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启钤汉语拼音:Zhu Qiqian,1872~1964),中国北洋政府官员,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字桂莘,号蠖园。光绪举人。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等职。1912年7月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处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1920年任《四库全书》印刷督理。朱启钤对中国古建筑艺术颇有研究,曾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对织绣、漆器艺术也颇有研究。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李仲明营造法式》、《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等。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

  朱启钤为学极广,建筑、治水、丝绣皆为所爱。酷爱藏书,家中建了藏书地名为“存素堂”,编有《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著录四百余种。还有一本《存素堂账目》,记录了众多建筑方面的书和边疆资料以及铜镜、瓷器、银器、书画、碑帖、缂丝、绣品、石章等。朱启钤是我国20世纪最早的一位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卓越组织者及开路先驱。他曾任“中国营造学社”社长。1917年弃政从商,1919年获宋官修的《营造法式》一书,并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1925年筹办“营造学社”,后得到中美庚歆基金会资助,于1930年2月成立“中国营造学社”,1949年后供职于中央文史馆,并任古代文物修整所顾问。出版、校对或发表的专著与论文,主要有《哲匠录》、《三几图》、《蠖园文存》、《芋香诗录》、 《题姚承祖补云小筑卷》、《中国营造学社缘起》、《元大都宫苑图考》等。他为中国古建筑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为古建筑研究事业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并在城市建设、文物保护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朱启钤还是一位收藏家,1950年,他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 56 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还先后将大量藏书分别捐给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古代建筑修整所和贵州图书馆。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