬魯領導下舉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武裝反抗,一直堅持到1572年。在征服墨西哥和秘魯後,西班牙殖民者進一步擴張。到16世紀中,西班牙在美洲征服了(除巴西外)北起加利福尼亞灣,南抵智利和阿根廷南端的廣大地區,成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個規模空前的殖民帝國。

  葡萄牙對美洲的殖民活動始于16世紀初。1500年,由P.A.卡布拉爾率領的遠航隊在赴印度途中遇風暴不期到達巴西。1531年葡王派大貴族馬丁•索薩前來巴西,建立了面積廣大的巴西殖民地。

  英、荷、法除大搞海盜活動和走私貿易外,還插足瓜分殖民地。英國侵佔了牙買加、特立尼達和洪都拉斯的一部分,荷蘭佔領庫拉索島,法國奪得海地島的西半部和馬提尼克、瓜德羅普等島嶼。這3國還分割了圭亞那。

  西班牙、葡萄牙在征服美洲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適應宗主國需要的殖民主義制度。當時,西、葡兩國正處在封建專制王權的極盛時期,封建的政治經濟關係仍居於統治地位。它們在美洲推行的殖民制度,也無不打上封建主義的烙印。

  1524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在馬德里建立了“西班牙印度諸地事務院”,通稱西印度事務院。西印度事務院代表國王行使權力,主管美洲殖民地的立法、行政、軍事、財政和教會等所有事務,任命殖民地高級行政官員和神職人員。

  在300年殖民統治期間,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經濟文化仍然有著重要的發展。在歐洲殖民者來到之前,拉美已有相當發達的農業。印第安人培育了玉米、馬鈴薯、番茄、甘薯、花生、煙草等多種農業物,歐洲人又輸入小麥、水稻、香蕉、葡萄等作物,馬、牛、羊、豬等家畜,以及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尤其是大牲畜和車輛的傳入,對拉美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殖民地時期農業生產獲得了相當的發展。但是,農業一向不被殖民當局所重視,印第安村落更難以得到歐洲的牲口和工具,生產技術原始落後。穀物生產限於保證本地區的供應,只有可供輸往歐洲賺錢的少數幾種種植業,如甘蔗、棉花、可哥、煙草、洋紅、咖啡、藍靛,被加以鼓勵和推廣。這一政策導致了單一產品制。與種植業平行發展起來的還有畜牧業,由於歐洲市場的巨大需求,在南美地區獲得迅速的發展。農業作為殖民地社會經濟基礎的地位日益增強,很多地區農產品的產值超過了其他行業,連一向以出產金銀著名的新西班牙,到19世紀初,農業產值也遠遠居於領先地位。

獨立戰爭時期

  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美爆發了一場爭取獨立的革命運動。這次運動幾乎遍及拉美各地,革命戰爭前後持續近40年,捲入鬥爭的人口約2000萬,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最大規模的殖民地獨立解放運動。就其性質來說,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範疇。拉美大部分地區從此結束了殖民統治,逐步建立了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拉美獨立運動以1790年海地革命為開端,海地爆發武裝起義。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告獨立,成為拉美第一個獲得獨立的國家。海地革命揭開了整個拉丁美洲獨立革命的序幕。1813年11月6日墨西哥正式宣佈獨立。中美地區也於1821年脫離西班牙宣佈獨立,並加入墨西哥共和國。1823年脫離墨西哥,建立獨立的聯邦共和國――中美聯合省。1838年又分為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大黎加5個國家。

  南美洲北部的革命於1810年首先在委內瑞拉爆發。4月19日,卡拉卡斯的土生白人獨立派驅逐西班牙殖民官吏,建立執政委員會(洪達)。次年,召開國會,宣佈成立委內瑞拉共和國,並制定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第一共和國失敗後,S.玻利瓦爾省發表《卡塔赫納宣言》,發動一場"殊死戰",于1813年重建委內端拉共和國,即第二共和國。玻利瓦爾省被授?quot;解放者"的稱號,並成為共和國最高執政者。不久,第二共和國又被扼殺。斐迪南七世在西班牙復位後,立即派遣大軍開赴美洲,進行殘酷鎮壓。1815年5月,玻利瓦爾省發表著名的《牙買加來信》,重申解放祖國的決心。次年,在新獨立的海地共和國支持下,率革命軍在委內瑞拉登陸。1818年2月,在安戈斯圖拉召開國會,宣佈成立第三共和國。同年5月,玻利瓦爾省率軍穿過原始森林,翻越安第斯山,經博亞卡戰役,解放波哥大。1819年建立包括委內瑞拉和新格拉納達在內的哥倫比亞共和國。1821年,經卡拉博博戰役,解放卡拉卡斯,1822年,經皮欽查戰役,解放基多(今厄瓜多爾)。同年建立了包括厄瓜多爾在內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至此,南美北部的獨立戰爭宣告結束。

  南美洲南部的獨立革命以拉普拉塔地區為中心展開。1810年5月25日,布宜諾賽勒斯人民推翻西班牙總督,成立由土生白人獨立派組成的臨時政府。各省紛紛回應,支持新政權,史稱"五月革命"。但新政權組織遠征上秘魯的軍事行動不斷遭受挫折。1813年底,聖馬丁被任命為北方軍司令。聖馬丁認為經由上秘魯去解放秘魯的做法不可取,因而提出以智利為基地,由海上進攻西班牙殖民統治堡壘――秘魯,從而解放整個南美?quot;大陸解放計畫"。1817年聖馬丁率5000人組成的"安第斯軍",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安第斯山隘,取得查卡布科戰役的勝利,在 B.奧希金斯的配合下解放了智利。1818年2月智利宣佈獨立,1821年7月秘魯宣佈獨立。

  1820年,葡萄牙發生資產階級革命,若奧於次年返回葡萄牙,留下王子佩德羅作巴西攝政王。由資產階級自由派掌握的葡萄牙議會力圖維持巴西的殖民地地位,下令撤銷攝政王機構,要求佩德羅返葡。1822年1月,佩德羅聲明拒絕執行葡萄牙議會的命令,並建立了以自由派領袖 J.博尼法西奧為首的新政府,準備召開制憲會議,以便把巴西引向君主立憲的軌道。巴西要求獨立的呼聲高漲,與葡萄牙的矛盾日益加劇。同年7月,葡萄牙議會否決了巴西建立獨立國家的要求,宣佈巴西制憲會議為非法,並準備增兵討伐巴西。在此形勢下,佩德羅無路可退,遂於9月7日宣佈巴西獨立,這一天被定為巴西獨立日。12月1日,佩德羅加冕為皇帝,稱佩德羅一世,巴西成為立憲帝國。在拉美獨立運動中,巴西是惟一建立君主制的國家。至此,在拉美先後建立了17個獨立國家,基本上形成了今日拉丁美洲各國的政治格局。

加勒比地區歷史

  關於加勒比地區,存在著3種不同的界定:第一種,泛指整個加勒比盆地,包括13個島國、13個沿海國家和一些未獨立地區;第二種,按文化-語言標準來分類,指加勒比海和沿岸講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荷蘭語的國家與地區;第三種,從歷史地理角度來劃分,指包括加勒比海的諸島嶼、南美洲東北角的圭亞那、蘇里南和法屬圭亞那以及中美洲的伯利茲。本文採用第三種定義。"加勒比(carib)"一詞,在印第安語中為"壯士"或"堂堂正正的"之意。如同美洲大陸一樣,加勒比地區的人類遺跡可上溯到4萬~5萬年前,其歷史進程基本上經歷了古代印第安人文明時期、殖民征服時期、殖民列強角逐時期、獨立運動和現代5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加勒比地區出現了13個新獨立的國家。其中,12個英屬殖民地獨立後均加入了英聯邦。這些新獨立的國家採取了不盡相同的政體,大體上可分為3類:第一類,實行總督制,即國家元首為英國女王,由女王任命的總督為代表。這類國家也可稱為具有君主立憲色彩的議會制。實行總督制的國家有9個:牙買加、巴巴多斯、巴哈馬、格林伍德、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群島St.Vincent、伯利茲、安堤瓜及巴爾布達、聖基茨和尼維斯。第二類,實行名義上的總統制,即總統為國家元首,由議會選舉產生,但總統不掌握實權,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而組閣的總理則擁有廣泛的權力。實行這類總統制的國家有2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明尼克。其中前者是英聯邦內的共和國,後者是英聯邦成員國。第三類,實行名副其實的總統制,即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由議會選舉產生;總理為總統助手。實行這類總統制的國家有2個:圭亞那、蘇里南。

地理

地理位置

  拉丁美洲是指從墨西哥起的西半球南部的整個地區。東瀕加勒比海和大西洋,與非洲大陸最近距離約2494.4千米;西臨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北界墨西哥與美國界河布拉沃河(即格蘭德河),與美國為鄰。它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陸。在歷史上,這一地區主要是拉丁語系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的殖民地,故稱拉丁美洲。此外,加勒比海上的西印度群島與拉美具有相同的歷史遭遇,在地理劃分上,習慣地把它同拉美劃在同一範疇,統稱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從地理位置上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範圍東起南美洲大陸的最東端、巴西東北部的布朗庫角(西經34°46′),西至太平洋沿岸墨西哥和美國交界處(西經117°09);北起科羅拉多河墨西哥和美國交界處(北緯32°42′),南至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的弗羅瓦德角(南緯53°54′)。而與弗羅瓦德角隔麥哲倫海峽相望的火地群島最南部的合恩角,則處在南美洲的最高緯度上(南緯55°59′)。這就是說,拉美陸地是從北緯32°左右到南緯55°左右,跨越南北兩個半球,但其大部分處在南半球。它的主要部分處在赤道線下和南北兩條回歸線之間。赤道線穿過厄瓜多爾首都基多以北幾千米處和亞馬遜河入海口巴西的貝倫市不遠的地方。南回歸線穿過南美洲大陸第一大工業區聖保羅以北的郊區;而北回歸線則穿過墨西哥灣,在靠近哈瓦那的緯度上。可以說,除烏拉圭外,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均處在或部分地處在南北兩條回歸線之間。

  拉美地區從北到南全長1.1萬千米,總面積逾207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3.8%,相當於歐洲大陸的3倍,其中南美洲面積(包括附近島嶼)約為1797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拉美地區大陸海岸線長4.5萬千米,其中南美洲海岸線長約2.87萬千米,多為與山脈走向一致的侵蝕海岸。太平洋沿岸,特別是南緯10°~33°之間的一段海岸,是典型的上升斷層海岸,陡崖逼臨深海,幾乎不存在過渡性的沿海平原和岸外大陸架,深達6000米以上的秘魯海溝和智利海溝離海岸很近,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0千米。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的太平洋沿岸,由於沉降受到海侵,海岸線比較曲折,形成較大的海灣,其中瓜亞基爾灣是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灣。智利南部海岸屬峽灣型,海岸曲折,島嶼雜列。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為阿爾卑斯褶皺外帶,火山眾多,為太平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沿海平原比較狹窄。墨西哥東海岸與美國南部海岸形成墨西哥灣,這一帶的沿海平原一直延伸至尤卡坦半島,一般寬度為100千米至500千米,最寬達800千米。它是由大陸邊緣近期上升出露的海底形成。在南美洲大陸北部加勒比海沿岸的西段,南北走向的山脈與海岸垂直相交,海水沿山間縱谷侵入,形成伸向內陸的海灣,如達連灣、委內瑞拉灣等。整個大西洋沿岸,除巴西東海岸和布朗庫角向北延伸的一段海岸外,基本上是下沉海岸,岸外有較寬的大陸架,特別是亞馬遜河口向西北延伸的一段海岸和南緯30°~40°的一段大西洋沿岸,是平直低淺的溺穀型海岸,河口處多形成喇叭形三角港;有的岸段如巴西南部海岸,被淤沙封閉而形成潟湖。

  拉美大陸半島較少,主要有與中美洲交界的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18萬平方千米)、墨西哥北部的加利福尼亞半島(14.3萬平方千米)、南美洲北部的瓜希拉半島(1.4萬平方千米)和智利南部的泰陶半島(1萬平方千米)。

  拉美地區島嶼較多,島嶼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主要分佈在加勒比海北部、東部和南美洲大陸南端的沿海地區。加勒比地區島嶼由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和巴哈馬群島組成,其中最大的島為古巴島,位於大安的列斯群島中,北距美國佛羅里達半島180千米,面積11.086萬平方千米。南美洲大陸南端沿海島嶼主要有隔麥哲倫海峽與大陸相望的火地群島和位於南大西洋和南極洲之間水域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後者西距阿根廷領土500多千米,目前為阿根廷與英國有主權爭議的島嶼。在亞馬遜河入海口處有世界最大的由河水沖積形成的馬拉若島,面積近5萬平方千米,植物生長繁茂,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生態旅遊勝地,當地的一種長紅色羽毛的鳥是當地的特有動物。此外,拉美一些國家在遠離陸地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上有一些群島和島嶼。在大西洋上,距巴西本土1100千米有特林達島和馬丁-瓦斯島,距巴西本土900千米有聖佩德羅-聖保羅島,距巴西最東端布朗庫角345千米有被巴西辟為國家海洋公園的費爾南多-德諾羅尼亞島。在太平洋上,有距南美洲大陸最遠的智利的復活節島(距智利海岸3700千米),島上有上千尊每個重90噸的"毛阿依斯"人頭巨石雕像以及至今未能破譯的文字符號,給這個小小的島嶼增添了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距大陸600千米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其中的馬斯地島是美洲最古老的陸地之一,因據傳是《魯賓遜飄流記》故事的發生地而久負盛名。此外,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島嶼還有智利的薩拉-戈麥斯島;在距厄瓜多爾海岸900千米正處在赤道線下有加拉帕戈斯群島,那裡多種複雜的氣候條件、起伏多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獨特的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和物種,為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假說和《物種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區域劃分

  拉美地區包括4個部分,共有33個國家和若干個未獨立的地區。

墨西哥

  地理位置上屬北美洲,但它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從種族、文化、歷史上看,屬於拉丁美洲。墨西哥北部隔布拉沃河與美國接壤,南部與中美洲的瓜地馬拉和伯利茲為鄰,東瀕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墨西哥國土絕大部分由墨西哥高原構成,東、西、南三面有山脈環繞,高原由南向北傾斜,北部是廣闊的內陸盆地;南部多火山,海拔多在2000~3000米;國土面積為1 967 183平方千米。

中美洲

  指從墨西哥南部至哥倫比亞西北部美洲大陸中段的狹窄陸地,其最窄處為巴拿馬運河處,寬度僅為48千米。中美洲以尼加拉瓜湖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呈東西走向,南段呈西北-東南走向,是連接南北美洲的陸路橋樑和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戰略要地。中美洲陸地面積為54萬平方千米。在行政區劃上,包括伯利茲、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馬7個國家。

南美洲

  位於西半球的南部,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西北與中美洲地峽相連,北瀕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南美洲大陸北寬南窄,略呈三角形,南北跨66~68個緯度,最長距離7150千米;東西最寬處是從巴西東端的布朗庫角至秘魯西北部的帕裡尼亞斯角,即從西經34°46′到西經81°20′,東西寬達5100千米。南回歸線以南,大陸顯著收縮。南美洲陸地面積約為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圭亞那、巴拉圭、秘魯、蘇里南、烏拉圭、委內瑞拉12個獨立國家和尚未獨立的法屬圭亞那。其中,巴西領土面積最大,為8 547 403平方千米,約占南美洲總面積的一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5位。

西印度群島

  由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和巴哈馬群島組成,自北向南呈弧狀排列,並同南美洲大陸的北部海岸和中美洲東海岸一起,構成一片陸間海,即加勒比海。加勒比海東西寬約2800千米,南北長1400千米,面積為75.4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491米。這一地區習慣上稱為加勒比地區。西印度群島中較大的島嶼多為大陸島,較小的島嶼多屬火山島和珊瑚礁島。島嶼面積24萬平方千米,群島中有13個國家和一些未獨立地區。大安的列斯群島中有多明尼加、古巴、海地、牙買加4個國家和美屬波多黎各和英屬開曼群島等。小安的列斯群島中有安堤瓜及巴爾布達、巴巴多斯、多明尼克、格林伍德、聖盧西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群島St.Vincent、特立尼達和多巴哥8個國家及英屬維爾京、蒙特塞拉特島、安圭拉和特克斯和凱科斯島,美屬維爾京,法屬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巴哈馬群島中有巴哈馬一個國家。

自然資源

  拉美地區的主要部分處在低緯度和赤道線兩側,80%的地區處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溫和,溫差較小,雨量充沛且季節分佈相對均勻。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給拉美地區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也給動植物生長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拉美地區平均海拔僅600米,海拔在3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占地區總面積的40%,海拔在300米以下的平原占60%,特別是南美洲安第斯山以東的廣大地區,地域遼闊、相對平坦,為發育世界上流程最長、流域最廣、流量最大的亞馬遜河系及其他眾多河流提供了可能。

  拉美地區林業資源豐富,是森林覆蓋面積較大的大陸。南美洲森林面積達920萬平方千米,占全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占世界森林面積的23%。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各島嶼的森林面積合計約70萬平方千米。這一地區的熱帶雨林是現今世界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總面積550萬平方千米,其中 330萬平方千米在巴西境內,占地區熱帶雨林面積的60%,其餘40%分佈在法屬圭亞那、蘇里南、圭亞那、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和玻利維亞境內。拉美地區動植物資源也極為豐富,據統計,亞馬孫熱帶雨林中的動植物品種之多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僅植物品種就多達8.6萬~9萬種。生長著許多可供食用、藥用和具有經濟價值的資源,例如紅木、檀香木、桃花心木、香膏木、蛇桑木、肉桂、金雞納樹和各種椰樹、棕櫚樹等;在安第斯山區和中美洲生長著一些名貴的雲杉、雪松等經濟林;沿海地帶還生長著耐鹽鹼的紅樹、栲膠樹等;在河漫灘地帶生長著抗澇的樹種和其他植物。

  拉美地區各種類型的氣候條件和植被給動物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已形成豐富而獨立的動物新熱帶區。亞馬孫熱帶雨林區是世界上脊椎動物最豐富的地區,哺乳類動物、兩栖類動物和爬行類動物既豐富又具地區特色;鳥的種類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僅巴西就有1600種以上。

  拉美地區具有發展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巨大潛力。全地區耕地面積達1.6億公頃,約占總面積的7.7%;適宜耕種的土地面積為5.7億公頃。拉美地區普遍種植玉米、小麥、水稻、豆類等多種糧食作物和甘蔗、香蕉、可哥、棉花、柑橘、咖啡等經濟作物。其中巴西的咖啡、香蕉、木薯產量居世界第1位,大豆產量居世界第2位,可哥產量居世界第3位。南美洲有大面積的草場、牧場,草原面積約4.4億公頃,約占全洲總面積的25%和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以上,適宜大規模發展畜牧業。阿根廷的牧場面積達1.4億公頃,潘帕斯草原是拉美著名的天然牧場,生產的大量優質牛、羊肉馳名於世。

  拉美地區河流眾多,縱橫交錯,大的河流主要分佈在南美洲。以流域面積計,84%的河流注入大西洋,11%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其餘5%的河流為內河。拉美地區降水量豐富,平均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的地區占大陸面積的70%;又有來自安第斯山的雪水彙集,水力資源十分豐富,估計水力蘊藏量為4.67億千瓦,約占世界水力蘊藏量的16.9%,僅巴西水力資源就達2.13億千瓦。拉美地區已開發的水力資源約占世界水力資源的3.6%,集中在亞馬遜河的一些主要支流、巴拉那河、聖法蘭西斯科河、奧里諾科河等河流上。

  拉美地區礦業資源豐富,現代工業所需最基本的20多種礦物資源的絕大部分都有,有些礦物儲量居世界前列。例如墨西哥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03億噸,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為80多億噸,均居世界前列。拉美地區天然氣已探明儲量約3萬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墨西哥和阿根廷。鐵礦儲量約1000億噸,巴西的鐵礦儲量居世界前列,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2位。銅儲量約在1億噸以上,居各洲之首,智利銅儲量居世界第2位,秘魯居世界第4位。煤蘊藏量約500億噸,主要分佈在哥倫比亞和巴西,僅哥倫比亞煤蘊藏量就多達240億噸。此外,巴西的鈹、鉭、鈮,蘇里南和牙買加的鋁土,墨西哥的銀、硫磺,智利的硝石,古巴的鎳,哥倫比亞的綠寶石等均居世界前列。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海岸線綿長,東西有兩洋環抱,又面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漁業資源豐富,有許多天然漁場,如秘魯、智利沿海,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巴西沿海以及南大西洋等海域都是世界重要的漁場,盛產沙丁魚、金槍魚、鱸魚、鯖魚、鱈魚以及多種蝦類。捕魚量居世界前列。此外,拉美地區內河盛產淡水魚,其種類多達2500~3000種以上。

經濟

獨立戰爭以前時期

  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前,拉美大陸上存在著多種類型的經濟活動。在阿根廷等地,印第安人主要從事狩獵和捕魚;在亞馬遜河流域的雨林中,土著人以刀耕火種為生;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安第斯地區,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卡人修築了灌溉系統,從事較為發達的農業生產活動和一些製作工藝品的手工業活動。西班牙殖民者的到達使新大陸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在殖民地時期之初,西班牙王室對殖民地農業採取了一定程度上的放任自流政策,甚至鼓勵殖民地推廣或試種小麥和水稻等農作物。但是,16世紀以後,由於殖民地的農業發展已足以損害宗主國的農業利益,西班牙王室遂採取以下三種不同的農業政策:首先,嚴格限制、甚至禁止殖民地從事有損於宗主國農業利益的農業生產活動。其次,對於殖民地居民必需而宗主國難以滿足需求的小麥和水稻等糧食作物,則允許其在地方市場需要的限度內發展。第三,對於能在宗主國和國際市場上獲取暴利的熱帶和亞熱帶農作物,大力鼓勵其發展。

  大量貴金屬的發現使西班牙開始重視美洲殖民地。為了控制西屬美洲和獨佔殖民地的金銀,西班牙對美洲殖民地採取了貿易壟斷政策。這一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由王室指定的船隊按規定時間和航線往返美洲;非西班牙產品不得輸入西屬美洲;西屬美洲殖民地內的各轄區不得進行貿易。這一貿易壟斷政策延續了 300年。毫無疑問,這種貿易政策不僅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西屬美洲的生產多樣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而且也使該地區進一步依賴於初級產品的生產和出口。

獨立戰爭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獨立戰爭雖然未能改變拉美的發展模式,但對拉美的對外經濟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首先,獨立戰爭結束了宗主國強加的貿易壟斷,從而使拉美國家能將其出口產品銷售到最能有利可圖的市場,同時從最佳的市場進口各種商品。其次,隨著獨立國家的出現,殖民地時期形成的事實上的關稅同盟被各國自行制定的關稅制度取而代之。第三,獨立戰爭還使拉美獲得了在國際市場上籌措資本的機會。但是,由於經營不善和營私舞弊等原因,幾乎所有發行債券的拉美國家政府都於19世紀20年代陷入了倒賬的困境。

  獨立戰爭後,在許多國家,由於政局不穩等原因,資本外流日益嚴重,許多礦井和大莊園因缺乏資本而處於癱瘓狀態。此外,新獨立國家為擴充軍隊、保護邊界和維繫政府部門的運轉,政府的經常性開支不斷擴大,從而導致巨額財政赤字。

  拉美國家努力通過擴大初級產品出口來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在獨立後的數十年內,拉美的初級產品出口型發展模式日趨定型。19世紀中葉,一些初級產品已主宰拉美的出口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9世紀70年代後,拉美的初級產品產量和出口量迅速上升。在初級產品出口型發展模式加速運轉的過程中,拉美國家逐漸分化為3類:溫帶農產品出口國、熱帶農產品出口國、礦產品出口國。

  就外部因素而言,自19世紀70年代起,國際分工體系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科學技術革命的影響下,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導致世界工業生產和世界貿易量成倍增長,也促進了統一的世界市場的形成,並使國際分工向較為完善的體系推進。在這一體系內,發達國家對落後國家的初級產品的需求量更大了,兩者之間的分工日益加深,因此拉美的初級產品生產者的作用也更為突出。此外,拉美初級產品出口型發展模式的加快運轉與19世紀下半葉進入該地區的大量外國資本不無關係。當時,一方面由於拉美國家的投資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另一方面由於超越國界的資本運動幾乎不受任何正規的限制,進入拉美的外國資本在數量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準。

  就內部因素而言,拉美國家採取的措施無疑是促使初級產品出口型發展模式加速運轉的主要因素。第一,由於許多拉美國家廢除了奴隸制,加之霍亂、天花和百日咳等疾病使死亡率上升,拉美的人口增長率一直處於較低水準,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十分嚴重。對此,幾乎所有拉美國家都先後通過了移民法或制定了移民計畫,吸引外國移民。第二,一些國家制定了將教會或各種慈善機構擁有的土地所有權移交給私人的法律,有些國家則採用購買或租賃的方式來轉讓這類土地的所有權;一些國家的政府不時使用武力來趕走土著居民,並佔領他們的土地;開墾新的土地,如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的耕作區從已被開發的高原地區拓展到亞熱帶區域和沿海地區,畜牧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則把草場向內地大草原擴展;利用國有土地和大莊園中的閒置土地。第三,大力發展基礎設施。

  初級產品出口型發展模式還使拉美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長期處於半封建狀態的上層分子成了具有進取精神的企業家;其次,直接或間接為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服務的人員(如鐵路工人、碼頭工人、律師、批發商、醫生和教師,等等)不斷增多,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提高;第三,城市化進程開始起步。

  但是,拉美的初級產品出口型發展模式在從成型到加速運轉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消極的影響。第一,它使財富更加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以土地為例,為了提高初級產品生產的規模經濟效益,大莊園主競相擴大自己的土地擁有量,其結果是,土地作為財富的主要來源,越來越為少數人控制。第二,它使拉美經濟和社會中的"二元化"更為突出。例如,在初級產品部門日益"繁榮"的同時,其他部門(尤其是傳統手工業)卻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又如,初級產品的產區、沿海地區和首都等大城市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其他地區則未能從初級產品中得益。

  20世紀初,拉美經濟雖然出現了一些結構性變化,但大多數國家的國民經濟依然嚴重依賴於出口部門。上述特點使拉美經濟變得十分脆弱。因此,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給拉美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性後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80年代後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拉美經濟在短短25年中面臨第3次巨大的外部衝擊(前兩次分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儘管前兩次衝擊帶來的影響較之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後者的影響無論在質和量的方面較之前兩次都有很大的不同。1940年,軸心國已控制了從挪威到地中海的很長一段的歐洲海岸線。這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拉美出口商品加入歐洲市場的許多機會,儘管拉美在戰爭初期持中立立場。此外,由於英國進入了戰時經濟狀態,只有最重要的基本必需品方可進入英國市場,因此,一些拉美國家的出口市場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戰爭爆發後,一方面由於歐洲國家忙於戰事而減少了工業製成品的生產,另一方面則由於戰火影響了洲際運輸線,拉美國家難以用充足的硬通貨進口工業製成品。這一狀況使拉美國家發展本國工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顯得更為突出。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拉美國家的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其他拉美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也開始起步。

  五六十年代是拉美進口替代工業化的所謂"容易階段"。這一階段進展順利,因此被視為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的"黃金時期"。在此時期,拉美國家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保護國內市場、積極支?quot;幼稚工業"、建立國有企業、完善基礎設施、利用外國資本和開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等。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在"黃金時期"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效。

  60年代初期,人們普遍認為,拉美地區的經濟一體化會通過擴大內部市場來重振本地區的內向型發展模式。然而,60年代後期起,這一看法發生了變化,因為一體化並未帶來預期效果,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的優勢逐漸減少,而這一模式固有的缺陷則愈益明顯。

  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模式的弊端與70年代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系列不利的外部因素結合在一起,終於使拉美在80年代陷入了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

80年代後期以來的經濟改革

  債務危機爆發後,拉美國家開始實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制定的緊縮計畫。該計畫以控制國內總需求為基本手段,以對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和消除外部失衡、對內控制通貨膨脹和實現經濟復蘇為目標。為此,拉美國家採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壓縮進口,其中包括生產性投入;第二,削減公共部門開支;第三,緊縮貨幣政策,凍結物價和工資。

  這一緊縮性調整計畫的成效是雙重性的。雖然壓縮進口後國際收支狀況得到了改善,但生產活動則陷入了蕭條。由於削減了公共部門開支,社會發展專案受到了不良影響。而通貨膨脹率卻依然居高不下。此外,凍結工資後,人民生活水準得不到提高。

  緊縮性調整計畫的失效迫使拉美國家尋求擺脫危機的其他措施。在"華盛頓共識"的影響下,在一系列內外因素的作用下,拉美國家終於自80年代後期開始實施以貿易自由化和國有企業私有化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改革。

  拉美國家對國有企業實施的私有化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來進行。第一,直接出售,即把企業直接出賣給私人投資者。這種出賣法通常採用競標程式,以便使政府獲得一個較高的價格。第二,公開上市,即把企業的股份在國內股票市場上出售,有時也在國際市場上出售。第三,管理人員和雇員購買,即把國有企業直接出售給本企業的工人或管理人員。第四,合資,即把國有企業的部分產權直接出售給私人投資者,其餘部分由政府保留。出售的那部分通常會成為一個新的公司。第五,特許經營權和租賃。即私人公司在特定時間內(通常為15~30年),向國有企業租賃資產並接管其經營活動;有時還可在租賃期滿時購買這家企業。私人公司在支付租金後可保留所有經營利潤。特許經營權與租賃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特許經營權的獲得者有責任承擔部分或所有新的投資,而租賃者則不必進行投資,僅僅負責現有的經營活動

  進入90年代後,拉美的改革不斷深化,許多國家開始在稅收、金融、勞工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領域進行改革。

  稅制改革 改革前拉美稅制的不合理性表現在許多方面。它的多重稅率無功效可言,複雜的稅率居於很高的水準,從而扭曲了企業的決策,也使居民的儲蓄積極性受到了損害。政府試圖通過稅收的杠杆作用促進投資或發展某些部門。但是,由於稅收機構軟弱,免稅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因而"尋租"行為十分嚴重。進入90年代後,拉美稅制改革全面展開。改革的方向是實現中性化,並在立法和行政管理方面使稅制簡化,力求獲得更多的的稅收。拉美的稅制改革主要包括:第一,多征國內稅,少征外貿稅。第二,為了減緩徵稅對生產和儲蓄的扭曲效應,20多個國家對消費採納了增值稅。第三,降低公司的利潤稅率。第四,為了實現公平,個人所得稅仍然保留著多種不同的稅率,但稅率已被降低。第五,為了改善徵稅工作,14個國家已建立了監督大稅戶的特殊機構。大多數稅收管理機構已放棄了過去那種根據稅收劃分功能的做法,採用了更為有效的組織形式。

  金融改革 改革前拉美國家的金融體系受政府壟斷的程度很高,金融體制高度分割,"金融壓抑"司空見慣,銀行效率低下。 進入90年代後,拉美國家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改革的重點是:降低政府在配置銀行信貸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放開存款和貸款利率;降低存款準備金;加強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強化對金融機構的監督和管理。這些改革措施使拉美的金融體制朝著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和建立一個有效的的管理體系這兩個方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金融改革後,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同時也使銀行危機的"傳播效應"更大、更快。可見,金融自由化不是解決“金融壓抑”的惟一途徑。

  勞工制度改革 改革前政府對勞動力市場的有力干預和工會組織具有的"戰鬥性",使拉美國家的勞工制度具有強烈的"剛性"。總的說來,舊勞工制度的原則是為了確保勞動力市場的穩定,使工人不因失業、疾病和年老而蒙受損失。但是,這些目標並沒有完全達到,因為解雇和停聘帶來的高昂而不穩定的成本,導致勞動力的過度流動,而居高不下的非工資成本則助長了非正規部門的擴大。進入9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開始進行勞工制度改革。改革的重點是減少解雇雇員的成本和簡化招聘臨時工的程式,使雇員和雇主的關係更加適合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改革前拉美的社會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社會保障機構主要由政府部門管理。第二,社會保障制度所提供的好處與個人繳納的份金沒有聯繫,從而增加了未來支付巨額養老金的義務,降低了財政儲備的水準。第三,覆蓋面小。進入90年代後,一些拉美國家加快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這一改革的共同點是建立一個以個人資本化原則為基礎的私人養老金基金。為了尊重養老金制度業已承擔的義務,同時保證提供基本的或最低的養老金,阿根廷、哥倫比亞、墨西哥、秘魯和烏拉圭等國在改革中力求用各種方法使新的資本化制度與舊的公共制度聯繫在一起。這種做法至少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舊制度的財政失衡。此外,新建立的養老金基金還為提高儲蓄和發揮私人資本的作用開闢了新的途徑。

  經濟改革增強了拉美各國國民經濟的活力,但是,拉美國家的經濟改革也產生了以下一些副作用:第一,由於收入分配不公越來越明顯,社會問題日益嚴重。第二,隨著國內市場的開放,許多競爭力弱的民族企業陷入了困境。第三,在降低貿易壁壘後,進口大幅度增加,從而使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處於不利的地位。第四,國有企業私有化使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的生產集中不斷加強。此外,私有化使失業問題更為嚴重。

拉丁美洲世界之最

  秘魯釩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

  智利是世界上領土最狹長的國家;銅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硝石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

  哥倫比亞綠寶石的儲量是世界最多的;希帕基臘鹽岩礦山是世界最大的

  巴西和巴拉圭共有的伊泰普大壩是世界第一大壩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

  亞馬遜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最大的熱帶雨林區

  伊泰普水電站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水電站(原為第一,現被三峽取代)

  厄瓜多爾比爾卡班巴村是世界第一長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