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莫斯科大学主楼

  莫斯科大学汉语拼音:Mosike Dɑxue;俄语: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М.В.Ломоносова,缩写为МГУ、MSU或MGU,;英语:Moscow State University),俄罗斯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中文译名全名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或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或M·V·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又简称莫斯科国立大学。1755年1月按M.V.罗蒙诺索夫倡议和设计而建立。1755年1月25日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下令建立莫斯科大学,同年4月26日该大学开始授课。至今为止在俄罗斯1月25日是大学生节。当时大学不设神学系,教授的学术著作无需接受教会检查,各学科的教学语言除使用当时通行的拉丁语外均可用俄语。其次,允许非贵族子弟以及除农奴之外的各阶层学生入学,成绩优异者还有机会被送到国外继续深造。

  最初设立3个系,10个教研室及两所允许接纳非贵族出身的学生的古典中学。全部学生先从哲学系开始学业,接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础培训,然后再分别进入法律、医学以及哲学系继续学习。18世纪70年代起,莫斯科大学开始成为俄罗斯科学思想的主要中心。许多卓越的科学家,如“俄罗斯航天之父”N.Ye.茹科夫斯基、俄国实验物理奠基人A.G.斯托列托夫,俄国生理学学派创始人I.M.谢切诺夫,俄国地球化学放射地质学奠基人V.I.维尔纳茨基等都曾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19世纪前后的许多著名学者、文学家也在这所大学学习或工作过,如俄国教育学创始人K.D.乌申斯基,诗人D.I.冯维辛M.Yu.莱蒙托夫,作家I.S.屠格涅夫A.I.赫尔岑和文学批评家V.G.别林斯基等。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莫斯科大学成为苏联国立大学。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期间,有5,000多名师生员工奔赴前线,近3,000人为国捐躯,1,000多人荣获苏联勋章和奖章,7人获苏联英雄称号。1953年9月1日,位于莫斯科河右岸、规模宏伟的莫斯科大学新主楼及配楼群和一座植物园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占地42公顷。所获得的国家的财政预算数额比战前增加了4倍。在校学生总数也比战前增加了4倍,达到1.3万人,是全国大学生总数的1/7。1959年莫斯科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预备系,专门为外国留学生进行预科俄语培训。

  1991年苏联解体。1992年6月,俄罗斯总统签署命令,批准莫斯科大学拥有俄罗斯自治高等学校的地位,从而使莫斯科大学成为俄罗斯唯一一所直接接受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领导的、由国家财政直接划拨经费并享有充分自治权的大学。

  2005年大学设29个系,15个研究所,350个教研室,255个实验科室,一个藏书超过900万册(其中250万册为外文图书和杂志)的大型图书馆。大学所属的一些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如P.K.施特恩贝格国家天文研究所,力学研究所,斯科别利岑核物理研究所,别洛泽尔斯基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全校有教职员工共2.1万多人,教授、副教授以及科研人员总数超过8,500人,俄罗斯科学院的院士和通讯院士近300人,科学博士2,500多人,科学副博士6,000多人,教授1,000多人,2,000多位副教授。大学生4.1万人,外籍学生3,000余人,来自97个国家。还有5万多专业人才接受技能培训或在职进修。该校师生先后有11人获得诺贝尔奖。

  近两个半世纪的历程中,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超过25万人,其中近5万人接受了副博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或其他方式的专业进修及技能提高培训。还有近3万名外国毕业生,其中中国毕业生就有2,000多人。大学有4个博物馆,一个科学园,一个植物园。拥有600多幢楼房及建筑物,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仅在莫斯科市的占地面积就达205.7公顷。

教学单位

  • 力学数学系
  • 计算数学与控制论系
  • 物理系
  • 化学系
  • 材料系
  • 生物系
  • 基础医学系
  • 土壤科学系
  • 地质系
  • 地理系
  • 历史系
  • 语言文学系
  • 外语系
  • 哲学系
  • 社会科学系
  • 经济系
  • 法律系
  • 新闻系
  • 心理学系
  • 亚洲和非洲研究所(亚非学院)
  • 公共管理系
  • 企业管理高校
  • 艺术系
  • 生物工程和生物信息学系
  • 莫斯科经济学校|教育系
  • 高等翻译学校(系)
  • 世界政治系
  • 国家管理系

参见条目