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廷美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占廷美术拼音bài zhàn tíng měi shù),(英语:Starling),拜占廷帝国时期的美术。拜占廷美术历时千余年,中间出现过三次高潮,即查士丁尼帝时期,马其顿王朝时期,巴列奥略王朝时期。

  拜占廷帝国以基督教为国教,帝国的皇帝集政教权力于一身。与此相适应,美术创作必须以基督教教义为内容,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导精神。所以说,拜占廷美术是古希腊罗马遗风与基督教精神合二为一的产物。

  拜占廷建筑以基督教教堂建筑为最突出。其早期教堂主要沿用古代建筑形式,到5世纪以后, 旧有的穹窿结构发生变化,即由主穹窿来覆盖建筑物的中部 ,从而形成广阔而富有变化的空间 。其代表是建于53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该教堂规模较大,主穹窿与前后的穹窿及半穹窿联结为一个整体,并通过列柱与侧廊相连。教堂内部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墩和墙全用彩色大理石贴面,有多种颜色组成的图案。

  镶嵌画在拜占廷美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材料为彩色小石块或彩色玻璃。这种装饰画流行于6世纪以后,成为建筑装饰的主要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意大利拉文纳圣维塔列教堂的镶嵌画,即《查士丁尼大帝和廷臣们》和《皇后西奥多拉及其随从》。它们位于教堂内部半圆室的左右两壁,描绘皇帝和皇后捧供物进入教堂的场面。画中人物比例拉长,具有一种形在神不在的抽象风格,显得非常肃穆、庄严。色彩斑斓的服装与珠光宝气的冠饰,衬托出更加神圣的威严与华贵。从中也可看出镶嵌画匠师精妙的技艺。

  随着书籍在拜占廷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细密画形式为特色的书籍插图也获得迅速发展。如《创世记》的插图造型生动活泼,富有空间感,人物着重于强烈的感情表现或内心的紧张情绪,而不注重形体的比例。

  工艺美术方面,象牙雕刻与珐琅工艺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前者多是作为圣遗物箱、圣书书函或二连、三连圣像板的雕刻装饰,题材最初受东方艺术影响,以花鸟或几何纹样为主,后来渐为宗教故事和宗教人物所取代。较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基督为罗曼努斯四世和皇后加冕》的象牙板,以及《阿尔巴维尔三连象牙板》等。珐琅工艺分为浮雕式和色彩式两种。多用于圣十字架、遗物箱、圣书装帧、圣像障壁,以及王冠和首饰等。今藏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黄金障壁是其突出代表。

  与西方中世纪美术那种强烈的表达方式不同,拜占廷美术以其古代艺术和谐、典雅的遗风余韵,成为富有独特美学价值的拜占廷美术形式,对西欧、东欧和亚洲一些地区和国家的美术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