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政治科学英语:Political Science),政治学的一门学科。将政治现象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来看待,力图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描述、说明和分析政治现象,揭示政治现象的客观规律,实现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化。政治科学是政治学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产物,代表现代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当代政治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政治科学最早诞生于美国。从1880年美国在大学中设立政治学学科以来,美国的政治学者就一直致力于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化。20世纪20年代,受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美国兴起“新政治科学运动”,以C.梅里安为代表的政治学者,提倡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主张“价值中立”,摈弃传统政治学研究中所带有的浓厚价值判断色彩,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的方法,对政治现象进行更为客观、理性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为主义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主导的方法论,以A.F.本特利等为代表的政治学者,都深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行为主义主张采取自然科学的现象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技术手段来研究政治现象,排除研究者的“价值偏好”,从而使政治学研究达到精确化和可测量化。行为主义的兴起使政治科学取代传统政治学而成为主导的政治学学科。70年代以后,尽管行为主义的方法论过分强调技术手段、脱离政治现实而走向衰落,但是以科学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取向并未被否定,仍然牢牢占据政治学研究的主流地位,并从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汲取养料,从多个侧面、运用多种方法对复杂的政治现象进行解释,形成了政治社会学、政治的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重要的政治学学科。

  政治科学主要分为规范分析和经验分析两种基本类别。规范分析关注“应当是什么”的价值判断,主要是运用定性分析,对决定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理念进行研究。它具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探讨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和政治理念的哲学基础、善恶等人类本性的构成以及政治生活的终极目的,第二是对政体原则、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作等国家法与制度问题进行价值和法理上的探讨。经验分析关注“是什么”的经验事实,主要是通过定量分析,对政治行为、政治组织、政府机构的设置、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具体的政治活动进行实证研究。经验分析主要是采取历史考察、田野调查、数据分析、民间访谈等技术手段,对政治现象进行客观的事实描述。规范分析与经验分析各有侧重,但并非泾渭分明。规范分析对政治生活内在价值的系统解释,为经验分析提供了基本方向,而经验分析对政治现象的事实描述,也为规范分析提供了事实根据。行为主义思潮之后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政治的经济学,都强调政治研究不能回避价值判断,试图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政治科学追求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化,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巨大热情,也是为了缓和政治冲突,找到一种可解释、可预测和可控制的政治理论,以平息对政治问题的争论。政治科学要遵从科学的研究程序,以得出普遍可接受的结论。首先,要确定政治学研究最为基本的分析单位,这一分析单位对于一切政治现象而言必须具有普遍性。早期政治科学将分析单位确定为法和制度,行为主义则将分析单位确定为政治行为,正在兴起的新制度主义又将分析单位回归到制度。以分析单位作为研究的起点,遵循严格的因果一一对应关系,通过逻辑推理或实证研究,总结出政治现象的一般定律,这种一般定律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是重复可检验的。当然,政治科学不可能对政治现象作出完整解释,但它也由此以证伪的方法不断推翻前人所总结的一般定律,而获得理论上的积累和发展。

  政治科学过分倚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忽略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政治科学的有效性只能局限在有限的对象范围内,而无法对政治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判断。

参见


→ 学科目录: 政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