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公凯(1947年1月24日-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宁海人。国画大师潘天寿的二子。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代表作品有《融》、《仲夏之梦》、《水墨荷塘》系列。

  1964年8月就读于浙江美院附中,后在浙江美院国画系进修。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6月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等。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画创作和美术史论教学工作,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5月至1994年1月曾赴美国伯克利大学研访。获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二十年来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出版论文集《限制与拓展》、专著《潘天寿评传》、《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主编《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现代设计大系》;编撰《中国绘画史》。潘公凯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令人仰慕,曾多次在纽约、旧金山、香港、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等地举办大型个人画展,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91年10月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知识分子”。

  潘公凯最早是学画写意人物,受李震坚、方增先影响,走浙派人物画的路子。之后又想完全摆脱素描影响,纯用线、平面化造型来画人物,画了一幅“顾恺之”又放弃了。后他开始整理潘天寿的理论。1980年代中期,潘公凯提出中国画的发展策略,希望用20年的时间维护中国画传统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被视为“守旧派的新代表”。自1985年以后,潘公凯基本不再画人物,而是专注于水墨花卉,开始临摹,研究吴昌硕“文人气浓厚又有力度”笔墨风格。在潘公凯看来,画不画人物不是关键问题,如何接续传统才是关键。他认为中国传统的绘画是有主线的,主线就是文人画系统。比如唐代以前是人物为主,宋代以后是山水为主,明代以后转变为花卉为主。文人画系统发展到民国,发展到20世纪,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的作品就是写意花卉,因此他决定从写意花卉这里接起往下走。

  潘公凯的写意花卉是意象的,他充分发挥水墨特有的抽象性,但没有踏进抽象主义的疆域,潘公凯之所以审慎地处理情、景、境之间的关系,一是为了追求作品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表现力的丰富性,更是为了保持与传统水墨人文精神的一脉相承性,而不使水墨与传统的人文精神脱节而走向“实验水墨”或“非水墨画”的境地。大笔大墨能够造势、造效果,但在精神内涵与形式美感上容易流于空泛。潘公凯在这方面做了费尽心思的探索,并取得了成果。在大幅画中他用大笔触、大墨块布局时,即十分注意发挥笔力、墨韵的作用,而落笔之后则更加审时度势地做因势利导的处理,然后再细心收拾细部,在保留大气势的基础上讲究笔墨情趣。而在小幅画中,他则主要用有韵味的长线和墨块来统率画面,有时辅以淡彩,在尽情发挥笔线的长短曲折和齐与不齐中,在墨的浓淡、虚实与黑、白、灰的关系中,求理求趣。

  潘公凯将艺术格调看成是知识精英的群体性精神的价值取向,他在创作中与其说是在追求形式美感,毋宁说是更多带有学术性的探究精神。徐悲鸿先生曾把画家分为两个类型:学究型和明星型,潘公凯属于前者,他的水墨画不为取悦观众和市场而作,格调是高尚和纯正的。在潘公凯的水墨中看到他为人的正直、执着和做事的认真,性格的倔强以至有些固执,看到他的理性思考和学术修养,也看到他内心世界的一些孤寂和理想主义的情怀。

简历

  • 1947年 生于浙江。
  • 1968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受“文革”迫害牵连,下放农村。
  • 1968年—1979年 在浙南贫困山区从事农村文化工作和美术创作。
  • 1979年—1986年 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助教。
  • 1986年—1987年 任浙江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讲师。
  • 1987年—1992年 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副教授。1992年—1994年赴美国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获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
  • 1994年—1996年 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浙江省美协副主席1996年—2001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副主席。
  • 2001年至今 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