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胡善馀作品:蒙古包牧民的生活 纸板 1982年 44×53cm
胡善馀作品:四川缙云山风景 1941年 布面油画 33.5×39.5cm

  胡善馀(1909-1993),中国近现代油画家。广东开平人。代表作品有《自画像》、《静物》、《四川缙云山风景》、《蒙古包牧民的生活》、《大学生》等。

  胡善馀出生于广东开平一个华侨家庭,从小就对绘画产生兴趣,在族人的资助下,18岁的胡善馀追随留日学画归来的堂兄胡根天进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习,入学不久,便遇风潮,只得转至“赤社美术研究会”跟随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冯钢百学习素描。一年后又入上海人文艺术大学,适逢杭州国立艺专招生,次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绘画系,成为该校绘画系的首届学生,师从林风眠、蔡威廉两位教授。在林风眠先生的影响下,1932年,胡善馀考入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师从法国著名写实派画家西蒙教授,当时与他同一画室学习的还有秦宣夫、庄子曼,李瑞年等。1934年,胡善馀作品《自画像》、《静物》入选法国春季沙龙,这对胡善馀起到了非常大的鼓舞作用。1935年胡善馀回国,先后任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国立重庆师范学校、国立杭州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教授。

  作为浙江美术学院的的油画教授,胡善馀先生一生勤奋不辍,他以写生为手段,以自然为对象,将胸臆寄托于物象之中,将欧洲的现代绘画中的印象主义绘画技法和中国文化的意蕴相结合,为油画民族化的积极探索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的油画语言自然质朴、含蓄耐看,色调或对比强烈、或沉着典雅,他将真挚的情感注入到对于自然地感受中去,实践了“神与物游”的美学追求。胡善馀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时代转换的历史背景中,无论身处逆境与顺境,他都与人为善,对学生、家人、同事真诚以待,充满爱心,体现出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和生活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1985年,胡善馀先生将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18件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次展览中,胡善馀先生的女儿胡漪涟女士还将其父的10件作品捐赠我馆,28件胡善馀先生油画作品,在相隔30年的时间里由胡家两代人的努力使它们成为国家艺术宝库的收藏,这不仅是中国艺术史的一段佳话,而且胡善馀先生无私品格和他的艺术将永远载入史册,为后来者瞻仰,这些作品也将成为后人研究和纪念他最为重要资料来源。

  在西方油画引入中国近300年的历史过程中,老一辈画家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学习西方的绘画传统,一是直接赴欧美国家留学,学习油画的创作;二是引进苏联现实主义的油画创作体系;三是前往日本间接学习西方油画创作。而这种学习始终围绕着“中西合璧”的艺术取向和“民族化”问题展开。胡善馀先生便是在赴西方留学的画家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位,也是在中西方艺术融渗中自成一格的艺术家。他最早在杭州国立艺专学习,师从林风眠和蔡威廉先生,接受了现代艺术的熏陶。在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于1932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师从著名画家西蒙。1935年学成归来后,继续从事油画创作,几十年沉潜往复,笔耕不辍。同时积极投身美术教育事业,先后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杭州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创作与教学的双重实践铸就了他丰富的艺术人生。

  解读胡善馀先生的艺术,首先要把他和他的艺术置放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整体历史中,由此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感受。20世纪初,在五四运动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指引下,一大批艺术学子赴海外游学,以李铁夫、冯钢百、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等一代美术家为典型代表,他们学成后选择回国投身祖国的美术事业。在实践中,他们自觉地将西方美术作为文化引进的对象,以现代美术教育为核心,通过社团、展览、期刊等一系列艺术活动,积极传播西方油画艺术,希望通过这种新型艺术形式的引进振兴中国美术。可以说,这一批艺术家的归来,不仅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文艺思想,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创作技法,更带来了观察与表现世界的新思维、新方法,为当时的中国艺术界带来了新鲜的力量。承续着此种文化使命,第二代留学的美术家一方面继续学习西方绘画的精髓,另一方面也努力探索艺术创作的中国元素,关注画面背后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再到融入本民族感情的创作,使得中国油画逐渐向着“融入民族血液”的方向发展和演变。在这一过程中,胡善馀先生辛勤的耕耘,为我们研究这段绘画史提供了典型的素材。他的创作多取法印象派,并融入中国画及中国民间艺术的意趣。其笔法笔调鲜明,于写实性的形象塑造中贯注写意性的笔意,颤动的冷暖对比和扑朔迷离的色彩旋律深得毕沙罗、西斯莱等印象派大师的神韵。当然,也折射着柯罗、卢梭等画家的田园诗情。他是在朴素的乡野情境中寻找那光色的奥妙,抒写自然与心灵对话的牧歌。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胡先生油画语言中所传达出的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境界。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