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然乌湖,位于昌都市八宿县境内,是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

昌都市汉语拼音:Chāng Dū Shì;英文:Qamdo City;藏文:ཆབ་མདོ་ས་གནས,藏语拼音:Qamdo Sanai,威利:chab mdo sa gnas),中国西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东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面与缅甸云南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面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 面积为10.983万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昌都市常住人口为760966人。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昌都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古称“察木多”、“叉木多”、“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被称为“康巴”,素有“热巴之乡”、“弦子之乡”、“木刻之乡”之称。唐代,昌都地区为吐蕃王国的一部分,明清以后统称此地为康藏地区,原西藏政府称它为“朵康木”地区。自清末改土归流置昌都府以来,昌都便一直是昌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热巴、弦子以及魅力独具的传统藏戏广为流传。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的北部。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属高原温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温南与北,东与西差异较大。年均温7.6℃,1月均温2.6℃,7月均温7.6℃。年均降水量440毫米。属半农半牧地区。有亚洲第二大铜矿——玉龙铜矿和丰富的水能、森林资源。

昌都市粮食作物,主要有:青稞(占72%),小麦(占15%),玉米、杂粮、豆类,油菜。果树有:苹果、梨、桃、杏、葡萄、石榴、核桃等;由于昌都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温、水协调,适宜于喜凉作物生长,水果品种多,质量好。

昌都市森林资源丰富,是西藏第二大林区。药材资源丰富,主要有冬虫夏草、贝母、大黄等。在林区和草原,有丰富的菌类资源。如香菇、猴头、獐子菌、松茸等。

宗教信仰有藏传佛教的黄,红,花,白,黑等教派。名胜古迹有昌都寺,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遗址,仁达丹玛摩崖像等古文化遗址。

  • 邮编:854000 代码:540300 区号:0895

行政区划

辖1个市辖区、10个县。市政府驻卡若区昌都西路378号,距自治区首府拉萨1120千米。

历史

  昌都地区古称"康"或"客木",以区别于卫、藏、阿里等地区。昌都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1977年和1980年相继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昌都卡若遗址和昌都小恩达遗址表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昌都地区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已形成了初级村落。当地的居民已开始种植易于生长的谷子,饲养适应性广泛的家畜猪,同时也以狩猎狐、青羊、马鹿等作为补充。昌都地区的察雅一带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中《桨巴》所记述的格萨尔与"炯巴"人为争夺食盐而发生交战的地区。按照藏族传统的地理概念,这里同时是"朵康六岗"中的察瓦岗,系有名的产盐之地。考古发现与实地调查,也可以发现不少当地居民传说是"炯巴"人留下来的石墙、石阶等建筑遗址。

  吐蕃时期(公元7-9世纪),昌都地区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王国的所在地。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 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我国著名藏学家任乃强先生考证也称,今昌都一带为东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此今日在昌都地区还可以看到吐蕃东女国和苏毗王国文化的痕迹。

  公元13世纪,元朝将西藏归于祖国版图后,在昌都地区和四川甘孜设置了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帅府。明朝时西藏佛教格鲁派兴起,其影响逐渐深入康区,在昌都地区形成若干呼图克图--大活佛转世系统。明朝政府在此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委任各地的部落酋长和各大头人与寺庙的大喇嘛管理。明(1368-1644年)末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白利土司后,昌都地区也受固始汗的统治。清朝(1616-1911年)在这个地区封委了一些大活佛和土司各辖其地,受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的管理。清朝还在昌都设立了粮站,委派粮台、游击等文武官员驻守昌都,并从四川、云南派有制兵130名驻扎昌都,传递谕旨奏折,保护昌都寺大活佛和粮台。清末赵尔丰在昌都地区的一些地方实行改土归流,昌都地区改称川边。民国(1912年)以后,是西康省的一部分。1918年西藏地方政府将其改称为朵麦地区,设立了"朵麦基巧",划昌都地区为25个宗。

  1950年10月19日后,成立了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并下设3个管辖区,即昌都解放委员会直辖13个宗、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所辖10个宗和波密地区第二办事处所辖3个宗及盐井、察隅共28个宗,直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管辖。1955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昌都地区则划规其管辖。

  1960年设昌都专区,专署驻昌都县。以昌都宗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以江达宗与西邓柯宗合并设江达县(驻江达);以贡觉宗与三岩宗合并设贡觉县(驻莫洛);以察雅宗设察雅县(驻烟多);以左贡宗设左贡县(驻亚中);以江卡宗(芒康宗)与盐井宗合并设宁静县(驻嘎托);以桑昂曲宗设桑昂曲县(驻吉公);以八宿宗设八宿县(驻同卡);以洛隆宗与硕督宗合并设洛隆县(驻洛隆);以边坝宗与沙丁宗合并设边坝县(驻边坝);以丁青宗与色扎宗,尺牍宗合并设丁青县(驻甲木塘);以类乌齐宗设类乌齐县(驻类乌齐)。将嘉黎宗及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划归林芝专区;巴庆宗(巴青),比如宗,聂荣宗,索宗划归那曲专区。撤销第一办事处与第二办事处。昌都地区辖昌都,江达,贡觉,宁静,洛隆,丁青,边坝,察雅,桑昂曲,八宿,类乌齐,左贡等12县。

  1961年八宿县由同卡迁驻白马。1962年9月,昌都专员公署办公会议对各县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全地区12个县划为94个区,1个镇(昌都县城关填),472个乡。1964年原林芝专区所属波密县(驻扎木)划入昌都专区;辖13县。196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宁静县改名为芒康县(为尊重群众原有的习惯称呼)。196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桑昂曲县改名为察隅县(驻吉公)。

  1970年,昌都专区改为昌都地区,地区驻昌都县;洛隆县由洛隆迁孜托;边坝县由边坝迁驻草卡区的东马司(距草卡区6千米);昌都地区辖昌都,贡觉(驻莫洛),左贡(驻亚中),察隅(驻吉公),洛隆(驻孜托),丁青,波密(驻扎木),江达,察雅(驻烟多),芒康(驻嘎托),八宿(驻白马),边坝(驻东马司),类乌齐等13县。1971年左贡县由亚中迁驻汪达。1975年类乌齐县由类乌齐迁热扎卡。昌都地区辖昌都,贡觉(驻莫洛),左贡(驻汪达),察隅(驻吉公),洛隆(驻孜托),丁青,波密(驻扎木),江达,察雅(驻烟多),芒康(驻嘎托),八宿(驻白马),边坝(驻东马司),类乌齐(驻热扎卡)等13县。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昌都专区的波密,察隅两县划归林芝专区。昌都地区实际辖11个县,90个区(镇)。1987年3月始,实行撤区并乡,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保留13个区,全地区辖159个乡,9个镇,1622个行政村。1999年5月,昌都地区再次对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作了调整:撤销原保留的13个县辖区,共设立24个镇,118个乡(含民族乡1个)。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昌都地区常住总人口586152人。其中:昌都县94419人,江达县68993人,贡觉县43160人,类乌齐县40895人,丁青县60586人,察雅县53009人,八宿县38170人,左贡县41803人,芒康县73155人,洛隆县41144人,边坝县3081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昌都地区常住总人口657505人,其中,昌都县116500人,江达县76026人,贡觉县40434人,类乌齐县49870人,丁青县69888人,察雅县56789人,八宿县39021人,左贡县44320人,芒康县81399人,洛隆县47491人,边坝县35767人。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昌都地区设立地级昌都市的批复》(国函〔2014〕143号):一,同意撤销昌都地区和昌都县,设立地级昌都市。昌都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卡若区昌都西路378号。二,昌都市设立卡若区,以原昌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昌都市卡若区的行政区域,卡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昌都中路259号。三,昌都市辖原昌都地区的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和新设立的卡若区。

吐蕃以前的昌都

卡若文化

  卡若遗址及其发现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县城东南卡若村,距县城约12公里处,地处东经97°2′、北纬31°1′,海拔高度3100米。澜沧江和卡若水在此交汇,并在两河交界处形成了几级台地。卡若遗址即位于澜沧江西岸第二、三级台地上,东靠澜沧江,南临卡若水,北依子隆拉山,西即卡若村。卡若遗址之名,来自卡若村。在藏语中,卡若意为“城堡”。传说元朝时,当地藏族群众筑城堡抗御元廷将军多达,后虽事败城毁,全名称却沿用为村名。

  卡若遗址开始发现于1977年。当时,昌都水泥厂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石器、陶片,即上报地区文教局。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闻讯后,曾派3位专业人员前往调查,推测是一处原始社会遗址。1978年5月,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发掘了遗址。其间,国家文物局、四川省博物馆的同志曾参与协助工作,共揭露遗址面积230平方米。1979年5~8月,由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参与发掘了遗址,本次揭露面积1570平方米。

  至此,两次共发掘1800平方米。从遗址年代看,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距今有4955±100年~4280±100年。晚期遗址距今有3930±100年。从遗址范围看,除早期被破坏的以外,其主要部分已基本被揭露。遗址东部遭到了一定的损坏。鉴于卡若遗址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1979年8月18日,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卡若文化及其内涵 卡若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西藏自治区发现的第一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卡若遗址所代表的原始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1.卡若文化的特征 卡若遗址的原始文化具有以下地方色彩:

  其一,生产工具。遗址已经表现出新石器时代的全部特征,但仍以打制石器为大多数。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并存。从形制学角度看,打制石器、细石器均有明显的地方特征,磨制石器则以半月形石刀为代表,这种石器在其他遗址中也曾出现。

  其二,陶器均为夹砂陶制的小平底器,以罐、盆、碗为基本组合,与中原地带新石器文化的三足器、圈足器不同,而与西南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陶器有一致之处。

  其三,建筑业。从石墙房屋、石砌道口、圆石台、石围圈等来看,卡若遗址大量采用石块为建筑原料,并出现了炉灶。在半地穴房屋中有“井栏式”木结构出现,这具有典型的地方性。

  从以上几方面看,卡若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与我国已知的其他类型原始文化有明显不同,根据考古学通例,被命名为“卡若文化”。

  2.卡若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内涵 卡若文化可能是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上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第一,当时昌都一带已处于农牧社会。从卡若遗址残存的孢粉分析、栽培作物与兽骨鉴定来看,当时昌都一带气候比较湿润,不仅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松林、栎林、等),各种蕨类(桫椤)、草木植物、蒿、藜、麻黄等,还出现了栽培作物谷子(粟米)。谷子系西藏地区栽培农作物的首次发现。卡若遗址出现了猕猴、兔、家鼠、旱獭、马鹿、麂、牛、青羊、鬣羚、雁、隼、猪的骨骸。其中,猪已成为饲养的动物。由上述可知,距今5000年前,居住于昌都一带的卡若先民们已开始种植易于生长的谷子,饲养适应性广泛的家畜(猪)了,同时也以狐、青羊、马鹿等的狩猎作为补充。这就说明,当时昌都一带已进入了农牧社会。

  第二,卡若文化反映了当时昌都一带氏族公社的一般情况。从卡若遗址各方面情况来看,当时已形成了初级村落。其中的房屋面积,多在10~20余平方米之间,可供4~5人居住,说明当时可能处于对偶制家庭的阶段,而其中一座近70平方米的建筑,则是氏族成员集会的公共场所,可见当时处于氏族公社时期。在此时期,除了前述的农牧生活外,卡若先民们还开始了原始的纺织,并有了爱美的观念及初步的装饰艺术;另外,在饮食习惯上,以鱼为禁忌食物。这一切,都是其他藏区氏族社会的共同特点。从考古材料比较而言,卡若文化的先民们与雅鲁藏布江流域曲贡文化的先民们,是两个已结成亲属关系的氏族部落群体,这说明卡若文化对研究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原始文化具有参照的意义。

  第三,卡若先民们已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在建筑方面的贡献对以后藏族文化影响深远。卡若遗址中不仅有房屋、炉灶、圆形台面、道路、石墙、圆石台、石围圈、灰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遗址,而且遗址密集错杂,左右相并,上下重叠,说明当时的建筑水平与技术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尤其是穴居、半穴居式的居住建筑,对藏区原始文化的建筑营造技术及以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更有研究者认为,卡若先民的地面建筑,是藏族传统碉房的前身,并认为遗址中某建筑组合(F5、F30、F12)有着明显的碉房色彩:底层空间狭小,有石砌围护结构。这些特征至今仍留存于藏区碉房。而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平面空间造成的建筑密集、杂乱、重叠、相连,至今仍是西藏山区(含昌都一带)建筑的特点之一。

  第四,卡若文化说明了青藏高原原始文化与祖国其他地区,甚至亚、欧洲地区的原始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卡若遗址、遗物的特征显示,卡若文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细石器的出现,带有明显的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风格;用砾石或砾石片制成的大量石器,多半属于中国南方或及东南亚地区的中石器时代乃至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传统;遗址发现的穿孔贝、原产地在南海,说明当时部落之间的交流已经达到了很远的地方(尽管是间接的);在文化内涵上,卡若文化又与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原始文化相似,这说明卡若文化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流。

  卡若遗址发现的“勒瓦娄哇”技术(Levallois Technique)制作的器形,可能是接受了中亚、南亚甚至欧洲、近东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影响;印尼交界地区克什米尔布尔兹霍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半地穴式房屋与长方形双孔石刀,可能是经卡若文化西传的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因素;而卡若遗址中发现的一种长方形骨片,与伊朗西部甘吉·达维(Ganj Dareh)新石器早期遗址中的骨片如出一辙,这一切都说明了当时卡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密切交流。此外,细石器和陶器、磨制石器共存的原始文化遗址,在昌都地区还发现有两处,即烟多遗址、小恩达遗址,均属于卡若文化范畴(详见下节)。

  卡若遗址是西藏自治区发现的第一处原始村落遗址,它的发掘,是西藏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卡若遗址的发现,不仅有力驳斥了美国某些人类学家认为直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西藏才有人居住的错误观点,而且展示了四五千年前昌都一带灿烂的原始文明,雄辩地说明了昌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研究西藏的土著文化与土著民族,乃至藏民族的起源等问题均有重要意义。

小恩达遗址与烟多遗址

  小恩达遗址的发现 小恩达位于西藏昌都县北5公里的昂曲河东岸,东距小恩达乡800米。1980年5月,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小恩达遗址进行了调查与试掘工作,共开探方二个,探沟一条,发掘面积60平方米。初步调查后可知,遗址分布在小恩达小学一带的第一、二台地上,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一处具有丰富内涵的原始社会遗址。

  经1986年的发掘,发现较完整的房屋遗迹三座,灰坑一处,窑穴五处,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等,主要有:

  发现了较完整的房屋基址三座(F1、F2、F3),面积约18~21平方米,屋内地面为厚3~5厘米的红烧土块,居住面上发现有兽骨、刮削器、切割器、石斧、骨针等遗物,有的房屋周围分布有明础,墙壁以木柱为骨,编缀枝条,内外涂草拌泥而成木胎泥墙,然后烧烘而成。

  窖穴共发现五处,平面呈现圆形或椭圆形(H1~H5),分为桶状和袋状两种,如H3平面呈椭圆形,最大口径72厘米,深30厘米,内堆积有红烧土块、石片等物。

  石棺墓葬有一座(M1),棺室四壁系用天然砾石叠砌而成,顶部用直径8厘米之栅木(尚有痕迹),上覆砾石。葬式为侧身屈肢葬,墓主男性,年约25~35岁,殉葬有陶罐等物。

  灰坑一处(H1),有先民们的遗物。

  石器有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等几种。其中,打制石器87件,占石器总数的74.4%,多系砾石,分为石核、石片、铲状器、切割器、石斧、锄状器、尖状器、砍斫器、敲砸器、刮削器、雕刻器、钻、矛、砧、石杵、重石等十六种器形;细石器23件,占石器总数的19.6%,石质有玛瑙、燧石、变质砂岩等,分为细石核、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等四种器形;磨制石器7件,占石器总数的6%,有石锛、石凿、石片等三种器形。

  骨器共19件,分为骨针(8件)、骨锥(9件)、骨刀梗(1件)、骨匕(1件)等四种。

  陶器,受限于试掘面积,尚未发现完整器物,但出土了陶片259片,均系夹砂陶,以灰陶为主,此处又有红陶、黑陶。陶器的类型多种,较典型的有罐(7件)、盆(2件)、碗(1件)等三种器形。陶器的纹饰较丰富,以刻划纹为主,纹样繁多,线条清晰。

  小恩达遗址反映的文化内涵 从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三者并存,而且以打制石器为主来看,小恩达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年代距今3775±80年(树轮4125±100年),晚于卡若遗址。

  小恩达遗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属于卡若文化的范畴,但又比卡若文化有明显的进步。从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兽骨等物来看,小恩达遗址已进入了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阶段。

  从文化面貌来看,小恩达遗址还与西藏林芝、墨脱、拉萨北郊曲贡村几处遗址的原始文化,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原始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小恩达遗址,是藏东昌都地区继卡若遗址之后科学发掘的第二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对探讨藏民族的起源、西藏地区早期和黄河流域等地的文化联系,以及建立完善的卡若文化的类型和序列均有重要意义。

  烟多遗址 因位于察雅县烟多乡而得名,大约地处北纬30°50′,东经97°25′。烟多遗址面积共8000平方米,系河边阶地。发现灰坑1个,出土了大型打制石器4件,磨制石器2件,及陶片若干。

  烟多遗址属于卡若文化的范畴,它与小恩达遗址的发现,为卡若文化的研究及新石器时代昌都地区社会面貌的探讨,提供了新材料。

贡觉相皮石棺墓

  石棺墓,即石板墓,又称石棺葬、板岩葬,是青铜时代藏东以横断山脉为中心的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教研文化。研究石棺墓,对了解本地区藏族及其他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迁移、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等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格勒博士在四川新龙县发掘过石棺墓,认为,“石棺葬分布的地区,自北向南,金川、丹巴、康定、道孚、炉霍、甘孜、石渠、新龙、雅江、木里、白玉、巴塘、义敦、德钦、芒康、贡觉等都是藏族地区。”据我们了解,昌都地区的贡觉、芒康、左贡、洛隆、丁青等地均有石棺葬发现。

  1978~1979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化局先后两次在贡觉县相皮区,对相皮墓地进行了调查与复查。童恩正认为,这是一处“战国——西汉晚期”的遗址,即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初叶,其年代距今约2200年,但另有研究者则认为是吐蕃时期的遗存。

  据当地群众介绍,相皮墓地曾经发掘出大批石棺、陶器、人骨等。1979年调查时见到的是一具残棺,为石板拼成,长方形,长为1~1.2米,宽0.4~0.6米,高0.5米。1986年又出土了陶器4件,包括陶罐等器形,均为夹砂黑陶。器表磨光,有的表面施彩,腹部圆鼓,底平而小,颈、腹部多饰手捏竖道凸印痕,以压印、刻划的几何形纹饰为主。这些特征与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石棺葬中出土的陶器大体相近,只是相皮陶器质地稍粗,制作稍差,底部较圆。相皮石棺葬与川西藏区石棺墓在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表明藏东、川西在文化联系上的密切,也说明康区历史在西藏或藏族历史上有其特殊性。

八宿岩画

  八宿岩画位于八宿县城以西5公里处巴冬村牧场的嘎学岩,又称嘎学岩画。八宿岩画是在一块巨大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岩画布局较乱,既有单一图案,如日、月、人物、动物、塔、藏文字母,又有组合图案,如张弓射箭者、奔跑者、骑马者。

  岩画的内容,既反映了当地先民们的狩猎、收获等社会生活,又反映了当地的社会风俗,如生殖崇拜及佛教思想。

  岩画古朴、简洁,具有原始的风格。从上述内容与风格看,应是在不同时期先后完成的。

  八宿岩画是昌都地区至今发现的唯一早期岩画群,它的年代早,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风格古朴,为研究八宿一带早期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东女国

  东女国是公元六、七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及地方政权,是昌都地区及整个藏族历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国。《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在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为渡。”

  据任乃强先生考证,“康延川”即今昌都一带,“弱水”即今之澜沧江,所谓“大小八十余城”,谓其国辖有八十余“纵”(Rdsong),即农业聚邑。大抵而言,“昌都、察雅、类乌齐、八宿、察#龙、盐井、门空、贫台,北至隆庆,西至丹达山之地,皆旧东女国境”。可知东女国东与茂州(今四川茂汶一带)交界,东南与雅州(今四川雅安一带)交界,包括了今四川阿坝茂汶以西,甘孜州的巴塘、理塘(白狼夷故地)以北及整个昌都地区,范围十分广大。由于女王居于昌都一带,可知东女国是以昌都为政治、经济中心的。

  东女国时期,昌都地区及四川西北藏区已有较发达的文明。当时东女国人口4万余户,胜兵1万余人,散布于山谷之间的八十余座聚邑之中,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一般民众所住的为上下六层,而女王所居则有九层,这表明了东女国高超的建筑水平。东女国还使用文字处理,“文字同于天竺”;盛行历法,“以十一月为正”,即以十一月为一年之始。

  东女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女性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会制度,前引《旧唐书》称该国“俗重妇人而轻丈夫”,《新唐书》卷146《西域传》上“东女国”条则记载东女国“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东女国以女性为国王,“女王号为‘宾就’,有女官,曰‘高霸’,平议国事。在外官僚,并男夫为之。其王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政。女王若死,国中多敛金钱,动至数万,更于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王,其次为小王。若大王死,即小王嗣立,或姑死而妇继,无有纂夺”。可见,东女国王位继承采取了女王终身制与家族垄断制相结合的方式,男子无权参与。

  东女国还有着占卜之风和独特的丧葬制度。《旧唐书》称:“其俗每至十月,令巫者赉楮诣山中,散糟麦于空,大咒呼鸟。俄而有鸟大如鸡,飞入巫者之怀,因剖腹而视之,每有一谷,来岁必登;若有霜雪,必多灾异。其俗信之,名为鸟卜。”此为东女国盛行鸟卜之俗的记载。“其居丧,服饰不改,为父母则三年不栉沐”,这可能是吸收了内地汉文化的因素,“贵人死者,或剥其皮而藏之,内骨于瓶中,糅以金屑而埋之”。这是二次葬,而“国王将葬,其大臣亲属殉死者数十人”。则表示东女国仍有残酷的人殉制度。

  东女国还有服饰尚青及赭面之俗。《旧唐书》云:“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皆以青色为美,而男子“以青涂面”,即尚青,又赭面。

  东女国与唐中央政府保持了友好关系。早在隋朝时,东女国就与隋朝政府有使者往来。唐高祖武德年间,东女国汤滂氏遣使贡方物。唐太宗时曾降玺书以示慰抚。武则天时,册拜东女国敛臂为左玉钤卫员外将军,赐以瑞锦制蕃服,东女国使者亦多次来朝。后来,吐蕃强大,统一了青藏高原,东女国成为吐蕃政权的一部分,“其部落,大者不过三二千户,各置县令十数人埋之。土有丝絮,岁输于吐蕃”。东女国旧部又接受唐朝赐予的丝帛,成为内地与吐蕃进行丝绸贸易的中间商。所以,《旧唐书》记载说东女国“部落代表刺史等官,然亦潜通吐蕃,故谓之‘两面羌’”。既表明了东女国旧部的中介性质,又说明了羌、藏文明密不可分的联系。

  东女国虽亡,但其文化却为吐蕃所吸收,成为吐蕃文化暨藏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吐蕃的一妻多夫习俗、妇女享有较高地位、鸟卜、赭面之俗、建筑技术与丧葬制度等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传承关系,而民族学调查则表明至今川藏地区仍残存有东女国文化因素。今四川藏区的嘉戎藏族,仍信奉对木尔多(dmu-rdo)神山的古老崇拜。木尔多神山是木尔多和斯巴嘉尔木(srid-pa-rgyal-mo)的圣山。而所谓“木”(mo)在藏语中一般指女性。“嘉尔木”意即女王、后妃或神妃,“斯巴嘉尔木”即众生之女王。通过民族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调查及研究,格勒博士指出,嘉戎地区在古代存在过以女性为中心,或以女性为王(首领)的女性崇拜时代,“嘉尔木”之称应该就是唐代藏族人民对“东女国”的称呼。

苏毗王国

  苏毗是藏族历史上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新唐书》说苏毗是“西羌种”。可知苏毗原属羌系民族。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 Pelliot)认为,苏毗是一个藏种的国家,苏毗系羌系民族的名称,而“孙波”则是吐蕃(逻娑Lhasa即拉萨一带西藏民族)的名称。此论已为学界公认。

  苏毗的原始居地在今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南木林县一带。也即襄曲河(shangs chu)流域。因此藏文史籍又称襄曲河为苏毗河(sum po cho bo)。苏毗“在葱岭之南”,可知苏毗原居于青藏高原西部及西北部。之后逐渐东扩,一直抵达拉萨河流域和昌都的西北部一带,我们课题组在丁青寺院背后的山顶上发现许多传说是古代孙波居住的建筑遗迹(见照片)。

  《隋书》记载,苏毗“人有万家”,可见隋朝时期苏毗已是有户逾万的大国,兼之地域广阔,更是雄长一方。由于苏毗国内实行女王与小女王的共同执政,逐渐出现了裂痕,矛盾日益激化。当时,苏毗女王达甲吾(Stag skya bo)居于辗噶尔旧堡,而小女王墀蚌苏(khri bangs sum)则居于悉补尔瓦之宇那(今拉萨北)。达甲吾颟顸昏庸,骄纵暴戾,大臣念·几松上言劝谏,反为达甲吾所逐。念·几松乃暗中策划,杀死达甲吾,投奔墀蚌苏。

  墀蚌苏大喜,重赐念·几松。念·几松之妻恣意妄为,残酷虐待奴户,激起民怨,而墀蚌苏亦非明君。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大臣暗中联系驻扎于秦瓦达孜宫的吐蕃达日年塞赞普,图谋颠覆。

  达日年塞之子南日伦赞继位后,便与苏毗众旧臣起誓结盟,里应外合,一举占据苏毗王宫,处死了昏庸的女王墀蚌苏,王子“芒波杰孙波逃遁突厥”。苏毗归属于吐蕃。

  据《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载:南日伦赞时代,吐蕃控制的地域,南到雅隆、达波,东到达布、娘波,西到藏地、朱孤(dru-gu),北到苏毗。显然,此时苏毗本部已归于吐蕃治下,南日伦赞甚至改之为彭城(今拉萨北)。不久,南日伦赞死于内部斗争,苏毗与达波、娘波等纷纷叛起,各自独立。证明苏毗女王、臣民并不甘心受吐蕃的统治。

  公元七世纪南日伦赞之子松赞干布时,又重新征服苏毗、达波诸部,统一了青藏高原地区。此时,吐蕃的疆域,已由初期的以雅隆悉布野部为中心的“三茹”(ru-sum),扩大为“五茹”,增加的“五茹”之一就是“孙波茹”(sum-pa-ru),表明苏毗再次为吐蕃所征服。苏毗被征服后,大部分被藏化,而吐蕃也把苏毗视为本民族的内部成员。苏毗有功的奴隶主,如#、巴、农、蔡邦等君臣也成为了吐蕃上层新贵族,整个苏毗连同羊同、党项、吐谷浑一起称作内四族。敦煌藏文文书将吐蕃与苏毗连名,简称“蕃孙”(bod-sum),说明吐蕃兴起后征服苏毗,并将之纳入了藏族。

  苏毗与吐蕃合一后,苏毗军队成为吐蕃武力扩张的得力工具,在河陇、西域一带屡次征战。苏毗也成为吐蕃的后方大基地,即所谓“吐蕃举国强援,军粮马匹,半出其中”。

  苏毗为吐蕃征服后,仍保有相当的势力。《新唐书》的《苏毗传》记载:苏毗在吐蕃诸部中“最大”,其范围,东与多弥(即难磨)为邻,西接鹘葬硖,有人口3万户。也有苏毗人不堪忍受吐蕃奴役之苦,前去“投唐”。唐玄宗天宝(公元742~756年)中,就有苏毗王没陵赞率部投唐之事,结果被吐蕃发现,没陵赞及其家族共二千余人被杀;天宝十四年(755年)春,“苏毗王子悉诺逻去吐蕃来降”,悉诺逻系没陵赞之子,投唐而事泄,其一千余部众被吐蕃所杀,悉诺逻本人则逃至陇右,后来到了唐都长安。

  唐以后,苏毗很少见于史载,表明苏毗逐渐藏化。

  苏毗女国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苏毗的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其中狩猎占有突出的地位,史书所谓“以射猎为业”,男子唯务耕战狩猎。苏毗物产丰富,出产牦牛、骏马、黄金、黄铜、朱砂、麝香、盐等。手工业及商业贸易在苏毗也十分兴盛。史书记载苏毗“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苏毗的#石,与当时天竺、波斯、高昌等地的丝路贸易有关,而女王喜爱的纹锦则来自中原。苏毗与中原、天竺等地的商贸频繁,与苏毗的对外联系密不可分。早在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苏毗已遣使朝贡,与中原发生了联系,其间与雅隆吐蕃有过战争后,苏毗还与天竺、党项有过数次战争。

  苏毗的政治 苏毗虽然已进入了奴隶制初期,但却保存了大量的母系氏族的残余,或者说苏毗以女权为核心立国,是一个母权国家。《隋书·西域传》之“女国”条记载,“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女王每五天听朝政一次,小女王则协助管理。王位由女王终身把持,女王死后,国中则厚敛金钱,求死者族中贤女二人,一人为女王,一人为小女王,共主国政。若女王死,则由小女王继任。“女王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金聚,据外国学者托玛斯的研究,意为“家人”,男子无权处理政事,只能“以征代为名”,即从事战争或耕田,这就是金聚的含义。

  苏毗的风俗 富有女国特色。史称“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表明女国重发轻男。女国又有鸟卜之俗:在人祭仪式后,“入山祝之,有一鸟如雌雄,来集掌上,破其腹而祝之,有粟则年丰,沙石则有灾,谓之鸟卜”。女国崇拜阿修罗神、树神。阿修罗是天竺神话中的神灵,因常与天神战斗,而被视为战神。丧葬制度方面,苏毗盛行二次葬,“贵人死,剥取皮,以金屑和骨肉置于瓶内而埋之。经一年,又与其皮纳于铁器埋之”。 苏毗也有赭面之俗,无论男女均以彩色涂面,甚至“一日之中,或数度改之”。

  苏毗的文化 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在建筑、医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而后人从吐蕃文化中也可以看到苏毗文化的痕迹。至于今天的青海互助哈拉直沟乡有“苏毗村”,贵德县东与黄南尖扎县交界有“苏毗峡”、“苏毗人”,则是苏毗文化不甘完全为历史堙没的见证。

地理

  昌都的地势是西北部高,山体较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东南部低,山体被切割成星罗棋布状。谷地由北向南逐步加深,岭谷栉比,河谷深切,仅有零星残存的高原面。高原主要颁布在他念他翁山北段和宁静山,海拔在4000~4500米以上,最高处是位于边坝县境内的念青唐古拉山脊,海拔高达6980米;在北纬30°以南,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河谷底海拔2500~3500米,最低处是芒康县的金沙江河谷,海拔仅2296米。

  昌都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三条大江与三列山脉相间分布,平行骈走。从西向东依次是伯舒拉岭、怒江;他念他翁山、澜沧江;达玛拉山-宁静山、金沙江。山脉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脉之间有深邃的河谷,山岭与河谷的高差达1000~2000米。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地形结构,使雄美壮美的青藏高原愈加多姿多彩。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南北长约445公里,东西宽约527公里,东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面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区东大门。昌都地区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享有"世界屋脊"的美称。昌都地区现辖11个县、10镇(区),159个乡。总人口57万人,居住着藏、汉、回、纳西等21个兄弟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8%。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藏族人民同汉族人民及其他民族一道开拓了辽阔的疆土,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文化。

  昌都气候多样,西北部、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湿分明,夏季多夜雨,冬春多风。昌都地区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年降雨量400-600毫米,无霜期80-127天。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属于立体性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区气候的突出特征。是全国空气污染最小的城市,也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农、牧、林、副、鱼五业俱全,瓜、果、桃、梨品种繁多;水能资源达三千多瓦;树类达一千五百多种;六百余种飞禽异兽;上千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近百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开采前景十分可观。

  昌都人民在个族兄弟民族的帮助下,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绘画了昌都的大好河山,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建立起电力、建材、建筑、印刷、皮革、煤炭、机械、化工、矿业、自来水等多种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随之而飞速发展的商业、粮食、金融、气象、邮电、医药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饭店、舞厅、等现代化建筑和服务设施,遍布整个市区。

  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跨经昌都。以昌都为枢纽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跑道最长的邦达机场。储量居全国之首的玉龙铜矿,具有四千多年的卡若遗址,达玛拉山的恐龙化石等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昌都地区土地资源的总体比例是:五分草地三分林,暂不宜利用的有二分。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6301万亩,其中牧草地面积8433万亩,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51.74%,人均占有草地面积156亩。虽然草地面积大,但质量差,主要是天然草地。好的和比较好的一、二等草地仅占草地面积的52.5%。由于土地质量较差,在区域性气候条件下,牧草生长缓慢,低矮,稀疏,覆盖率只有30%~70%,载畜量受到限制,草畜矛盾突出,因此制约了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

  林地面积4464万亩,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27.4%,人均占有林地面积82.7亩,其中灌木林占37%。人均占有耕地1.5亩,其中分布在海拔3700米以下河谷地带的只占31%,而分布在海拔3700~4300米高原上的占69%。二、三等耕地占25.7%。

  昌都还有暂不宜农牧林的土地,占全区土地资源总面积的19.7%。其中有裸岩地、砂地和砾石地;还有的土地海拔太高,开发难度大,无法改良利用。

植物资源

  1.栽培作物。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青稞占72%,小麦占15%,玉米、杂粮、豆类仅占13%,油菜占0.7%。种植的喜凉作物有冬青稞、冬小麦、春青稞、春小麦、豌豆、蚕豆、马铃薯、甜菜;喜温作物有玉米、小米、鸡爪谷、油菜、芝麻、荞麦等;还有苹果、梨、桃、杏、葡萄、石榴、核桃、花椒等果树;喜温瓜类和喜凉的蔬菜有南瓜、西瓜、黄瓜以及西红柿、辣椒、茄子、莲花白、大白菜、花菜、油菜、菠菜、萝卜、芹菜、莴笋、葱、蒜、韭菜等。由于昌都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温、水协调,适宜于喜凉作物生长,水果品种多,质量好。察雅、八宿的苹果个大,色泽鲜艳,皮薄脆香。芒康、左贡的石榴则皮薄、肉多、味美。

  2.野生植物。昌都地区的森林资源是我国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树种多,材质好,木材蓄积量大,而且均为原生林。根据1991年调查资料,全区活木蓄积量3.64亿立方米。暗针叶林主要有云杉、冷杉、高山松、油松、大果红松、鳞皮杉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有青杠、山杨、桦木、川滇高山栎、大果园柏、槭树、核桃、云杉、高山松等。此外,还有高山柳、三棵针、锦鸡儿、杜鹃金露梅、爬地柏等灌木林。除建材林外,还有药用植物1200多种,主要有冬虫夏草、贝母、大黄等。冬虫夏草以虫体饱满、外色金黄、内色粉白、味鲜、清脆而闻名中外,年产量约1~1.5万公斤。贝母有川贝母、梭砂贝母、高山贝母、喜马拉雅黄芪贝母等五种。大黄又有掌叶大黄,喜马拉雅大黄、心叶大黄、塔形大黄、藏边大黄等品种。其中掌叶大黄被药典记载为药用正品。此外,还有知母、胡黄莲、天麻、三七、雪莲花、当归、党参、秦艽、雪山一枝蒿等。在林区和草原,还有丰富的菌类资源。如香菇、猴头、獐子菌、松茸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含有抗癌物质,远销国内外。

动物资源

  在昌都地区辽阔的草原上和茂密的森林中,繁衍生息着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这里被动物学家誉为“雉类王国”。

  1.家养动物。主要有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绵羊、山羊、猪、鸡、鸭、鹅、兔等。

  2.野生动物。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54种。兽类动物主要有猕猴、滇金丝猴、豺、獐子、赤狐、藏狐、黑熊、棕熊、马来熊、石貂、水獭、小灵猫、金猫、豹猫、豹、方豹、猞猁、狐狸、狼、白唇鹿、马鹿、水鹿、普氏原羚、藏原羚、岩羊、盘羊。乌类动物主要有彩鹳、黑鹳、赤麻鸭、金雕、鹰、雕、蛇雕、草原雕、鸢、苍鹰、秃鹫、松雀鹰、藏雪鸡、藏马鸡、血雉、雉鹑、大徘胸鹦鹉。鱼类主要有怒江裂腹鱼、光唇裂腹鱼、裸腹重腹鱼等品种。其中鲤科的裂腹鱼亚种,不仅种群数量多,而且分布范围广,具有很高的渔业开发价值。

矿产资源

  昌都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铝、锡、铬、钼、铀和云母、水晶、盐、大理石、石灰石等近百种。经多年勘探查明,昌都地区含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以江达的玉龙为中心,跨越江达、贡觉、芒康,长300余公里,宽10公里,已测铜金属储量800多万吨,预测总量达4000多万吨。玉龙铜矿储量65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斑岩铜矿。还伴生有钼矿15万吨,居我国第10位;铅锌矿29.70万吨,锡矿2.15万吨,铁矿2亿吨以上;煤田六处,预测储量7.16亿吨,占自治区煤储量的一半。类乌齐县锡矿储量4万多吨;贡觉县油扎盐矿储量4亿吨。此外,芒康县的金矿、察雅县的大理石、俄洛桥的石灰岩等储量也相当丰富。

水力资源

  昌都地区江河湖泊众多,三江水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年径流量约389.4亿立方米。其中,金沙江流域年降水量148.2亿立方米,年径流量88.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238立方米/秒;澜沧江流域年降水量234.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10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64立方米/秒;怒江流域年降水量343.1亿立方米,年径流量192.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602立方米/秒。

  三江河水补给来源,上游多为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下游多为雨水。据澜沧江昌都站的水文资料,地下水、融水、雨水三者的比例分别为35%、33%和32%,是混合补给型河流。河水来源的季节变化是造成流量变化的基本原因之一。冬春季节气温低,降水少,河水基本上靠地下水补给。进入雨季,河水上涨,流量猛增,往往在7月上、中旬出现一次高峰。三江流域由于工业不发达,农作物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甚微,土壤、河流基本上没有受化学污染,河水水质好,矿化程度约200~300毫克/升,年均含沙量低于1斤/立方米(但紫色岩地区河沙含量较高),是最为洁净的人畜饮用水与工业用水。目前,昌都水能资源的利用率仅占总量的0.54%。

  三江流域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集地区。河流的天然水能理论蕴藏量4000万千瓦,占西藏总储藏量的20%,居西藏各地区之首。其中,金沙江流域516.9万千瓦,澜沧江流域903.90万千瓦,怒江流域2626万千瓦。三江及其干流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水量稳定,天然落差相对集中,适宜修建大、中型电站。如澜沧江干流真达(芒康)、古学(芒康)、支流金河(昌都)三处修水电站,可分别装机140万、120万和5.4万千瓦。目前,昌都地区在三江支流上修建了电站68座,装机容量2.5万千瓦,仅占河流天然水能理论蕴储量的0.06%。

  昌都地区的地热资源同样丰富,有间歇喷泉、沸泉、热泉、温泉等。

旅游资源

  昌都地区有奇峰异洞、神山圣湖等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也有千百年来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康区25座神山多数在昌都境内,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第一寺——强巴林寺就在昌都县城。全地区有寺院539座,除藏传佛教的萨迦、宁玛、噶举、格鲁教派及本教外,还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教堂。噶玛噶举派的祖寺——噶玛寺的唐卡画和八宿的岩画是艺术珍品;著名的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和达玛拉山恐龙群化石举世闻名;此外,还有集冰川和湖泊为一体的然乌湖,边坝县的普玉白、黑、黄三色湖等瑰丽景观,高原的风光和独特的地貌,封闭而恬静的自然环境,给昌都地区的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物产

  昌都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盛产冬虫夏草、雪山雪莲、红景天、藏红花、草红花等高原名贵中草药,昌都的瓜、果、梨、桃等高原水果,品种繁多,亦是购物美食首选,其中以八宿的醉梨,最为有名。

  昌都地区的各种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色彩艳丽,图案精美,民族风情浓郁,购之馈赠亲友,或作家居装饰,无不别有风情,富有创意。而锋利铮亮,制作精美的各式藏刀,就更是喜爱品刀、藏刀朋友的出行首选了。

  昌都地区有名的土特产主要有虫草、贝母、雪莲、核桃、藏刀及高原畜产品等。另外,昌都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也极富特色,其制作精美,结构多样,特别是位于扎曲河上游,离昌都县城120公里的嘎玛地方生产的手工艺品更是闻名康藏。

  昌都醉梨 出产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及左贡县,怒江两岸的上林卡与下林卡区。醉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醉梨传说是天神为了欢迎文成公主一行,代酒洗尖的宴品。这些地方数百年的老梨树,仍然满树盈果,倔强地生长。

  氆氇 藏语音译,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是做服装、鞋帽的主要材料。西藏不产棉花,而盛产羊毛,所以氆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地位就如内地的棉布一样重要而又普及。氆氇生产几乎遍及农区、半农半牧区,以扎朗、浪卡子、江孜、芒康等地产的最为著名,相传有2000多年的历史。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棱织机。织好的氆氇是白色,宽24厘米左右,可以做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的。黑色用于做衣服鞋帽,彩色氆氇一般做装饰。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能好,所以深受群众喜爱。

  冬虫夏草 又叫虫草,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长的一种奇特的东西,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一种虫草真菌。怎么长出来的呢?夏季,虫子将卵产于草丛的花叶上,随叶片落到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便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层里有一种虫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侵袭那些肥壮、发育良好的幼虫。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钻向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慢慢消失了,体内变成充满菌丝的一个躯壳,埋藏在土层里。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长成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雪莲 属菊科,保护级别为3级,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雪莲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因此保护雪莲种质资源,无论在科学上或医药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贝母 生长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灌木丛和高山草地上。每年8、9月份采挖。贝母性微寒、味甘苦、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可同其它食物配合进补身体,属名贵中药材。

  藏毯 分为三种:一是用牦牛绒毛线和羊毛线合织而成的,图案较鲜艳复杂,质地轻柔;二是用绵羊细毛线编织而成的,式样较简单素淡,但也有用彩线编织成花样较多的薄毯;三是“卡垫”,即垫子。用帆布或牛皮装着獐子毛、青稞秆或干草等,质地结实。配搭得宜的话,可成为家居理想的装饰品。

  藏香 是藏族民间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一方面人们用它朝圣拜佛,避鬼驱邪,另一方面燃点由药材和香料制成的藏香,可以让空气清洁,心情舒畅。藏香的生产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它无时无刻地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

  藏腰刀 西藏传统手工业品,具有生产、生活、自卫、装饰四种效用。是当地群众的恃需用品。汉代就已开始生产。分长刀、短刀、小刀三种。长刀约长一米左右,作武器,短刀约长四十厘米。小刀长十多厘米,一般用于生活。腰刀分刀和鞘两部分。刀是用钢材锻制而成,晶光发亮,刀刃锋利。刀把用牛角、木料制成,、把两端用铜皮或铁皮加箍,并镶嵌银饰。刀鞘分两种:一是软刀鞘,用牛皮缝制,装小刀用;另一种是硬刀鞘,里面有两片薄木板,外面用铜皮或铁皮、牛皮包裹。鞘上一般有银饰,上刻有各种图案,有的并镶嵌各种宝石,精巧、美观。腰刀的主要产地是拉萨、当雄、拉孜、易贡等地。

  藏鞋 藏族男女鞋,外观均像舞台上古装戏里穿的靴子一样,用牛皮做底,底高二寸,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也有线条、花纹,鞋帮用各色丝线或各色皮革、氆氇、金丝缎制成。藏鞋大致分为三种,即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扎鞋。一般采用氇氆、毛呢、围裙做料子。松巴鞋以花纹美丽而著称;嘎洛鞋美观、结实;多札鞋产于昌都。

昌都各地名土特产品

  • 昌都县:麝香、虫草、花鱼、鳊鱼、民族手工艺品等
  • 江达县:虫草、大黄
  • 贡觉县:鹿茸、松茸、木耳
  • 察雅县:藏靴、银器、藏白酒
  • 左贡县:藏刀、雪莲、松茸、核桃、藏梨、葡萄酒
  • 芒康县:松茸、木耳、大葱、藏白酒
  • 盐井区:红盐、木耳、松茸、核桃、雪梨、葡萄酒
  • 八宿县:花椒、核桃、怒江裂腹鱼
  • 边坝县:贝母、青稞酒
  • 洛隆县:雪莲花、贝母、虫草
  • 类乌齐县:金银手饰、氆氇、鹿茸、虫草
  • 丁青县:虫草、大黄、玉雕品、虫草、贝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昌都地区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昌都锅庄芒康弦子舞丁青热巴昌都县嘎玛嘎志画派芒康盐井古盐制作技艺江达波罗木刻雕版技艺芒康三弦舞

  自治区级的有:昌都嘎玛乡手工艺制作技艺、丁青孜珠寺苯教羌姆、边坝格萨尔说唱、边坝锅庄、察雅香堆藏戏、八宿格萨尔说唱、左贡县尼木棋、昌都县古姆游戏、芒康夹加面、昌都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丁青苯教藏医诊疗、昌都般龙特色藏医药、江达服饰

  县级的:

  • 边坝县:格萨尔说唱、边坝锅庄、边坝藏刀制作工艺
  • 芒康县:盐井家加面、纳西乡加大村婚姻节、纳西乡纳帕
  • 左贡县:尼木棋、东坝民居、左贡寺“果堆”、田妥寺“堆松”、美玉饰马手工艺
  • 八宿县:协昂热巴、桑珠德钦林寺“夏那”墙、荞麦饼制作、葡萄酒制作技艺、吉达乡八宝服饰、吉达乡“堆责”服饰
  • 江达县:江达服饰、牦牛帐篷制作技艺、岩比手工艺制作技艺
  • 洛隆县:洛宗糌粑、康沙热巴、康沙陶器制作
  • 类乌齐县:仲确节、岭卓舞、格萨尔“羌姆”
  • 丁青县:苯教藏医诊疗、苯教“美林”画派、尺牍手工艺制作
  • 贡觉县:三岩民俗民风
  • 察雅县“香堆藏戏、扩大格萨尔说唱
  • 昌都县: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柴维乡佛像打造技艺、藏牌、古姆、日通藏药、强巴林寺"羌姆"、嘎雪通、小跑赛马、扔波利、赛牦牛、击阿九、照朱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