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 > 拜泉县

  拜泉县汉语拼音:Bàiquán Xiàn;英文:Baiquan County),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西,松嫩平原北部。南与明水县为邻,西与依安县接壤,北与克山、克东县毗连,东与北安市和海伦市相接。总面积3569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2010年)。辖7个镇、9个乡。

  • 邮编:164700 代码:230231 区号:0452

行政区划

  全县辖7个镇、9个乡:拜泉镇、三道镇、兴农镇、长春镇、龙泉镇、国富镇、富强镇、新生乡、兴国乡、上升乡、兴华乡、大众乡、丰产乡、永勤乡、爱农乡、时中乡。县政府驻拜泉镇。

历史

  拜泉,原名“巴拜”,以城西南“巴拜泉子”(俗称大泡子)得名。巴拜泉,又称“八百泉”,蒙古语称“巴拜布拉克”,“巴拜”为“宝贝”、“贵重”之意,“布拉克”意为“泉水”,合称“宝贵的泉水”,故设县时命名“拜泉”。清初属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地,清代中叶以后属依克明安旗辖地,清朝晚期黑龙江将军始放巴拜荒段,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巴拜荒务行局。1906年2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初八日),清廷批准,设置拜泉县,隶属海伦直隶厅管辖。县署初设太平山(今新生乡兴盛村),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秋县署迁至三道镇,1908年11月(光绪三十四年十月)迁驻新街基(今县城)。

  1914年(民国三年)6月,拜泉县隶属龙江道管辖。1929年2月,撤销道的建制后,改由省直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12月划归龙江省,1939年6月划归新设之北安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划归嫩江专区管辖。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专区一度撤销时,曾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1985年1月,嫩江地区撤销后,划归齐齐哈尔市领导。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拜泉县总人口517996人,其中:拜泉镇71073人,三道镇24506人,兴农镇19961人,长春镇22042人,龙泉镇18506人,国富镇26815人,富强镇24023人,新生乡27313人,兴国乡18704人,华光乡20655人,上升乡21557人,兴华乡26277人,建国乡19689人,太众乡21738人,新建乡15767人,长荣乡16831人,丰产乡21540人,永勤乡19675人,自强乡11593人,爱农乡16632人,兴泉乡18097人,时中乡18381人,民乐乡16621人。

  2003年,撤销民乐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拜泉镇管辖,镇政府驻拜泉镇西安路;撤销兴泉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龙泉镇管辖,镇政府驻卫星村(黑民区[2003]108号)。调整后,拜泉县辖7个镇、13个乡:拜泉镇、三道镇、兴农镇、长春镇、龙泉镇、国富镇、富强镇、新生乡、兴国乡、华光乡、上升乡、兴华乡、建国乡、大众乡、新建乡、长荣乡、丰产乡、永勤乡、爱农乡、时中乡。

  2005年3月29日,黑龙江省民政厅(黑民区[2005]29号)批复》同意拜泉县撤销新建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长春镇管辖,长春镇人民政府驻胜利村;撤销建国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兴农镇管辖,兴农镇人民政府驻卫国村,撤销华光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三道镇管辖,三道镇人民政府驻合心村;撤销长荣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丰产乡管辖,丰产乡人民政府驻礼让村。调整后,拜泉县辖7个镇、9个乡:拜泉镇、三道镇、兴农镇、长春镇、龙泉镇、国富镇、富强镇、新生乡、兴国乡、上升乡、兴华乡、大众乡、丰产乡、永勤乡、爱农乡、时中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