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贵阳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白云区

  白云区(汉语拼音:Báiyún Qū;英语:Baiyun District),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辖区。是贵阳北部的门户,是北通重庆、南达广西、西往云南的重要通道,是贵阳市六个中心城区之一,科技部命名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拥有全国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科普、改水、殡改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森林氧吧”之称,下辖两乡(都拉乡、牛场乡)三镇(艳山红镇、麦架镇、沙文镇)六社区(铝兴社区、大山洞社区、艳山红社区、白沙关社区、红云社区、都新社区),总人口27万人。

  区位优势 白云区毗邻市级行政中心,交通便捷,地势平坦,物流顺畅,距离龙洞堡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环城高速、二环路、兰海高速穿境而过,云环路、麦沙路、青山路、产业大道、同城大道、青龙大道、白龙大道、观云大道构成的“三横六纵”道路骨架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区通车里程392余公里。渝黔、贵广、成贵等多条快速铁路汇聚于此,即将修建的轻轨二、四号线、市域快速铁路将使白云与贵阳老城区和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产业优势 白云区与全省唯一的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实行三区统筹,融合发展,拥有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钻石十条”等巨大的产业发展平台优势和政策优势。同时,白云区也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聚集有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贵州铝厂、中航标准件、七冶建设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娃哈哈、燕京啤酒、美国岱高、华源铝箔、人和集团、康师傅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4家,位居全市第一,工业基础和实力较为雄厚。目前,白云区已初步形成了金阳园、新天园、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CBD)南园(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CBD)北园(创新城)、现代制造产业园、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生态环保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现代物流园、综合保税园(围网区)、科技创新园、休闲农业科技园等15大产业园区,并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外向型经济等“五大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环境优势 白云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园区建设达到“五通一平”,拥有众多标准厂房、高端写字楼、人才公寓,市政公共设施齐全,城市化率达76.05%。同时,白云还拥有生态白金城、生态科技城等生态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凉爽。并与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合作打造了科技、人才两条外援支撑链,拥有巨大的人才资源、人力资源优势。白云区大力开展平安建设“两严一降”行动,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达到94.64%,位居全省第36名,全市城区排名第一。

  2014年,是白云区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全区上下将紧扣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整体亮相“一个目标”,突出科技引领、生态引领“两大路径”,依靠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三大战略”,强化科技、人才、金融、政策“四大支撑”,全力发展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实体经济“两高一实”,大力实施“97321”工程(即招商安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征收安置和控违拆违、城镇化建设、投融资、重大指标增比进位、社会治理、党的建设、宣传发动舆论引导、大督查“九大专班”;实现综保区一期围网区建设、中瑞合作物理平台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建设、金阳园大数据产业、三区十五园、六片十八镇、八路一通道“七个精彩亮相”;打好整脏治乱改差、拆违控违、平安建设“三大战役”;实行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南园和综保区一期围网区建设限时“两个限时”;确保取得北京大数据招商活动“一个好成绩”),在奋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

历史沿革

  • 建国初期和农业合作化时期
    • 1949年11月15日,贵筑县解放。12月,中共贵筑县委指派随军西进的7名干部接管了白云区,同时成立中共贵筑县白云区委员会和白云区人民政府,下辖白云、阳关、沙子哨、彭官、金华、朱昌6个乡。
    • 1950年5月,贵筑县将白云区调整为五、六两区,五区辖金华、朱昌两个乡及彭官乡的一部分,六区辖沙文、白云、阳关3个乡,驻地鸡场。
    • 1951年8月28日,取消乡镇公所,建立大行政村,第六区辖2个乡、9个行政村。
    • 1952年底,第六区移驻沙子哨,辖沙文、金甲、麦架、白云、牛场、都溪、阳关等10个乡,26个行政村。1954年12月第六区改称白云区。
    • 1956年,贵筑县将小乡合并为大乡。白云区辖沙文、金甲、麦架、白云、牛场、都溪等6个乡。
    • 1957年11月,贵筑县撤销。1958年2月,白云区划归贵阳市乌当区管辖,由乌当区委设临时工作委员会,负责原白云区的工作。下设金甲、麦架、白云、沙文、牛场、都溪、大林7个乡。
  • 人民公社化时期
    • 1958年8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合并牛场、大林、红锦和第二、第三、第四、第五7个高级社,组建贵阳市乌当区团结公社(今牛场);合并高潮、都溪、中坝、麦架4个高级社,组建乌当区越美公社(今白云);合并金甲、沙文、麻堡3个高级社,组建乌当区跃进(今沙文)公社。
    • 1958年12月,团结、越美、跃进3个公社合并为沙文公社,辖沙文、金甲、牛场、麻堡、红锦、大林、白云、麦架、都溪9个管理区。
    • 1959年12月7日,经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沙文公社从乌当区划出独立建镇,命名为白云镇,直属贵阳市领导,相当于市辖区建置(习惯上仍称为白云区)。1959年12月19日,白云镇正式宣布成立,辖沙文人民公社。
    • 1960年5月,成立“一镇一社”(白云镇和沙文人民公社),下辖沙文分社和大山洞分社。沙文分社管农村,大山洞分社管城镇。
    • 1961年6月,将沙文分社分建为沙文、牛场、麦架、艳山红4个公社。
    • 1962年初,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精减职工和城镇人口,贵州铝业公司定为缓建单位(保留建制),省、市决定撤销白云区建置,辖地划归乌当区,设白云镇,4个公社合并为沙文、艳山红两个公社。
    • 1966年5月,乌当、花溪两个区合并组建贵阳市郊区,成立郊区工委,沙文公社、艳山红公社和白云镇属贵阳市郊区管辖。1967年3月,撤销贵阳市郊区,恢复乌当、花溪两个区,沙文公社、艳山红公社和白云镇复归乌当区管辖。
    • 1973年,贵州铝厂等企业开始扩建,为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为工矿区搞好服务,1973年6月7日,经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恢复白云区建置,直属贵阳市领导,撤销白云镇,将沙文、艳山红两个公社划归白云区。沙文人民公社辖20个生产大队和1个综合农场,213个生产队,111个自然村寨。艳山红人民公社辖21个生产大队,149个生产队,88个自然村寨。
    • 1975年5月,根据城镇建设需要,白云区设立大山洞、龚家寨、都拉营3个街道办事处,1979年7月,增设艳山红街道办事处。到1982年,3个街道办事处共有27个居委会,到2000年,4个办事处共有45个居委会。
    • 1980年,将43个生产大队划为56个大队。经此次划分后,艳山红人民公社辖26个大队,沙文人民公社辖30个大队。
    • 1984年1月,实行体制改革,撤社建乡,建立乡、村政权,乡辖行政村,村以下建村民小组。全区共建5个乡,56个行政村,273个村民组。将原艳山红人民公社分建为艳山红乡、麦架乡、都拉民族乡(1988年6月18日,由白云区人民政府更名为贵阳市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并把原属沙文人民公社所辖的上水大队划归都拉民族乡。将原沙文人民公社分建为沙文乡、牛场乡(1984年8月8日,省政府批复,撤销牛场乡,建立牛场布依族乡)。

自然地理

  白云区境内地势海拔高度处于海拔1140~1618.5米之间。全区地势最高点是牛场乡东面的云雾山次峰,海拔高程1618.5米。全区地势最底点,为麦架镇猫跳河出境处,海拔高程1130米。全区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盆地(坝子)、河谷阶地等。其中:丘陵面积155.86平方千米,山地面积66.51平方千米,盆地(坝子)面积37.23平方千米。区内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有麦架河、沙老河。多年平均降雨量1156.2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147~1191毫米,年平均温度在12.5℃至14.5℃之间,光能资源基本能满足多种植物的光照要求。

  白云区地势开阔平缓。石灰岩低丘与第四系红色粘土缓丘交错分布其间,耕地集中连片,面积在300亩以上的耕地坝子有26个,气候与水土条件较好。地貌与地质结构关系密切。碳酸盐岩层在全区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岩石有夹层碳酸岩、石灰岩、白云岩,形成地貌多为山间峡谷、漏斗、溶洞、洼地、峰丛、峰林、岩溶泉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