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克庆(1933年- ),中国雕塑家。安徽含山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代表作品:《李白》、《朱自清》、《白求恩在太行山》、《尼罗河的女儿》、《撒哈拉之歌》、《科技之光》、《五卅惨案碑》等。

  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校作研究生,后在雕塑系任教。1959年参加首都十大建筑的雕塑创作活动。1961年 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进修,1963年归国继续在中央美院任教。1974年率队赴西藏创作大型泥塑《农奴愤》。1984年参加我国赠送日本的石雕《和平》纪 念像的集体创作。1987年为埃及开罗国际会议大厦创作雕塑《尼罗河女儿》。曾任中国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城市雕塑 规划组副组长、艺术委员会委员。擅长雕塑。作品《李白铜像》为新加坡收藏;《最后岁月》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章,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雕塑家,王克庆直接师承了刘开渠、曾竹韶、滑田友等前辈艺术家的写实技巧和创作风格。1961年,又赴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受到著名雕塑家柯年科夫、阿尼库申的教诲与影响,从而具有坚实的造型艺术功底,对西方古典的和中俄现代的现实主义雕塑规律有了系统的认识。当时他试图把雕塑知识和绘画知识结合起来,用水墨画画人体,作品展出后,苏联老师阿尼库申和艺术家们认为他很有才华,俄语叫“达朗特”。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归国后,王克庆举办了汇报展览,挨了一顿批,说他是形式主义,是挂着共产党员牌子搞修正主义,以后就是下去锻炼、改造,在那个“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年代,倔强的王克庆始终不肯放下手中的刻刀。

  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现实主义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曾经是王克庆这一代人的主要创作倾向,即使以后艺术手法的某些变化,王克庆也未脱离这个基础。他五十年代参与中央美院雕塑系领导首都十大建筑的雕塑任务,1973年负责组织石家庄和平医院雕塑创作任务,他和同志们翻山跋涉沿着白求恩的足迹走了一趟,产生其代表作《白求恩在太行山》;1974年率队赴西藏深入农牧民的生活,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大型泥塑《农奴愤》;1977年担任毛主席纪念堂雕塑领导小组副组长,一直到八十年代完成贺龙、罗荣桓、李大钊、闻一多、朱自清等革命者造像,都注重把握这种艺术特征。在写实的基础上,他进行适当夸张与变形,收到好的艺术效果。

  王克庆的作品,肖像雕塑占有相当的比例,像前边提到的革命者造像,都是其肖像的代表作。这种造型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象征性的类型化的人的立体体现,而是具体的单个人的艺术再现。它可以借助于某种姿势,但却并不依赖于故事情节和外部的运动,而主要在静思里显示人的内在气质和生命。不仅需要达到形似,更需要做到神似。朱自清与闻一多同是文人,但王克庆在塑造二者形象时却很好地把握了两人共性之中的个性,《闻一多像》着重体现了他粗犷、坚毅的一面,而《朱自清》石雕像又仿佛是内敛式的,在静态里更多了些内在的深沉。

  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王克庆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某些变化,创作了一些带有象征与抽象意义的作品。滨海城市威海,在改革开放中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也飞速增长,为了反映这个变化和威海人的精神风貌,威海特请王克庆设计一座雕塑。在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和认真构思后,一座20米高的不锈钢雕塑矗立在威海广场中心。这是一组美如风帆的形体,由于高度地抽象化而形同高耸的尖碑,那高低错落的弧形间的空间又像旋律一样流淌回环。绿地、灯光、音乐喷泉,以及折射于镜面的人流和城市景观,则与之构成了一个形、光、声、色的整体,使人留连往返,赞不绝口。

  作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代主任,王克庆还经常奔走于各个城市,以一个艺术家的责任感,对城市雕塑工作进行多方指导。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