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斯曼帝国地图(1300-1680)
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的勒班海战(1570~1573,绘画)

  奥斯曼帝国英语:Ottoman Empire;鄂图曼土耳其文: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文:Osmanlı İmparatorluğu;1299年–1922年),又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帝国、鄂斯曼帝国、鄂图曼帝国、奥图曼帝国、奥托曼帝国等。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军事封建帝国(1299~1922),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

  奥斯曼人初居中亚,建立塞尔柱帝国,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北非之大部份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波斯湾,北及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南及苏丹也门。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皇帝)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罗马帝国伊斯兰文化,东西文明在其手中而得以统合。

  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其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洛萨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

  奥斯曼帝国是15世纪至19世纪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是奥斯曼帝国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国家的冲击,于19世纪初趋于末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败于协约国之手,奥斯曼帝国因而分裂。今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势力,据小亚细亚立国,废除传统哈里发制度,更改国号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13世纪30年代,乌古斯人卡伊部落首领埃尔托格鲁尔从罗姆苏丹处获得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封地瑟于特(布尔萨与比累季克之间)。瑟于特遂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发祥地。埃尔托格鲁尔之子奥斯曼一世蚕食拜占廷领土,并于1299年自称埃米尔,宣布独立,建立以其名命名的奥斯曼国家。奥斯曼之子奥尔汉统治时期(1326~1360)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进行扩张,势力达于马尔马拉海以及加利波利半岛。奥尔汉之子穆拉德一世(1360~1389年在位)进军东南欧,定都埃迪尔内。巴耶塞特一世(1389~1402年在位)征服多瑙河以南的巴尔干地区,初步统一了小亚细亚各突厥人公国。此后巴塞耶特一世诸子为争夺王位进行混战,直至1413年穆罕默德一世即位。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后,立即准备进攻君士坦丁堡。1453年灭亡了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廷帝国。君士坦丁堡(后改称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都。穆罕默德二世制定法典,完善帝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对非穆斯林臣民实行宗教团体自治的米勒特制度,从而巩固了统治,增强了向外扩张的实力。西帕希(蒂马尔领主)封建骑兵和耶尼切里步兵是向外扩张的主要军事力量。谢利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东征伊朗,在恰尔德兰击败萨非王朝的军队(1514);嗣后又扫平马木留克王朝而称霸于叙利亚埃及。奥斯曼苏丹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首脑——哈里发谢利姆二世在位期间(1524~1574),曾征服塞浦路斯,击败西班牙威尼斯和教皇的联合舰队。苏莱曼一世继续向外扩张,先后6次出征匈牙利,围攻奥地利维也纳(1529),数次远征伊朗,夺取巴格达(1639)。奥斯曼军事封建帝国极盛时,领土北面从奥地利边界直至俄国境内,西界非洲摩洛哥,东迄亚洲高加索波斯湾,南境一直伸入非洲内地,囊括今欧、亚、非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土,面积约600万平方千米。

  苏莱曼一世后的200多年间,奥斯曼帝国渐趋衰落。16世纪末叶,蒂马尔制开始解体,西帕希的军事重要性下降;耶尼切里军纪涣散,政治地位日高,擅揽大权。17世纪,地方开始形成新的封建主阶层——阿扬,加强了帝国的封建分散性。帝国在对外战争中连遭败北,1683年远征维也纳以惨败告终,1699年被迫签订割地的《卡尔洛维茨和约》。西方列强乘机攫取各种特权。帝国内部矛盾十分尖锐。18世纪末的两次俄土战争,充分暴露了帝国的虚弱本质。巴尔干被压迫民族谋求独立的起义,也加速了帝国的瓦解进程。为摆脱危机,谢利姆三世推行“新制”改革,仿照欧洲建立一支新军。1807年5月耶尼切里兵团发动叛乱,废除“新制”。1826年6月苏丹马赫穆德二世歼灭耶尼切里兵团,重建新军;还废除蒂马尔制,开设军校,提倡世俗教育,整顿税制。土耳其在俄土战争(1828~1829)、两次土埃战争(1831~1833,1839~1841)中的失败,1839年英、法、俄、奥、普5国联合干预土埃冲突,促使帝国政治家进一步推行改革,谋求巩固封建统治。1839年11月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1839~1861年在位)颁布《坦齐马特敕令》,宣布帝国臣民不分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其生命、财产、名誉均受保障等原则。在穆斯塔法·赖希德帕夏(1800~1858)领导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856年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再次下诏,重申改革的决心。但这些改革收效甚微,而且扩大了西方列强在土耳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

  克里木战争后,奥斯曼帝国对列强的政治经济依赖日益加强,阿拉伯和巴尔干地区的民族运动继续蔓延。一部分自由派人士认识到坦齐马特不足以救国,从19世纪60年代初起,逐渐形成了新奥斯曼人的君主立宪运动。1876年5月,具有革新思想的米德哈特帕夏等人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1861~1876年在位)。同年8月,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之子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继位。12月23日,即列强君士坦丁堡国际会议开幕当天,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迫颁布帝国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实行两院制,全体穆斯林臣民一律平等,苏丹拥有任免大臣、统率军队、对外宣布媾和、召集或解散议会等权力。1878年2月,苏丹利用帝国在俄土战争(1877~1878)中失败之机,宣布解散议会,恢复了专制统治。立宪运动失败后,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屈从帝国主义,使土耳其最终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家大片属地被列强肢解。

  19世纪末,土耳其的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商品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正在形成。资产阶级要求立宪自由和反对外国干涉的运动有了新发展,并逐渐与农民反封建斗争和少数民族解放运动相融合。1908年7月青年土耳其党人在马其顿发动革命,很快结束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青年土耳其党人执政后的经济、文化等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工业奖励政策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土耳其学社、土耳其人家园的活动促使民族意识的增长。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青年土耳其党人很快选择德、奥集团作靠山。

  1914年8月2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天,奥斯曼帝国同德国秘密结盟,承担了对协约国作战的义务。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迫使苏丹政府在《色佛尔条约》上签字,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在民族危亡关头,爱国军官M.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于1919年领导土耳其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奥斯曼封建王朝的民族解放斗争,成立了全国性的保护权利协会及其领导机构代表委员会。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正式成立了以他为首的政府。1922年9月土军击溃入侵的希腊军。1923年7月,与英、法、德、日等国签订《洛桑条约》(1923),从而获得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1922年11月废除苏丹制。1923年10月29日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当选为首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