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saṃskṛtā vāk, 简称 संस्कृतम्,saṃskṛtam),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的一种古代语言。和拉丁语一样,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

  广义的梵语包括三种:吠陀语——印度古代四吠陀的语言;史诗梵语——两大史诗的语言;古典梵语——许多文学作品,包括迦梨陀娑等的作品,以及宗教哲学科学著作的语言。狭义的梵语只指古典梵语。

  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视作一种宗教仪规而得以丝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有人认为它是梵天的语言。

  从梵语的原名samskrtam(整理好的)看,梵语似乎是人工组成的语言。也有人认为,梵语曾经是活语言。在印度古代的戏剧中,神仙、国王、婆罗门等高贵人物说的都是梵语,而同他们对话的妇女等低级人物只允许说方言俗语,关于这个问题,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说:“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47个字母)。梵语这个名词,可能就代表印度语言学者早有的想法。不过,梵语一词在中国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梁高僧传》卷一《安清传》说:“于是宣译众经,改胡为汉。”“胡”字在同书的元、明本作“梵”。用“梵”代替“胡”,表示中国学者对梵语有了进一步认识。

语言特征

  梵语在历史上使用过一些不同的字母。现在印度流行的是天城体字母。梵语元音分简单元音、二合元音、三合元音;辅音分喉音、腭音、顶音、齿音、唇音、半元音、咝音和气音等。名词有性(阳性、阴性、中性)、数(单数、双数、复数)、格(体格、业格、具格、为格、从格、属格、依格、呼格)的变化。动词变位包括单数、双数、复数;人称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时间分现在时、未完成时、完成时、不定过去时、将来时、假定时;语态有主动、中间、被动;语气分陈述式、虚拟式、命令式、祈使式(不定过去时的虚拟语气);语尾分原始和派生两种。

梵语文献

  在世界上所有的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异常丰富,可以称为人类共有的瑰宝。广义的梵语文献包括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包括大量的梵书、经书、奥义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事记。此外,它还包括大量的语法书、寓言故事集,以及医学、自然科学、文艺理论等著作。用典型的古典梵语写成的印度古典文学作品,更是文采斐然,影响深远。许多著名的作家,如跋娑、首陀罗迦、迦梨陀娑、檀丁、波那、苏般度、薄婆菩提等,在印度文学史上,灿如列星。佛教大乘的经典大部分也是用梵语写成的。有几部原始佛教的经典,原来用俗语写成,后来逐渐梵语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佛教梵语或混合梵语。

欧美的梵语研究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梵语文学作品引起了欧洲学者的注意,开始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梵语。从此,一方面产生了19世纪最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印欧语系比较语言学;另一方面又促成了德国学者称之为比较文学史的学科。由后者又衍变出现在几乎风靡世界的比较文学。

中国古代的梵语研究

  中国有1,000多年的翻译佛经的历史,非常注意梵语的语言特点,但是系统的研究却非常缺乏。既没有翻译梵语语法,也没有写出梵语语法。唐代出现了一批有关梵语的书籍,如智广撰《悉昙字记》,义净撰《梵语千字文》,全真集《唐梵文字》,礼言集《梵语杂名》,僧怛多蘖多、波罗瞿那弥捨沙集《唐梵两语双对集》等。这些书的撰写目的是为了翻译佛经。这些书中有的只研究字母,有的则是模仿中国流行的《千字文》一类的书籍,只列举梵汉两语的单词,而根本不讲语法。义净在《梵语千字文》的序言中说:“并是当途要字,但学得此,则余语皆通,不同旧千字文。若兼悉昙章读梵本,一两年间即堪翻译矣。”这是难以做到的。其后还有一些书,如《翻梵语》、《翻译名义集》等,也只是单词对译一类的书。从《高僧传》中可以看出,唐代一些佛教寺庙曾教授梵语,至于用什么课本,怎样教,今人并不清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一些僧传和其他书籍中间或有一些论述梵语语法的记载,如《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但所记几乎只限于名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