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 标识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Paralympic Games),又译为帕拉林匹克运动会伤残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奥会残奥帕奥,是一项为身心障碍者而举办的综合型国际体育赛事,词源由Paraplegia(下半身不遂)的Para,加上Olympic的lympic组成。参赛者包括移动障碍、截肢失明脑性麻痺等带有身心障碍的运动员。1960年起开始举办夏季帕运、1976年开始举办冬季帕运,两者的举办时程分别于1988年及1992年起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步,包括在同一个主办城市、以及在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后的一个月内举行。

历史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出现了不少残疾军民,一次大战结束后,复健治疗渐渐被重视,为了减少因为肢体伤残所带来的影响,这些残疾者开始接受体能训练,从运动中帮助复健以及回复自信。

1948年,一位医生路德维希·古特曼英格兰为二次大战时的脊髓损伤军人组织了一个运动竞赛团体,四年之后,荷兰开始有参加者加入了这运动会。这就是残奥会的起源。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于2001年6月19日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签署协议,授权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主办权谁属;另一方面,一旦获选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必须兼办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同时获得奥林匹克运动会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两个运动会之主办权。而且在奥运结束后必须在几个星期内完成残奥会的大小事务,以赶上残奥会的开幕仪式。

普及的帕运会

第一届的残疾奥运于1960年的罗马,只有400多名运动员参加,2000年悉尼残奥会中,已经有超过4000名运动员参加。2012年共164个国家以及地区参与,运动员人数为4302人。


在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外拍摄的“残奥会之父”——医生古特曼的雕像,2022年2月24日。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1948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曼德维尔医院16名下肢瘫痪的病人坐在轮椅上拉弓、瞄准,进行了一场射箭比赛。组织这场比赛的正是从德国逃难至英国的神经科医生古特曼。古特曼不只为让那些伤员更舒服地度过所剩不多的时日,而是要让他们有尊严地活得更长久。1960年,古特曼创办的比赛第一次走出曼德维尔,在罗马奥运会后于相同的场馆举行,这随后也被认定为历史上首届残奥会。1976年残奥会起,夏季项目参赛者不再局限于脊椎损伤人士,而是增加了截肢、视力障碍等选手,首届冬残奥会也于同年举行。古特曼曾表示,举办运动会对残疾人而言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这位“残奥会之父”的雄心壮志是:他并不想要展示残疾人也可以在运动中表现不错,而是告知世人他们也可以是精英选手,就和那些奥运选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