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瑜伽行派汉语拼音:Yujiaxingpai;梵文:योगाचार,विज्ञानवाद,Yogācāra,Vijñānavāda),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之一,因实践上注重瑜伽修行方法而得名。又称瑜伽行唯识学派唯识瑜伽行派唯识派唯识宗,创始于弥勒,称瑜伽行派,至无著世亲时,加入唯识的观点,正式建立唯识学派。此派根本经典为《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重要的论师还有陈那护法安慧法称等,那烂陀寺一度是此学派的根据地。

  此学派与中观派并列。相对于中观派,唯识派又被称为有宗、法相宗,印顺法师称其为虚妄唯识系。藏传佛教称其为广见派、广大行派。

  在修炼瑜伽的禅观实践中,一些大乘佛教学者体悟到了阿赖耶识的存在,提出了“唯识”的概念。“万法唯识”或“唯识无境”是该派的理论特点。该派相信,阿赖耶识变现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假的存在,而变现一切事物现象的阿赖耶识才是实在实有的,故该派亦名大乘有宗或有宗。

  按照唯识理论,宇宙万有均由“识”所变现出来。识分为八:眼耳鼻舌身意以及末那、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是根本识,对阿赖耶的执著不舍,生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即末那),因有末那而有其余眼耳鼻色舌身等六识。所有前七识中的执取对象即是“境”。境从本质说是虚妄的衍生物,对境的执著更是迷误。瑜伽修习的目的就是转染成净,转识为智。为判断真妄染净,该派有三性三无性的理论,它描述世界的空性和虚妄假相之间的连接和转化,显示如何超越无常、染污、迷妄的现实,进到清净、圆满、觉悟的胜义境界。

  瑜伽行派的传统说法以弥勒为始祖。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弥勒应是某些早期唯识著作的撰述者。目前保存下来的托名弥勒菩萨的著作,主要有七部:《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中边分别论》、《究竟一乘宝性论》、《金刚般若经论》、《现观庄严论》、《法性分别论颂》。其中《瑜伽师地论》对后世系统的唯识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

  瑜伽行派思想的系统组织者是四五世纪之间的无著、世亲兄弟。无著确立了以唯识学说为基石的大乘实践体系。世亲对弥勒、无著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论释阐扬,撰成《唯识二十论》和《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论》以《华严经》的“三界唯心”作依据,对小乘、外道的各种实在论进行了批驳,论证外境源于内识的显现。《唯识三十颂》则系统确立了“唯识无境”的命题,又对诸识如何转变成外境、如何修持转依等问题作了详细说明。此外,世亲还撰写了《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确立了五位百法的内容,融会贯通了传统佛教对于世界的分析,有机地、系统地表述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建立了严密而庞大的唯识范畴系统。世亲还对维系唯识思想的业、熏习、佛性、转依等重要范畴作了重新阐释,以唯识思想为核心统一了整个佛学。

  世亲以后,唯识思想发展以注释《唯识三十颂》为基本路子。玄奘游学印度之前,印度已经出现了围绕该颂立论的十大论师。十大论师又分两派,其中的亲胜、德慧、安慧、真谛构成无相唯识派或前期瑜伽行派;陈那、无性、护法、戒贤、法称构成了有相唯识派或后期瑜伽行派。世亲之后的著名瑜伽行派学者,有陈那(5世纪末)和法称(7世纪中)一系。陈那力图从认识论逻辑的立场去阐述大乘佛学,他的《观所缘缘论》和《集量论》都说明了大乘宗教解脱理论同瑜伽行派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密切联系。陈那的学说具有浓厚的经量部色彩,因而他这一系被近代学者归入“瑜伽行经量部”。法称是陈那的再传弟子,他的哲学立场更朝着经量部肯定外境的认识前提转化。法称的《量评释论》等著作对瑜伽行体系中的逻辑理论进行了批判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