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地登陸規模空前絕後,圖為登陸第二天的情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庫爾斯克大會戰中的蘇聯前線航空兵轟炸機群

  第二次世界大戰拼音:Di'er Ci Shijie Dazhan;英語:World War II;縮寫:WWII、WW2,1939-1945年),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交戰雙方是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這場戰爭給人類帶來極大災難,其結果以美、英、蘇、中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

  儘管在1939年9月之前,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有人認為起始於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也有人認為起始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等反軍國主義的抵抗已經開始,但普遍持有歐洲中心觀的學者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7200多萬人死亡,占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約3.71%。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13850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的損壞,則難以估計。

目录

戰爭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奪世界霸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面戰爭。

  德、日、意等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所確立的法西斯政權及其侵略擴張,是這次世界大戰的根源。

法西斯政權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的意志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國際關係體系。戰敗的德國不甘心於《凡爾賽和約》給予的嚴厲懲罰和約束。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獲得英、法許諾的領土而不滿,另一個戰勝國日本擴張要求日益強烈。由於德、日、意等國的實力很快得到恢復和加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為英、法、美等國的對手。隨著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帝國主義制度的各種基本矛盾重新尖銳化並愈演愈烈,以致發展到訴諸戰爭。

  20世紀20、30年代,在義大利、德國和日本相繼興起以極端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法西斯主義勢力和運動。1922年10月B.A.A.墨索里尼在義大利掌握政權。1933年1月A.希特勒在德國執政。1936年3月日本軍部實現對內閣的全面控制,開始確立法西斯專政。它們同英法美等國爭奪勢力範圍和世界霸權,不惜通過戰爭手段改變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所確立的國際秩序,從而形成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

戰爭策源地形成

  德國從1933年起加速擴展軍事工業。1934年秘密突破《凡爾賽和約》對其軍隊的限額。1935年正式重建空軍,實施義務兵役制,秘密頒佈《國家防禦法》。1936年3月7日,德國宣佈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凡爾賽和約》的有關規定,派兵進入萊茵非軍事區。早在1935年秋德國國防軍即已開始制訂代號為紅色的對法作戰計畫、入侵奧地利的奧托方案和進佔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方案。納粹德國成為主要的和最危險的歐洲戰爭策源地。1936年10月,德、意簽訂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義大利成為歐洲戰爭策源地的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開東方會議,確定武力侵佔中國,進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島、中亞細亞和小亞細亞以至歐洲的侵略擴張總綱領。從1931年起,日本對中國發動並逐步擴大局部性侵略戰爭。1936年制訂向太平洋地區及西伯利亞的擴張目標和對美、蘇、中、英等國作戰的具體方針。日本成為挑起世界戰爭的遠東戰爭策源地。

  3個法西斯國家在對外擴張和發動侵略戰爭的過程中結成侵略集團。1936年11月25日,德、日兩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11月6日義大利參加該協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主戰場。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以及簽訂的一系列針對戰敗國的條約導致了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擴大大和族生存空間。

大戰前奏

  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國家多次發動局部戰爭。日本首先在亞洲燃起戰火,揭開世界戰爭的序幕。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三省。翌年3月建立“滿洲國”傀儡政權。接著入侵中國上海、熱河省、察哈爾省北部和河北省東部等地區。美、英、法等國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姑息縱容。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國民黨、共產黨兩黨合作為核心,舉國一致,英勇進行反法西斯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中日戰爭在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廣州以後,開始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日本對蘇聯的戰爭挑釁

  日本於1938年7月29日至8月11日在鄰近朝鮮的中蘇邊境挑起張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1939年5~8月,日軍在中國黑龍江省西部與蒙古接壤地區再次挑起諾蒙坎事件(哈勒欣河事件)。日本的兩次戰爭挑釁均遭失敗。

義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1935年10月3日,義大利30萬軍隊侵入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第二次抗意戰爭爆發。儘管國際聯盟通過決議宣佈義大利為侵略者,並表示要對它實行有限的經濟制裁,義大利仍能從西方民主制國家,尤其是從美國獲得源源不斷的石油供應。

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截至1939年4月,德國派往西班牙作戰人員超過5萬人,義大利約15萬人。德、意向叛軍提供的軍火價值10億美元。英、法、美等國則宣佈“中立”,實行“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政府購買的武器過境。1939年2月27日,英、法與西班牙共和國斷交,公開承認F.佛朗哥政府。

德國吞併奧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3月12日拂曉,德軍入侵奧地利。14日,宣佈將其劃為德國的一個州,兵不血刃地吞併了奧地利。接著,德國就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自治”問題製造五月危機,陳兵德捷邊境。9月12日,希特勒再次進行戰爭恫嚇。在德國壓力下,英、法兩國政府推行綏靖政策,以犧牲弱小國家利益的方式換取“和平”,9月29日在慕尼克會議上簽訂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協定。10月1日,德國佔領蘇台德區。10月6日,在德國操縱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

德國:第三帝國迅速崛起

超重的賠款

  1935年的德軍閱兵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德意志統一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義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俄國、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但在正式打起來時,義大利倒戈加入協約國〉,加上俄國與奧匈在巴爾幹的紛爭、法國在普法戰爭後欲奪回阿爾薩斯-洛林、英德之間的海軍競賽等,導致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1919年8月1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魏瑪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5%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也要承擔超高額的賠款。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戰敗,但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本土並未受到戰火波及。《凡爾賽條約》一面倒地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極為反感,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情緒。日爾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魏瑪共和的無能

  一戰後期的德國國內政局動盪,實際上由保羅•馮•興登堡為首的軍事獨裁陸軍最高統帥部(Oberste Heeresleitung;簡稱OHL)所統治。在多派政黨的政治活動影響下,德國放棄建立君主立憲制,改而建立共和政體(但仍以德意志帝國為國號)。國會由全比例代表制產生,小党林立,內閣離離合合,政府無法穩定。

  1919年,魏瑪政府與協約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接受割地賠款、削減軍備與軍隊,並承認了極具爭議性的戰爭罪責條款。另一方面,原來的軍隊名義上變成共和國軍隊,實際上卻掌握實權。

  戰後由於社民黨缺乏經驗,未能解決實際的經濟問題。德國工業出口量比戰前產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產量因阿爾薩斯-洛林、東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讓而減少,以及巨額戰爭賠款與長期負債。雖然政府限制撤軍令失業人數持續達一百萬人,但軍事工業幾乎停止運作。政府為改善財政和安撫工人大量發行貨幣,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國內動盪,經常發生騷亂事件。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在1923年擔任德國總理,後來從該年到1929年就任外長。在他當政期間,通貨膨脹暫時得以解決,德國國際地位有所恢復,社會相對穩定。施特雷澤曼在1929年病逝,國內又趨向動盪。1929年華爾街股災引發的大蕭條,令共和國深受其害。蕭條以及其後的經濟不景加重德國對其債主美國的財政負擔。納粹勢力逐漸抬頭。

希特勒政權的崛起

  前述事件讓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的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党(即納粹党,簡稱國社黨,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魏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正式任命希特勒為共和國總理。與此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魏瑪共和國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終點,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勒在上臺之初就因擴軍備戰計畫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佈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又依據憲法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

第三帝國的擴張

  希特勒他上臺後迅速重建了德國的秩序,為重整國家經濟,希特勒認為,只要國際貨幣制度還是以黃金為本位的,則一個能夠壟斷黃金的國家就能使缺乏黃金的國家屈服,它所用的手段就是吸幹其外匯來源,迫使它們必須靠借貸來維持生產。為此,希特勒針鋒相對的提出他的理論,“一個國家並不靠貨幣的表面價值來維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產,而生產才能使貨幣獲得價值。生產才是貨幣的真正準備,銀行保險箱中存滿了黃金並無意義。”所以他決定:

  一、拒絕接受國外借款,以生產為德國貨幣的基礎,而不以黃金為本位。

  二、用直接易貨的方式來進行進出口貿易。

  三、停止所謂“匯自由”,即准許在貨幣方面實行賭博並按照政治情況,把私有的財產由國移到彼國。

  四、當有了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資時,就製造貨幣,而不向外國借債。

  由於當時(現在也是)國際金融主要獲利的方式就是向經濟困難的國家放債營利,希特勒的新經濟政策對之便如當心一劍。更嚴重的是,如果希特勒獲得了成功,所有缺乏黃金的國家便會紛紛效尤,實行以貨易貨的方法,這樣,不僅無人借債,黃金也失去了效力,利用它控制世界金融貿易便化為泡影。德國實行新經濟政策以來,經濟轉而繁榮,國力大為增強,失業人口從1933年的600萬人減少到1936年的100萬人。相對應的,1937年西方英美等國發生了新一輪經濟危機。尤其是美國,1937年10月19日,證券市場崩潰,到11月,全國失業人口已達1100萬人,另有部分失業人口550萬人。而同期德國的經濟卻欣欣向榮,科學技術蓬勃發展,噴氣飛機,火箭,巡航導彈,高速公路,這些改變了戰後人類社會的發明,都是出現在那個時期。此時的德國內部已經政局穩定,納粹黨人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後,開始將重心放到外交方面,並採取了多個冒險的行動。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佈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從而突破了《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德國軍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的最高限額(其實在希特勒上臺時就已經將十萬人的軍隊限額秘密擴展成30萬人),把10萬陸軍迅速擴充至60萬,但是這些行動僅僅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正式抗議(當時希特勒宣稱這只是尋求德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使得當時各國的輿論都偏於同情德國,英法無法有大動作反對)。1936年3月7日,希特勒藉口法蘇訂立《互助協定》,違反國聯規定,因而進兵萊茵河非武裝地區(希特勒稱其目的僅在求取自衛的平等權利),並宣佈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巴黎和約》。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在萊茵河東岸50公里內不得設防(這使得德國西部門戶洞開法國隨時可長驅直入,為德國的致命傷)。但是這次行動就像上次一樣,並沒有遭到英法的阻止(法國雖然有一些人主張用軍事行動來對付德國,但是又恐引發全面性戰爭,加上當時的義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使得與義大利交惡的英國反對法國入侵德國),接著希特勒以法拒絕與其簽訂不侵犯公約等建議為由,在西線興建堅強的防禦工事,於是德國的國防置於磐石之安,成為希特勒發動二次大戰的先決條件。

  另外,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張中強烈反對共產主義,1933年2月,納粹黨通過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給德國共產黨,並在德國境內取締共產黨。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加入該協定,該協定是在反對共產主義基礎上企圖建立一個政治軍事同盟,有史學家分析,德國的矛頭主要是指向共產主義的蘇聯,這是德意日軸心的初步形成。

英法的綏靖政策

  德國開始進行實際的領土擴張活動,第一個目標便是同文同種也正是希特勒家鄉的奧地利。20世紀30年代中期,納粹運動已經波及到了奧地利,在得到了盟友義大利保證不會介入後,德國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佈兼併奧地利,當德軍開進奧地利的時候,在“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的口號下,奧地利人走上街頭,瘋狂地擁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國”軍隊的到來,奧地利終於成了第三帝國下轄的一個省。

  在奧地利加入第三帝國後,希特勒的注意力轉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領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內與德國接壤日爾曼人占多數的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必須併入德國。在繁瑣的談判後,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與法國領導人達拉第(Edouard Daladier)對納粹德國採取了縱容姑息的綏靖政策,通過犧牲小國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來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慕尼克會議上英法放棄蘇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只是在做出決定後他們才被告知。雖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議,但在德國的武力脅迫與英法兩國拒絕出兵干預的情況下只能最終妥協。慕尼克會議也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克陰謀”。幾個月後的1939年3月,希特勒又破壞了原先的承諾,佔領了餘下的捷克領土。3月14日,剩餘的斯洛伐克部分領土宣佈獨立並獲德國、英國與法國的承認,其他部分領土被併入匈牙利、波蘭等國。

開戰的準備

  德國本身就是一個工業化的強國,一戰後,德國的經濟瀕於崩潰的邊緣,一個6600萬人口的大國,失業人數竟然高達1000萬,德國幾乎有一半人在饑餓和貧困線上掙扎。納粹黨上臺後,將猶太人的資本悉數收歸國有,並加強和擴大了國家所有制度,德國的經濟迅速恢復了活力,納粹黨還採取多種強而有力的措施促進德國經濟的發展,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比1933年納粹党上臺時增長了102%,國民所得也增加了一倍,失業率則降低到1.2%,遠低於同時代的其他工業化國家。而且經過一系列擴張行動後,世界前十的經濟強國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國的控制、富庶的中歐國家奧地利併入德國,使得德國的經濟能力達到了空前強大的地步,1930年代末,德國經濟規模已遠超英法,越升至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當時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美國和蘇聯)。由於蘇聯的工業體系是封閉性質的粗放型經濟,雖然數量上擁有一定優勢,但德國的經濟品質則遠比蘇聯好,國民生活水準也遠比蘇聯高,是當時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德國開始有步驟地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大力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火工業,政府把原料、勞動力、資金和設備等都優先供應與軍事生產有關的部門,使德國在為打一場世界性戰爭提前做好了經濟軍事化的準備。總之,這時的德國,不但在軍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思想上都已經做好了打一次世界性戰爭的準備了。

義大利:法西斯勢力掌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右)和墨索里尼在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的形勢和德國一樣嚴峻。中央政府無法控制地方,全國面臨無政府狀態,共產黨人與社會黨人控制著工會,很多人擔心布爾什維克式的共產革命將席捲義大利。

  在幾個自由政府無法解決這些威脅後,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在1922年10月30日邀請右翼政客貝尼托•墨索里尼以及他所領導的國家法西斯黨組成政府。法西斯党人上臺後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規武裝,用以打擊無政府主義者、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者。在幾年時間內,墨索里尼就鞏固了自己的獨裁地位,義大利也淪為一個員警國家。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嚴重衝擊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斷定殖民地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與法國外長皮埃爾•賴伐爾(Pierre Laval)簽署了意法條約。10月3日,義大利軍團入侵獨立的非洲王國阿比西尼亞(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在經過一場長達7個月的戰役之後,阿比西尼亞被征服。1937年,義大利加入日本和德國簽署的《反共產國際協定》,由此,德意日三國軸心初步形成。同年,義大利和德國一同支持西班牙法蘭西斯科•佛朗哥發動叛亂,西班牙內戰爆發,1939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被顛覆。在眼見德國把歐洲局勢推向戰爭邊緣的時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於1939年4月7日,佔領阿爾巴尼亞。

  在遭到國際聯盟譴責侵略阿比西尼亞後,1937年義大利也退出了國際聯盟。義大利與同樣退出國聯的納粹德國在1939年5月締結了《鋼鐵條約》,從而加強了羅馬—柏林軸心。1940年9月27日,德國和義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軸心國,簽署《三國公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正式形成。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日本第124代天皇:昭和天皇裕仁(Hirohito,1901-1989)

  在太平洋地區,戰爭的硝煙從1930年代早期就開始彌漫。日本擴大了其在朝鮮半島的勢力範圍,逐漸向中國擴張。日本鼎承其大陸政策,圖謀征服中國。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的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並迅速佔領中國的東北三省,強行成立由關東軍控制的滿洲國。

  日本對華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為其稱霸世界的企圖所邁出的第一步尚存爭議。有學者認為,事實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紀西方殖民主義的影響,希望能夠保障其在華的利益,特別是掠奪中國的自然資源。日本的行為屬於過時的殖民擴張。在19世紀,西方列強對海外殖民地的佔領和掠奪以及對殖民地居民的殺戮比起日本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經廣泛接受了威爾遜的民族自決原則,這意味著以殖民主義的方式粗暴地掠奪他國的領土或資源的行為已經無法為國際社會所容忍。此外,日本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殘忍暴行也遭到國際社會普遍譴責。然而,另一些學者認為,雖然日本法西斯勢力在1931年的時候並沒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計畫。1927年,田中義一擔任日本首相不久,就主持召開了一個研究積極侵華政策的內閣會議——“東方會議”。會後田中向天皇遞交了一份極為機密的《田中奏摺》已經表明了日本稱霸世界的步驟:滿蒙、中國、東亞、亞洲,最後稱霸世界。雖然這份奏摺的真偽仍然存在爭議,可是根據日後日本發動戰爭的節奏來看,與奏摺內容吻合。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關東軍藉故向中國東北守軍發動攻擊,稱為九一八事變(部分觀點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可追溯到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的,但這跟1937年的七七事變一樣,都不是主流觀點),日軍迅速地佔領了東北三省。次年,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政權的行動遭到國際聯盟譴責,導致日本最終退出了國際聯盟。在日本,軍國主義勢力開始抬頭,具有濃厚軍國主義色彩的秘密社團發動了數次暗殺行動。經濟的大蕭條導致民選政府逐漸喪失了政府的控制權,軍人開始執政,“軍部”作為日本軍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賦予比以前更多的權力,軍國主義在軍隊中蔓延,很多時候軍隊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採取行動。同時隨著民族主義與反西方情緒的上升,日本在中國的行為被理論合理化了。很多日本人開始相信,中華文明的精華傳承在於日本,而不是在中國本土。在1936年二二六兵變之後,另外一部分軍國主義分子控制了軍部,而不久後日本恢復了於1913年廢除的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即將內閣中的陸海軍大臣限定于現役將領的制度。這樣一旦軍部和內閣意見不統一,軍部可隨時通過陸海軍大臣辭職的方式迫使內閣下臺。軍部在事實上代替日本內閣成為日本的最高權力機關。日本已經進入軍國主義的時代。

  1939年日本軍隊試圖從滿洲進攻蘇聯,但很快就被蘇聯和外蒙古的聯軍擊潰,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擴張政策,也保證了蘇聯與日本之間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戰末期。同時,在這次試探蘇聯的失敗的戰役之後,日本內部“北進”和“南進”的爭端中,“南進”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強,因此日本從此以後較為堅定的走上了進攻中國,南侵東南亞及征服太平洋的道路。

  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對於其最終的失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當時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之上,即日本在沒有獲得穩定的自然資源供應之前無法與歐洲強權對抗,但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他們又必需挑起一場他自知無法獲勝的戰爭。此外在侵華時期的殘忍行徑、在中國建立傀儡政權的作法與日本的最終目標一脈相承,日本在戰爭中堅持這種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國內的許多政治精英當時就已經意識到這種自取滅亡的作法將會為日本帶來災難,但都沒有試圖制止,因為提出異議的人士紛紛遭到生命威脅。

戰前的蘇聯

約瑟夫•史達林

  1917年,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列寧(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領導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 (большевиков),蘇共的前身)贏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後,俄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是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在俄國並不穩固,不久就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內戰,英法等協約國也開始對蘇俄進行大規模的武裝干涉,但不久後,俄國境內的叛軍和外國干涉軍全面失敗。雖如此,蘇俄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對德戰敗),喪失了大量沙俄時代曾經佔領的領土(有些是蘇俄主動放棄,加起來超過50多萬平方公里)。加上內戰以及外國勢力的干涉,蘇維埃政權成立初期的蘇聯顯得極度虛弱,而當時史達林為了排除異己,整肅許多有才幹的軍事人才,是日後二次大戰初期的大敗的重要原因之一。1922年,蘇聯成立,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依然對其採取敵對態度。1924年,列寧去世後,史達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掌握了蘇聯最高領導權,並通過殘酷鎮壓異己來鞏固自己的權利,但同時蘇聯也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工業強國。1930年代末,蘇聯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德國而達到了歐洲第一,但蘇聯的人民生活水準則遠不如西方國家。

  當德國法西斯政權崛起之時,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就一直採取綏靖政策歐戰戰雲密佈時候,和英法等國家推行綏靖政策當時德國與波蘭英國法國對立之際,蘇聯在國際上成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德國為避免兩線作戰,所以必須尋求與蘇聯同盟,而英法也為了在東西兩線同時夾擊德國而拉蘇聯為己助。1939年4月間英法都特別派使節前往俄國與蘇聯磋商簽訂軍事同盟的各項事宜,不過德俄邊界不相連,假設戰爭一旦爆發,俄國必須經過鄰近各國的領土始能與德國交戰,因此必須先解決鄰近各國同意俄軍借路經過的問題,但是當時鄰接俄國的國家,害怕共產的心理遠勝過納粹主義,因此東歐各國包括波蘭在內都不願借路給俄國,致使英法與俄結盟的談判拖延不決;反觀德俄的秘密談判卻頗為順利,這時的德國和蘇聯,歐洲這兩個被認為是最強大的專制國家,雖然曾經是思想上的敵人,卻拋棄了西方國家認為是無法逾越的意識形態的鴻溝,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該條約中包括了《秘密附屬議定書》(書中規定德俄瓜分範圍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波蘭東部為蘇俄勢力範圍,波蘭西部及立陶宛為德國勢力範圍,至於蘇聯希望兼併的比薩拉比亞,德國對其將來的命運聲明並無興趣〖蘇聯一直否認該協定書的存在〗)。互不侵犯條約中則規定兩國政府保證不互相攻擊,亦不支持第三者攻擊締約國的另一方,共同利益的一切問題彼此都應隨時諮商。這時,德國已有能力發動二戰了。     在東北亞,沙俄曾和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為爭奪兩國在東北的權益而發生了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喪失了在東北的部分權益,割讓南庫頁島,失去了苦心經營很久的手中唯一的太平洋不凍港——旅順港。蘇維埃政權成立之初,蘇俄在遠東的勢力收縮,成立遠東共和國,日本參與了對新生政權的武裝干涉,並佔領蘇俄遠東地區大片領土,但不久即被紅軍驅逐出境。自此,蘇聯和日本關係持續緊張。在和中國關係方面,列寧認為沙俄佔領的中國領土應當歸還中國,並許諾放棄沙俄奪取的一切中國領土和中國租界。但史達林掌權後,蘇聯收回了這個承諾。1921年和1924年,唐努烏梁海和外蒙古脫離中國,蘇聯逐漸實際控制了這兩個地區。1929年,中蘇之間發生了中東路事件,導致中蘇關係惡化。1931年,日軍入侵中國東北,蘇聯保持中立。1937年中日之間正式開戰後,中國請求國際援助,蘇聯認為其遠東邊境受到日本威脅,《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之後蘇聯開始援助中國,並派遣航空兵參與中國對日作戰。1938年和1939年,蘇聯和日本之間由於日本控制的滿洲國邊境問題在中蘇邊境的張鼓峰及滿洲國和外蒙古邊境的諾門檻地區爆發小規模戰役,蘇軍全殲進犯日軍。為了避免兩面作戰,1941年,蘇聯在蘇德關係非常緊張的時候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該條約除了規定互不侵犯外,還互相承認了對方在外蒙古和滿洲的現實利益,蘇聯中止了大部分對華的援助。

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英國和法國當局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安撫瘋狂的德國,對德國一系列的侵略擴張行為採取了對德國懷柔的綏靖政策。德國屢屢突破《凡爾賽條約》的限制,英法都未採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懲罰。德軍進入萊茵河非軍事區,吞併奧地利,一步步的緊逼,英法沒有採取任何阻止的行為,西班牙內戰時的英法則嚴守中立政策,在義大利和德國支持的叛軍和蘇聯支持的政府軍之間採取騎牆的態度。到了德國要吞併蘇台德區的時候,英法則發展到了綏靖政策的最高潮——慕尼克會議,在捷方未與會的情況下,強行將捷克的領土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如此明目張膽的姑息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克陰謀”(英國當時的首相張伯倫表示,希特勒曾經公開講:‘只要蘇台德區的問題一解決,德國即不再有領土要求’英國信以為真,所以才連絡法國,壓迫捷克將蘇台德區讓給德國)。英法這種犧牲他國利益而求得苟安的綏靖政策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德國不久就佔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此舉曾引起英、法、美、俄的抗議,德國政府以那些抗議:“缺乏政治、法律與道德的一切基礎”為由拒絕回答。再伴以訛詐、恫嚇等手段相繼在歐洲獲得了巨大利益後,德國開始入侵波蘭,挑起了世界大戰,從而宣告了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二戰打響之後,內維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在英國走到了盡頭,1939年9月3日,英國內閣進行了改組,有一個已下野的議員在家中砌花園的矮牆時,突然被請出來擔任海軍大臣,此人就是一直主張以強硬態度對待法西斯主義的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940年,當納粹德國佔領了波蘭、丹麥和挪威,法國岌岌可危,直撲英吉利海峽的時候,首相張伯倫因綏靖政策徹底失敗而引咎辭職。1940年5月10日,時年65歲的溫斯頓•邱吉爾被英王任命為英國的戰時首相。

美國立場的改變

  美國,一個高枕無憂的國家,經過約半個世紀的經營後,在二十世紀初,美國已經超越世界上所有其他老牌的工業國家,悄然成為當時世界第一的工業國。但好景不長,過度的經濟擴張讓美國的經濟大廈醞釀著巨大的危機,1929年10月24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席捲了整個華爾街,一場始料未及的經濟大蕭條席捲了整個世界,美國作為大蕭條的發源地,當然成了大蕭條的重災區。這場經濟危機的殺傷力巨大,1932年,美國的工業生產較1929年萎縮了三分之一,失業率達到了駭人的地步,整個社會彌漫著悲觀的情緒,許多人對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1932年,民主黨人佛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他面對嚴峻的局面,主張對國內的極端納粹主義與共產主義勢力進行鎮壓,實行美國資產階級對國家的完全控制,並且大刀闊斧地實行了一系列金融政策。這些政策當時被稱為羅斯福新政,在這一段時間,美國的民主狀況不如以前,但此政策實行一段時間後,美國經濟終於慢慢恢復了元氣。可是這場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導致了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德國納粹主義的興起和英國、法國等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迅速衰敗,最終使得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分別成為歐洲和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俄羅斯、日本、德國也建立了“異於”資本主義的極端主義政權,德國社會主義工人党領袖——希特勒通由民選上臺,極端勢力在全球資本主義世界氾濫。日本提出所謂的“共榮”即大東亞共榮圈,這些極端主義勢力的抬頭,被部分人認為是“解決資本主義制度問題”。

  大蕭條導致了世界範圍內有爆發大規模戰爭的緊張局面,面對密佈的戰爭陰雲,孤立主義和中立主義思想卻彌漫著整個美國上空,美國人普遍對他國的戰爭不感興趣。所以羅斯福只能向盟軍提供物資援助,但常常遭到嚴格執行中立政策的國會的阻撓。直到1941年3月,美國國會才在西歐戰事吃緊,全世界都有陷入戰火危險的時候通過《租借法案》,這個法案授權總統向他認為防務至關重要的國家提供軍火和戰爭物資,至此,美國已由中立國成為事實上的同盟國陣營。同年8月,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軍艦上舉行會談,並簽署旨在摧毀納粹政權的《大西洋憲章》。珍珠港事變以後,美國正式參戰。

大戰全面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最有影響力的海報之一:“祖國——母親在召喚!”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二戰徵兵海報

  1939年春、夏季,歐洲再次出現緊張局勢,經過波蘭危機和錯綜複雜的外交鬥爭,終於爆發全面戰爭。

嚴重的戰爭危機

  1939年3月15日,德國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1日又製造但澤危機,向波蘭提出領土要求。次日出動海軍佔領立陶宛的默美爾。4月1日在德、意武裝支援下,佛朗哥軍隊控制西班牙全境。4月7日,義大利軍隊入侵阿爾巴尼亞。5月22日,德、意正式簽署軍事同盟條約,即鋼鐵同盟。德軍統帥部在4月3日即已下達代號為白色方案的對波蘭作戰計畫。

  面對德國的戰爭威脅,波蘭向英、法求助。英國張伯倫政府認為德國如果佔領波蘭將危及英、法安全及其在歐洲的根本利益,鑒於綏靖政策遭到世界和國內輿論的譴責,被迫開始對政策作出某些調整。1939年3月22日,英、法互換照會,承擔遭到侵略時相互援助的義務,把實際存在的同盟關係固定下來。3月31日,張伯倫代表英法兩國政府宣佈,一旦發生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英、法立即給予波蘭全力支持。4月6日,英、波締結臨時互助條約。4月13日,法國重申忠於法波同盟義務。5月19日,法、波正式簽署軍事協定。

三角談判和鬥爭

  1939年春、夏季,圍繞歐洲的戰爭與和平形成英法蘇三角談判和鬥爭相互交錯的局面。4月15日開始舉行英法蘇莫斯科談判,就採取共同行動制止法西斯擴大侵略進行磋商。由於英、法兩國缺乏誠意,先後舉行的政治和軍事談判均未取得任何積極成果。與此同時,英德秘密談判也在進行。

  德國的戰略方針首先以英、法為主要對手,集中力量與西方國家作戰,需要緩和德蘇關係,以避免在向西方進攻時腹背受敵。蘇聯同樣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在亞洲,正與日本軍隊在諾蒙坎地區進行戰鬥;在歐洲,世界大戰一觸即發;英、法、蘇3國談判因英、法蓄意讓德國侵蘇,毫無誠意,致使談判曠日持久,瀕於破裂。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訂。

德波戰爭和英法對德宣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57個師約150萬人、2500輛坦克、2300架飛機,從北、西北、西南三個方向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同日、英、法先後發出照會,要求德國停止進攻,從波蘭領土撤出一切軍隊。德國置之不理。9月3日,英、法兩國政府對德宣戰。德波戰爭期間,法軍在法德邊境消極觀戰。英國遲至10月間才派遠征軍到法國。波蘭孤軍作戰,9月16日,波軍防線全面崩潰,德軍完成對波蘭首都和波軍主力的包圍。9月17日,波蘭政府成員逃往國外。華沙軍民戰鬥到彈盡糧絕,9月28日被迫停止抵抗。

大戰進程

  這次大戰經過法西斯軸心國戰略進攻、交戰雙方攻守互易的戰略轉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國戰略反攻3個階段。

軸心國全面進攻和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國家從1939年9月到1942年下半年在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展開全面的戰略進攻。大體上,1942年9~11月蘇德戰場斯大林格勒市區爭奪戰,1942年9月非洲戰場德軍E.J.E.隆美爾兵團向阿萊曼防線南翼的攻擊,1942年5月亞洲太平洋戰場珊瑚海美、日軍海空戰,標誌著法西斯國家在這幾個戰場的戰略進攻達到頂點。

西線戰場

  德國佔領波蘭後接連在歐洲從西、北、東南三個戰略方向對資產階級民主制國家發動大規模進攻。義大利參加了對法國的戰爭,它在非洲發動的攻勢遭到失敗。

  奇怪戰爭 德波戰爭結束後,德國一面作出和平姿態,一面擴充軍備,將主力調往西線,伺機進攻西歐國家。英、法兩國實行消極防禦戰略,靜守馬奇諾防線。1940年2月,美國特使奔走于德、意、英、法4國首都,試圖進行和平斡旋,為德國所拒絕。1939年9月至1940年4月,英、法與德國之間沒有發生過真正的戰事,史稱“奇怪戰爭”。

  德軍侵佔丹麥、挪威 1940年春,希特勒擔心英法聯軍進入挪威,從北面威脅德國,切斷瑞典對德鐵礦砂供應,遂先發制人於4月9日侵佔丹麥,丹麥國王宣佈投降。同日,德軍入侵挪威,空降部隊佔領奧斯陸。V.A.L.J.吉斯林被扶植為傀儡政府首腦。4月17日,英、法及波蘭聯軍在挪威登陸,5月初兵力達25000人。6月初,聯軍相繼退出挪威。7月挪威國王和政府成員流亡英國。德軍的閃電戰在北歐取勝。

  德國進攻西歐 1940年5月10日淩晨,德軍調集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坦克師和7個摩托化師,2580輛坦克,3824架飛機,向西歐國家發動進攻。當時西歐各國總兵力約147個師,其中英國遠征軍為10個師。德國空軍猛烈轟炸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在荷、比軍隊後方實施空降,坦克摩托化部隊出其不意在比、盧接壤的阿登山區分3路縱隊快速挺進,致使馬奇諾防線未起實際作用。德軍進攻西歐宣告綏靖政策徹底破產,英國A.N.張伯倫政府垮臺,由W.L.S.邱吉爾出任首相,組成保守黨、工党、自由黨聯合政府。

  在德軍閃電戰面前,英、法等國聯軍不堪一擊。5月14日,荷蘭軍隊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國。5月26日德軍奪取加來,進抵英吉利海峽,將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同法國中部軍隊的聯繫攔腰切斷。5月28日比利時國王宣佈投降。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海軍利用德軍數日停止進攻時機,集中各類艦船850余艘,成功地將被困在敦克爾克狹小三角地帶的英、法聯軍33.8萬餘人運過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在敦克爾克撤退中,英國遠征軍幾乎喪失全部武器裝備,243艘大小艦船沉沒,但保存了英軍的有生力量。

  義大利參戰與法國戰敗 1940年6月6日,德軍在橫貫法國北部的400英里戰線上發動總攻。法軍總司令M.魏剛集結100多萬軍隊在索姆河和安納河一線構築的“魏剛防線”不到3天即告崩潰。德軍進逼巴黎,6月10日,義大利向英、法宣戰。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17日,法國H.P.貝當政府宣佈“停止戰鬥”。22日晚7時,在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向法國及其盟國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森林同一節車廂裡,法國政府代表在納粹德國提出的停戰協定上簽字。該協定規定,德國佔領法國總面積3/5的北部和西部工業發達地區,非佔領地區建立以維希為首都的貝當傀儡政府。

  在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公里戰線上,義大利軍隊32個師發動進攻,被法軍6個師擋住。6月24日,在羅馬附近簽署法意停戰協定。意軍佔領法一小塊地區。義大利還攫取東非吉布地港和使用法屬索馬里境內鐵路的權利,為它與英國爭奪東非取得有利態勢。

  意軍在東、北非失敗 1940年7月初,意軍從埃塞俄比亞進犯東非英軍,9月中旬佔領英屬索馬里和肯雅部分地區。9月16日佔領埃及的西迪拜拉尼。12月11日英軍發起反擊收復該地,並於1941年2月6日佔領利比亞的班加西等地。兩個月內推進700公里,俘虜意軍13萬人。在東非,英國從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調集軍隊,並就地徵集大批非洲人入伍,於1941年1月19日舉行反攻,4月1日佔領厄立特里亞首府阿斯馬拉,在埃塞俄比亞遊擊隊配合下於4月6日同埃軍一起收復阿迪斯阿貝巴。5月20日,意屬東非總督投降,英國重新控制紅海與非洲之角。

  “海獅”計畫和英倫空戰 法國淪亡後,英國陷於孤軍作戰困境。希特勒企圖通過施加軍事壓力,發動和平攻勢,迫使英國屈服。1940年6、7月間,德國多次進行和平試探,邀請羅馬教皇和瑞典國王充當調停人。希特勒聲稱,英國“把殖民地歸還給德國”,“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即可避免英德戰爭,遭英國政府拒絕。7月16日,德軍統帥部發佈準備對英國實施登陸戰役的訓令,制定代號為“海獅”的作戰計畫。要求8月15日完成作戰準備。希特勒力圖取得英吉利海峽及倫敦上空制空權,摧毀英國空軍、機場和港口,為其渡海作戰創造先決條件。德國共集結2669架作戰飛機,在7月10日到10月底的3個月內猛烈空襲英國。8月24日,英國飛機首次空襲柏林。德國空軍始終未能取得預期戰果,在英倫之戰中損失飛行員600人,飛機915架。“海獅”計畫一再推遲執行,以後實際上被取消。英國贏得空中自衛戰的勝利。

  德、意擴大對巴爾幹的侵略 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下令德國陸軍總司令H.A.W.von布勞希奇著手準備對蘇作戰,12月18日,希特勒簽署代號為“巴巴羅薩”的對蘇作戰計畫,訓令德軍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入侵蘇聯的各項準備。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簽署軍事同盟條約(見三國同盟(1940)),正式結成軸心國侵略集團。德、意兩國加緊擴大對巴爾幹的侵略,作為爭奪東地中海、北非、中東的跳板和進攻蘇聯的戰略前進基地。9月,德國支持羅馬尼亞I.安東內斯庫奪權,並以派遣“軍事使團”為名佔領羅馬尼亞戰略要地和油田。匈牙利霍爾蒂•米克洛什政權於11月20日、羅馬尼亞安東內斯庫政權於11月23日相繼加入軸心國同盟。1941年2月28日,德軍進駐保加利亞。3月1日,保加入軸心國同盟。1940年10月28日,義大利自阿爾巴尼亞出兵侵入希臘,遭希臘軍民反擊,11月初被迫停止進攻。1941年1月和3月意軍兩次發動攻勢均被擊退。

  1941年3月25日,德國迫使南斯拉夫政府簽署加入軸心國同盟的議定書。南斯拉夫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聲勢浩大的反法西斯示威。27日,南新政府拒絕加入軸心國同盟,並與蘇聯簽訂好條約。4月6日黎明,德、意同時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德軍於13日佔領貝爾格勒,4月9日佔領希臘薩洛尼卡,16日包圍希臘軍隊主力,21日迫其投降。英國5.8萬名遠征軍在希臘作戰,傷亡1.2萬人,其餘從海上撤退。4月27日,德軍進入雅典。5月30日,德空降部隊佔領克里特島。希臘國王經埃及流亡倫敦。南斯拉夫、希臘軍隊的抵抗和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迫使希特勒將對蘇戰爭的時間表推遲5個星期。

蘇德戰場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境內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戰場。

  德國對蘇聯突然襲擊 1941年6月22日淩晨,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戰線上分3路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爆發。蘇聯人民在以И.В.史達林為首的聯共(布)中央和蘇聯政府的領導下奮起抵抗,迫使德軍放棄南、北、中3路齊頭並進的計畫,但蘇軍遭到重大損失,蘇聯西部大片國土淪陷。蘇軍在戰爭初期失利由多種因素造成:德國擁有中西歐強大經濟、軍事資源,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軍隊現代化裝備程度較高,以絕大部分兵力集中於東線發動突然襲擊,使得德國在一段時間內力量對比上居於優勢。蘇聯方面,史達林為了儘量推遲戰爭到來,極力避免“刺激”德方,不相信戰爭前夕來自多種管道的表明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情報,沒有及時完成戰爭準備,導致戰爭初期措手不及。蘇軍戰略思想和指揮藝術亦不能適應對德作戰的要求,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失誤,兵力部署不當。20世紀30年代以M.H.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為首的大批蘇軍高級將領和優秀軍官被無辜清洗,嚴重削弱了部隊戰鬥力。為此,在戰爭初期蘇軍付出慘重代價。

  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早在德波戰爭期間,蘇聯即著手建立一條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之間防備德國進攻的所謂東方戰線,企圖通過擴大西部疆域加強防禦德國侵略的戰略地位。1939年9月17日,蘇軍出兵波蘭,佔領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等地約2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11月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加入蘇聯。

  1939年11月30日爆發蘇芬戰爭。翌年3月12日蘇芬和約將列寧格勒附近國境線向北推移150公里,蘇聯獲取41000平方公里領土,並租借漢科半島及附近島嶼30年。

  1940年6月15日,蘇聯以立陶宛政府違反蘇-立互助公約,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組成反蘇軍事聯盟為由,出兵進駐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佔據面積約17.4萬餘平方公里。8月初,波羅的海沿岸3國併入蘇聯。

  1940年6月28日,蘇聯以國際形勢要求快速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為由,出兵進駐羅馬尼亞管轄下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佔據面積5.1萬平方公里。

  至此,蘇聯已將其國界向西推移300~400公里。蘇聯政府認為這對保證蘇聯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學術界大多認為,以本國安全為名出兵佔領別國領土和以武力解決歷史遺留領土爭端,其理由是難以令人信服的。事實上,德國在發動對蘇戰爭後3個星期內分別在三個方向推進300~600公里,6月28日即佔領明斯克。從防務的觀點來看,“東方戰線”並未起到蘇聯預期的作用。

  莫斯科戰役 德軍自9月30日向莫斯科發起進攻,在付出相當代價後推進到莫斯科近郊,最近點距莫斯科城只有20公里。10月20日起,蘇聯大部政府機構和部分工廠撤離莫斯科。蘇軍頑強奮戰,終於在12月6日遏止德軍攻勢,轉入反攻。1942年1月8日起,蘇軍調整部署,以9個方面軍和兩個艦隊在空軍支援下發動全線反攻。經3個月鏖戰,排除了德軍佔領莫斯科的危險,將德軍擊退150~400公里。冬季戰役結束時,德軍傷亡總數為83萬多人。德軍首次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的“閃電戰”亦告破產。但蘇軍未能達到殲滅德軍主力的戰略目標,尚未奪得戰略主動權。

  德軍1942年夏季攻勢 1942年5月初,希特勒下令將一切可動用軍隊集中到南翼主要戰線,從奧廖爾、哈爾科夫、塔甘羅格分別發動進攻,在斯大林格勒會師,以求在頓河地區消滅蘇軍主力,奪取高加索油田。6月28日德軍在南線發動進攻,7月17日進抵頓河河灣,揭開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序幕。此後展開斯大林格勒週邊和近郊戰鬥,9月13日德軍突入市區。雙方激戰到蘇軍反攻前夕,德軍始終沒有全部佔領斯大林格勒。

亞洲太平洋戰場

  日軍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戰火席捲東南亞,進逼大洋洲,將美國及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家捲入戰爭。這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無論在參戰國家數量、戰火擴展範圍以及作戰規模和激烈程度方面都發展成為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

  遠東慕尼克陰謀及美日談判 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英美曾謀求與日本妥協,推行遠東慕尼克陰謀。1939年9月,英駐日大使與日本外相簽訂協定,承認日本侵華現狀,同意不妨礙日本在華行動。美國儘管廢除美日通商條約,禁止對日輸出廢鋼鐵,實際出口有增無減。1940年6月,英法按日方要求封閉援華國際通道。9月,日軍佔領印度支那北部,加速準備南進。美國為集中應付歐洲局勢,力圖緩和美日矛盾,自1940年11月起與日本進行正式或非正式談判,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指望拆散德、日、意三國同盟,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阻止日本南進,但不願接受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出現。日本企圖迫使美國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求得儘早結束中日戰爭,進而將美英勢力逐出亞洲及西太平洋。雙方的對立未能調和。1941年7月日軍進佔印度支那南部,美日談判一度中斷,後又恢復。此時,日本利用談判掩護戰爭準備,美國則為推遲戰爭作最後努力。

  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1年10月,日本組成東條英機內閣,完成法西斯體制。11月5日,日本統治集團通過12月初對美、英、荷等國開戰的決定。12月7日淩晨,日本以航空母艦編隊向位於夏威夷群島中心瓦胡島上的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偷襲。日軍以極小的代價,炸沉美國戰列艦4艘,重創1艘,炸傷3艘,其他大型艦船10餘艘,擊毀飛機260餘架。美國太平洋艦隊除3艘未停泊在港內的航空母艦免遭攻擊外,幾乎全軍覆沒。12月8日,美、英對日宣戰。接著,自由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20餘個國家相繼對日宣戰。12月11日,德國、義大利對美宣戰。

  日軍進攻東南亞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起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發動全面進攻。10日佔領關島。22日佔領威克島。25日攻佔香港。12月7、8日,日軍在馬來亞的哥打巴魯和泰國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空降或登陸。10日,日機炸沉英東方艦隊主力“威爾士親王”號和“卻敵”號兩艘戰列艦,取得東南亞海域的海空控制權。1942年1月11日,日軍佔領吉隆玻,31日攻佔馬來亞全境。2月15日新加坡陷落。日軍還從印支南部進攻泰國,1941年12月9日侵佔曼谷,21日,日本將同盟條約強加給泰國政府。

  1942年1月2日進入馬尼拉。4月9日,駐守八打雁的美國和菲律賓軍隊約7萬餘人投降。5月7日美軍司令下令余部投降。

  1942年1月下旬,日軍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2月14日,日軍出動320架飛機在蘇門答臘的油田區巴鄰旁空降。3月1日,日軍在爪哇登陸,5日佔領巴達維亞(雅加達)。3月12日,荷蘭總督投降。萬隆以東1萬英、美軍隊放下武器。3月15日,日軍佔領整個荷屬東印度-印尼。

  1942年1月20日,日軍由泰國進攻緬甸,31日佔領毛淡棉。3月8日佔領仰光。應英國當局請求,中國派出赴緬遠征軍共3個軍、10萬餘人,配合英緬軍隊作戰。4月28日,日軍截斷滇緬公路,佔領臘戍,5月1日進入曼德勒,後又占八莫、密芝那。英軍和中國遠征軍一部撤到印度恩帕爾、利多。5月初,日軍攻入中國雲南省。中國軍隊憑藉怒江天險擋住日軍攻勢。

  1941年12月7日至1942年5月10日,日軍侵佔380萬平方公里土地,其佔領區人口達1.5億。1942年4月5日,日本航空母艦機動隊進入印度洋,轟炸錫蘭(斯里蘭卡)可倫坡和特亭可馬利港,擊沉英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5艘。英東方艦隊撤往東非海岸。日本海軍一度掌握印度洋制海權,達到日本向西擴張的頂點。

  珊瑚海日美海空戰 南進日軍於1942年2月攻佔澳大利亞軍隊防守的新不列顛島及拉包爾港。為切斷美澳間交通線,準備在中南太平洋擴大攻勢,日軍於5月初對所羅門群島中的圖拉吉島和新幾內亞東南重鎮莫爾斯貝港發起進攻,艦隊同時出動。5月7日,美國飛機在新幾內亞東面米西馬島附近擊沉日本航空母艦1艘。8日上午日、美艦隊正面對陣,另1艘日本航空母艦受重創,美國1艘航空母艦被炸沉,另1艘受創。雙方損失相當,但日本艦隊先行撤出戰鬥。這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以來首次受挫,標誌著日軍在大洋洲南進勢頭被遏止,其攻勢越過頂峰趨向衰落。

  中國戰場的局勢 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對國民政府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國民黨副總裁、行政院長汪精衛于1938年12月18日自重慶出逃越南河內,公開投降日本,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日本卵翼下的偽國民政府。國民黨當局的分裂傾向增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處於嚴重分裂危險之中。中國共產黨提出堅持持久抗戰,反對妥協、投降和分裂的方針,穩定了抗日陣線。在軍事上,日本將其大部兵力調往華北,力圖確保其佔領地區,消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遊擊隊及東北抗日聯軍。1939年,八路軍、新四軍抗擊日軍侵華總兵力的62%,敵後戰場成為抗日戰爭主要戰場。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以105個團、約40萬人展開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作戰,給予華北日軍巨大打擊,史稱“百團大戰”。正面戰場從1939~1941年秋主要在武漢週邊地區作戰,以後進行了南昌、鄂北豫南和兩次長沙會戰以及南寧和中條山會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策應南方作戰,破壞中國浙江地區空軍基地,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和浙贛會戰。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6日,中國軍隊在長沙戰役中擊斃日軍5000餘人,俘虜日軍百餘人。這是在相持階段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獲得的一次大捷。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反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利益推動了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隨著戰火的蔓延,經過反法西斯國家一系列雙邊和多邊會談,簽訂各種協定,以美、英、蘇、中諸國為核心的反法西斯國家加強了彼此間的援助和合作。

  美國租借法案和英美同盟 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後,美國根據1937年中立法宣佈中立。1939年11月美國修改中立法,實行現金購貨、運輸自理原則,向交戰國出售武器,有利於擁有海軍優勢的英、法。法國敗降和英國退守英倫三島,使美國感受到法西斯的現實威脅,公眾輿論要求給英國以援助,孤立主義勢力削弱。1940年9月2日,美、英達成美國以50艘舊驅逐艦換取在英屬百慕大群島等8個島嶼建立軍事基地的協定。由於英國無力以現款購買軍火,1940年底邱吉爾緊急致函美國總統F.D.羅斯福求援。羅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向與美國安全有重大意義的國家用出售、轉讓、交換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軍用物資,撥款70億美元用於實施《租借法案》。這意味著美國完全放棄“中立”政策,實際上介入歐洲國家的反法西斯戰爭。英、美開始結成反對德國法西斯同盟。與此同時,美英參謀部代表于1941年1~3月在華盛頓秘密會晤,就“先歐後亞”的全球戰略達成協議,並據此制定“ABC-1計畫”。1941年12月,美英首腦以代號為“阿卡迪亞”的華盛頓會議確認“先歐後亞”的方針。美國在會上提議並起草同法西斯軸心國相對抗的《聯合國家宣言》草案。

  蘇英協定和美國援蘇 德蘇戰爭爆發當晚,邱吉爾宣佈英國將支援蘇聯和一切反希特勒的國家。7月12日,蘇英簽訂在對德戰爭中一致行動的協定,相互承擔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彼此支援和戰鬥到底的義務。8月16日,蘇、英簽訂貿易、貸款和支付協定,英國給予蘇聯1000萬英鎊貸款。

  1941年6月23日,美國代理國務卿發表聲明,譴責德國侵略蘇聯。6月24日,羅斯福總統宣佈,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包括蘇聯在內,都將得到美國的援助。7月30日,負責美國租借事務的官員作為羅斯福的私人代表抵達莫斯科,同蘇聯政府討論美國對蘇軍事援助問題。8月中旬,美國派往蘇聯的船隊首次啟航。

  反法西斯國際聯合的擴大 1941年夏,蘇聯在倫敦與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比利時、挪威等國流亡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7月簽訂蘇捷、蘇波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一致行動協定。1942年1月29日締結蘇、英和伊朗三國同盟協定。

  法國戰敗前夕,C.-A.-M.-J.戴高樂將軍于1940年6月17日飛抵倫敦,次日通過英國廣播電臺宣佈建立“自由法國”,6月23日宣佈成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28日,英國正式承認“自由法國”,並與之結成同盟關係。9月,蘇聯也予以承認。

  1941年8月14日,美、英兩國政府首腦公佈《大西洋憲章》。這是美英戰時政治聯盟的標誌,成為以後聯合國憲章的基礎,對於動員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加強反法西斯聯合起了積極推動作用。1941年9月討論大西洋憲章的同盟國會議在倫敦召開,有英、蘇、比、荷、盧、南、波、捷、挪、希臘和“自由法國”的代表參加。9月24日,蘇聯發表聲明,同意該憲章的基本原則,但作了某種保留,強調儘早把呻吟於希特勒壓迫下的各國人民解放出來,戰後必須消滅法西斯主義,每個民族應享有國家獨立和領土不受侵犯的權利。

  蘇美英莫斯科會議 在大西洋會議上,羅斯福和邱吉爾聯名致函史達林,建議舉行三國會議討論共同對德作戰和有關援蘇問題。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三國會議在莫斯科召開。會前史達林曾向邱吉爾提出1941年內在巴爾幹或法國開闢第二戰場,以迫使德國從東線調走30~40個師。但英國無力承擔,美國尚未參戰。10月1日,三國簽訂議定書,規定美、英兩國從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每月向蘇聯提供400架飛機、500輛坦克及其他武器裝備;蘇向英、美提供原料。10月30日,羅斯福宣佈向蘇提供10億美元貸款。11月7日,美國把《租借法案》擴大到蘇聯。

  聯合國家宣言 經過磋商,26個國家的《聯合國家宣言》1942年1月1日開始簽字。儘管各簽字國目的不盡相同,但在打敗法西斯的共同旗幟下聯合起來,標誌著以美、英、蘇、中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並為建立聯合國組織奠定初步基礎。

反法西斯聯盟由防禦到反攻的戰略轉折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戰略轉折的到來有一個全域的演變過程。大體上,美軍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的勝利,英軍1942年11月阿萊曼戰役的勝利,以及作為主要標誌的蘇軍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表明反法西斯盟國開始從防禦轉向進攻的戰略轉折。

蘇德戰場的轉折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勝利是蘇聯衛國戰爭的轉捩點,它同時也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歷史性轉折,這一轉折到蘇軍取得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才最終完成。

  斯大林格勒圍殲德軍 1942年11月19日,蘇軍3個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開始反攻,23日在卡拉奇合圍德軍第六集團軍等部22個師33萬人。在粉碎德軍頓河集團軍群的解圍行動後,1943年1月10日,蘇軍發動圍殲戰。1月31日,殲滅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德軍,俘獲德第六集團軍司令F.保盧斯。2月2日,被圍德軍全部投降或被殲滅。在持續200天的戰役期間,德軍在頓河、伏爾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區共損失150萬人、坦克和強擊火炮3500輛、飛機3000架。德軍遭到發動戰爭以來最大的失敗。

  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1月蘇軍發動冬季攻勢,收復羅斯托夫等地,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同年夏,德軍在庫爾斯克南北集結,力圖在此區域粉碎蘇軍主力,奪回戰略主動權。7月5日德軍發動進攻,7月12日蘇軍反攻,8月23日收復哈爾科夫。在激戰的50天中,雙方動用的總兵力達400余萬人,共出動坦克和自行火炮1.3萬多輛、作戰飛機近1.2萬架,是二次大戰中最大的坦克兵團會戰。德軍共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飛機3500餘架。蘇軍完成了蘇德戰場的根本轉折,從戰略防禦全面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非洲地中海戰場

    英軍贏得阿萊曼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非洲戰局,在西線作戰的盟軍獲得戰略主動權。英美盟軍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登陸成功,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並肅清北非德、意侵略軍,隨後盟軍展開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戰役。

  阿萊曼戰役 北非意軍在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遭到英軍殲滅性打擊。2月德國非洲軍團由E.J.E.隆美爾指揮進入北非。德、意軍重新發動進攻。1942年6月21日圖卜魯格英軍3.5萬人向德軍投降。30日德、意軍隊進抵距埃及亞歷山大港約96公里的阿萊曼。英國朝野為之震動,引起一場政府危機。邱吉爾親赴開羅改組英國中東司令部。B.L.蒙哥馬利出任英第八集團軍司令,于9月初擊退隆美爾對阿萊曼防線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10月23日至11月4日,英軍進行阿萊曼戰役,共擊斃擊傷和俘獲德意軍5.9萬人。1943年1月23日英軍進入的黎波里,至此共向西追擊2200多公里。

  盟軍登陸西北非 1942年11月8日,由D.D.艾森豪任總司令的盟軍10余萬人分3路在卡薩布蘭卡、奧蘭、阿爾及爾登陸。12日,部分盟軍進入突尼斯。這次代號為“火炬”的作戰行動是英、美作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替代行動。11月10日,德意軍隊佔領維希政府統治下的法國南部及科西嘉,並出兵突尼斯。11月27日,德軍企圖奪取法國艦隊,封鎖並佔領土倫。法國海軍將包括3艘戰列艦、1艘航空母艦在內的60餘艘艦艇全部鑿沉。

  肅清非洲軸心國軍隊 1942年11~12月間,增援突尼斯的德意軍5個師與非洲軍團會合,負隅頑抗,盟軍進攻失利。1943年2月,德軍發動攻勢,向前推進150公里。4月,從東西兩個方向進軍的英、美兩國軍隊會師,5月7日攻入突尼斯城。5月13日,北非德、意軍隊25萬人向盟軍投降。

  義大利投降及其對德宣戰 根據蘇、美、英3國首腦卡薩布蘭卡會議和華盛頓秘密軍事會議的決定,盟軍肅清北非敵軍後,首先對義大利發動進攻。1943年7月10日,美、英和加拿大軍隊在西西里島東南部登陸。7月22日,美軍攻佔巴勒莫。8月16日佔領墨西拿。在西西里戰役的38天內,德、意軍損失16.7萬人,其中德軍3.7萬人。

  意軍屢遭慘敗,國內生產下降,民不聊生,人民反戰情緒高漲,法西斯政權面臨嚴重危機。義大利統治集團醞釀推翻墨索里尼政府。7月25日,義大利國王罷免墨索里尼首相職,由P.巴多利奧繼任。28日,宣佈解散法西斯黨。統治義大利21年的法西斯政權垮臺。

  9月3日,義大利簽署停戰協定,盟軍在亞平寧半島登陸。德軍佔領羅馬及意北部地方。9月29日巴多利奧在馬爾他簽署義大利投降書。10月13日,義大利正式退出法西斯同盟,對德宣戰。美、英、蘇3國立即承認義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

  大西洋之戰 大西洋航運量占當時世界航運量的3/4,對盟國軍事運輸至為重要,對英國更是生死攸關。大戰初期,德國廣泛使用大型水面軍艦、潛艇和遠端航空兵破襲英法海上通道。英國建立護航制,出動海空力量搜捕德艦,仍損失嚴重,僅1940年即損失船隻500萬噸位。法國敗降後,美國逐步參與大西洋護航。1941年5月,英擊沉德戰列艦“俾斯麥”號。德國在大西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採用“狼群”戰術,以多艘潛艇結群進行攻擊。1942年德擊沉盟國艦隻770萬噸位,超過盟國新造船只噸位。1943年春,德國潛艇戰達到高峰。5月盟國舉行大西洋護航會議後,大西洋之戰出現轉折。同年下半年,德潛艇戰迅速走向失敗。1944年大西洋上已基本停止作戰行動。

亞洲、大洋洲太平洋戰場

  經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美軍奪得制空權和制海權,在亞洲、大洋洲太平洋戰場實現戰略轉折。

  中途島海戰 1942年4月18日,美國飛機轟炸東京。日本海軍決定東進作戰,以中途島為主要攻擊目標,企圖誘出美國太平洋艦隊予以殲滅。6月4日,美日雙方以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岸基(美國)飛機交戰。日方損失航空母艦4艘,重巡洋艦1艘,飛機330架。此役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第一次慘敗,它從此喪失太平洋作戰的空中優勢。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1942年8月7日,美軍佔領西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圖拉吉島。日軍逐次增兵反攻,均遭慘敗。8~10月,日、美海軍在所羅門群島海域多次進行海戰,互有勝負,日方稍佔優勢。11月中旬,在兩次海戰中,日方損失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運輸艦11艘,導致喪失西南太平洋制海權。1943年1月,美軍在瓜島增兵到5萬餘人。日本守軍25000人補給困難,疾病蔓延,被迫於2月1~7日分3路撤出瓜島。長達半年的瓜島之戰,日軍戰敗,死亡2.46萬人,損失各種艦艇30餘艘、飛機600架。

  中國戰場的轉折 1943年下半年,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向戰略反攻過渡。敵後解放區戰場在日軍重兵頻繁“掃蕩”、“清鄉”及“治安強化”之下,1941、1942兩年處於嚴重困難時期。抗日根據地面積縮小,人口由1億降到5000萬人以下。八路軍、新四軍由50萬人減至近40萬人。1943年春夏,針對日軍“總力戰”,抗日軍民實行“敵進我進”方針,縮小敵佔區,擴大解放區,首先在華北,隨後在華中、華南相繼進入恢復和再發展時期。正面戰場,1943年在武漢週邊長江南北進行鄂西會戰和常德會戰。11月2日,日軍以近10萬兵力進攻常德。激戰月餘,中國軍隊收復此役全部失地。中國駐印軍隊於10月14日向緬甸北部日軍發起反攻。

大國首腦會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蔣介石、F.D.羅斯福和W.L.S.邱吉爾(左起)出席開羅會議(1943年11月)

  隨著戰局的根本轉折,美、英、蘇、中4個主要盟國於1943年多次分別舉行首腦會議,就加強合作、協同作戰以及締造戰後世界和平等重大問題交換意見或達成協議,鞏固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美英首腦會議 1943年美英首腦多次會晤,制定共同戰略,協調兩國行動。1月14~24日卡薩布蘭卡會議討論1943年作戰方針,羅斯福宣導要求法西斯國家無條件投降原則。5月12~25日華盛頓會議決定將盟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時間推遲到1944年5月,遭到蘇方強烈反對。8月19~25日魁北克會議(1943,1944)確定進攻西歐的“霸王”作戰計畫,並討論對日作戰戰略。

  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 1943年10月19~30日在莫斯科舉行蘇、美、英3國外交部長會議(見莫斯科會議),為即將召開的首腦會議進行準備。經與中國政府磋商發表美、英、蘇、中4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3國政府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開羅會議簽署的《開羅宣言》是戰後處理日本問題的主要國際檔。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3國首腦在德黑蘭舉行會議。簽署《德黑蘭宣言》和《德黑蘭總協定》。會議決定1944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部署,緩解了蘇、美、英3國在對德作戰方針上的尖銳分歧,對1944年在歐洲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決定性勝利起了良好作用。會議對戰後重建世界和平的設想,為聯合國的誕生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戰略反攻

  美、英等國盟軍在西歐登陸作戰,與東線蘇軍強大攻勢相呼應,真正形成對德東西夾攻的戰略態勢。至1945年春,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大局已定。太平洋盟軍的戰略反攻,主要通過島嶼登陸戰和海空作戰加以實施,進展較為緩慢。歐亞各國被佔領區的抵抗運動和遊擊戰爭,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佔有主要戰略地位。

歐洲東線戰場

  蘇軍於1944年基本肅清本國境內的德軍,進入東歐作戰。東歐各國人民獲得解放的形式各異。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主要依靠自身進行解放戰爭贏得勝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人民在蘇軍展開進攻的有利形勢下舉行武裝起義,建立新政權,並對德宣戰。匈牙利與此近似。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除在國內開展抵抗運動與遊擊戰爭外,還在蘇聯組建正規軍,配合蘇軍打回本國,與武裝起義相匯合,奪得勝利。

  德軍被逐出蘇聯 1942年德軍侵入蘇聯達到頂峰時,其佔領區有近9000萬居民,全蘇耕地面積的47%、牲畜的50%、工業生產能力的1/3。1943年蘇軍解放近百萬平方公里國土。1944年蘇軍發動10次戰略性戰役,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南線第聶伯河以西戰役和白俄羅斯戰役。除拉脫維亞西部沿海庫爾蘭部分地區有被圍的30多個德國師於1945年5月9日後投降之外,其餘所有德軍皆被逐出蘇聯國境。

  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武裝起義 1944年8月,蘇軍向羅馬尼亞東部和中部挺進。羅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于8月23日舉行武裝起義。8月31日蘇軍進入布加勒斯特。9月肅清羅全境德軍。在羅對德宣戰後,羅軍與蘇軍並肩作戰。

  1944年9月5日,蘇聯對保加利亞宣戰。8日,蘇軍攻佔瓦爾納。次日爆發共產黨領導的保加利亞民族起義。新成立的祖國陣線民主政府對德宣戰。9月底,保加利亞在蘇軍協助下解放全部國土。

  匈牙利的解放 1944年3月,德軍佔領匈牙利。5月,匈牙利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和小農黨組織反法西斯陣線,在布達佩斯等城市建立抵抗組織,在外喀爾巴阡烏克蘭等地開展遊擊活動。蘇軍9月進入匈牙利,12月底包圍布達佩斯18.8萬名德軍。12月28日,匈牙利臨時國民政府對德宣戰。1945年2月13日,蘇軍解放布達佩斯。4月4日匈牙利解放。

  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解放戰爭 1941年4月德軍侵佔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共產黨於6月27日成立人民解放遊擊隊總司令部,J.B.鐵托任總司令。7月發動全國武裝起義(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1944年10月20日,南軍與蘇軍協同作戰解放貝爾格勒。此後蘇軍北上匈牙利,南軍繼續肅清境內13個師、30萬名德軍,於1945年5月15日解放全部國土。

  1939年4月義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1941年11月,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組織遊擊隊。1943年7月成立民族解放軍總司令部。1944年11月17日解放地拉那。29日解放全部國土。阿先後抗擊過10萬意軍和7萬德軍,殲敵6.8萬人。

  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解放 波蘭在1939年成立第一批遊擊隊和抵抗運動組織。1942年5月,波蘭工人党領導成立人民近衛軍,次年遊擊隊活動遍及全國。1943年4~5月,華沙猶太區居民舉行武裝起義,大部分起義者英勇就義。10月在蘇聯建立的波蘭第一師參戰。12月波蘭人民代表會議成立,波蘭人民軍正式誕生。1944年7月蘇軍進入波蘭。8月1日爆發華沙起義,歷時63天后失敗。1945年1月,蘇軍發動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1月17日,蘇波軍隊解放華沙。2月3日蘇軍進抵奧得河。波蘭全境獲得解放。

  1941年秋捷克斯洛伐克遊擊隊成立,活動在喀爾巴阡山一帶。1944年8月30日爆發斯洛伐克民族起義。9月8日,在蘇聯組建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軍團參戰。10月6日蘇軍進入捷境。1945年4月蘇軍解放布拉提斯拉瓦。5月5日,捷舉行布拉格起義。9日蘇軍突入布拉格。11日捷全境解放。

歐洲西線戰場

  盟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西歐、北歐被德軍佔領國家和義大利北部相繼獲得解放。德軍在阿登山區發動最後反撲失敗。

  諾曼地登陸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國盟軍5個步兵師、3個空降師在法國塞納灣諾曼第沿海登陸。為此次登陸盟軍集結兵力達287.6萬人、6500艘戰鬥艦艇和運輸船只、11000架作戰飛機及2700架運輸機。迄12日已有19個師、32.6萬人登陸,將5個登陸場連成一片。由於盟軍登陸前準備充分、兵力佔有絕對優勢、完全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各國官兵與抵抗戰士奮勇作戰以及蘇軍東線攻勢的配合,而德軍對盟軍登陸方向判斷失誤等因素,盟軍得以勝利進行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栖登陸戰。

  法國解放 1940年,法國反法西斯各黨派在國內組織各種抵抗運動。1943年6月,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在阿爾及爾成立。9月8日義大利投降,法國共產黨在科西嘉領導起義,10月4日解放全島。盟軍在法國登陸後,法國內地軍積極配合作戰。1944年8月19日,巴黎爆發武裝起義。8月25日,戰鬥法國第二裝甲師進入巴黎。30日,以戴高樂為主席的法國臨時政府成立。

  8月15日,美法聯軍在戛納以西登陸,開始在法國南部作戰。28日盟軍開進馬賽和土倫。9月12日,南北兩支盟軍在巴黎馬賽間的蒙巴爾會師。1944年底法全境解放。

  比荷盧挪丹等國解放 1944年9月2日,盟軍進入比利時。3日,安特衛普人民武裝起義,配合盟軍解放該市。8日,比利時政府從倫敦遷回布魯塞爾。9日盧森堡解放。9月17日,英軍在荷蘭南部發動攻勢,荷蘭內地軍配合盟軍作戰。1945年3月荷全境解放。1942年挪威建立抵抗組織祖國陣線。1943年2月挪傘兵破壞設在挪威的德國惟一的重水工廠。1944年11月,蘇軍解放挪威北部。1945年5月上旬,挪境內德軍向盟軍投降。1945年4月,丹麥抵抗運動武裝力量發展到4.2萬人。5月5日,丹麥境內敵軍向盟軍投降。

  阿登戰役 1944年冬,德國在比利時與盧森堡交界的阿登山區實施代號為“悲哀之戰”的最後反撲。12月16日,德軍衝破美軍防線,至24日突進60英里。1945年1月1日,德軍又向駐阿爾薩斯美軍進攻。盟軍猝不及防,陷於被動,曾向蘇軍求援。1月12日,蘇軍全線發動攻勢。盟軍同時展開反擊。1月28日,德軍被趕回原來陣地。此役雙方參戰軍隊達60個師。德軍耗盡其戰略後備力量。

  義大利解放 1943年9月,德國出兵佔領羅馬和義大利北部,並將被囚禁的墨索里尼營救出來,拼湊“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義大利人民開展抵抗運動,組織遊擊活動。1944年6月4日,盟軍開進羅馬。1945年春,盟軍向義大利北部發動攻勢,義大利人民在北意各省發動武裝起義。4月29日,駐意德軍殘部投降。5月4日,義大利人民肅清境內敵軍。

亞洲太平洋戰場

  美軍對太平洋日軍重點設防島嶼實施海陸空聯合作戰,到1945年春、夏季打開通向日本本土作戰大門。中國和印緬戰場上的戰鬥起著側翼配合作用。

  太平洋島嶼作戰 美軍採取“雙叉衝擊”戰略,從西南太平洋和中央太平洋兩路出擊,越島進攻,大體上經歷3個階段。

  ①1943年中至1944年9月,美軍在西南太平洋戰區攻佔所羅門群島、俾斯麥群島,肅清新幾內亞日軍;在中太平洋戰區攻佔吉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馬利安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

  ②攻取菲律賓。1944年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24~25日爆發世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萊特灣海戰。日、美雙方共出動282艘艦隻,日方在海戰中損失幾乎全部主力,有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驅逐艦17艘,從此喪失遠洋作戰能力。美方損失不大。1945年1月10日美軍在呂宋島仁牙因灣登陸,3月4日收復馬尼拉,3月中旬控制整個菲律賓。

  ③1945年2月14日至3月8日,美軍攻取距東京1200公里的琉黃島。日軍戰死2.3萬人,美軍傷亡2.4萬人。4月1日美軍在沖繩島登陸,在付出傷亡4.9萬人的代價後,於6月30日佔領全島,取得進攻日本本土的海空軍基地。

  盟軍在緬甸的反攻 1944年,中英美聯軍在緬甸、印度和中國雲南幾個方面相互策應,連續給予日軍以打擊,中國駐印度兩個軍在緬北作戰,6月25日攻克孟拱,8月5日在美軍一部參與下佔領密芝那,兩地共擊斃日軍8000餘人。中國遠征軍兩個集團軍從5月21日開始滇西戰役,1945年1月27日在緬北與中國駐印軍會師,打通中印、中緬公路。南線英軍向緬若開地區進攻,自1944年1月9日至2月27日迫使日軍分成小股經叢林撤退,斃敵7000餘人,俘5000人,獲得英軍對日作戰的首次大捷。3月8日,日軍從緬甸向印度恩帕爾進攻,至7月10日失敗,傷亡7.2萬人。緬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成員發展到20多萬人,遊擊隊員有5萬人,積極配合盟軍作戰。1945年3月20日,盟軍佔領曼德勒。5月2日開進仰光,6日收復緬甸全部國土。

  中國戰場的局部反攻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仍將陸軍主力放在中國,有14個師團駐防朝鮮和中國東北,在中國關內有21個師團、20個混成旅團和1個騎兵兵團。1944年4月至1945年初,日軍發起平漢、粵漢、湘桂鐵路戰役,以打通大陸交通線,攻佔美國在華空軍基地,消除對其本土轟炸威脅。中國國民政府軍隊抵抗不力,洛陽、長沙、南寧、柳州相繼失守,8個月內喪失大小城市146座,損失兵員50~60萬人。在日軍後方,各解放區戰場於1944年開始局部反攻,攻克城市70餘座。至1945年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已達90余萬人,抗日根據地遍佈19個省區,人口1億人。

戰爭結局

  反法西斯同盟國在1945年迫使德國和日本投降。各國人民為了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極大代價,終於贏得和平與進步。經過戰後年代各種政治力量的鬥爭,各國人民鞏固並發展了這次正義戰爭的成果,並在社會發展、科學技術和國際關係各領域迎來嶄新的局面。

  反法西斯盟國協同作戰,粉碎德日法西斯的最後頑抗;同時商定處置戰敗國的原則,規劃戰後國際和平,留下了紛爭。

雅爾達會議

  1945年2月4日~2月11日,蘇、美、英3國首腦舉行雅爾達會議。會議維持了盟國間的戰時團結,對奪取戰爭的全面勝利、建立戰後新的國際秩序有其積極作用。同時也表露了某些強權政治傾向。

納粹德國的傾覆

第二次世界大戰:柏林之戰後,蘇聯士兵把蘇聯國旗插在德國國會大廈樓頂。“德國國會大廈上揮舞旗幟”這幅著名的照片是由Yevgeny Khaldei在1945年5月2日拍攝,照片裡是這幅照片其實是事後的重拍,後來作者、士兵的身份等都備受爭議

  1945年4月,蘇軍集結250萬人,由Г.К.朱可夫指揮于16日發起柏林戰役。蘇軍突破奧得河以西德軍防線,於4月25日完成對伯林的包圍。4月1日西方盟軍在魯爾地區包圍西線德軍主力,並于4月18日迫使被圍的32.5萬名德軍投降。4月25日蘇軍與美軍在易北河畔托爾高會師。4月27日,蘇軍突入柏林市中心。30日,希特勒畏罪自殺。5月3日柏林戰役結束,德軍傷亡25萬人,被俘48萬人。德國新政府企圖單方面向西方盟軍投降未能得逞。5月7日,在西方盟軍司令部所在地蘭斯,德國政府代表向美、英、蘇、法代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8日在蘇軍司令部所在地正式簽署投降書。德國納粹政權徹底覆滅。5月9日歐洲戰事結束。

波茨坦會議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3國首腦舉行波茨坦會議,決定戰後德國應非軍國主義化,實行民主化,肅清納粹主義。這次會議對戰後處置德國和歐洲和平問題確立了基本原則,達成某些協議,並預示了德國將出現分裂的局面。會議就結束對日作戰的條件和戰後處置日本的問題達成協議,協議以中、美、英三國共同宣言的形式發表,即《波茨坦公告》。蘇聯對日宣戰後成為四國共同宣言。

美機空襲日本和投擲原子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8月9日早晨,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達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

  自1944年中起,美國飛機連續大規模空襲日本,到戰爭結束前共出動14569架次,投彈10萬餘噸,嚴重打擊了日本軍事工業,也導致日本居民大量死傷,近千萬人流離失所。1945年8月6日,美機在廣島投下當量為2萬噸TNT炸藥的原子彈,日本居民死難78150人,受傷和失蹤51408人。8月9日,美機在長崎投擲第二顆原子彈,居民死難23750人,受傷43020人。戰後各國政界和學術界對美國使用原子彈褒貶不一。中國學者一致認為,投擲原子彈對加速日本投降起了一定作用,但絕非戰勝日本主要因素,且使無辜人民蒙受極大災難。按照當時戰局實際狀況,即使不投擲原子彈,日本亦敗局已定;美國決定使用原子彈,政治考慮超過軍事需要。西方政界人物和美軍高級將領亦不諱言使用原子彈“根本沒有什麼軍事價值”、於戰局“並無什麼重大幫助”。

蘇聯對日作戰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次日,百余萬蘇軍分別從西、東、北3個方向在中國東北、內蒙古和朝鮮北部4000餘公里戰線上對日軍發起進攻。至14日完成對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地日軍的分割包圍。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關東軍總司令于18日下令部隊投降。在中國軍民協助下,蘇軍全部解除關東軍武裝,於8月底肅清中國東北地區頑抗的日軍。蘇蒙聯軍於8月19日進佔承德、張北。8月11~30日,蘇軍在朝鮮人民武裝配合下進軍朝鮮北部,推進到三八線。同期還佔領薩哈林島(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9月1日進佔國後、色丹兩島。蘇軍共擊斃日軍8.3萬餘人,俘虜59.4萬人。

中國全面反攻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聲明,號召中國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反攻。八路軍、新四軍抽調10萬余人進軍東北,會同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8月9日至9月2日,解放區軍民收復縣以上城市150餘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在8年抗日戰爭中共作戰12.5萬餘次,斃傷俘降日軍52.7萬餘人、偽軍118.6萬餘人,抗擊侵華日軍大部和幾乎全部偽軍;解放國土104萬平方公里,縣以上城市285座,解放區人口達1.25億人。日本投降後,由中國國民政府接受關內各省和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日軍投降。至10月底,日軍投降完畢,共128萬名官兵放下武器,偽軍投降者146萬人。中國戰場在抗戰期間斃傷俘日軍總數,按日方有關統計為133萬人(不含東北抗日聯軍殲敵17萬人)。而太平洋戰場盟軍共使日軍損失124.7萬人(包括印緬戰場中、英、美3國軍隊共同消滅的日軍16萬人在內);蘇軍共使日軍損失67.7萬人。中國人民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亞洲各國抗日鬥爭和武裝起義

  朝鮮於1932年組成第一支抗日遊擊隊,1943年建立朝鮮人民革命軍,長時間與中國東北抗日武裝協同作戰。1945年8月配合蘇軍解放朝鮮北部。1940年9月日軍入侵印度支那,越南人民舉行北山起義。次年5月組成越南獨立同盟。1945年3月日本通過建立傀儡政府統治印支地區。5月越南解放軍成立,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爭。8月19日爆發越南八月革命。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同日,越南北緯16度線以南日軍向英軍投降。1942年1月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成立。經過3年艱苦鬥爭,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發展到1萬人,解放全國一半以上的農村。1945年9月5日英軍在新加坡登陸,馬來亞人民抗日勝利果實被奪走。1942年3月菲律賓人民抗日軍成立,1944年秋發展到10萬餘人。10月美軍在菲律賓登陸,人民抗日軍配合美軍作戰。美軍佔領整個菲律賓後,強制解除人民抗日軍武裝。1945年3月8日,昂山領導緬甸國民軍在曼德勒起義,後全緬掀起起義,配合盟軍反攻。1945年泰國抗日義勇隊達到近千人的規模。由上層人士領導的自由泰人運動用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近萬人的武裝力量,曾多次準備起義,皆被盟軍司令部阻止。後英軍在泰國登陸,接受日軍投降。

日本法西斯投降

  1945年8月9日,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內閣會議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爭論不休,最後經天皇裕仁裁決。10日,日本正式接受該公告。13日,美國譴責日方故意拖延投降時間,進行猛烈空襲。8月15日天皇廣播投降詔書,17日向國內外日軍發佈和平投降命令。散佈在遠東、南亞、東南亞各國和太平洋島嶼的330萬日軍陸續向盟軍投降。8月30日美軍在東京及附近地區登陸,實現對日本的佔領。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至此,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傷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占三分之二,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三分之一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占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聯占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占35%,蘇聯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占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占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河南省尤其慘重,僅僅兩次災難就導致400萬人死亡,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死難的89萬人中有32萬在河南,1942年大旱引發的饑荒又導致300多萬人死亡)。

  7000萬人按死因可分為三類:一是死亡的軍人;二是死於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三是死於戰爭相關原因的人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軍人死亡人數合計約有1800多萬(不含死亡的俘虜);死于交戰各方刻意殺戮的平民和戰俘大概也有1800多萬(其中80%以上死於納粹德國之手);而死於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饑饉、缺醫少藥、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等的人數則在1500-3000多萬(這個主觀性比較強,看所在國怎麼劃定相關原因的範圍了,中國和蘇聯等國後來都大幅調增了各自的死亡人數,正因如此二戰死亡人數便有了5000萬到7000萬的變化)。比如中國現在所列的傷亡數為3500萬,其中死亡占1800萬,而在這死亡的1800萬人中屬於前兩類死因的人數大概占20%,蘇聯前兩類的死亡人數則要占到死亡總數的一半以上,中國死亡的1800萬人中還包括了諸如1942年河南大旱引發饑荒而死亡的300多萬人以及其他非淪陷區各種原因的非正常死亡,因為戰爭導致救援無力災情擴大,把這些死亡列入也是合理的。而抗戰勝利後不久中國所公佈的死亡人數為800多萬,統計標準有所變化。

  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減員)一般由死亡、傷病、被俘、失蹤等幾部分構成,而軍人的死亡又包括陣亡、因傷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蘇軍損失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陣亡占76%,因傷致死占16%,因病、事故等死亡占8%),被俘或失蹤為445.6萬,傷病累計為1832萬人次(受傷占82.9%,因病減員占16.6%,凍傷占0.5%)。另外,軍隊所處的戰爭態勢不同,其損失的構成便有極大差別,以蘇德戰爭期間的蘇軍為例,蘇軍的歷年月均損失為:1941年71萬,1942年61.4萬,1943年65.5萬,1944年57.3萬,1945年70萬,相差並不太大,損失最慘的1941年與損失最輕微的1944年之比不過為1.24倍,但其歷年損失中死、傷、俘構成比例卻有天壤之別,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蹤人員月平均為49.6萬,1942年為27.1萬,1943年19.2萬,1944年14.7萬,1945年18.6萬,其高低之差達3.37倍以上。一般來說,處於進攻的一方其傷患所占比例較大,而敗退的一方,由於其傷患無法及時撤出,或最終成為俘虜,或因得不到有效醫治而死亡,因此敗退的一方其損失中死亡、被俘人員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較大,其中又尤以被合圍的部隊最為典型,如被合圍在斯大林格勒的28萬德軍,除了3萬多傷患空運出圍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所遇也有類與此,一個個的島嶼成了已喪失制海權的日軍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絕大部分守島日軍的歸宿。

主要參戰國軍人傷亡

蘇聯

  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

  蘇芬戰爭(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蘇軍死亡8.75萬,傷病26.49萬人次,失蹤3.93萬人。

  蘇德戰爭(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蘇軍死亡681.7萬,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1832萬人次。

  蘇軍參與的另外幾場戰爭(如蘇波1939.9-1939.10、蘇日1945.8)死傷人數均遠遠低於蘇芬戰爭和蘇德戰爭,蘇波戰爭:蘇軍死亡人數僅1173人,蘇日戰爭:蘇軍損失累計3.64萬人,其中死亡1.2萬人。

德國

  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情況: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531.8萬人(包括死亡的45.9萬俘虜):對蘇作戰死亡418萬人(含俘虜),其他主要分佈於(不含死亡的俘虜):義大利15萬、西歐49.5萬、非洲1.6萬、巴爾幹10.3萬等等。

中國

  中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傷情況(1937年-1945年,不含俘降人員):363.3萬,其中陣亡132萬、病亡42.2萬,受傷累計189萬人次。中國被俘軍人的死亡數不詳,但應當是個不小的數目,因為僅在南京,遇害者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是被俘的中國軍警人員。

日本

  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情況: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總計為185多萬人:

  對美英等國作戰傷亡138萬人

  在中國戰場傷亡44萬,其中大概一半死亡

  蘇日戰爭死亡3萬人(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21日).

美國

  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傷亡情況: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人員總計為101.3萬。其中死亡40.5萬人(陣亡占29.1萬人)、受傷累計60.8萬人次。

戰爭的性質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歷來為各國學術界所關注,並存在分歧。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一方所進行的是實行侵略奴役、謀求世界霸權的不義戰爭;反法西斯同盟國一方所進行的是反對侵略、反對奴役和反對種族滅絕,維護國家獨立、民族生存和民主自由的正義戰爭。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屬於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根本不同,因而各國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對於這次戰爭的態度和策略理應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截然不同。這一總的看法,大體一致或近似。分歧之點在於對戰爭初期性質的分析。

  傳統說法將1939年9月德波戰爭爆發至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以前作為一個階段,認為此階段的戰爭與“一戰”同樣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交戰雙方都是為了爭奪霸權而戰,他們之間進行的是帝國主義戰爭。直到社會主義的蘇聯被迫投入衛國戰爭,才使“二戰”的性質轉化為反法西斯戰爭。近年學術界對此種見解多有異議,認為戰爭第一階段的性質應從交戰雙方的行動和目的本身判定,蘇聯衛國戰爭只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以蘇聯是否參戰作為衡量整個戰爭性質的尺度。英、法及其盟國所進行的戰爭同樣具有反法西斯、反對侵略的正義性,不能認為它們原先為了爭霸,一旦蘇聯參戰它們才具有反法西斯的正義性。以蘇聯一國的外交關係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要求各國共產黨人按照蘇聯對外政策需要而行事,正是“二戰”初期某些國家共產黨人嚴重脫離本國人民的重要原因,也是國際共運史上的深刻教訓。

  近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判定“二戰”初期的性質應將波、荷、比、盧和丹、挪等遭受侵略的中小國家與英、法加以區別;對英、法又應將其處於消極觀戰時期與抵抗德軍入侵西歐時期加以區別。波蘭等中小國家所進行的抵抗,是捍衛民族獨立、關係本國存亡的反侵略的正義戰爭。這同中國的抗日戰爭一樣,同屬民族解放戰爭性質。英、法所進行的戰爭隨其從消極觀戰走向積極抵抗有一個轉變過程,並逐步改變其性質。1940年4月德軍大舉入侵西歐以前,英、法實際上繼續推行綏靖政策,仍在尋求時機與德妥協,以犧牲弱小國家保全自身利益,換取苟安局面,它們宣戰系出於帝國主義目的,屬於帝國主義戰爭範疇。當丹麥、挪威淪亡,綏靖主義徹底破產,英、法才轉而堅決反對德國侵略。此時它們所進行的戰爭的性質也發生變化,成為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二戰”的全過程,從戰爭爆發之時起就是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英、法參戰標誌著它們加入以戰爭手段反對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行列,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正義戰爭的參與者,而不是進行帝國主義戰爭的一方。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兩種力量之間的鬥爭是當時世界的主要矛盾。英、法與德國之間,不僅在以武力改變現存國際秩序、重分勢力範圍和殖民地方面,而且在擴展專制極權統治還是維護議會民主制方面,其矛盾歸根到底是無法調和的。英、法統治集團以退讓乞求和平已被證明無法滿足侵略者的貪欲。對德宣戰意味著承認綏靖政策的破產,最後關閉乞和之門,站到法西斯侵略者的直接對立面。這是客觀地位的重大改變,這種發展趨向與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根本利益相符合,不能視之為僅僅具有表面的象徵意義。以英國為代表,其統治集團參戰目的具有兩重性,並貫穿在戰爭的始終,即既有反對法西斯主義,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支持各國反法西斯力量包括社會主義蘇聯對德作戰的積極一面;又有力圖保持、恢復以至擴大自身勢力範圍,限制、削弱甚至鎮壓社會主義力量、人民解放運動和民族獨立運動的消極一面。兩種傾向在不同時間、不同問題或不同人物上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從參戰起始,其主導傾向是反法西斯一面,不能只看到或揭露其消極面而否定或抹煞其居於主導地位的積極面。

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人類蒙受空前災難。防止新的世界大戰再次發生,維護世界和平,成為戰後時期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願望和共同要求之一。整個“二戰”長達6年,參戰國家和地區先後有60多個,人口17億,占世界總人口80%。戰火燃及歐、亞、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擴展到40個國家的國土,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公里。雙方動員軍事力量1.1億人。按不完全統計,因戰爭而死亡者在5000萬人以上,其中中國2100余萬(居民1800萬,軍隊380萬)人,蘇聯2000萬人。直接軍費開支11170億美元(中日軍費開支自1937年算起),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40000億美元,僅中國財產損失和物資消耗即價值約1000億美元。無數城鄉化為廢墟,數不清的人類歷史文化遺產毀於一旦,有形無形的戰爭創傷在各國人民心頭打上深深烙印。人類決不允許這種悲劇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戰未能防止的歷史教訓極其深刻,而反法西斯同盟國團結合作奪取勝利又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啟迪,向全世界指明了維護和平的途徑。戰後時期,各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運動始終具有強大生命力。經過和平力量與戰爭力量反復較量,各國人民已有現實可能防止或推遲新的世界戰爭。由於以核武器為代表的新一代武裝具有極大殺傷力,人類面臨因戰爭而遭受毀滅的危險。超級大國長時間軍備競賽,使得它們的核武庫早已擁有遠遠超過毀滅全人類的能力,形成核威懾的戰略平衡,同時其經濟亦無法長期忍受沉重的負擔,終於在1988年開始邁出核裁軍的步伐。

  “二戰”喚醒了人民。被壓迫者爭作自己命運的主人,引起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同時也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各國的統治集團設法調整、改善其經濟政治制度。經過戰爭,各國共產黨人在抵抗運動和遊擊戰爭中經受了鍛煉,發展了自己的力量,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成長壯大,社會主義越出一國範圍而在一系列國家贏得勝利。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區各國人民經受戰火洗禮進一步覺醒。一大批國家在戰後取得獨立。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運用國家干預和調節,刺激和促進經濟發展;歐洲某些國家在社會黨執政期間不同程度上推行“民主社會主義”;所有這一切使得資本主義制度在戰後時期得以擺脫20世紀上半葉所陷入的全面經濟政治危機,發展到具有許多新特點的現代資本主義。在戰爭時期服務於軍事需要而大為發展的尖端技術,在戰後不少轉向和平利用,有了新的突破和進展,從而推動了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使當今世界社會生產力的水準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引起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巨大變化。總之,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造成極大危害,各國人民經過戰爭也迎來勝利,迎來新的成就和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