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聯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英國和已經獨立的前英帝國的自治領、殖民地、保護國及其他統治地區組成的聯合體。原稱英帝國。英聯邦由52個獨立主權國家(包括屬地)所組成,成員大多為前英國殖民地或者保護國,英聯邦元首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同時身兼包括英國在內的16個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僅名義上,並無實權,英國君主無權干涉各成員國內政),此16國構成了一個現代版的共主邦聯。現任英聯邦元首由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擔任。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力量削弱,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等白人居優勢的自治領的離心傾向加強。1931年12月,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確認了自治領與英國的平等地位。此後,英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紐芬蘭愛爾蘭共和國組成英聯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大多數加入英聯邦。南非巴基斯坦原為英聯邦成員國,已分別於1961年3月和1972年1月宣佈退出。

  英聯邦為鬆散的政治聯盟,不設立任何權力機構。英國國王為聯邦的象徵和元首。成員國的內外政策各自獨立,也可與聯邦以外的國家組成聯邦。各成員國政府首腦定期舉行會議,但其結果對成員國沒有約束力。

  主要組織機構有: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亞太地區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聯邦財政部長會議及其他部長級專業會議。1965年起設立英聯邦秘書處,其職責是促進英聯邦的合作,籌畫英聯邦各級會議。秘書處設在倫敦。

  英聯邦沒有書面章程,也沒有中央政府。各個主權國都是自願加入英聯邦的,也可隨時退出英聯邦。附屬國在獨立後可自行決定是以主權國身份(若得到其他成員國的承認)留在英聯邦還是退出英聯邦。各個獨立的成員國都是由其民選政府管治,內政和外交完全獨立。

  英聯邦的現任元首是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是成員國自由和平等聯合的象徵,2018年4月21日獲批准繼任。此前,英聯邦元首由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兼任。

  除了有自己君主的成員國(如馬來西亞)和實行共和制的成員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其他所有成員國的女王,總督代表她出駐在這些成員國(英國除外)。女王根據相關成員國政府的推薦任命總督。成員國之間互派高級專員(不是大使)為外交代表。

  各成員國的總理或首相定期在不同地方舉行會議。但這些會議只是供他們交流意見和商討問題,並且所做決策對與會國沒有約束力。

  尚未實現完全自治的領地成為附屬國。英國的附屬國基本上全部都在逐步走向全面自治,他們擁有獨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統。除了英國附屬國之外,還有一些受其他成員國管治的領地。

成員國

現成員國

英聯邦成員國:英聯邦國家在五大洲的分佈

前成員

  • 緬甸:1948年獨立。
  • 愛爾蘭:1921年從英國獨立以後,曾經是會員國。1949年建立愛爾蘭共和國以後離開英聯邦。
  • 馬爾代夫:2016年10月13日,馬爾代夫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鑒於長期以來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及英聯邦秘書處給予馬爾代夫不公平、不公正待遇,馬爾代夫政府決定脫離英聯邦。

希望加入的國家

下列國家已經表達了加入聯邦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