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鹄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梁鹄东汉书法家。字孟皇,东汉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灵帝时官至选部尚书,迁幽州刺史。后附刘表,复归曹操。以善八分著名,书体颇得师宜官法。曹操甚爱其书,以为胜于师宜官,宫殿题署,多出其手。存世作品有《孔羡碑》、《大飨碑》、《受禅表》等。

  自幼爱好书法,曾得到东汉著名书法家师宜官的熏陶,以擅八分书而闻名朝野。朝廷举孝廉推为郎官,从此步入仕途。汉灵帝(168-1890)欣赏其书法,召至鸿都门下,曾出任凉州刺史,返回朝廷后由侍中而官至选部尚书。

  书法用笔斩截,干脆利落,骨气凝重,筋力丰足,笔势雄健,方笔多于圆笔,凌厉中见朴厚,方正中多变化,充分体现了八分书的技巧、气势和神韵,完全证实了善书大字的雄浑与壮阔。梁鹄创造的“折刀头法”,书写时竖锋起笔,逆入平出,中锋运行,笔画丰实而有内劲,正是这种折刀头法使“横画下笔处下垂的顿势,所谓‘蚕头’,收笔处上仰的

  捺脚样子,所谓‘燕尾’都没有了”。在结构上字形扁方、意态宽博、横势舒展、左右均衡对称;在布局上直行之内字间隔横行较宽,直行较窄,仪态万方、笔法纯熟,厚重淳美,呈现出浓郁的古朴韵味。笔画粗细中规入矩,横画起笔的蚕头变成了斜截方头的折刀头;收笔波磔厚而短,去翻飞之势。用笔以方笔为主,转折之处加强了顿挫棱角分明,撇画收锋后上挑有出锋;捺画方出,显得非常刚劲。笔画粗细有变化,竖画的二端方而平,竖弯钩写成平脚,左右结构力求收敛。笔法点、横、撇、捺、钩等逐渐成熟成形,已有楷书“永字八法”的法度,直开楷法之门,由隶向楷的变化日渐显露。至钟蒜、王羲之“专务姿媚,妍巧万状”,隶意殆尽,楷书成熟。到了唐代八分书还在流传使用。对于梁鹄的八分书法历代评价都很高,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云:“梁鹊书如太祖(曹操)忘寝,观之丧目。”庾肩吾《书品》说:“孟皇(梁鹄)功尽笔势,字入帐中。”唐李嗣真《书后品》评:“梁氏石书,雅劲于韦(诞)”张怀灌《书断》称梁鹄书为妙品。

  在八分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梁鹄、师宜官、邯郸淳、左子邑等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是被公认的声名显赫的影响作用巨大的八分书法大师,尤其是梁鹄为八分书的传播、演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