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科威特国旗
科威特国徽
科威特城市中心一景

  科威特国汉语拼音:kē wēi tè guó;英语:The State of Kuwait;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كويت‎),通称科威特,是一个位于西南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部的君主制国家。面积17818平方公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北部与伊拉克分别接壤。东濒波斯湾,同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线长290公里。有布比延、法拉卡等9个岛屿,水域面积5625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土地为沙漠,地势较平坦,境内无山川、河流和湖泊,地下淡水贫乏。属热带沙漠气候,夏长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1℃,冬短湿润多雨,最低气温可达-6℃。年降水量为25-177毫米。首都科威特城与该国国号同名。

  公元7世纪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内志的阿奈扎部落中的萨巴赫家族迁移到科,1756年取得统治权,建立科威特酋长国。1871年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939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61年6月19日宣布独立,同年成为阿拉伯国家联盟联合国成员国。1990年8月2日被伊拉克侵吞,1991年2月26日复国。

  科威特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近年来,政府在重点发展石油、石化工业的同时,强调发展多种经济,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国外投资。工业以石油开采、冶炼和石油化工为主。科威特的主要油田有大布尔干油田,位于科威特东南部。大布尔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砂岩油田,也是仅次于加瓦尔油田的世界第二大油田。科威特可耕地面积约14182公顷,无壤培植面积约156公顷。重视开发农业,但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最高时只占1.1%。以生产蔬菜为主,农牧业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虾、石斑鱼和黄花鱼。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产品,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进口商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

基本国情

  国名 科威特国(The State of Kuwait)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黑色梯形,右侧自上而下由绿、白、红三色的等宽横条组成。黑色象征打败敌人,绿色代表绿洲,白色代表纯洁,红色象征为祖国流血。还有另一种说法为,黑色象征战场,红色象征未来。

  国徽 一只白色的隼展开双翼构成圆周,圆面上有海水、蓝天、白云和行进在海面上的帆船,它象征历史上的科威特。隼的胸前是盾形的国旗图案,圆面上部用阿拉伯文写着“科威特国”。

  面积 17818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六个行政省,即首都省、哈瓦里省、艾哈迈迪省、贾哈拉省、法尔瓦尼亚省和大穆巴拉克省

  人口 477.6万,其中科威特籍人约占30%。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宗教 伊斯兰教为国教,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约70%属逊尼派,30%为什叶派。

  首都 科威特城(Kuwait City),人口51万。

  国家元首 纳瓦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Nawaf Al-Ahmed Al-Jaber Al-Sabah),2020年9月29日即位,为第十六任埃米尔。

  重要节日 2月25日(国庆日,系第十一任埃米尔登基日)。

历史

  科威特在公元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于18世纪初的1705年,科威特由巴尼Utbah部族建立,科威特当时称为库锐(Guraine);巴尼Utbah部族的萨迪尔Utbah建立了城镇和港口,并命名为科威特(“小城堡”,由kut而来,意思是“堡垒”,衍生自波斯文kud,意思是“城市”)。

  在十八世纪上半,伟大的阿勒哈利法,萨巴赫和Al-Jalahma抵达科威特。他们的后代阿奈扎部族在18世纪初逐渐从阿拉伯半岛内志迁移至波斯湾海岸。1756年,萨巴赫家族首长萨巴赫一世 (Sheikh Sabah Abu Abdullah) 被举为科威特首任酋长 (Amir),并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 (Sheikhdom of Kuwait)。科威特酋长国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实际上仍保持独立。1776年,波斯占领巴士拉 (Basrah) 后,一部份商人迁移科威特,英国东印度公司亦将其在巴士拉之机构迁往科威特,使科威特骤形繁荣。然而为了拥有自治灌,科威特必须与土耳其维持良好关系,甚而承认土耳其对其之宗主权。1822年英国总督从巴士拉迁至科威特。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1896年,萨巴家族首长穆巴拉克 (Sheikh Mubarak) 自立为王,因恐土耳其出面干涉,于是央请英国保护。在1897年7月,穆巴拉克邀请英国部署炮艇沿科威特海岸。这就导致了所谓的第一科威特危机,其中土耳其人要求英国停止干涉他们的帝国。最后,在奥斯曼帝国的同意下,而未走向战争。

  1899年英国强迫科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在该协定中,穆巴拉克保证,不把国家的任何部分租给或让给英国以外的任何国家或臣民;未经英国同意,不允许任何外国的代表驻在他的国家。英国则承认科威特是一个内政独立的国家,保护其不受侵略,并向其提供财政援助。实际上,科威特已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1913年英国和土耳其签订了《海湾协定》,其中规定:“科威特在奥斯曼政府的主权范围之内,但政府不以任何方式干涉其事务,亦不派兵到那里去”;奥斯曼帝国承认科威特是在英国保护下的独立国。1939年科威特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54年科威特成立了以酋长阿卜杜拉·萨巴赫为首的最高委员会。1960年从英国人手里先后接管了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

  1961年7月1日,英国利用一些阿拉伯国家(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在科威特主权问题上的分歧,以”保护”其独立为名,派兵在科威特登陆。同月20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宣布接纳科威特,并要求英国撤军。9月11日,由埃及、约旦、苏丹、摩洛哥和沙特阿拉伯组成的阿拉伯保安部队抵达科威特,以取代英国军队。英军于9月19日开始撤离科威特。1962年1月科威特召开国家制宪会议,同年11月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元首只能由萨巴赫家族的后代继承。1963年1月选出第一届国会。现任国家元首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于1977年即位,为科威特的第13任统治者。1963年5月,科威特加入联合国。

  1990年8月2日,科威特被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由于军事抵抗能力太低而迅速沦陷,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的一个省”。但是在联合国谴责及由英美两国为首的联军采取的“沙漠风暴行动”下,在短短数月的战斗后,伊拉克军队被驱逐出科威特。1991年3月6日,波斯湾战争结束,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等政府官员返回科威特本土。

  2006年1月15日,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去世,享年77岁。堂弟王储萨阿德·阿卜杜拉·萨利姆·萨巴赫即位。1月21日,首相萨巴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主导的内阁会议决定启动宪政程序,逼迫萨阿德逊位,让首相萨巴赫继任。然而萨阿德却要求国会在第二天集会,让他正式宣誓就职。1月24日萨阿德被迫放弃王位。1月29日,科威特国会无异议通过首相萨巴赫出任埃米尔案。首相萨巴赫随后宣誓即位成为埃米尔“萨巴赫四世”。

  5月21日,埃米尔萨巴赫发布敕令,解散科威特国民议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因为部分议员就修改议会选举法问题与首相发生争执。6月29日,国民议会大选投票正式举行,科威特女性有史以来首次行使选举和被选举权。

地理

  科威特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角,北纬28°-30°,东经46°-48°;北部西北部与伊拉克接壤(边界线长240公里);西部南部与沙特相邻(边界线长250公里),科沙之间有中立区;东频波斯湾,与伊朗隔海相望,海岸线长195公里。

  陆地面积17,818平方公里;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170公里。领海水域5,625平方公里;有9个岛屿,最大岛屿是布比延(Bubiyan)、飞莱卡(Failaka)。

  地形地貌:平原,西高(海拔300米)东低,无山川河湖,为干旱沙漠、半沙漠;海岸线北部为泥滩,南部为沙滩仅在劳达泰因(AL Rawdatayn)和乌姆?埃什有地下水。

行政区划

科威特地图

  全国划分为六个行政省,即首都省、哈瓦里省、艾哈迈迪省、贾哈拉省、法尔瓦尼亚省和大穆巴拉克省(括号内为首府):

  艾哈迈迪省(艾哈迈迪)

  科威特省(科威特市)

  费尔瓦尼耶省(费尔瓦尼耶)

  杰赫拉省(杰赫拉)

  哈瓦利省(哈瓦利)

  大穆巴拉克省(大穆巴拉克)

  中立区:

  在科威特东南、同沙特阿拉伯交界处有中立区,面积约5700平方公里,富藏石油。1922年两国界约规定在两国之间划出一个的中立区,两国对该区有平等权利。1970年两国订约将该区划定界线,分别统治,但该区石油资源并未划分,所产石油由两国平分。

政治

君主世袭制酋长国。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一切法律以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均由埃米尔批准生效。科威特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发展民族经济,实行高福利制度。海湾战争后,科威特迅速开始战后重建工作,加强国防建设,在政府部门和经济机构中逐步推行科威特化,放松对反对派的限制。科威特禁止一切政党活动。目前,萨巴赫家族统治地位牢固,政局相对稳定,安全形势良好。

宪法

1962年11月12日正式颁布宪法。宪法规定,科是一个主权完整、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义是科立法的基础;埃米尔必须由第七任埃米尔穆巴拉克·萨巴赫后裔世袭;立法权由埃米尔和议会行使,埃米尔有权解散议会和推迟议会会期;行政权由埃米尔、首相和内阁大臣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以埃米尔名义行使;王储由埃米尔提名,议会通过;埃米尔任免首相,并根据首相提名任免内阁大臣等。

议会

国民议会于1963年1月23日成立,是立法机构,一院制。主要职能是制定和通过国家的各项法令法规;监督国家财政执行情况;行使各项政治权力。议会由50名经全国选举产生的议员和现任大臣组成,每届任期4年。第15届议会于2016年12月选举产生,议长是马尔祖格·加尼姆(Marzouq Al-Ghanim)。

政府

2021年3月2日,科威特第38届政府完成组阁,萨巴赫·哈立德·哈马德·萨巴赫(Sabah Al-Khalid Al-Hamad Al-Sabah)任首相,其他主要成员包括副首相兼国防大臣哈马德·贾比尔·阿里·萨巴赫(Hamad Jaber Al-Ali Al-Sabah),副首相兼司法大臣、廉洁促进事务国务大臣阿卜杜拉·尤素福·阿卜杜拉赫曼·鲁米(Abdullah Youssef Abdurrahman Al-Roumi),外交大臣艾哈迈德·纳赛尔·穆罕默德·萨巴赫(Ahmad Nasser Al-Mohammad Al-Sabah)。

司法机构

司法机构隶属于司法部。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查长由埃米尔任命,法院以埃米尔名义在宪法范围内行使司法权。

政党

  科禁止一切政党活动。但海湾战争后,在科议会选举中出现了几个主要政治派别:

  1、伊斯兰宪章运动:1991年3月成立,为穆斯林兄弟会和传统派组织,掌握许多金融和商业公司,财力雄厚。主张以温和手段促使科成为更遵循伊斯兰法的国家。

  2、伊斯兰联盟:系什叶派组织,主张采取温和的方式实施伊斯兰法。

  3、宪章联盟:由商人富豪组成,多为科工商会会员。

  4、民主论坛:1991年3月成立,成员多为知识分子,自称是左派民族主义组织。强调人民权力,反对王室成员垄断内阁职位,但不反对埃米尔世袭制。

  5、自由独立派:主张民主、自由和进行民主改革。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和文教、新闻界人士。

重要人物

纳瓦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Nawaf Al-Ahmad Al-Jaber Al-Sabah):埃米尔。1937年出生。历任哈瓦里省省长、内政大臣、国防大臣、社会事务和劳工大臣、国民卫队副司令。2003年7月任第一副首相兼内政大臣。2006年1月被任命为王储。2020年9月29日继任科威特第十六任埃米尔。

米沙勒·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Mishal Al-Ahmad Al-Jaber Al-Sabah):王储。1940年出生。曾长期在科内政部任职,2004年任国民卫队副司令(大臣级),2020年10月8日被任命为王储。

萨巴赫·哈立德·哈马德·萨巴赫(Sabah Al-Khalid Al-Hamad Al-Sabah):首相。1953年出生。曾任社会事务和劳工大臣、新闻大臣。2011年起任外交大臣,2012年2月任副首相兼外交大臣。2014年1月任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2016年12月连任外交大臣。2017年12月任副首相兼外交大臣。2019年11月被任命为首相,2020年12月连任,2021年3月再次连任。

经济

科威特国际机场

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占出口收入的92%。近年来,政府在重点发展石油、石化工业的同时,强调发展多元化经济,着力发展金融、贸易、旅游、会展等行业,并提出2035年发展愿景,将科威特建设成为地区商业和金融中心,发挥私营企业在科威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生活全面均衡发展,实现社会公正。

  • 主要经济数据(2020年):
    • 国内生产总值:1250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万美元
    • 经济增长率:-3.8%
    • 外贸总额:636亿美元
    • 出口额:399亿美元
    • 进口额:237亿美元
    • 外汇储备:479亿美元
    • 汇率 1美元=0.303第纳尔

【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140亿吨,居世界第七位。天然气储量为1.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十八位。

【工业】 以石油开采、炼化和石油化工为主。2019年原油日产量268.3万桶。科威特石油公司(Kuwait Petroleum Corporation)为世界十大石油公司之一,全面负责科国内外的原油和成品油销售。

【农渔业】 可耕地面积约14182公顷,无土培植 面积约156公顷。近年来,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以生产蔬菜为主,农牧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虾、石斑鱼和黄花鱼。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产值约1300万科威特第纳尔。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十分发达。全国公路总长4万公里。汽车拥有量为96.8万辆,其中私家车80万辆。科威特有一座国际民用机场,两座军用机场。机场起降架次3.3万次/年,客流量370万人次/年,运货量14万吨/年。主要港口是舒威赫港和舒艾巴港。

【对外贸易】 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和化工产品,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进口商品有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新加坡等。

【对外援助】 每年用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8%来援助发展中国家。1961年成立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代表科政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资助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人民生活

实行高福利制度,免缴个人所得税,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并提供就业、物价、房租和结婚等补贴。共有公立医院23所,诊所1462家,另有私立诊所若干。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义务兵期限2年(大学生1年),预备役期14年。现科军总兵力为2.3万人。埃米尔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文化教育

教育

实行免费教育,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均为四年制。全国现有各类学校1288所,其中公立学校788所,私立学校460所,其余为成人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在校学生共56万多,教师为6.8万人。教育经费为政府财政预算的10%左右。政府重视扫盲,1982年颁布义务扫盲法,建立了62个扫盲中心,文盲率已不到10%。

新闻出版

科威特新闻制度相对开放、自由,报刊多为私营。全国主要有8 家日报,其中阿拉伯文报5家:《舆论报》、《政治报》、《火炬报》、《祖国报》和《消息报》;英文报3家:《科威特时报》、《阿拉伯时报》和《每日星报》。有3家官方新闻机构:科威特通讯社、科威特广播电台和科威特电视台。科威特通讯社系国家通讯社,建于1956年10月,1980年起用阿拉伯文、英文向国外发稿。科威特广播电台建于1951年,用阿拉伯语、英语等广播。科威特电视台建于1962年12月,用四个频道播放阿拉伯语和英语节目。1992年起,租用阿拉伯卫星对外播放本国节目,还通过卫星接收站转播埃及卫星电视节目。

外交

奉行温和平衡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阿拉伯国家团结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协调合作,以维护海湾地区安全稳定,同时高度重视同其他大国关系。科是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国,迄今已同12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亚洲国家

阿富汗阿联酋阿曼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林不丹朝鲜东帝汶菲律宾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卡塔尔科威特老挝黎巴嫩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蒙古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日本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文莱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叙利亚也门伊拉克伊朗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亚约旦越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